2010年12月31日 星期五

2010 年終回顧

之前所說,今年真是豐收的一年。做了好幾個 DIY 計劃,都很成功,系統的表現大幅躍進。同時也聽了好些認真的廠機,也聽了好幾個調校美善的系統,更聽了幾場美好的音樂會,在在讓人回味不已。既然值得紀念,所以我也來隨俗做個年終回顧。

按下 DIY 這個標籤,回顧今年的幾件 DIY 計劃,具體的成果有以下幾件:


這五項 DIY 計劃都很成功,如果要其中選出一項最重要的,作為 2010 年的年度 MVP(Most Valuable Project),當非 Shigaclone 莫屬。Shigaclone 成本低而聲音好,但對我來說其意義絕不僅僅是一部優質好聲、CP 值高的 CD-Transport 這麼簡單。

我對訊源極為重視,多年來在音響上,投入最多心血的,也一直是轉盤和 DAC。然而 CD 轉盤對我而言,也是最難自製的一環。多年前曾用 TEAC CD-ROM 製作 CD 轉盤,經過一番努力,音質仍然未達我的標準。到了 2010 年,我全套系統都逐漸用自製品取代,唯獨 CD-Transport 仍然不得不用 CECPhilips 的廠機。CEC 和 Philips 固然不錯,我幫朋友製作的 DIYZONE CD-Pro2 更不錯,但始終不為我真正屬意。一直到 Shigaclone 的出現,才終於打破僵局,做出滿意的 CD-Transport,進一步構成了整套全自製系統。Shigaclone 的成本極低,維護更是容易(一整組機構不過 300 元),表現卻讓人難以置信。開聲的那天晚上,把 JVC 構機隨意鎖在 MDF 上,便輕而易舉地發出鮮活開闊的聲音,我永遠記得那時的訝異和驚喜。

音響的功能是播放音樂,把音響調校好,發出美麗的聲音,確實教人感動,但最有趣的地方,還是在於調校的過程。所謂玩音響,就是在玩這個過程。不斷的換機、不斷的升級、不斷的調整,讓人孜孜不倦,樂此不疲。這條道路永遠沒有終點,永遠有新的發現和新的體悟,因此讓人懷抱期待,忘卻煩憂,快樂的活過一天又一天。

電阻的聲音:Vishay Naked Bulk Metal "Z" Foil / Texas Components TX2575


之前寫了幾篇「電容的聲音」系列,介紹我喜歡的電容。另外也曾寫過一篇「電阻的聲音」,一口氣講了好幾種常用的電阻,卻不像電容有那麼詳細的介紹。或許電阻對聲音的影響不像電容那麼大,不論在哪個地方,討論的熱度上總是不及電容那麼膾炙人口。直到這幾天,經網兄介紹,我試了 Texas ComponentsTX2575 Naked Bulk Metal "Z" Foil 電阻之後,發現電阻對系統的影響居然如此鉅大,更勝於電容,實在是前所未聞的經驗。

TX2575 聽來陌生,但講到它的近親 Vishay S102,就赫赫有名了。在台灣許多人音響迷都知道 "Vishay" 電阻,多半講的就是 Vishay S102 這款「航太級」的高級電阻。Vishay S102 規格異常優秀,溫度系數極低(1±2.5 ppm),把其他音響級電阻遠拋在後,價格也是一般電阻的數十倍以上,國內甚至賣到一千多元之譜,簡直是神話般的存在。然說,事實上 S102 早已過時了,Vishay 在數年前已經推出規格更秀優的新系列 Z201,溫度系數進一步降低到±0.2±0.6ppm,再度把 S102 拋再後頭。美國零件廠 Texas Components 是 Vishay 的代工廠,就是製造 bulk metal foil 系列的廠商,他們除了生產 Vishay 規格品之外,也有額外的產品線,TX2575 音響用電阻就是他們的產品。據 Texas Components 的資料,TX2575 和 Vishay Z201 系列相同,同是最新技術 Z foil bulk metal 電阻,只差在沒有外殼包裝,更適合音響使用。在 datasheet 上,TX2575 和 Z201 的規格一樣,有著優異的特性,但我實不知何以「沒有外殼」、「裸裝」(因此大家常以 Vishay "Naked" 暱稱 TX2575 和上一代 TX2352)會更適合音響。在網路上有人確認 Naked 勝於一般 Vishay,我自己只想到兩個可能的解釋,一是震動,二是封裝多多少少增加了些電容效應。

雖然早已知道 TX2575 的威名,但一來價格高,二來害怕這些神兵利器有難以克服的癖性,偏冷偏瘦偏乾之類的,所以一直不曾嘗試。直到前陣子,有位匿名網兄在此留言,強力推薦,又看到不少人在 DCB1 上使用 TX2575,評價頗佳,於是也買了十幾隻試用。




昂貴的電阻,原廠僅用 USPS 當作平信寄來。打開盒子,裡面倒是包得密密麻麻,慎重無比。每一種阻質都獨立成小包裝,上下有海棉保護,包裝上印有品項、規格、數量,果然對得起這非凡身價。


由於最近還在調整 Shigaclone 的 SPDIF 輸出端,已將相關接點拉線出來,以便更換零件調音。因此馬上就先在此處試聽 TX2575。Shigaclone 的 SPDIF 輸出處有兩根電阻,一為 300~390 ohm 之串連電阻,另一個是 90~100 ohm 的下地電阻,這兩根電阻將 DSP 晶片的 SPDIF 訊號衰減至標準的規格(0.5~0.6 V peak-to-peak),同時決定輸出阻抗(75 ohm)。先前在 diyAudio 上看到不少人用 TX2575 串連、Caddock MK132 下地作組合,於是一開始也這麼試。結果一換上 TX2575,就聽到難以置信的變化,確實非常驚人。

我首先注意到頻寬。有些電阻(電容也是)號稱高頻好或低頻好,其實往往只是增加某個頻段的量感,而並沒有真正將頻響範圍往兩端伸展,TX2575 的表現卻一改我的成見。TX2575 的頻率響應非常平坦,不強調任何一段音域,音色從高到底也非常一致,而且居然可以憑空多出一截高頻和低頻,空感氣和泛音忽然增加許多,恍如系統中加入了超高音一樣。而低頻的延伸,由於 TX2575 並沒有增加低頻的量感,剛開聲時並沒有注意到,直到音樂出現低頻時,才驚訝地發覺低頻又往下探了一些,而且質感非常好,緊實有力,收放自如。

同時我也發現 TX2575 也帶有一種「系統噪訊比提高」的聽感,背景更為寧靜,錄音裡各種細微的聲響,翻譜聲、觸鍵聲、按弦聲,忽然間變得清清楚楚,解析度相當高。細節既多,聲音的紋理自然更為細緻,音色的呈現精緻許多。原本單一而統整的一個聲音,化為一群聲音的構成,色彩和層次感於是更加豐富了。

原本擔心 TX2575 是否過於解析、過於理性,聽起來沒有韻味。誠然,TX2575 完全沒有所謂的「韻味」,也確實相當理性,但卻並不會沒有音樂性。TX2575 的音樂性來自於清澈純淨的音質呈現,把錄音裡的聲音更完整更忠實的重現出來,自然美好動聽。相比之下,其他優秀的電阻顯得能力不夠全面,只能選擇性地呈現音響中的某些面向,縱然也能表現出美麗可喜的音質,但難免有幾分折衷與無奈。相對之下,TX2575 顯得舉重若輕,沒有絲毫妥協與折衷,直接越過了籓籬。這是凡人與天才的差距。

單單在 Shigaclone 的 SPDIF 輸出換上一根串連電阻,就有這明顯的不同,讓人十分驚訝。後來我也試著更換 DCB1 的輸出入串連電阻、Gainclone 的迴授電阻,效果都十分可喜,一步又一步的提升系統的透明度。特別是 Gainclone,迴授處的 22K 電阻,我曾試過許多種類,其實差別都不太明顯,最後用上 Caddock MK132,也只是小勝其他電阻。但從 MK132 換為 TX2575,卻有鮮明的改進,暫態反應敏銳許多,微動態遠為豐富,平直素淨的 Gainclone 終於有了精緻的質感。

話說回來,TX2575 也不是那麼全能。假如本來的調音走向就偏向解析,再用上 TX2575,其大幅度的躍進,可能會讓全系統失去平衡,因此週圍的元件也應一併調整,重新找到平衡點。一口氣用太多 TX2575 也可能會使得聽感太快太冷漠,有點高高在上,不食人間煙火。無怪許多人用 Caddock MK132 搭配 TX2575,TX 作串連、Caddock 作下地。Caddock MK132 本身的表現並不十分突出,但平實穩健,微帶一點溫厚與甜味,讓 TX2575 比較有「人味」。而且 Caddock MK132 本身規格亦高,正能扮演好綠葉的角色。

TX2575 如此優異,讓人了解原來大多數的電阻是那麼的不理想,尚有相當大的改善空間,而且改善的可能性絕不比更換電容少。我雖沒用過雙信銀雲母、銀箔、Duelund、VCap 等「頂級電容」,但好電容也算用過不少,只覺得電容換來換去,改變的都是音色與平衡度,並沒有真正提升器材等級。更換電阻一般來說也只是改變音色和頻響,但 TX2575 卻似乎是例外,其大幅延伸音域以及清澈乾淨的優質音色,讓我真的有 "level up" 的感覺。以電阻的價格來說,TX2757 很貴,但與音響級電容相比,又便宜多了。在訊號串連、陰極下地、I/V、迴授等重要處少許使用,效果非常顯著,更勝於花大錢在電容上。


在 Shigaclone 的輸出端百般嘗試各種電容電阻,直到換上 TX2575,總算找到 the chosen one。

2010年12月29日 星期三

全台音響效果最好的劇院

上週去國家戲劇院看舞台劇《春琴》。戲很好看,同時也發現,戲劇院的音響效果居然出乎意料的優秀,如果用來播放電影,必定遠勝台灣眾多號稱重金打造、環繞特效的電影院。

國家戲劇院的音響,在偌大的空間裡,音量大、頻寬足、定位清楚,同時又非常輕鬆,質感也不錯。我完全不了解戲劇院用了什麼音響系統,對這些大型系統也不甚了然,僅憑實際聆聽舞台劇的音效以及配樂而有所感。拿戲劇院與電影院相比,或許有些不倫不類,但至少可以知道:在大空間劇院裡,要達到這樣端正寬鬆,質感良好的音效再生,並非不能。可惜國內眾多標榜音效的電影院,實際上只是徒有 punch,中低頻虛胖(甚至駐波不少!)而音質粗糙。聽到槍聲和爆破聲尚且覺得低頻會拖,人聲一出來更是整個 low 掉了。

2010年12月28日 星期二

可愛的 LED 桌燈


在誠品書局看到這期「大人の科学」,專題是摺紙 LED 燈,旁邊的樣品意外的可愛,看著手癢,於是買一組回家裝。


這個套件的核心是一顆彩色 LED,分別控制 RGB 三元色的強度,就可以調整出各種顏色。零件不多,底座下有電池和電路板,三個角各有一顆可變電阻,用來調整 RGB 三元色的強度。底座之外就是一根燈桿,一端連接底座,另一端有 LED 模組。





本期的主題是「摺紙」,燈罩就是用紙摺出來的。套件裡附了一包紙,事先裁好尺寸並有輔助壓痕,讓人省去裁紙的功夫,摺起來也比較容易些。大人の科學難度向來不高,對 DIYer 來說更是有如兒戲,電路的部份一下就完成了,紙燈罩卻頗為費事。說明書裡提了好幾種燈罩方案,我選的是最華麗也最複雜的一種。要先把 30 張紙條摺出基本型,再把這 30 組拼裝成球體,球面由五瓣花構成,十分美麗。我從小喜歡摺紙,做這算是駕輕就熟,但還是花了不少時間。完成燈罩之後,將燈桿插入燈罩固定妥當,裝好電池,也就大功告成。

每一期「大人の科學」主題都很有趣,附的套件也頗有誠意,但卻甚少有實用價值。這次的摺紙 LED 燈卻很實用,而且質感不俗,這要歸功於電路板上的控制電路。電路設計有三段工作模式,第一段是手動,用戶自行調整底座三角的三顆電阻,設定想要的顏色。第二第三段是自動,由韌體控制,緩慢地變換色彩,而這兩段的變換方式以及節奏又略有不同。說明書上有解釋顏色變換的方式,公式簡單,實際上卻出乎意料的成功。LED 微弱的燈光,緩緩地變幻色彩,在昏暗中顯得優雅無比,充滿情趣。看著光影幻化,不知不覺間,時間的流動彷彿也變得慢了。過了一段時間之後,LED 會自動斷電,當小夜燈點著,也不怕睡著後浪費電,真是寒冷的冬夜裡溫馨可愛的陪伴。




