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31日 星期六

Digital stream 最超值的方案?

最近 digital stream 很紅,尤其網路上很多人在玩電腦播放系統。這類的討論,diyAudio 好幾年前就開始了,早已鑽研到很深的層次。可惜國內幾個討論串,了無新意,始終在原地打轉,不斷重新打造輪子,努力「發現」早已眾所週知的事實。數位訊源舉足輕重的環節,早在 CD 時代就已清清楚楚,網路上更有充份的資訊。這些資訊在 diyAudio 通通都是「老梗」、「背景知識」,然而在台灣這幾個討論區,卻只有「高手」掌握這些秘要,其餘人等只能自行摸索亂試,一而再,再而三的「發現」重覆的事實。不知道是台灣 DIYer 太有求證精神,務必眼見為憑,非親身經歷不肯相信,還是缺乏基礎求學素養,忽視多方 survey 文獻的基本功。

Digital stream 好聲的法門,其實 Linn 和 Ayre 等公司的文宣都寫得很清楚了。用硬碟、flash、記憶體等儲存裝置取代傳統 CD 雷射機構,有先天上的優勢,已經成為共識。當前普遍的個人電腦,自然是 digital stream 播放最方便的設備。然而電腦內部雜訊很多,電源、避震等諸多環節都不理想。要改善這些問題,第一種方案是提升電腦本身的素質,例如採用高品質電源(甚至使用巨大的 linear power)、堅固的機殼、無風扇的冷卻裝置,再加上高階音效卡輸出類比/數位訊號。這類方案陣杖龐大,吃力不討好,合適 DIYer,卻不符合 hi-end 音響廠商的風格。所以 hi-end 廠紛紛提出 stand-alone 的方案,推出獨立的播放裝置,與電腦(或硬碟)用某種方式連接,盡可能排除電腦端的影響。最普遍的作法當然是 USB Audio,用 USB 介面連接電腦,然後在獨立的裝置上將 USB 訊號轉成 SPDIF 或類比訊號,再送入擴大機。但一般的 USB Audio 傳輸介面有先天上的缺點,jitter 高,也可能串入電腦雜訊。有些廠商在此處費盡心力,如 Ayre QB-9 採用 asynchronous USB 模式傳送音樂資料,排除一般 USB Audio 的 jitter 問題。也有廠商另闢蹊徑,例如 Linn Digital Stream Players 系列,透過區域網路直接向硬碟要資料來播放,完全排除電腦這個難搞的關節。

Ayre 和 Linn 的作法都很有新意,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格局宏大,遠勝諸多採用傳統 USB Audio 架構,只在電源和類比端玩花樣的廠家。不過 Linn 和 Ayre 售價都不便宜,要學習他們的方案 DIY,門檻也很高。diyAudio 上有人提出新的方案:採用 iPod 一類的小型裝置,播放 flash memory 上的數位音樂。這樣有幾個好處,這些小型裝置不比電腦複雜,功率又小,為其設計高品質專屬電源並不困難。而且 SD Card 等 flash memory 沒有機械構造,不震動、省電、速度快,先天上比傳統硬碟更理想。所以就有幾個玩家在 diyAudio 上開設討論串,打算設計好的 SD Card Player,輸出 SPDIF,接下來就可以送入一般的 DAC。這時 LYRA  Connoisseur 的設計師 Jonathan Carr 跳出來說,根本不必這麼麻煩,市面上早就有高品質又便宜的 SD Card Player 了!他說的是 SD Card 的數位錄音機,例如 Edirol R-1R-9 等手持式數位錄音機,才幾百美金,拿來播放數位檔案,取 SPDIF 訊號出來接 DAC,聲音好得很。