2010年12月25日 星期六

U2 最棒的專輯:Achtung Baby


我對搖滾樂、流行樂十分外行,連 U2 這種當代天團也不知道,直到去年經朋友推薦,買了幾張他們的專輯,才發現他們的音樂還頗合我的胃口。第一張讓我喜歡上這個團的專輯,是 The Joshua Tree(約書亞樹),後來在唱片行,凡有 U2 的專輯,幾乎是看一張買一張,但總是或多或少的失望,沒有任何一張像 The Joshua Tree 那麼吸引我。尤其是 U2 近幾年的專輯,例如 No Line on the Horizon(消失的地平線),頗有欲振乏力的感覺。在許多地方看到,U2 最好的專輯,除了 The Joshua Tree 之外,就是 Achtung Baby,但在台北各大唱片行裡,卻始終找不到這張專輯。

經過一年的尋尋覓覓,後來直接問誠品音樂的店員,架上總是不乏 U2 的專輯,何以卻不見代表作之一的 Achtung Baby?店員說這張很久沒進貨了,要專單下訂。當時我留下資料,後來也就忘了這回事。接下來的日子,每到唱片行,還是不忘看看 U2 的架位。前幾天,接到誠品的來電,說我訂的專輯的已經到貨,才又想起這件事,當即興沖沖地去取貨。

透過專單訂的貨,比平常貴了不少,但總算拿到了期待已久的 Achtung Baby。聽了之後,更是愉快,我發現 Achtung Baby 比 The Joshua Tree 更棒更好聽,我對搖滾樂毫無研究,所知極淺,無法寫出什麼分析性描述,僅憑直覺與情緒,就是非常喜歡 Achtung Baby。我聽專輯,很少局部性地注意個別單曲或段落,我喜歡把專輯當作一個整體來欣賞,欣賞創作者的布局和結構安排。Achtung Baby 這張專輯的設計,音軌與音軌之間的承接,尤其動人,連偶爾寂靜空白的間隔,也拿捏得十分巧妙。The Joshua Tree 的結構安排和曲風亦十分動人,但我對 Achtung Baby 卻有更強烈的共鳴。

之前從來沒有想過會愛上搖滾樂。十分感謝高人指點,讓我打開眼界,欣賞到這麼有趣的音樂。現在最愛最熟悉的音樂類形當然還是古典樂,但對搖滾樂的興趣已然超越爵士樂了。

2010年12月21日 星期二

47 Laboratory 也開始賣套件了


網兄 DomDom 昨天留言,提到 47 Lab 發佈了新的產品,而且居然是 kit,真是讓人振奮!透過 Google Translate,將日文轉為英文閱讀 47 Lab 的官方網頁,看來他們不只推出單一 kit,事實上是開設了新的品牌 47 Treasure,專作套件生意,就像 Audio Note UK 旗下的 Audio Note Kits 一樣。

47 Treasure 的第一號產品 Model 0147 是一部耳擴兼前級,有三組 RCA 輸入、一組耳機輸出、一組 RCA 輸出。從唯一的照片上看來,應是全晶體 discrete 線路,配合傳統的 VR(似乎是藍殼 ALPS)以及波段開關,再搭上超大的變壓器。DomDom 兄認為外觀有點糟,希望實際上的質感會比照片上好,不負 47 Lab 一貫的高雅情調。

當前幾年 47 Lab 的產品線漸漸齊全之後,似乎沉寂了一段時間,沒有突破性的新產品出現。此時推出了一系列線材、墊材,接下來的收音機 4730 和 USB DAC 4732,並不若以往有那麼特殊的 innovation 和話題性。人類的創意畢竟有時而窮,47 Lab 在數年間,前前後後推出 PiTracer (倒置 CD 轉盤)、Progression (NOS DAC)、Gain Card、Phono Cube 等新奇好聲的器材,已屬難能可貴。而且他們不像許多廠牌一再改款,每隔幾年就重新騙一次錢。相反地,除了推出低價的 Shigaraki 系列之外,47 Lab 的興趣使終在於開發新功能、新設計的新產品。

Audio Note 在十幾年前推出 Kit One 300B 擴大機,名動天下,暢銷至今。但從 2000 年以來,對音響 DIY 社群影響最深的,莫過於 47 Lab。他們的幾件器材,好聽又簡單,clone 起來難以置信的容易與便宜,影響了不知多少 DIYer。更有許多 DIY 新手,便是從 GaincloneNOS DAC 入門(我也是一例),領略音響 DIY 的無窮樂趣。

當 47 Lab 的產品一項一項被網路社群破解,各方 DIYer 紛紛建立了自己的 GaincloneNOS DACPhonocloneShigaclone 等等,這時 47 Lab 乾脆自己下海,推出 47 Treasure 系列的套件,直接面對 DIYer。對我們來說當然也是好事一件。但如果 47 Treasure 的東西聲音夠好、夠紅,DIY 社群說不定又會搞出個 TreasureClone 之類的玩意,對 kit 再作 clone。

按照 47 Lab 過往的訂價,47 Treasure 自不會便宜到哪去。但目前看來,卻也不是很貴,尤其出自國際知名的音響品牌,這樣算得上是夠誠意了。但希望設計和聲音也能維持 47 Lab 一貫的水準,並且持續推出有趣有特色的套件。照目前的訂價,作為一個熱愛 47 Lab 的 DIYer,一件一件收齊他們的 kit 似乎也是挺不錯的一種玩法。

頁首圖片出自 47 Lab 官方網站:http://47labs.co.jp

2010年12月13日 星期一

音響雜誌的評論公式

前天在百貨街邊走路邊上網,不經意看到 DIYHiFi 上的文章,害我不小心在人群裡失聲狂笑。這是網兄 gmarsh 歸納出來的音響雜誌評論寫作公式,十分中肯:
  • Introducing [product] from [company]
  • Bunch of pictures of [product]
  • Blurb about [company], describing that because they're located at [location] (farm country, near the ocean, whatever) they've obviously got a passion for good audio design or something like that.
  • Blurb about and how [company] put their heart and soul into [product]
  • Description of [pseudo-technology] that [product] introduces
  • Q/A with [company person] who says a bunch of stuff about [pseudo-technology] but doesn't clarify anything
  • A listening test that sounds like someone describing an acid trip. The soundstage was so broad, it first nibbled on my toes, then enveloped me and gave me a hug!
  • Final commentary giving a glowing review.
這麼多年來,看過幾百本音響雜誌,實在不得不承認,幾乎所有的評論都是按照這種公式寫出來的,尤其是充滿 "pseudo technology" ,中外皆然!

全文請見原討論串:Why do I still buy audio mags?

2010年12月11日 星期六

簡單、便宜、好聲:銅箔喇叭線


向來喜歡 47 Lab 的產品,尤其他們的產品似乎都頗有 clone 的機會,於是開始對他們的線材產生興趣。一開始注意到的是 4708 OTA kit,OTA kit 可以做喇叭線,也可以做訊號線。喇叭線其實就是直接使用直徑 0.4mm 單芯銅線,不絞繞、不編織,正負兩極各走各的,非常簡單的作法。據之前的經驗,單芯線的聲音凝聚,但集膚效應強,細線低頻量感少,粗線高頻又差了。0.4mm 算是相當細,高頻不致於差,搭配 Gainclone 和高效率喇叭,應該還不錯。OTA kit 一套要價美金 700 元,附 50 公尺的銅線和一些接頭,去零件行買 Cardas 之類的單芯銅線自然便宜多了,大約一千塊就能做一套兩公尺/雙聲道的喇叭線。

正打算去買單芯線前,忽然福至心靈,到 diyaudio 搜尋一下 OTA kit,卻看到有人銅箔做喇叭線,喚起了我的記憶。多年前即看過有人用鋁箔或銅箔做喇叭線,Allen Wright 在他的書 The SuperCables CookBook 上更推薦銀箔來作終極喇叭線,也有各式套件、成品線出售,我卻一直不太能確定這個方式的效果如何,聲音究竟能有多好。隨即想到,47 Lab 前年出的喇叭線 47194720 系列,不也正是銅箔線?而且 4719 和 4720 價位更在 OTA kit 之上,將近兩萬台幣,被定位為更高級的線材。再查 diyAudio 的文章,忽見 Peter Daniel 的示範(Peter 真的非常擅長寫這種示範文),發現買空心電感拆銅箔出來做線,簡單便宜又好,還比 Cardas 的單芯線省錢,於是打定主意來試這條進路。


Peter 等人用的是 Alpha Core 的 14awg 銅箔空心電感,台灣唐竹的 Odio 即是 Alpha Core 訂製品,也有 14 AWG OFC 的款式,價格也還合理,於是就買 Odio 來用。 除了銅箔本身,外層的披覆也佔了重要的角色,同時有絕緣、密封(防止銅箔氧化)、保護(銅箔又薄又軟很容易拉扯扭曲)、避震等作用。Allen Wright 在書上推薦 Teflon 膠帶,強度佳、絕緣效果好,但價格頗高。後來在後車站太原路上亂問,有店家推薦鹿頭牌的布膠帶,便宜又厚實,而且品相頗佳,質感不俗,宛如 47 Lab 銅箔線所用的披覆,於是捨 Teflon 就布膠帶。

材料便宜,作法也很簡單,費時而已。為了避免銅箔變質,施工時雙手都載上橡膠手套。先把電感外層包裝剝除,再用美工刀切去上下兩端的封膠,裡面就是一捲光潔嶄新的高品質銅箔。接下來用剪刀把長度裁好,仔細包上膠帶,兩端接上 Y 插(Spade),用熱縮套封好,喇叭線就完成了。其實也不必用 Y 插,把兩端銅箔剪出 U 字型缺口,就可以直接鎖在喇叭端子上了,更勝任何 Y 插。


一開始按照 Peter 的用法,也是類似 47 Lab 的作法,正負兩條線各走各地,散在地上,就這麼聽起來,聲音非常特別。對照於我原本用的 Cardas Twinlink 喇叭線,銅箔線的泛音豐富許多,聲音華美高貴,中高頻異常柔順。我用過不少喇叭線,也常在一些場合試過高級線,但銅箔線的個性實在獨特,一時竟不知該如何歸類。聽了一陣子,不住思索,終於想到一個稍微貼切的類比:銅箔線有一種類似靜電喇叭的聽感,低頻的 punch 沒那麼強,音樂的線條稍微鬆散,但中高頻透明飄逸,柔美滑順,氣質清新。接下來連換幾張 CD,聽來聽去,終覺相當有趣,想不到銅箔線的風格這麼特別。

diyAudio 有不少人討論正負兩條線,到底是要疊在一起,還是各走各的。疊在一起就像電容一樣,有電容效應,但可以抵抗雜訊,兼能控制線身的阻抗,似乎有好有壞。我翻了翻 Allen Wright 的書,他的「終極板」是將正負兩極疊在一起,又看到 Goertz 的廠線也是正負疊在一起,於是也試著將我的銅箔線疊在一起,稍微固定住。結果聲音果然有所不同,低頻忽然好了很多,無論量感和衝擊感都與我的 Cardas 不相上下,而且線條較為凝聚,結實有力,整體的調性也比較平衡。但相對的,高頻華麗的泛音也收斂了些,那種類似靜電喇叭的特殊聽感也減少了,但質感還是極好,細節豐色,清新透明,高頻華美卻絕不括耳擾人,大場面的片段寬闊開放而沒有侵略性,聽起來十分愉悅。

我之前用過的喇叭線都不是頂貴,除了 Cardas Twinlink,還用過一對老 MIT,一對 Supra 等,但這些都比這條銅箔線貴,Cardas 與 MIT 甚至貴了好幾倍,但我現在最喜歡的無疑是這對銅箔線。這麼棒的線只要花幾百塊就能得到,想到之前花了不少心血在喇叭線上,不知該哭該笑?