Roland Edirol R-1


我很佩服 Jonathan Carr 的洞見。說穿了他正是把一個音響領域的問題,reduce 成另一個問題,然後在音響以外的領域找到簡單實惠的現成解答。錄音玩家用這些廉價錄音機播放他們的錄音檔,卻不知道這正是相當理想的 digital stream 播放方案!這個方案意想不到的簡單,Carr 確實可以笑傲那些用夸父追日的態度打造「Hi-end 電腦音源」的 DIYer。不過 reduction 的過程當然忽略了一些細節,例如操作的便利。這些錄音機容量小,一次只能儲存相當於幾張 CD 的 wav 檔,更換檔案不像換 CD 那麼方便,播放的操控感也與尋常 CD-Player 大異其趣。不過對於不畏艱難的狂熱者而言,只要能聽到高品質的聲音,這些小小的不便應該不成問題。一天聽十幾張 CD 的我,無法接受太麻煩的換片流程,但這些錄音機不貴,可愛好玩,還可以帶出去錄音,買一台來改造,樂趣應該不少。重點是我相當信任 Jonathan Carr 的才智和品味,他用了幾年,說聲音很好,想來必然不錯。

2009年10月29日 星期四

Stone Age Three point zero

Philips TDA1541A 是二十年前的老晶片,停產多年,想不到現在還有廠製機使用。Stone Age 就是這麼一家奇妙的日本音響小廠,就像他們的名字一樣,用石器時代的元件,製造 state-of-the-art 器材。

最初在 Stereo Sound 上看到這家公司的介紹。目前只有三樣產品:後級被動前級DAC。DAC 採用 TDA1541A DAC,被動前級則用古董 WE 變壓器為核心,D 類放大的後級倒是看不出「石器時代」之特色。

Stone Age 的 DAC 名曰 Three point zero,採用 CS8412 直入 TDA1541A,正是我最熟悉的 non-oversampling DAC。在 NOS 之外,還有許多特別之處,該廠都大方地揭示在他們的網站上。

1) SPDIF 輸入 DAC 之後,先過經脈衝變壓器,再經過一顆 Tranceiver IC ST490A,才送入 CS8412。我很少看到 DAC 採用 tranceiver IC,Elso Kwak 之前有類似的設計,好奇效果如何。

2) 每聲道採用一顆 TI/BB OPA627BP 進行 I/V 轉換,再經過一顆 OPA627BP 輸出。

3) 全機無電解電容,主濾波電容為四顆大型的 330uF 薄膜電容,徹底排除「電解聲」。



4) 電源穩壓採用離散式 TL431 shunt regulator 實作。

5) 主線路在洞洞板上搭棚製作,無印刷電路板。







 6) 採用特殊三角型巢狀結構(TNS)機械接地。

從機器的設計來看,Stone Age 是非常有個性的廠家,DIY 味很重,作者說不定也是 diyAudio 的鄉民。這台 DAC 在 Stereo Sound 的評價不錯,沒有 PCB,但似乎並無 S/N 不良的問題。在台灣或許很難聽到這台機器,但參考他們的竅門來試驗學習倒是不錯。

2009年10月28日 星期三

從 SBM 到 Blu-spec CD,華爾特貝多芬《田園》

打從十年前,就經常聽到古典樂迷對 Sony SBM (Super Bit Mapping) 的惡評。特別著名的例子莫過於 Bruno Walter 的貝多芬第六號交響曲《田園》,據說改以 SBM 技術重新轉錄發行之後,音質大不如前,早年的「郵報版」於是水漲船高,成為傳奇名演的傳奇版本。

我自己的經驗是,同樣是 Sony/Columbia 的唱片,凡經 SBM 技術處理者,都有一種油膩、渾濁、不透明的聽感。同時代的中價位再版錄音,如 DG  The Originals(大花版)、Decca Legends (傳奇再現)等系列,雖然未必一面好評,但某些轉錄確實有正面改善,其餘大多數的錄音也都還不算差,不像 Sony SBM 一視同仁、無分軒輊地把 Columbia 的優秀錄音通通搞砸。然而 Sony 對 SBM 技術顯然情有獨鍾,最近還發展 Super Bit Mapping for Video 技術,將魔爪伸向視訊。我始終無法理解 SBM 的原理,何以能用 16 bit PCM 規格,承載 20 bit 的資訊。音響論壇雖有簡短介紹,我仍然不明所以。國外的討論也不多,Google 搜尋的第一筆結果也看不出什麼端倪。

我開始收集 CD 是 1998 年,Walter 的田園錄音只剩 SBM 版,「郵報版」早已絕版。當時透過 Grado SR-125 耳機和簡單的 Sony 隨身聽聆聽 SBM 版,Walter 的田園仍然相當溫暖動人。然而後來買了幾片尚未停產的郵報版錄音,再與其他 SBM 唱片比對,發現郵報版的聲音果然遠為清新自然,沒有那種渾濁油膩的味道。從此便很想找未經 SBM 「糟蹋」的 Walter 田園來聽。



SBM 版《田園》


幾年過去,Sony 顯然不打算放棄 SBM 技術,遲遲未將一系列 SBM 錄音重新轉錄改版。SBM 華爾特田園一賣就是十幾年,從 1995 上市至今,國際版別無選擇,其間只有 SACD 版田園上市。SACD 版似乎未經 SBM 荼毒,可惜是單層 SACD,沒有 CD 層,意味著無法透過我的主力系統播放, 只好繼續等待。一直到去年底,日本 Sony 用藍光技術製造純 CD 片,以 Blu-spec CD 為名重發一系列經典名演,華爾特《田園》赫然在其中。



SACD 版《田園》


Sony Blu-spec CD 價格昂貴,一張要價七八百台幣。在台灣上市之後,我到唱片仔細端詳 CD 封底,萬幸沒有找到任何 SBM 商標,於是便愉快地買了一片。雖然這是日本版,可能有乾澀尖薄的「日本聲」;雖然這是 DSD 轉錄,和 SACD 版可能採用相同音源,與傳說中的郵報版當有差距,但無論如何,對於這張我喜愛至深的錄音,只要未經 SBM 處理,就足以期待了。而且 Blu-spec 版採用原版 LP 封面,充滿詩意,非常漂亮。



日本 Blu-spec 版《田園》


Blu-spec 版《田園》沒有令我失望。聲音不如 SBM 版溫厚,但清澈開闊許多,再也沒有油膩渾濁的缺憾。動態大,細節多,有一種高規格感,彷彿從 CD 切換到 SACD 的感受。有趣的是,當時我一邊調整 Philips CD-680,一邊試聽這張唱片。我發現播放這張 Blu-spec CD 時,CDM-2 機構的 focus-offset 有明顯的變化。一般的 CD 片,focus-offset 的偏移電壓在 400mV 上下。遇到狀況不好,有明顯刮痕的片子,則 focus-offset 則會飆高到 700mV,甚至更高,此時也會伴隨著跳針的問題。但播放這張 Blu-spec CD 時,focus-offset 降到 280mV 左右,與一般 CD 有顯著差距。我並不太了解 focus-offset 的偏移電壓代表什麼意義,不過數據上的顯著差異,或許證明了 Blu-spec CD 並不是「國王的新衣」,也不只是 re-mastering 而已,而是就 CD 材質有真正的革新,或許可以讓雷射機構更輕鬆、更穩定地讀取資料。

雖然 Blu-spec CD 頗有一新耳目的成效,但我其實並不太在乎這些。我對發燒轉錄、高規格壓片向來殊無興趣。我的目標是透過好的器材,讓大多數的唱片播起來都好聽,而不是揀選少數優異錄音來逼近音響的極限。只要不惡搞,不亂加東西的平實轉錄,我就滿足了。這張 Blu-spec CD 對我的意義是,我終於買到一張「非 SBM 加工」的華爾特《田園》了。


以上圖片來自美國 Amazon 和日本 Sony Music Shop 網站。

2009年10月27日 星期二

非如此不可!?

半夜睡不著找唱頭、唱盤的文章看。不意看到一篇 positive-feedback 雜誌上的妙文,Funk 轉盤與 Denon DL-103 的評論。開場白這麼寫著:

This hi-fi hobby is full of ways of dividing its participants into opposing groups. Of course digital versus analog and tube versus solid-state seem to be the two most common, but there are several others, too. Push-pull versus SET, planer versus box, and high-efficiency versus high power are all areas that some audiophiles will take sides and argue about given the chance. Then there is the whole subjective versus objective thing, but I'll leave that to the various Internet discussion groups to battle about.