2010年12月10日 星期五

音響 DIY 如何改變了我的一生

我從小懶散貪玩,疏於上進。國小同學上英語班,先修英文的時候,我仍然渾渾噩噩,玩得不亦樂乎。上了國中,幾乎全班同學都有英文基礎,而我那時還記不住 26 個字母,慘烈可想而知,被英文老師直接放棄,永遠聽不懂老師在講什麼,與同學的程度越差越遠(其實數學課也是)。

考上高中,自然又是全班英文最差的,而且遠遜於其他人。高中英文比國中更難,老師全程用英語授課,更加聽不懂了,每個學期都不及格。還記得當年參加大學學測,英文作文題目是「朋友的趣事」,我只寫了一句 "I have no friend." 即交卷。上了大學,當然又更遠不如其他同學。在中學,英文畢竟只是其中一科,影響有限,到了大學,每門課都用英文課本,甚至英語授課。英文差,書看不懂,大學也不用讀了,慘烈無比。

這一切不順利,直到我開始看 www.diyaudio.com 才開始扭轉。2002 年間,為了玩音響,沉迷在許多討論區裡。當時熱門的討論區諸如 DIYZONEMyAV, 愛樂版圖、我的耳機世界、EZ 等等(存留至今者幾希),看了好一陣子,始終騷不到癢處。後來著手修改 AMC CD-8b,為了找資料,而連上了 diyAudio。diyAudio 裡的內容全是英文,而且充滿了各種技術詞彙和 informal 用語,對於聲音的形容和操作過程的描述,更有一堆陌生的字彙。一下子要讀這樣的資料,自然非常困難。但音響的魔力就在於此:任何一分一毫的改進,都能激起音響迷無限的熱情。為了改 AMC CD-8b,我這個不成材的廢物居然生出毅力,一個字一個字查字典(對了,用英英字典也是進步的關鍵),一篇一篇文章慢慢細讀。過了幾個月,看了幾百個討論串,居然漸漸讀得順了,不只改了 CD-Player、做了好幾個 DIY project,同時再也不必查字典就能輕鬆自如的閱讀討論串。

一開始尚自不覺,直到有天期中考前,發現居然可以讀懂課本上的文字了,不再是囫圇吞棗,而且可以沉浸在課文裡,為知識而喜悅。有次又發現,CD 內冊、小說等「有字天書」忽然也看得懂了,只要稍微查一些生字即可,這時才驚訝地發覺英文大有進步。此後,讀書順利了、成績進步了、感情和諧了、家庭幸福了、事業有了頭緒、人生有了方向,一切都光明開朗了起來。萬萬想不到「玩物喪志」「溺於聲色」的音響 DIY,居然改變了我的一生,拯救了我的未來。原來音響 DIY 就是我的道路、真理、與生命。

2010年12月5日 星期日

Lilya Zilberstein & John Cale

2010 即將結束,在 12 月初接連聽到 Lilya Zilberstein 和 John Cale 的現場,今年已然心滿意足。尤其是 John Cale,傳奇樂團 Velvet Underground 的靈魂人物,有生之年居然得能聽到他的現場演出,真是太幸福了。當年屆 68 歲,白髪蒼蒼的 John Cale 邊拉中提琴邊唱著 Venus in Furs,隨著舞台緩緩升起,只覺胸臆之間充滿了無限的慷慨和激動。50 分鐘的演出轉眼即盡,John Cale 豪快地說:"I will see you soon",舞台一黑,音樂倏止。之後一整晚,若有所失,茫茫然不能自己。


2010年11月30日 星期二

PS Audio Noise Harvester


我對調音道具興趣缺缺,除了必要的線材、墊材音響架之外,其餘道具能免則免。一來是想把錢花在更有效的地方,二來不喜歡房間裡擺滿雜七雜八的淫巧奇技。PS Audio 的 Noise Harvester 台灣代理商訂價四五千元,本來絕不會買來試,然而最近加拿大零件商 Parts Connexion 正在全商品折扣促銷,Noise Harvester 居然特價只要 $59.95 美元,遠低於台灣代理商訂價(也比水貨價、二手價還低),於是搭著其他零件,買了一顆回來玩。

Noise Harvester 的使用方式很簡單,只要插在空的插座上即可。有些人說要插在鄰近音響器材的插座上(同一個 AC 迴路),卻也有人說插在室內其他插座上,亦有「奇效」。而且不限一顆,只要有空插座便能加上,甚至有人說越多越好,國外便有五顆一包成套販賣。

Noise Harvester 插在市電插座上,與市電併聯。原理類似在市電上併電容(許多內建濾波器的排插便如此),但它的設計更複雜了些,不只用電容過濾高頻噪訊,並且將這些噪訊儲存起來,適時轉成光能,藉由 LED 排散。(詳見高傳真雜誌的解說

收到 Noise Harvester 之後,我把它裝在四孔排插的唯一一個空插座上,另外三個插座分別供應 CD 轉盤(Shigaclone)、DAC(NOS TDA1541A)、前級(DCB1)。Noise Harvester 頂端的藍光 LED 會不定時的閃光,間隔有疏密,亮度也不固定。據說閃光的頻率、亮度與雜訊多寡有關,電源越不乾淨,閃光越密集越亮。而在電源極乾淨時,也可能完全不閃。我的電源並非專線,也沒有特殊處理,只是儘量避免不在同一迴路上併聯其他電器而已。和網友的形容比對,我想 Noise Harvester 在此處閃光的情況應該算是中等。

聲音的變化頗為微妙。雖說和電源有關,但裝上 Noise Harvester 所帶來的改變,與換電源線或換電源插座完全不同。換電源線所帶來的變化是直接而根本的,馬上改變整體的調性。Noise Harvester 的變化卻是間接而修飾性的:拉開了分離感,修飾掉音樂的毛邊,提高聲音的透明度。聽了一陣子之後,把 Noise Harvester 拔掉再重聽,也確實感覺音樂變悶了。

之前曾用過另一款 AC 濾波器,即 Rubycon 的 NF-1。這是三顆小電容包裝在一起,拉出三腳,分別接到市電的火線、水線、地線。Rubycon NF-1 對聲音的影響更微小,只覺背景變得比較黑,聲音比較凝聚,線條比較圓潤。Noise Harvester 的影響顯著許多,不過與 Rubycon NF-1 所影響的方向完全不同。但 Noise Harvester 一顆四五千塊(美國訂價 $99 美金),與其所帶來的好處相比,我自己覺得並不是非常划算,遑論一口氣裝上三五顆。至於我用 $59.95 美金買到這顆(還要外加運費與關稅),到底算不算貴呢?我覺得很疑惑,但至少目前不想把它拔下來。

我覺得 PS Audio Noise Harvester 最厲害之處,還是在於商品的設計。話說要消耗電能,方式多的很,最簡單的莫如電阻即可。但 PS Audio 卻改用 LED,再編織一套「將噪訊轉化為光能排散」的說辭,就是個好大的行銷噱頭。實際上說不定內部仍然是一根電阻作為真正代謝噪訊的工具,LED 只是裝飾而已。而且有了 LED,不管是否聽得到「改善」,至少肉眼一定看得見光在閃動,貨真價實童叟無欺,更有調音的互動感,便有人一買好幾顆,直加到都不閃為止。甚至有人還說 Noise Harvester 就算效果不明顯,至少還能監看電源的品質,真是好厲害的商品定位。

Audio Asylum 上,有人說用一顆兩顆還不錯,但用太多反而有副作用。國內玩家也有人說 Noise Harvester 會讓聲音變薄等等。音響世界正和現實人生一般,充滿各種妥協與 trade-off,原無有好無壞,多多益善之事。

2010年11月29日 星期一

音色光譜

在台灣描述音響的音色、走向時,最常用的指標莫過於「音響性 vs. 音樂性」。這樣的分野,有時還滿好用的,但卻不能蓋括各種情況。例如有些系統,音樂性極佳,音響性也挑不出缺點,那又要怎麼說?又或者同樣是音樂性,亦有現代聲的音樂性、vintage 的音樂性;同樣的是音響性,又有不同的項目,例如頻寬、動態、暫態、速度感等等。當然,沒有任何單一指標(metrics)足以將各式各樣的音響表現分門別類,但為了溝通交流的便利,最好還是有些簡便的指標。

線上音響刊物 Sonic Flare 提出了一種衡量音響音色走向的指標 Sonic Circle(不知可否稱之為音色光譜?),就還挺有趣的。有別於「音響性 vs. 音樂性」等常見的二元對立,Sonic Circle 是一個環型的指標,於是可以用時鐘的鐘點方向來指示指標上的某個位置。Sonic Circle 上 12:00、4:00、8:00 這三角,分別代表三種最典型的音色:Precise、Refined、Emotional。在相鄰的兩角中間,又有衍生的三個次類 Vivid、Intense、Smooth。


光看這六個詞彙其實不易體會,其中幾個字我一時也找不到貼切的中文翻譯,不如從 Sonic Flare 的解釋和舉例來體會。

Precise:鑑聽風、低染色。例如 JBL、TAD、ATC、PMC 的喇叭和 Bryston、Chord 的擴大機。

Refined:現代聲、飽滿、動態大、音域寬廣。例如 B&W、Wilson Audio、Mark Levinson、Audio Research、Krell 等。

Emotional:情感豐富、韻味濃郁。例如單端三極管機、全音域喇叭。

Vivid 介於 Emotional 與 Precise 之間,代表性的廠牌有 E.A.R、Bel Canto、Linn、Harbeth 等。

Smooth 介於 Emotional 與 Refined 之間,代表性的器材是推挽式管機、Cary、Zanden、Zu 等品牌。

Intense 介於 Precise 和 Refined 之間,代表性器材是 Dynaudio、MBL、Kharma 等。

Sonic Circle 的分類邏輯和我的習慣不太一樣,但看他所列舉的廠牌,卻又能實際掌握其分類法。我自己目前的喜好,很明顯地落在 Emotional 到 Vivid 中間這塊(也許是 8:45 吧?)。而我最不喜歡的聲音,無疑是 Intense 那一群了,也剛好在 Emotional 的正對面。真是相當有趣,不知道其他音響迷是否也認同這個光譜。

Sonic Circle 詳細的說明,請見原文:http://www.sonicflare.com/archives/sonicflares-sonic-circle.php
上圖亦取自原文。

2010年11月21日 星期日

Leif Ove Andsnes


之前提到村上春樹的《給我搖擺,其餘免談》一書,討論了許多 Schubert D 850 的版本。他相當推薦挪威鋼琴家 Leif Ove Andsnes(安斯涅)的版本,那時我也跟著買來聽聽,結果就迷上了 Andsnes。先是把他所有的 Schubert 奏鳴曲都買來聽,接著又買了其他曲目,後來幾乎是見一張買一張。Andsnes 在 EMI 出版的唱片,不論選曲或演奏也都頗有個性,除了 Schubert 之外,我特別喜歡他的 Haydn 鋼琴協奏曲,Rachmaninoff 鋼琴協奏曲也意想不到的好聽。相對之下,他彈奏祖國音樂家 Grieg 的鋼琴小品,反而不見突出。


今天路過中華路佳佳,驚見 Andsnes 的新唱片:Rachmaninoff 的後兩首鋼琴協奏曲,這下他終於把四首都錄全了。在一旁也看到 Hélène Grimaud 和 Zilberstein 的新唱片,忽然想到再過幾天就是 Zilberstein 的音樂會,稍稍振奮了一下沉悶的生活。


2010年11月20日 星期六

2010 台北國際音響大展

去年參加台北市電器公會主辦的「台北音響大展」,感覺挺好,甚至在台灣音響協會主辦的國際音響展之上,今年於是也抽空前往。這天下午逛了一圈,週五下午觀眾很少,非常合適閑雅的試聽,有些工作人員甚至願意與我這窮丁聊上幾句。

由於展場有兩個,影像類器材在小巨蛋展出,純音響器材集中在王朝酒店,對我來說看展更為順暢。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夏天的 TAA 音響展總是有許多展房聲音不理想,這兩年的台北音響展卻整齊許多,幾乎每家器材聽起來都不錯,少有荒腔走板的表現。嘴碎如我,再來說說比較有印象的展房。
  1. 印象有好有壞,二樓德錩的 FM Acoustics 無疑是壞的那種。去年請 FM Acoustics 的老闆 Manuel Huber 親自來台調音,表現離譜無比。今年 Huber 又來了,他手無足蹈地討論唱片和音樂,這種熱情讓人敬佩,但在他手下 FM Acoustics 播出來的聲音卻仍然令人瞠目結舌。不知 Huber 是否重聽,音量設定奇高,FM Acoustics 瀕臨失真邊緣,精緻質感蕩然無存,但總算有比去年進步。老闆的調音品味如此,FM Acoustics 本身聲音卻非常好,實不知該如何解釋此中原由?
  2. T+A 這幾次參展,都是同樣一套器材、同樣一位工作人員、同樣一套調音、也同樣的好聲。聽了很多展房之後再回到 T+A,更覺得這種端正典雅的聲音非常合我的胃口。不過之前總覺得他們的 LP 不如 CD 好聽,今天只有聽到 CD,不知他們 LP 的調整進步了沒。
  3. La Rosita 的代理商宜鴻代理了火熱的新進品牌 Wyred 4 Sound。我最好奇的是他們的 DAC,據說也用了 ESS Sabre 晶片,評價頗高。這次只有展出 Wyred 4 Sound 的前後級,搭配 La Rosita 中價位的訊源 Beta,聲音還是一樣纖細高雅,氣質不凡。夏天聽到的組合是頂級的 Pai,搭配 Brinkmann 前級、FM Acoustics 後級,推 Raidho Acoustics 喇叭。Wyred 4 Sound 與 Brinkmann、FM Acoustics 相比,少了那精貴的質感和微動態,但 Wyred 4 Sound 的前後級都不到十萬。玩音響還是要找這種認真的新興品牌才超值。
  4. 自從夏天聽過 Raidho Acoustics 之後,便對此牌喇叭印象極佳。今天在「可利」的展房看到 Raidho 的旗鑑 X5,聲音果然非常優秀,不過外型粗壯,與原本的簡潔清新的設計大不相同。此外,從工作人員口中得知,音響展期間最小的落地型喇叭 C2 在特價,價格頗低於一般售價,實在令我非常心動。現場用 Spectral 前級、Ayre 後級推 Raidho C2,聲音真好。
  5. 在德錩的展房聽到 Zellaton 喇叭,這是第一次知道這個品牌,第一次聽。聲音很理想,中性、無染,延伸寬,響應平坦,而且自然輕鬆,毫無緊繃壓迫之感。一旁的 Pawel Acoustics ELEKTRA 也是好喇叭,但相比之下就顯得平庸了。
  6. 一般來說,我比較重視訊源和前級等前端的器材,對喇叭比較不敏感。但 ADAM 和 Vivid Audio 的喇叭著實非同小可,硬是讓 Accuphase 和 Burmester 變得好聽入耳,厲害!