For the most part, I'm not too interested in choosing sides on anything to do with audio. I have both solid-state and tube amplifiers; I listen to both vinyl and digital, and have owned and enjoyed both planer and box speakers. I am far more interested in the end result of how something sounds than the technology used to achieve that sound.


一無所知的音響新手,在稍微經歷一點點音響體驗之後,就容易很陷入「XX才好聲」的迷思。比如說第一次聽音響就被低音重擊,目瞪口呆的初哥,接下來很可能就會迷上大功率、生猛有力的低頻。而被真空管機獨有韻味所感動的人士,或許從此再也離不開管機,以為只有管機才能唱出他要的聲音。

一時對某種器材的音色產生迷戀,是很自然的事。然而,輕率地將喜好的音色,與發出這種音色的器材所採用的技術,產生過多結連附會,則不免失之管窺蠡測、瞎子摸象。比如說,某台真空管機,讓試聽的眾人非常驚艷,紛紛各下結論。A 說:「因為這用了 300B,所以好聲,300B 就是我要的聲音。」B 說:「這台機器一概使用銀線,銀線就是好聲的秘訣。」C 說:「這是變壓器交連,訊號路徑無交連電容,原來變壓器交連就是好聲的關鍵。」超級初哥 D 說:「這台機器上面有發亮的燈泡,原來會音響要發光才好聽!」無論哪一種說法都只掌握到這部器材的片面,他們卻將這個片面因素擴大成好聲的關鍵,作出結論。如果他們懷著這些結論繼續探索音響世界,繼續累積一個又一個片面的結論,最後很可能把自己封閉在一個很小很小的角落裡面,斷絕了許許多多的可能性。上面的例子或許誇張,然而事實上有非常多「資深」音響迷,非黑膠不聽、非管機不聽、非 SET 不聽、非直交不聽、非一級放大不聽、非號角不聽。這些人的存在,證明許多音響迷花費長年的心血金錢,卻仍未能脫離「見山不是山」的境界。

如同 positive-feedback 的 reviewer 所說,我們聆聽一套系統,最好像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外行人一樣,抱持著新鮮好奇的心情,只關注系統最終的聲音,而不把這套器材的每項技術放在心裡。作為 DIYer,則應該敞開胸懷,接受多元的可能,同時保持懷疑的精神,不驟下結論。然後懷抱這樣的態度,盡可能嘗試各種不同的架構和電路,試聽不同的零件和素材,謹慎歸納出一些比較全面的論點,再以此作為 building blocks,構築自己所喜愛的聲音。

2009年10月25日 星期日

Dual 601




從高中開始,對類比訊源一直存著濃厚的興趣。尤其是從 2004 年起開始關注日本玩家 RJM 破解 47 Lab Phonocube 的計劃,覺得唱頭放大器簡直比 DAC 還要好玩。除了唱頭放大器,轉盤、唱臂、唱頭也都無一不充滿 DIY 的樂趣,即使是不諳電路的音響迷,也能動手調校。比起數位訊源,黑膠玩家無疑更容易參與播放過程。

儘管如此,由於手邊 CD 不少,已經習慣聆聽音響時,伴有大量唱片可以輪翻播放。踏入類比世界,勢必得另起爐灶,重新經歷一遍收集軟體的漫長歷程。而且後來對音響的胃口漸大,兩萬元的入門級唱盤對我毫無吸引力,感興趣的是 Audio Note TT-2Thorens TD 80047 Lab KOMALinn Sondek LP12,但這些轉盤都不是窮學生手頭上的小錢所能打發。我對黑膠的興趣也尚未狂熱到能夠苦心孤詣,努力存幾個月、甚至幾年的薪水去買轉盤。結果,時間過去,到 2009 年我還沒有半張 LP,也遲遲沒有任何類比器材。