2010年11月17日 星期三

音響展也有 showgirl

電腦展、車展、3C 展出現 showgirl 已經不足為奇,音響展也終於不可避免這種潮流。Showgirl 固然濃妝艷抹、俗不可耐;狀況外的講解介紹,也教人尷尬不已。但最為恐怖難耐的,當屬 showgirl 主持的無腦搶答。而搶答活動中最令人戰慄不安者,倒不是台上叫喊的 showgirl,卻是台下無盡無休的飢渴騷動。好在音響價格太貴,隨便一個小道具動輒上千,目前似乎倒還沒有 Hi-Fi 品牌代理商玩有獎問答的把戲,showgirl 只作「靜態展示」而已。

高傳真視聽雜誌的圖片一用。且看一身透明的 showgirl 與同樣透明的 Crystal Cable Arabesque 喇叭合影:
http://pics1.yamedia.tw/28/userfile/h/hifihivi/album/14ce2953f5bfe6.jpg

2010年11月14日 星期日

幸福的布拉姆斯

11月11日到國家音樂廳出席「明茲的聲音王道」音樂會。原本對明茲(Shlomo Mintz)的印象是天才小提琴家,神童型的人,但五年前聽了他指揮的孟德爾頌《蘇格蘭》交響曲之後,卻留下美好的回憶。當時明茲將《蘇格蘭》指揮得優雅高尚,幸福愉悅。想來他自幼以神童之姿站上舞台,一帆風順,近來兼跨指揮事業,圓滿的人生,或許與同樣是神童,同樣優渥順遂的 Mendelssohn 有些相似之處,故而深得其味。

明茲這次來台,與台北交響樂團(TSO)合作,上半場演奏兩首小提琴協奏曲,下半場則是布拉姆斯第一號交響曲。我挺喜歡布拉姆斯這首交響曲,這是第一次現場聆聽。明茲與樂團的合作,並不能算是非常好。TSO 在細膩、精緻、整齊等方面遜於 NSO,甚至明顯有些粗糙,完成度不足之處。但明茲硬是發揚出這首曲子幸福的一面,特別是第四樂章開頭不久的高潮,銅管此起彼落相互應和,眼前頓時出現了開闊的天地,幾乎把我整個人吸入了音樂,時間彷彿凝結了。可惜高潮過後,音樂逐漸散亂,似乎有心無力,無從凝聚力量奔向結尾。但無論如何我還是很喜歡明茲這種指揮方式,很少聽到這麼幸福圓滿,光彩照人的布拉姆斯。尤其在焦頭爛額,心力交悴的時刻,簡單直接的幸福感,最是受用。

NSO 的銅管經常失誤,每次聽到重要樂段,總是要捏一把冷汗。TSO 的銅管當不及 NSO,但演出時穩健得多,布拉姆斯第一號交響曲裡諸多銅管擔綱之處,皆如履平地。即使音色並不甚美,收尾不夠細膩,但聽者總算得以平心靜氣安然與聞。

2010年11月10日 星期三

Working on a Dream


我對搖滾樂、流行樂全然外行。幾年前讀了村上春樹的《給我搖擺,其餘免談》,看他談論 Schubert 鋼琴奏鳴曲,似乎頗有見地,於是也跟著去找他推薦的爵士、搖滾唱片來聽。便是此時,我方才知道 Bruce Springsteen 這號人號。Bruce Springsteen 的唱片頗多,我也不知道如何挑起,最初買了一張 2002 年出版的 The Rising, 覺得曲風頗合胃口,於是就開始收集其他唱片。記得村上春樹推薦 Burn to RunBurn in the U.S.A. 等,我也跟著胡亂買了一通,只覺有些不錯,有些則普普通通。尤其是近年的專輯,特色不強而且曲風沒什麼變化,聽來聽去,最喜歡的仍然早年的 Burn to Run 和 The River 這兩張。



前幾天在唱片行,看到 Bruce Springsteen 的 2009 年的專輯 Working on a Dream,封面甚不起眼,側標上密密麻麻一片讚譽之辭,於是抱著點期待買來聽聽。結果倒是還不錯,雖然不及早年那麼精彩,卻也不致失望。

最近聽了幾年搖滾樂,看來「每況愈下」似是搖滾樂的常態。凡我喜歡的團體和樂手,總是以初出道的幾張專輯最有原創性,然後會有一兩張顛峰之作,接下來就開始吃老本自我重覆了。Bruce Springsteen 似乎也是如此,儘管他在最近幾年的專輯,偶爾仍有出色之作,但總是不及 1970~1980 那時期的活潑有力。相反的,古典樂不論是作曲家或者演奏家,似乎皆是老而彌堅,隨著年歲增長,境界越來越高,可以輕易聽出他們不斷提升與自我超越。不曉得兩種音樂種類,何以有此差異?

2010年10月23日 星期六

令人喜出望外的 BeagleBoard Digital Stream 系統


一個多月前就拿到了 BeagleBoard,當時手邊幾台螢幕都沒有 DVI 或 HDMI 輸入,無法連接使用。上週買了一台有 DVI 輸入的新螢幕,終於可以開始玩這張 BeagleBoard xM。

拿到板子時,朋友已經事先幫我裝好 Ubuntu 10.04 系統,開機之後直接進入 X-Window,操作起來就像一般的電腦一樣。BeagleBoard xM 有 1GHz CPU,記憶體 512MB,又有豐富的輸出入介面,已經可以當作 general purpose 電腦使用。比較大的效能瓶頸是硬碟的 I/O,BeagleBoard 用 micro SD 卡當硬碟,讀寫頗慢,每當大量資料處理或記憶體使用逼近上限時,效能就有明顯下降。

BeagleBoard xM 有內建音效輸出入裝置,但沒有數位輸出。要取得數位輸出,必需從板上拉 i2s 出來,或者像一般的 PC 一樣,用 USB Audio 取得。拉 i2s 有些麻煩,而一般的 USB Audio 表現又讓人失望,所以我一時也想不出這張板子在我音響系統中的定位。因此,剛開始的幾天,我只把 BeagleBoard 當作一台小電腦使用,還裝了 Chromium 瀏覽器上網。可以上網之後,於是又試著播放 mpeg 影片,卻發現影像正常,但音訊類比輸出卻一無聲息。再試著播放幾個純音樂檔,也是全然寂靜,於是開始找尋音效的解答。

在網路上看了諸多文章,試了幾種解法,又試著把 kernel 升級到 10.10(Maverick),卻始終無法讓 BeagleBoard 發出聲音。氣餒之餘,拿出先前 DIY 的 USB to SPDIF 轉換器,接上 BeagleBoard,再接上主役的 DAC NOS TDA1541A,想不到聲音就出來了。BeagleBoard 發出的第一聲是一小段小提琴演奏,聲音倒也乾淨,於是隨手點了另一個 flac 檔,Andsnes 演奏的 Schubert 鋼琴奏鳴曲 D959 第四樂章。就在快板流暢地奔放出來的那個瞬間,我聽得傻了--我從來不曾在電腦上弄出過這種聲音!那是相當乾淨清晰,而且柔軟純正的聲音,和過去用電腦播放出來那能量感豐富,略為強勢卻不耐聽的聲音迥然不同,但我用的是同一張不太講究的 USB/SPDIF 轉接卡啊!所差者只是從 PC 換成 BeagleBoard。

這種結果遠出意料,所以連忙用 Shigaclone 播放原 CD 確認,再把 USB/SPDIF 轉接卡接回 PC,播放同一個 flac 檔。三者相比之下,Shigaclone 和 BeagleBoard/USB 各自展現了不同的迷人之態,Shigaclone 的動態比較大,聲音比較豐厚活潑;BeagleBoard 則是清新柔和,兩者都有很好的音樂性。PC/USB 乍聽之下反而接近 Shigaclone,同樣具有動態大量感飽足的調性,但過一分鐘就會覺察到生硬的「數碼聲」而無法久聽。這下 BeagleBoard 真是打破我的成見了,想不到 PCM27xx 這種不理想的 USB/SPDIF 轉換架構,遇上合適的主機,也能發出柔美動人毫無數碼味的聲音。

多年前用 PCM2706 搭棚自製的 USB to SPDIF 轉換器。
線路從 datasheet 修改而來,USB BUS 供電。


這下我一改態度,開始正視 BeagleBoard 在音響上的可能性了。首先想到的當然是電源,於是立刻出門補了一些零件,做了一個專屬的線性供電,並用 TL780-05 穩壓,代替先前湊數的 USB BUS。TL780-05 只有 1.5A 的輸出能力,BeagleBoard 本身吃得電不多,但外接的 USB 裝置也都會共享同一個電源,因此接上鍵盤滑鼠之後,穩壓的負擔也頗重。因此理想的情況是 BeagleBoard 設定好就移除這些週邊裝置,專心播音樂。

其次是怎麼播音樂的問題。板上的 micro SD 卡只有 4G,不可能放太多音樂檔。於是我想到了 Linn DS 系列的做法,用 UPnPUniversal Plug and Play)標準,透過 Ethernet 播放遠端硬碟裡的影音檔。但我對 UPnP 不熟,只好從頭開始察資料學習。UPnP 影音系統主要有三個角色,Media Server 是提供影音資料的來源,例如是電腦主機或網路硬碟。Media Renderer 是真正播放音樂的裝置,例如 Linn DS 系列產品都是 Media Renderer,而在我的情況中,Media Renderer 自然就是 BeagleBoard。Control Point 則是操作工具,指揮 Media Renderer 去撥放 Media Server 裡的資料。Control Point 可以是電腦,也可以是 PDA 或手機等等。幾個小時之後,我在 PC 上架好了 Media Server,也同時裝好了 Control Point 軟體,卻一直搞不定 Media Renderer 的部份。由於 Media Renderer 多半是廠製成品機,出廠即裝載完成,一般買家用戶不需要碰觸這部份,因此這方面的軟體和資源都特別少。加上我也不是什麼電腦高手,更是第一次操作 embedded system,幾經失敗,奮戰良久,最後終於完成了 UPnP 系統的架設,讓 BeagleBoard 成為 Media Renderer 在遠端控制下播放音樂。

所以,現在 BeagleBoard 的操作和 Linn DS 系統差不多,甚至我也是用 Linn 釋出的 control point 軟體 Kinsky 當作操作介面。除了電腦之外,同時也可以用手機或 PDA 操控。只要在同一個 LAN 上,任何裝置只要有 UPnP control point 軟體,都可以隨興的瀏覽 server 上的音樂檔案庫並且選曲播放,遠比一般 CD-Player 的搖控方便多了。

直接使用 Linn 的控制軟體 KinskyDesktop,簡單便利。


系統架成之後,我反覆地聆聽好些曲目,並不時接回 Shigaclone 和 PC 比較,結果我更深刻地確定了 BeagleBoard 的優秀。與我目前所調出來的 Shigaclone 相比,BeagleBoard/USB 聲音清淡,分離度好,空氣感佳,全頻段的分佈相當平坦,有種優質的代現聲,甚至原本品質不佳的 MP3 也居然動聽入耳,讓人訝異。Shigaclone 音色比較飽滿濃郁,動態起伏大,音樂張力強,密度更高。PC/USB 能量感最充沛,此外別無所長,細節、音色、空氣感、動態對比都遠遜,看電影尚可,聽音樂則氣質欠佳,令人不耐。整體來說,目前最好還是 Shigaclone,但粗具雛形的 BeagleBoard 聲音相當清新鮮銳,富有特色,讓我著迷地不斷聽下去。

話說回來,現在 BeagleBoard 的 renderer 軟體還不夠穩定,偶爾會發生解碼錯誤跳曲目的情況。此外,目前 Ubuntu 系統搭載太多東西,應該清理一下,讓播放軟體在更乾淨的環境下運作。除此之外,我對於 Linux 音效播放的運作頗感興趣,不知道能否在這部份再一進步修改,簡化/強化某些流程,讓聲音變得更好。最後,如果能從 BeagleBoard 成功拉出 I2S,跳過 USB 這步,理論上聲音會更上層樓。我很好奇究竟能把 BeagleBoard 弄到什麼樣的程度:既然「數碼聲」並非那麼難以克服,我對 digital stream 的未來自然更加樂觀了。

今年真是豐收的一年。全系統中我最重視的向來是訊源,但過去一直無法自製好聲又耐操的轉盤。今年 Shigaclone 與 BeagleBoard 兩個計畫,讓我終於邁開腳步往目標前進,得到了許多寶貴的體驗,更聽了整年好聽的音樂。真的非常感謝諸位朋友一直以來的幫助。


2010年10月22日 星期五

輕漣不語細游溶

話說高中沉迷耳機時,也曾對 Grado RA1 耳機擴大機頗有興趣。不過在店家實際聽過之後,卻覺得頗為失望。聲音固然不差,但以其價格來說,對耳機的幫助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大。後來也曾玩過幾部耳機擴大機,卻始終沒有把 Grado RA1 放在心上。

最近偶爾看幾個耳機討論區,意外地發現 Grado RA1 Clone 居然是滿紅的 DIY 方案,頗多耳機愛好者紛紛自製 RA1 Clone,讓我吃了一驚。仔細想想也有道理,RA1 本是單 op-amp 放大器,還是電池供電,從頭到尾沒幾個零件,便宜簡單容易成功。儘管很多人做出了 RA1 Clone,但據說聲音要像廠製 Grado RA1 一樣好並不容易,甚至用上高級元件以及複雜的供電都不見得能勝出原廠機。原來我所輕視的 Grado RA1 是個難以模仿,充滿奧祕的器材。

於是我開始反省,到底是我的問題,還是 Grado RA1 的問題,還是那些 clone 者的問題。我想多看看耳機社群的討論,解決心中的疑惑。但最後發現我仍然和 Head-FiHead Wize 之類的耳機討論區格格不入,永遠沒有辦法心領神會地讀完一頁討論,而且甚至無法精確的表述這種格格不入的感受。

2010年10月18日 星期一

Simple Gifts

這天到父母的住處為家人慶生,吃飽喝足留下來過夜。夜半人靜,隨手拿起電腦旁的耳麥,不經意連上英國的 Classic FM 線上廣播電台,就這麼聽了起來了。一聽之下卻嚇了一大跳。線上廣播的音樂串流,從主機板內建的耳機孔,直接送到這副不名知的耳麥(對,是耳麥!線上還附有微型VR!),聲音竟然如此之好。

雖然和多數耳機一樣,音場不大,定位感普通,但聲音乾淨純正,細節豐富,質感不俗,低頻的速度和量感也讓人訝異。我聽過的耳機不少,也聽過諸多耳擴、訊源的組合,好聽的、高級的固然不少,卻難得驚豔。手邊沒有其他耳機可以對照,但我覺得這隻耳麥或許不輸我的 Grado SR-125 太多,至於我的另一隻耳機 Alessandro Music M-Pro 無庸置疑還是細膩華美許多。

拿下這副「耳麥」,瞧瞧是何方神聖,卻是個沒聽過的品牌 Hawk。搜尋之後得知,原來這是 3C 週邊廠 E-SENSE 公司旗下的品牌。產品多走 3C 通路,有數款耳麥,價位分布頗廣,從兩三百到數千元都有。但我始終查不到手上這隻 Hawk 03-MSB720 的資料,不知道這是何時的產品,亦不知其規格售價。但這隻耳麥上看下看都不像太高貴的東西,家人也只是不意間得來湊乎著用,聽聽英語廣播而已。此刻靜靜的聽著 Copland 的 Simple Gifts,而家人就在同一間屋子裡安睡,心中忽然升起了久違的暖意和一陣陣激動,還有不能止息的感傷。

2010年10月15日 星期五

胡說八道音響頻道

偶然發現一個新部落格,居然叫做「胡說八道音響頻道」,嚇了一大跳,而且連 domain name 的命名也讓人會心一笑(nonsenseaudio.blogspot.com)。雖然主人自謙「胡說八道」,但看來是個電路高手,玩得頗為深入。想我自稱「牙尖嘴利」,但其實所知甚少,最近也不太牙尖嘴利,真是慚愧。

2010年10月8日 星期五

Cardas/Ayre Myrtle 木塊


音響 DIYer 對線材、腳錐這些調音道具,似乎遠遠不如一般音響迷狂熱。對 DIYer 來說,在機箱內部調音,效果顯著多了。買昂貴的線材或道具試半天,帶來的影響往往不如更換電容電阻明顯。但我還是喜歡玩線材和道具,換線換墊材畢竟比拆機換零件方便,在調音時可以很快地嘗試各種處置,微調出想要的效果。而且震動的問題,並不是改線路換零件便能解決的,震動處理是無可避免之事。

剛開始玩音響的時候,我用的是幾千塊的入門級器材,後來開始 DIY,每個作品的成本也很少破萬。相對之下角錐頗不便宜,不論木質或金屬,國內一般坊間非名牌貨,一組(可能三顆或四顆)動輒上千。如我有七八樣器材,光角錐就要上萬了。萬把塊在音響世界裡當然不算什麼,不過同樣的錢我寧可去買一堆零件。後來,大約 2003 年前後,parts conneXion 開始販售 Cardas Myrtle 木塊,價格非常漂亮,當時一包有 16 顆,只要 55 元美金。也就是說,不到兩千塊便能買到五組墊材,還是可靠的老牌 Cardas。一開始買了一包,發現不錯,後來又追加了幾包,大大小小三十幾顆一路用到現在。

Myrtle 是美國 Oregon 州的硬木,又硬又重。Cardas 依據他們的招牌理論,將 Myrtle 按黃金比例切成一顆顆長型木塊,再刻上鸚鵡螺的 logo。墊上去之後,最大的改善並不是什麼「木頭味」,而是更為清晰、分離度更好、細節更多的聲音。與其他墊材相較,Cardas Myrtle 的音色很中性乾淨,幾無渲染,只有稍帶一點木質的柔和感。其間也試過多種墊材,Cardas Myrtle 木塊絕不是其中效果最顯著的。由於沒有太強烈的個性,縱然大量使用,甚至所有器材都墊上,也沒有惱人的副作用。表現和 Cardas 木塊同等級的墊材,價格往往高出一截,而且還不見得這麼耐聽百搭。一顆 Cardas 只要一百多塊台幣,相當實惠。

後來美國 Hi-End 廠 Ayre 也向 Cardas 訂製 Myrtle 木塊,改印上 Ayre 的 logo。此外也推出凹字型的木塊,專門墊線材。Ayre 前經銷商在其 blog Audio Explorer 上寫了一些 Myrtle 木塊好聲的理由。從 DIYer 的角度來看,如不想花太多錢和花太多功夫在墊材上,買 Cardas 木塊來粗用確是非常省事。一來是這木塊有一定程度的避震效果,二來便宜,拿來代替機箱的腳墊也很方便,三來中性,不用擔心負作用。然後可以專注於機箱內部的調音。


避震道具名廠 Symposium 也有類似的金屬塊 Fat Padz,價格是 Cardas Myrtle 木塊的十幾倍。他們的使用指南建議一件器材用三塊 Fat Padz,放置在底板內 2.5-7.5cm 處,緊靠螺絲,相同的設置手法或許亦可用於 Cardas Myrtle 木塊。緊靠螺絲的理由是,螺絲的所在,通常便是電路板或變壓器等元件接合機箱之處。依據這些木塊、金屬塊能「汲取」(draining)震動之說,放在這些地方能直接將能量引導洩放。我對力學和機械一無所知,無法判斷 Symposium 的說法是否合理。總之可以先放在螺絲旁作為起始,若有耐心,再移動位置調音,找尋最好聲的放置所在。

關於 Cardas Myrtle 木塊的特色與使用,Positive Feedback 雜誌有一篇心得:
http://www.positive-feedback.com/Issue37/tweaks_ayre_myrtle.htm

Stereophile 亦有兩篇使用報告:
http://www.stereophile.com/integratedamps/939/index9.html
http://www.stereophile.com/artdudleylistening/306listening/index1.html

2010年10月5日 星期二

也談劉孟捷

今天看到焦元溥這篇投書,有感而發。

多年前某個假日下午,經內行人介紹,去國家音樂廳聽劉孟捷的舒伯特鋼琴奏鳴曲。一聽之下驚為天人,完全料想不到有生之年居然能在現場聽到這麼棒的舒伯特,甚至 CD 裡的那些名家,也沒有任何一位能像他演奏得這麼恢宏大器從容自得。下午場結束,我立刻去買晚場的票。於是,那天聽了兩場劉孟捷演奏會,六首舒伯特鋼琴鳴奏曲,美好無比。此後只要劉孟捷到台北開演奏會,我必然排除萬難參加。

上週三我也去了那場「劉孟捷的音樂工程」(這個節目命名真是莫名奇妙)。我於「巴伯鋼琴協奏曲」一無所知,但一來不排斥陌生曲目,二來我對劉孟捷的喜愛早已超乎曲目考量,所以還是非常期待。這場節目雖以劉孟捷冠名,但他只演奏了上半場的一首曲目(即巴伯鋼琴協奏曲),外加兩首 encore 曲而已。也由於此,劉孟捷彈了兩首很有誠意的 encore,第二首甚至幾乎把「展覽會之畫」彈完了。至於劉孟捷的演奏風格,以及與病魔搏鬥的故事,我想已經不必多說,我再怎麼寫也不會寫得比網兄 Gerald 更好。

劉孟捷在台灣的知名度甚低,音樂會總是坐不滿,已不稀奇。但其實那天觀眾並沒有比以前少,甚至還多了不少人,不知道是不是衝著下半場的「阿帕拉契之春」而來。台灣人的藝文素養原本就相當貧乏,而且這種膚淺顯著地暴露於各種層面,不勝枚舉。單單透過票價和票房這些量化的資訊,便可以略知一二。例如李雲迪和朗朗的演奏會,票價奇高,依舊盛況空前,一票難求。相對之下,ZimermanPogorelich、Andsnes 等名家又是如何?再如聽眾還坐不到一半的鄧泰山呢?劉孟捷沒有「蕭邦鋼琴大賽」的光環(但在台灣許多人甚至不知道鄧泰山拿過首獎),台灣血統土生土長(現在連中國血統都比台灣自己人有利),沒有出唱片,已經有太多因素足以解釋他的票房清冷了。

最後,附上一首劉孟捷演奏的 Ravel La Valse

2010年10月2日 星期六

鄧泰山 2010 台北


歷屆蕭邦鋼琴大賽得主當中,我最喜歡的是鄧泰山(Dang Thai Son)。他的錄音不多,但現場演出總是非常精彩。2005 年他來台演出德步西和佛瑞,彈得優雅從容充滿詩意,那是我第一次聽見他的演奏,從此再不能錯過他的音樂會。2008 年我特意跑到台中聽他彈拉威爾,聽得如癡如醉。今年再度來台,演奏全場蕭邦,我雖然並不是那麼喜歡蕭邦的曲目,但鄧泰山演出的蕭邦無疑是我聽過的現場當中最佳的。比較奇妙的是,上半的圓舞曲集,鄧泰山的選曲與演奏順序大異尋常,每兩首圓舞曲之間連接每每出乎我的意料,也算是一種新鮮的聆聽體驗。

下半場最後幾首波蘭舞曲更加白熱化,鄧泰山有一種奇異的韻律感,彈起蕭邦與眾多西方鋼琴名家頗有不同,然而也不能歸類為東方風味或什麼的,那是他個人獨特的詩意。最後的〈英雄波蘭舞曲〉雖然不算完美,但演出非常熱情,讓我第一次強烈感受到這首曲子的動人之處。

音樂會結束之後,拿著上個月買的 CD 柴可夫斯基「四季」去簽名。可惜收回  booklet 時,簽名未乾,顏料把封面拓花了。後來在焦元溥的 facebook 上看到鄧泰山演出前後的花絮,對鄧泰山的喜愛與敬意又多了幾分。

我手邊只有少少幾張鄧泰山的唱片,一盒蕭邦獨奏曲、一張蕭邦演奏曲、一張拉威爾鋼琴曲集、一張封面花掉了的「簽名版」柴可夫斯基四季。反反覆覆聽著鄧泰山這幾張唱片,想到 Pogorelich 何其幸運,在同一屆大賽中提前出局,卻成為明星,DG 為他製作出版了好一系列高品質專輯。拿到冠軍的鄧泰山,相形之下,卻只有少少幾張唱片,少少一些曲目,幾個小廠或有或無的發行。然而,聽他的音樂,讀他的傳記,看焦元溥的描寫,我彷彿看到了一種正面恬淡的人生觀,那是多麼的平和自在。

2010年9月21日 星期二

沒有電容就是最好的電容?--DCB1

Nelson Pass 設計的 First Watt B1 前級,我用了將近兩年,歷經幾次調音改版,一直相處愉快。B1 的線路非常簡單,僅僅一對 JFET 作一級隨藕器。Pass 的設計是單電源,所以 18V 的供電由分壓電阻拆成 9V 與 18V 兩半,JFET 工作的中點在 9V 附近。於是,輸入訊號必須經過交連電容,將訊號位移到 9V 送入 JFET;而 JFET 放大之後,又要經由另一顆交連電容,再次將訊號位移回到 0V 輸出。因此,那時看著 B1 的電路,便想,只要改由對稱的正負 9V 供電,似乎就能省掉了前後兩次中點位移,於是便不需要輸入輸出交連電容了。

話是這麼說,但要讓輸出直流穩定地維持在數 mV 之下,並不那麼簡單,所以我這兩年還是認命的用交連電容聽音樂。diyAudio 上的網友當然也想到了這個 idea,在 Salas 等網友的努力之下,DCB1(Direct Coupled B1、直交 B1)的計劃開始成形。經過一年多的沿革,DCB1 終於漸漸成熟穩定,又逢網兄 Coffin 分了一張 PCB 給我,於是這兩三個月間慢慢備料,並在上週完成了 DCB1。

Nelson Pass 原始的 B1 並沒有設計電源穩壓線路,Pass 曾說,這個線路對電源並不「挑剔」,廠製 First Watt B1 甚至只用 Adapter 供電。然而,事實上電源對 B1 的音色影響頗鉅,想要讓 B1 更上一層樓,穩壓設計絕不可輕忽。為了讓輸出直流穩定,DCB1 最主要的設計重點當然在於對稱的正負穩壓。這個穩壓可說是集 diyAudio 眾人之力,Web 2.0 audio design 的成果,完成度極高。這是併聯穩壓,其實架構和我先前用在 B1 上的併聯穩壓差不多,但用了一串 LED 作電壓參考,又改用大功率 MOSFET IRFP240/IRFP9240 放大電流。為了讓輸出直流在 5mV 以下,所以 LED 必須配對,總共需要八對 1.7V ~ 1.8V 的 LED。此外主放大的線路和 B1 完全一樣,只差不必使用輸出入交連電容,並有保護後端器材的開機延遲線路。

我拿到的這張 PCB 是前一個版本,最近有了更新、更大張的 Blue Edition,但基本架構一樣。我第一次配對 LED,花了好些時間才從 50 顆綠色 LED 中找出比較理想的八對。此外其他裝機的工作倒是滿單純的,甚至比原始的 B1 更簡單(因為不必煩腦穩壓線路……)。零件不多,電容更是相當少,扣除開機 delay 的部份,主要電路上只有六顆電解電容。放大部份的電阻,我照例採用 Audio Note Tantalum 電阻,電源部採用 Philips/BC MPR24,但有四顆 470 歐姆的電阻,官方建議使用碳質電阻。台灣能買到的「非雜牌」碳質電阻只有 Allen-Bradley 和 Riken,選擇甚少(我現在最喜歡的碳質電阻是 Takman 碳膜電阻),臨時無奈,就先用了 AB。此外,併聯穩壓的輸入電阻,官方建議用兩根 1/2 瓦 68 歐姆電阻併聯,我直接以 33 歐姆的 Dale CPF 2 代替。Dale CPF 2 是我最喜歡的電阻之一,額定功率二瓦,聲音非常飽滿寬鬆。重點是唐竹有售,而且不貴,在功率較大的場合,我幾乎不作他想。

開機 delay 的部份,有兩個零件比較難找。一是十腳的 2 pole 小型 relay,輸出迅號會經過這顆 relay,勢不可馬虎,在光華商場與中華路連找了些家電料行,方才買到兩款合用品。另一個難找的是達靈頓電晶體 BC517,在兩大商圈遍尋不著,所以我目前尚未裝妥 delay 的部份,只好小心翼翼的注意前後級開關順序,但還是很擔心跳電。

裝好 DCB1,在開聲前為怕問題,仍然在輸出端串上了一對 4.7uF Black Gate N 電容,形成有輸出交連電容的 "DCB1"。然後,一開聲我就聽到了非常棒的聲音。之前朋友說,DCB1 的電源架構,聽起來有 Class A 擴大機的質感,溫暖豐厚,充滿水份。聽了幾分鐘之後,我完全同意他的感想。其實本來 B1 就是 Class A 放大,但配合不同的穩壓,卻有各異的音色。DCB1 確實有種醇美溫潤的特質,而且低頻、動態、氣勢、能量感都更勝前一版的 B1。我的 DCB1 兩聲道輸出直流都在 3mV 之下,據設計者的說法,在 5mV 以下為理想(very good),在 3mV 以下為極佳(great)。所以,聽了一天覺得工作相當穩定之後,就把輸出交連電容移除,達成真正的 DCB1。

我的 DAC TDA1541A 原本就沒有輸出交連電容,後級 Gainclone 也是直接交連。如今配上 DCB1,我的系統成為全直交,訊號從訊源到喇叭,中間不經過任何電容和變壓器。移除交連電容後,我聽到了更為直接、明亮、不修飾的聲音。特別明顯的是中高頻,相當鮮銳靈活,而低頻則更為結實有線條感。不過調性也變得比較亮,比較衝,不如先前柔順。因此我系統的其餘部份勢必也要相應調整,重新找尋最佳的平衡點。整體來說,我喜歡直交的聲音,可是全直交與經過一兩顆交連電容之間的差別,卻不如想像中的大。常看有些 DIYer 千方百計的想省掉一顆兩顆交連電容,甚至不惜引入 DC-Servo 等同樣帶來失真的方式,不禁讓人懷疑是否值得。我覺得 DCB1 更有價值的卻是那套精心設計的併聯穩壓,無怪有人買 DCB1 的 PCB 來當穩壓板供應其他電路使用。

DCB1 無疑是相當成熟的設計,完成度極高,甚至已經有網兄整理好調音配方,照帖抓藥即可。現在如果有人想玩 B1,直接從 DCB1 下手即是,又方便又好。原始的 B1 似乎已經可以「成身退」了。

2010年9月14日 星期二

E-MU 0404 USB 2.0


之前在某本雜誌看到一篇文章,評測某部國產 DIY DAC,其測量數據著實教人觸目心驚。電源干擾大得離譜,互調失真更是荒腔走板,頻率響應也完全不是 20Hz-20KHz ±3dB 那一回事。據說這家土砲廠都用人耳調音,以人耳決定一切。雖說音響是用聽的,數據不能代表一切,失真大小自不能和好聽與否劃上等號,可是太離譜的失真必然隱涵了一些問題。失真小不見得好聽,但失真太大就勢必有些問題了。奇偶次諧波猶有討論的空間,但有些 criteria 是無庸置疑的,例如明顯的電源干擾(60Hz 諧波)可能自來於電源設計不夠乾淨、DAC 的頻率響應到 20KHz 也是基本的要求。聲稱人耳調音而失真奇大的器材,不禁讓人懷疑其表現的全面性。或許某些唱片(例如廠家用以調音的唱片)聽起來不錯,但表現其他類型的音樂可能會有所侷限。

話說回來,我自己過去也一直是靠人耳調音,聽了沒什麼大問題,好聽,也就坦然,不曾使用儀器測量我自製的器材。但看了那台 DAC,不禁讓我開始擔心,是否我 DIY 器材是否也有大量的失真,只是自己沒有聽出來。受到了啟發,我開始決定要為自己的 DIY 成品做一點基本的量測。

最簡單的量測自然是輸入正弦波和方波,然後在示波器上觀察波型,但這對我來說不夠,我還想看到頻譜,才能得知諧波失真、頻率響應這些更為具體更為直觀的數據。然而我的老舊示波器沒有頻譜分析的功能,擴充模組如今也難以取得,無法將波型輸出到電腦,再用軟體作傅立葉轉換。而專用的 audio analyzer (音頻分析儀)相當昂貴,知名品牌 Audio Precision 的「入門級」從二三十萬起跳,非我所能負擔。本想花幾萬塊,買個二手的 HP 8903B,但卻在 diyAudio Equipments & Tools 板看到非常多人推薦用音效卡配合軟體,來當作 audio analyzer 使用。

用音效卡當 audio analyzer,其實在國內早有風氣,盛行於音效卡玩家社群。例如 DearHoney 的站長多年前就開始用中高階音效卡 CardDeluxe,配合 RightMark Audio Analyzer (RMAA) 軟體評測市面上的音效卡。當年覺得音效卡社群常以數據為依歸,過份在意規格和測試圖,卻不怎麼講述聽感。而且他們買了中高階音效卡,後端卻常是電腦喇叭,和 Hi-Fi 音響的玩法涇渭有別,不知該如何消化他們的觀點。但見 diyAudio.com 和 diyHIFI.org 也不少人這麼做,而且還有熟悉的 DIYer 分享意見,甚至有人說,一般的訊號產生器(function generator)輸出波型的失真頗高,搭配 spectrum analyzer 作分析,還不見得能勝過音效卡。既然如此,我終於也決定試試音效卡量測。

音效卡此一方案最大的優勢自然是便宜。既然波型分析的工作都在電腦上以軟體處理,所借重音效卡之處無非是 I/O 與 DA/AD 轉換。音效卡的響應頻率雖然僅在音頻範圍,但用來當作 audio analyzer 卻正巧適合。規格稍好的專業級音效卡不過數千元至數萬,還是比二手 HP audio analyzer 便宜許多,縱然效果與公信力不能和專業儀器相比,但 DIYer 用來作基本量測,觀察有無離譜失真,已然堪用。

於是,我先下載了 RMAA,配合 notebook 內建的音效卡玩了一下。RMAA 介面簡單,容易操作,不過 notebook 內建音效卡實在太差,也不知道是輸出還是輸入的問題,總之 loop test 表現非常離譜。音效卡擔負了輸出入的大任,規格必須優秀(此時規格就重要了),於是開始找尋表現良好而價位適中的音效卡。PCI 音效卡一般來說比同級的 USB 音效卡便宜,規格也更好,無奈我用 notebook 只能走外接一途。後來看來半天,E-MU 0404 USB 2.0 似乎是 studio 級的 USB 音效卡中,最便宜的選擇之一。E-MU 0202 USBE-MU Tracker Pre 其實也不錯,更便宜,可惜沒有數位輸出輸入,不能當作 USB / SPDIF converter 來玩 digital stream。在 diyAudio 上 E-MU 0404 USB 評價亦高,用得人不少,於是就購入一台二手品。

E-MU 0404 USB 的功能不少,豐富的輸出入介面,面板亦有許多開關旋鈕。玩了一下子,然後打開 RMAA 作 loop test,數據果然遠勝內建音效卡。噪訊低、失真低、諧波極少,拿來測 DAC、前級、後級、喇叭看來都堪用了。於是我率先把兩台 DAC,NOS TDA1543NOS TDA1541A 拿來測試,想不到數據還不差。老舊的 Philips DAC 晶片,又在 non-oversampling 模式下工作,測試圖表仍然遠勝雜誌上那台使用高規格晶片的 DIY 機。而 TDA1541A 的各式數據自然又比 TDA1543 好上一大截,不愧是當年的王者。然後又拿 FirstWatt B1 來測,表現卻比想像中差了些,尤其居然有電源干擾(有 60Hz 和 120Hz 的雜訊),總諧波失真也比 Nelson Pass 所測的為差,不知道是否為 shunt regulator 設計不周所致,或者是光敏電阻音量控制器的設置引入了雜訊。不過這些都無妨,反正現在有了儀器,可以慢慢地抽換調整,一再測試,直到問題改善為止。至於後級和喇叭的測試,則相對麻煩。後級的輸出太大,必需經過額外的衰減器和過載保護才行;喇叭則要有麥克風。總而言之,音效卡與 RightMark Audio Analyzer、Visual AnalyserAudioTester 等軟體的組合,確實便宜好用,非常適合 DIYer。

然後覺得還滿諷刺的。這麼多年前就看到音效卡社群用這套方式測得不亦樂乎,自己卻一心以為沒有專業儀器不能成事,僅靠耳朵聆聽,放棄了更多的可能性。音響固然是要用耳朵聽,測量數據絕不能代表一切,但卻是很好的體檢除錯資訊。國內 DIYer 社群和音效卡社群真是涇渭分明,用示波器檢驗器材的人不少,但用觀察頻譜就不那麼普遍。如今我很建議稍有興趣的 DIYer,都弄一張堪用的音效卡,再配合 RMAA 和 Visual Analyzer 等軟體作簡易的檢驗除錯工具。很多人原本已有不錯的音效卡,這些軟體又有免費版,花費不多,何樂而不為呢。


在測試之外,我也試聽了 E-MU 0404 USB 本身輸出的效果。當 DAC 來用,E-MU 聲音非常乾燥無趣,遠遜我那兩台規格較差的 NOS DAC(再次得證規格並不是一切)。但若將 E-MU 0404 USB 當作 USB to SPDIF converter,透過 ASIO 輸出,聲音倒著實不錯。比 TI PCM2707 系列好上許多,自不待言。沒有那種冷、硬、不耐久聽的「數碼聲」,十分難得。與目前主役的 CD 轉盤 Shigaclone 相比,兩者的音質差異竟不太明顯,所差者只是 Shigaclone 有個流暢自然的音樂性,大場面的分析力較好,而 E-MU 0404 的聲音比較「簡單」,樂器多的時候,樂器定位有時會飄移。但無論如何 E-MU 0404 USB 的 SPDIF 輸出真的還不錯,已經超出我的期望。如果換上更好的電源與 clock,說不定還能更上層樓。因此,這台 USB 音效卡,除了當作測試工具,本身也能加入音響系統的一環。撇除那生冷無味的類比輸出,真是相當抵買。


頁首圖片取自 E-MU 官方網站:http://www.emu.com/products/product.asp?category=610&subcategory=611&product=18388&nav=introduction

2010年9月12日 星期日

BeagleBoard-xM


六月的文章所提到的 BealgeBoard 終於到貨,是最新的版本 BeagleBoard-xM。新版的輸出入介面更為豐富,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內建了 Ethernet 網路埠,不必額外買 micro SD 轉接 Ethernet。此外不再內建 storage,改用 4G 的 micro SD 作系統碟,此設計比之前更成熟更有彈性。內建四個 USB host 也相當便利。小小一張版子卻有 general purpose 電腦的功能,運算能力也差強人意,真的非常強大。可惜螢幕輸出用 DVI-D 接頭,我的老舊 LCD 沒有一台支援 DVI,因此目前尚未開始使用。


不過,這幾個月來對 digital stream 的想法有了點改變。經網友們的指教,以及音響展的聆聽經驗,目前對 Apple AirPort Express 與 Logitech SqueezeBox Touch (SBT) 這兩條方案更有興趣。尤其是 Apple AirPort Express 這條策略,既便宜(一組全新品才 3000 元),要改的環節也單純許多,而且夏天音響展時,Mircomega 與 La Rosita 的系統都發出了不錯的聲音。而 general purpose 的 BeagleBoard 拿來作 digital stream,固然有點 overkill,也不確定音質如何。既然其多媒體功能如此強大,拿來製作網路串流影片播放器,似乎更有意思一些。在影音之外,拿來做控制網路流量的 server 也挺好,單純當作小桌機上網,似乎也十分不賴。BeagleBoard 功能強大,應用範圍太廣,卻反而讓我失去了明確的目標。

2010年9月5日 星期日

Colin 談音響

Colin(黃國琳)這篇剛刊在臺灣音響愛樂協會網站的文章〈說說我是怎樣來看待音響這回事的〉,真是寫得太好了,值得一看。這種文章令人慚愧,我只會嘴炮打屁,無論如何寫不出這麼簡潔質樸而入木三分的文章。

我很同意 Colin 提出的這些論點。然而,第二點「可以讓你做長時間的聆聽」卻是我長年思索的問題。我每天有十幾個小時在聽音樂,自然非常重視系統的耐聽。然而,在音樂會或演唱會現場,不論是古典樂、流行樂、搖滾樂,現場的聲音其實並不那麼耐聽。例如各種管弦樂曲,尤其 Mahler、Shostakovitch 一類,一首大曲子聽下來絕對會感到疲乏。如音樂會聽一兩個小時則已,連續聆聽七八個小時,勢必吃不消。我將系統調整得如此「耐聽」,連聽一天也不疲倦,事實上已經與現場不同,已經是一種失真。

那麼,到底該怎麼做呢?為了能整天聽音樂,不惜失真,將聲音往柔和悅耳的方向調整?或者將系統調得和現場一樣刺激,每聽一兩個小時就乖乖休息?

2010年8月31日 星期二

在北京買唱片

有事到北京一趟,停留時間不多,倒也沒有特別想找音響相關的物品。北京雖大,但就電料來說,似乎還沒有台北中華、光華兩商圈來得齊全便利,貨源來歷更是難以讓人信賴。

那天在王府井閒逛,心想百貨林立,或許有高檔的唱片行,就像香港有 HMV 一樣。上網搜尋之後,北京的唱片行卻不多,其中最大最齊全的一家叫做 FAB,就在王府井大型 shopping mall 「東方新天地」底下。於是就近下去看看,卻頗為傻眼:FAB 佔地的確不小,但東西卻不怎麼多,擺得稀疏零落。以藏貨規模來說,遠遠不如香港 HMV 和誠品音樂,恐怕光華商場的合友都還比較強。唱片的價格比台灣略低一點,但都是中國版,若考慮人均所得,則價格就遠超過台灣了。此外唱片都是華文流行為主,古典、搖滾、爵士甚少。隨興找了幾樣東西,結果都沒有,敗興而歸。在網路上看到隔壁的王府井書店亦有不少唱片,順路看了看,結果東西比 FAB 還少上許多,更是無趣。據說附近還有個外文書店,也有唱片和電影,但繞了半天沒找到該店。又聽說海淀區還有幾家唱片行,不過看了 FAB 的規模,似乎也不必太期待了。

不知道北京的愛樂者都怎麼收集唱片呢?目前看中國網友的討論,似乎上網下載,東西最多最齊全,其次是找盜版,最後才是買正版。不愧是天下大同的理想國度啊!

不過中國發行的音響雜誌「高保真音响」,樸實而認真,似乎比台港媒體更誠實更敢講。我在路邊書報攤買了一本,讀得趣味橫生。而且王府井書店裡關於音響維修、製作、調音的書籍竟擺滿了一櫃,內容豐富齊全,超乎想像。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音響技術資訊其實相當豐富,但軟體環境卻存在嚴重落差(或許都可以下載,但此現象底下的文化背景才是癥結所在),這個特殊情境,不知是否能解釋中國設計的廠機和 DIY 套件的特色與問題?

2010年8月26日 星期四

Maria João Pires 演奏 Schumann 鋼琴作品


別的不敢說,但 DG 的封面設計,在古典唱片公司中絕對領先群倫。八九零年代的唱片封面尤其用心,無論是演奏家肖像或者藝術設計,都很有韻味。我有好多張 DG 唱片,光看著封面的意境就已經陶醉,不管曲目和演奏家便胡亂買了。

這張皮耶絲(Maria João Pires)演奏的舒曼鋼琴作品集,有我很喜歡版本卻不多的林中情景(Waldszene),還有其他幾首精緻優雅的小品。曲目好,演奏也好,但整張專輯最令我感動的還是封面。這個封面雖然不太能與曲目內容聯結,但本身無疑是非常精彩耐看的藝術作品,絕非出於庸手。查了一下,設計師 Holger Matthies 果然是德國平面藝術大師。然而,一張唱片專輯最突出之處居然是封面,不免有些難堪。

隨手再選幾張我喜歡的 DG 封面:




以上圖片版權均屬 Deutsche Grammophon GmbH

2010年8月23日 星期一

Jonathan Carr 談電源變壓器

diyaudio 網站真是知識寶庫,累積了許多專業人士與進階 DIYer 的智慧,用 Google 搜尋時加個 site:diyaudio.com 常能找到意想不到的好文章。

例如今天想找一些變壓器的資料,意外發現 Lyra Connoisseur 的設計師 Jonathan Carr 曾寫過一篇詳實的文章,比較 EI、環型(Toroidal)、R-Core 等三種電源變壓器的優缺點,從 audio 的使用需求出發,簡單易懂,值得一看(可惜他後來被 Elso Kwak 惹毛了)。

原文見此:Where can found R-Core Transformer?

美國變壓器製造商Custom Magnetics 也提供了一個簡明的變壓器比較表

簡而言之,Jonathan Carr 認為 R-Core 電源變壓器是最理想的,不像環型會交連雜訊,洩磁又低,震動也少。EI 變壓器先天有洩磁的缺點,但品質好壞差距頗大,好 EI 變壓器不發熱、震動亦少。環型變壓器則要選擇有隔離網的(隔離初級和次級),並確實接地,減少雜訊交連。

這個討論串最初是想問,哪裡有好的 R-Core 變壓器貨源。我自己也很想知道,台灣哪裡買得到好的 R-Core 變壓器呢?觀察廠機和 DIY 社群,R-Core 變壓器的似乎僅在日本和中國流行,其他地方的機器仍然以環型與 EI 為主。台灣網路上偶爾會出現一些中國製 R-Core 變壓器,但規格少,也不知品質如何。長年以來真想試試看 R-Core 變壓器,希望台灣也有好的貨源,不必花費高昂的運費,甚至可以指定規格訂製,那就太好了。

2010年8月18日 星期三

為什麼 DAC 晶片的 datasheet 還在推薦 5532?

之前有人留言說我只會「爬文和空想」,其實也不無道理。知識來自人類文明的累積,原不可能事事從頭開始,重新製造輪子。所以研讀各方資料,從前人遺跡中淘選出有用的知識,再以此為基礎,繼往開來,方才是人類進步的法門。「爬文」是一種整理文獻的方式,「空想」則是明辨真偽、消化所學、勾勒遠景的過程,前者為「學」,後者為「思」。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兩者缺一不可,那位網友確然說到了精髓。

這又是一篇「爬文」的感想,而且是爬一篇兩三個月前的文,但還是想把所聞所想紀錄於此。diyhifi.org 是很妙的網站,站長蠻橫霸道,新手不是出走就是噤聲,以致人氣低迷。至今仍然發言的少數常客,不是資深 DIYer,就是業界相關人士,因此他們看待事情的理路觀點、所分享的知識經驗,往往十分有趣,相當受用。例如有人問及,時至今日,為何許多廠機放著諸多高性能 op-amp 不用,仍舊死守 NE5532 等古老的晶片。接下來便有諸多網友分析 hi-end 產品的存銷成本問題、設計者和老闆/股東之間的代溝等等產業內情。最有趣的是 AllenWright 的分享,他說有些日本 CD/SACD 製造大廠,頑固認定只有 5532/5534 是「唯一」合適作 I/V 轉換的 op-amp。假如 DAC datasheet 裡的示範電路採用了其他 op-amp ,日本人會懷疑此 DAC 是否設計不良,便不會訂購該款晶片。日本是設計 CD/SACD Player 的大國,訂單舉足輕重,於是各大 IC 廠也就從善如流,紛紛在 datasheet 裡用陳年老梗 5532/5534 作示範。

聽起來很可笑,但以我對日本人的了解,卻又覺得並非不可能。但想這些 hi-end 大廠,在成本考量之外,尚有諸多內部的因循陳規,也有設計師和短視老闆間的爭執等種種狗屁倒灶的因素,影響著最終的成品。音響廠牌對「聲音」的態度,和音響迷律律樂道奉為圭臬的崇敬心理,實有相當的落差。「一切以聲音作為終極目標」之類的宣言無非只是行銷口號,而且是一眾音響廠商、代理商聯合釋放出來的迷障。更荒唐的是,有些用家或 DIY 看到廠機用了 5532 之類的元件,還主動想出種種理由來解釋廠商設計的「用心良苦」,進而發明一干精深的過度詮釋,在音響迷間持續流傳演變。當然有些調音手法確實出乎匠心,但又有多少人用客觀的方式檢驗分辨?我也承認有時自己恐怕也有過度詮釋之病。

許多 hi-end 器材外觀高尚優雅,聲音也的確精緻醇美,但背後的商家並無異於世人上班的公司,一樣有許多粗心草率頑固愚蠢的決策和考量,甚至還可能有重重黑幕,不為外人所知。特別是越大的公司,越多包袱,理想性通常也越低,往往不是音響迷所想像的那麼偉大。當然最後的產品可能還是好的,但實不必動輒把某產品視為不可動搖的經典。至於「上帝的傑作」、「一分一毫都出自某高尚民族的文化粹煉,精心成就不可或動」、「如此設計必是大師的匠心獨運」等廣告話術,當作幽默小文來欣賞,倒是恰如其份。

2010年8月16日 星期一

閱讀障礙

好些音響討論區,上面的網友似乎熟知各家廠牌型號,提及各種器材,很少引出廠牌名,僅以型號稱之。例如 C2、A5、5021、T20,寥寥幾個字母數字,不知廠牌,甚至連那是喇叭、擴大機、訊源,還是某個零件(真空管?電晶體?IC?)都不知道。此時不得不詳讀內文,由前後文反覆推敲,再搜尋相關字詞,才可能找出其指涉的器材。但有時前後文資訊不足,或是同樣的器具(例如都是擴大機),卻有不同廠牌而型號相同者,造成模棱兩可的情況,仍然無法判斷。

枉稱玩音響多年、常時接觸相關資訊,最近在幾個討論區上卻有嚴重的閱讀障礙。看到別人討論的興高彩烈,我卻總得花上好多時間,才能稍微辨別他們引述的器材,吃力地理解文意。但見眾人你來我往、毫無滯礙的交流,總覺得自己十分笨拙,甚至懷疑思覺功能是否出了問題。

從來看雜誌,或是看其他討論區,總習慣以廠牌名稱加上型號作為指涉器材的識別代稱。如今看來,人腦處理資訊的能力已然大幅進化,只要型號就足夠了,廠牌資訊會在腦內自動補完並且消除歧義。我的智力跟不上人類的進步,恐怕將要被這些先進社群所淘汰。人生有如修羅場,連玩音響看文章都充滿了挫折感。

2010年8月14日 星期六

情人節禮物

送給音響迷的情節人禮物,貴重、實用、浪漫的手製巧克力唱盤,100% 音響宅觀點:

2010年8月13日 星期五

再訪TAA 2010音響展

一天聽不完,週一下午又再去了一趟音響展。非假日又逢最後一天,人少聲音好,正是參觀的最佳時機。
  • 二樓 ATC 改用方柱型喇叭,不如扁扁的橢圓柱落地喇叭好聽。
  • 今年真的很想好好聽一下 Pass,但進音坊持續播放奇怪的打擊樂……
  • 初訪不喜歡 TAD,回家卻發現網上頗多佳評。再訪特別多聽了一會兒,還是不明白為什麼這麼多好評。
  • 939 房「雷爾斯」展出香港管機,據說用料線路都和 Audio Note UK 一樣。我感興趣的是,他們把機器放在一張張厚樺木夾板(birch plywood)上,和我的構想一模一樣,照片可見音響共和國。不過在台灣 birch plywood 真是又貴又難買。
  • 網兄 Dominique 推薦我聽聽 Weiss DAC202,特別找到音悅的展間進去聽一下。當時以電腦經 Firewire 介面作訊源,用 Burmester 的擴大機和喇叭搭配 Weiss DAC202,聲音相當不錯,難得讓 Burmester 發出我喜歡的聲音。Weiss 確實是優秀的 DAC,現代聲底,S/N 似乎超高,玲瓏剔透,非比尋常的清晰,確實很有特色。和網兄大眼睛討論到的 Benchmark DAC1 與 Lavry DA10,似是相同的走向,但等級有如天壤之別(售價當然也不可同日而語)。非常感謝 Dominique 兄的指點。 
  • 音悅隔壁展房放了 Ayre QB-9,搭配 Dynaudio 主動式喇叭 Focus 110 A。雖親眼看過 Ayre QB-9 好幾次,甚至親手觸摸過那高質感的機殼,但這還是第一次聽到它的聲音。聽得出來 Ayre 質感不錯,但我實在不喜歡 Dynaudio,尤其是低階主動式的 Dynaudio。
  • 音寶在幾個展間都用 Simaudio Moon 的擴大機搭配 Focal 喇叭。有趣的是,上位機種聽起來都還好,賣 Oyaide 線材的展間入門級  Moon / Focal 系統反而最好聽。
  • 最後和幾個朋友相偕回到 La Rosita 的展間,又聽到了 Schubert 鋼琴奏鳴曲,看來主事者和我一樣很喜歡 Schubert。朋友也都非常欣賞這個展間的聲音,連換了好幾首曲目,又和代理商聊了挺久,直到六點半才離開。臨走前在門口巧遇高傳真雜誌主編,馬上請他進去聽聽看。去年底的台北音響展,FM Acoustics 老闆來台主持坐鎮,在大房間強放全套系統,聲音之離譜,直如一場惡夢。然而在 La Rosita 的展間,FM Acoustics 後級推動 Raidho 喇叭小音量放送,卻高雅精緻、細密無比,再度扭轉我對該廠的印象。
今年最大的特色就是 Digital Stream 器材佔領了各展間,數位訊源終於有改朝換代之勢。各展間播放的曲子仍然不盡人意,但總是比去年四處「一聽入魂」好些。往年音響展我也經常參加多天,但都沒有這次愉快。美中不足的是很多高價系統集中在七樓,從九樓逛下來早已腦力透支,錯過了神奇小喇叭 KISO Acoustic HB1,殊為可惜。

2010年8月10日 星期二

有那麼難懂嗎?

前幾天跑去 diyaudio 上指出 VR 對 Lightspeed attenuator 光敏電阻音量控制器仍然有影響,用好的 VR 聲音會更好。我原本以為這是老梗,可能早有人提過,想不到卻引來質疑,說 VR 和 LDR 之間並沒有電子上的連結,怎麼會有影響?

看到這種回覆還滿傻眼的。VR 和 LDR 之間是光藕合,的確沒有電子上的連結。但既然 LDR 的阻質由 VR 決定,即使是間接的控制,那還是有「連結」,還是有影響。某些 Lightspeed 的設計者或相關者說 VR 不在訊號路徑上,所以不必在乎其品質。我不相信這些專家真的以為 VR 沒有影響,而是行銷話術,讓人以為用了 Lightspeed Attenuator 便從此不必投資高級 VR。

這讓我想到以前很多人說線材對聲音沒有影響、墊材對聲音沒有影響、CD 轉盤對聲音沒有影響、數位線對聲音沒有影響等等,說這些都是騙錢的神話,然而事後這些因素已然公認對聲音有相當重大的影響(當然還是有些人不相信)。音響神秘的地方太多了,任何環節小小的改變,對最終的聲音都可能造成變化。VR 在 Lightspeed attenuator 線路上的重要性一看可知,用好的 VR 會有更好的聲音,很難理解嗎?

2010年8月7日 星期六

TAA 2010 音響展

臺灣國際 HI-END HI-FI 音響大展,今年又回到了老地方,也就是當年的「環亞飯店」。雖然已改名為王朝大酒店,但換湯不換藥,空間、場地一如以往老舊,空調一樣差,有些房間甚至還有霉味。令人欣慰的是,今天從早上逛到下午六點,大致聽過了七成展房,聲音大都不錯。有些廠商終於更換旗下代理廠牌的搭配,某些器材總算覓得良配不再衰聲,可喜可賀。
  • 二樓我最喜歡 ATC。說真的這牌喇叭外觀處理有點廉價,但今天聲音真好,透明純淨,毫無壓迫感卻又引人入勝。
  • 二樓進音坊擺了一堆 Pass,更有 Stereo Sound 熱烈報導的 FirstWatt J2、M2,動作真快。聽到全套 Pass 的聲音,覺得那聲底異常的熟悉,原來就是我的前級 FirstWatt B1 的聲底啊……
  • 九樓的 958 號房展出新廠牌 La Rosita 的 WIFI 訊源,說穿了是和 Micromega WM10 差不多的東西,可能都是用 Apple AirPort Express 拿出來改造裝箱的東西,但該展間聲音真好。兩位老外播的音樂頗為不俗,居然聽到 Schubert 鋼琴奏鳴曲 D 850。系統是他們的旗艦 WIFI 訊源 π(PI),搭配 Brinkmann 前級、FM Acoustics 後級,推 Raidho Acoustics 喇叭,都是高檔貨。聲音非常有氣質,細纖幼嫩。據說全新的喇叭尚未 break-in,低頻下不去而 punch 也不夠凌厲,這種純淨柔軟的聲音,正好和我的系統調性走向差不多,聽起來十分對胃。音響展中有如此氣質的聲音,實屬難能可貴。
  • 本來很期待 Penaudio,不過接在 La Rosita 的展間後聽,嗯……
  • 全套 T+A 和去年兩場音響展一樣,純正高雅,仍然很優秀。而且今年 LP 終於調整的正常了,不像去年 LP 表現明顯不如 CD。
  • 勝旗這次改用 Esoteric 配 avantgarde,比又吵又亮的 Burmester 好太多了,終於領會到 avantgarde 的優點。Burmester 不見得差,但搭配調整不佳很容易變得高亢刮耳。
  • Linn 又衰聲了,Sondek LP12 與小巧精緻的 Klimax 系統擺在一起很好看,但聲音不行。隔間裡的 Majik DS 系統好很多。志仁代理 Linn 這麼多年,還是常常調不好,奇哉怪也。
週六下午人潮不多,不過展間好多,六七個小時居然逛不完。下週一再去聽聽吧。

不悅耳的聲音

Stereo Sound 第 174 期的特輯頗有意思,找了編輯和一些愛好者分享他們的音響觀。我最欣賞的一篇,出於許光俊這位我不認識的作者。他對音響系統有四項要求:
  1. 重現公約數的印象
  2. 表現聲音的相互關係
  3. 能發出悅耳的聲音,也能發出可怕的聲音
  4. 傳達現演奏者當時的心智情境
Stereo Sound 中文版的翻譯照例很差,光憑簡短的文字我也很難回推原意,想出更好的譯法。依我自己的詮釋,第一點說的是系統的客觀性,即使每張唱片錄音風格不盡相同,但發出來的音色多少要能與現場聆聽經驗吻合。第二點說得是,每個音符並不能獨立存在,而必須串成連貫的一體。因此音符與音符之間的銜接、樂句與樂句之間的銜接、樂段與樂段之間的銜接,這些起承轉合抑揚頓挫非常重要,是音樂的根本。第三點就如字面所言,好的音響不僅僅能發出悅耳柔順的美聲,必要時也要能展現恐怖粗暴的聲響。最後一點特別抽象:音響除了再現樂曲,也要捉補到演出時空的情境氛圍,甚至傳達出演奏者當時的情緒心境。這聽起來很玄,但我想聆聽經驗豐富的愛樂者,多多少少都曾透過錄音意識到演奏者寂聊、愉悅、急躁、不安、恐懼等種種心情。

長年以來,我心中一直有類似的念頭,但模模糊糊尚未成形。終於有這位作者整理出四個概念,深刻清晰的論述。我想多講一下第三點。很多人都說,生活已經夠累了,聽音樂無非圖個輕鬆,悅耳舒服就好,何必搞那麼累呢?我尊重他們的自由意志,卻無法認同這個觀點。音樂是藝術的一門,音響是呈現音樂的一種工具,必須相對客觀的展現作品的原貌。藝術本來就不只有美的、好的、善的。許多深邃的內涵,潛藏在令人坐立不安、驚心動魄的手法之下。例如貝多芬第六號交響曲,經過第四樂章狂風暴雨的洗禮,才能襯脫出末樂章的悠揚和煦。又如舒伯特 D 960 奏鳴曲或第十五號弦樂四重奏,教人錐心刺骨情難自己。再如許多滾搖樂,故意混入各種嘈雜刺耳的噪訊,撥撩聽眾的心緒,喚起高抗浮躁的氛圍。這些音樂就某個層面來說是難聽的,但在更深入的層面卻又異乎尋常的魅力,令人動容。

每個人在兒童階段,飲食經驗少,對於甜食有純乎天性的喜愛。然而漸漸長大,品嘗經驗豐富之後,自然而然便能欣賞酸、苦、辣等原先排斥的味道,甚至愛上這種「大人味」。對音樂或甚至對藝術的感受力,也是一樣的道理。當然,許多作品仍然光明祥和愉悅,但永遠只接觸這一類作品,難免狹窄了些。就像有些人一輩子不能欣賞苦瓜、啤酒、黑咖啡、秋刀魚內臟的滋味,他們當然也能活的好好的,然而總是少了那麼些樂趣。

2010年8月4日 星期三

Horowitz 的天鵝之歌



這是 Horowitz 最後的錄音,正如同許多鋼琴老大師的最後錄音,把小品彈得清新雋永,餘韻不絕。這些名家的「天鵝之歌」或許不是他們生涯中最精彩的演出,但絕對是最有個性,最令人難忘的演奏。Wilhelm Backhaus 的最後錄音甚至捕捉到戲劇性的一幕:大師在演奏中氣衰力竭,奮力彈完最後一曲而倒下,教人產生無比的景仰與感傷。

不過 Horowtiz 這張 Sony 數位錄音,音效表現十分詭異,飄忽不定,怎麼聽怎麼怪,甚至讓我懷疑音響是否沒有調整好。但這是 1990 年的出版,理應未受 SBM 技術的荼毒,真是奇怪。


相較之下,DG 前年發行的這張 Horowitz 的「最後音樂會」,轉錄正常多了,不可同日而語。

Concrete Stereo


藝術家 Ron Arad 年的作品 Concrete Stereo。發表於 1983 年,至今將屆 30 年,看起來仍然很前衛,有種蒸汽龐克後啟示錄的味道。收藏這套藝術品的代價據說是兩三萬美金,和一套入門級 hi-end 系統差不多,是音響更是藝術品,相當超值!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useum of Modern Art, MoMA) 網站的介紹:
http://www.moma.org/interactives/exhibitions/2009/ronarad/#/2/7

另一位設計師用石頭做擴大機外殼,取名 ROCK Radio 效果也不賴:
http://guusoosterbaan.blogspot.com/2009/08/rock-radio.html


圖片來源:
http://artblart.wordpress.com/category/ron-arad/
http://analogapartment.com/blog/2009/9/27/concrete-stereo-by-ron-arad.html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