直到這個禮拜,2009 年的秋天,終於入手一台故障轉盤。人算不如天算,開啟了我黑膠因緣的第一台轉盤既不是 Thorens,也不是 Linn,甚至不是曾經打算便宜購入的 Garrad 或 Technics 老盤,而是過去一無所知的 Dual 601。這台 Dual 601 是 1974 年的機型,頗有歲月痕跡,唱針歪了,唱臂線也斷了,但依然可以運轉,唱臂也完好如初。然而我手邊完全沒有類比器材的資源,沒有唱頭可以替換,甚至沒有 phono 放大可以測試這台轉盤的聲音,所以現在只能把 Dual 601 晾在一旁,閒來無事上電看它空轉。

在 Google 上搜尋 Dual 601,華語世界幾乎沒有任何資料,國外的相關網站,也不是我平常熟悉的音響社群,而是以黑膠狂熱者、古董音響迷出沒的所在居多。這種面對一片汪洋,充滿陌生與茫然的感覺,恰似青澀的高中時期,剛開始收集唱片,摸索音響世界的時光。

所幸有個黑膠網站 vinylengine 記錄了 Dual 601 完整的 specification,還提供 owner manual 和 service manual 讓會員免費下載。看到 service manual 裡無所不有,豐富詳盡的資料,著實讓我安心不少。我已經相當習慣透過電路和架構去認識音響,service manual 裡的結構圖、電路圖、零件表,比介紹評論更足以讓我熟悉這台機器。至於平常不屑一顧的 owner manual,此時卻給了我相當的助益,因為我連轉盤如何啟動、如何停止,都不太上道,更別說要調整 VTA 和針壓了。

如今目標已經相當明確:找個便宜堪用的 MC 唱頭,再組一台 Phonoclone,讓 Dual 601 發聲,這就是我在類比世界的起點。類比和數位彷彿兩個平行世界,原本只要單純考慮 CD 唱片、CD 轉盤、DAC、前級、後級、喇叭這條鏈狀的路徑。現在多了一條分支,整個系統似乎也多了一個維度,一下子立體了起來,也複雜了許多。我還不知道該如何梳理這種複雜的困惑,但似乎必須經歷這段新的路程,才能全面認識音響的樂趣。

圖片來自德國 Mackern lese hifi 網站。

2009年10月18日 星期日

Velvet Underground





Velvet Underground 是引領我入門搖滾樂的團體。在 2006 年之前,固然已經熟悉古典樂,對爵士樂、流行樂等音樂型態多少也能聽出一點興味,但總是沒有機緣好好認識搖滾樂。直到聽過 Velvet Underground & Nico 這張專輯,也就是所謂的「香蕉」,我終於驚為天人,發現了一個全新的世界。於是速迅買齊了 Velvet Underground 所有專輯,他們的其實專輯出奇地少,不過四張而已。

Velvet Underground & Nico 或許是此團最知名的專輯,最有代表性,最合適入門,但卻不是最有個性的專輯。相比之下,我更喜歡第二張與第三張,尤其第二張專輯 White Light/White Heat,風格最強烈,實在是此一經典樂團的經典之作。





White Light/White Heat 從頭到尾都是恐怖刮耳的噪音,音質生澀粗礪,充斥各種莫名奇妙的雜訊,音樂中各種不諧和的元素此起彼落,甚至可以用「難聽」來形容。事實上,絕大多數的時候我自己也不喜歡聽這張專輯。半深人靜獨自放鬆的時刻,絕不會放這張專輯;煮好晚餐準備好好享用時,也絕不會放這張輯;在工作趕程式時,更不可能放這張專輯。只有心無旁鶩,打定主意全心全意好好欣賞時,才會甚重其事地播放 Whte Light/White Heat。這就是如此一張非常難聽,難聽到讓人喘不過氣,難聽到讓人頭痛萬分,難聽到讓人感動無比,難聽到讓人不可忘懷的專輯。

White Light/White Heat 完成之後,Velvet Underground 的創團元老 John Cale 離開了樂團。John Cale 或許不如另一個靈魂人物 Lou Reed  醒目,但如果 Lou Reed 代表著柔軟、感性、悅耳的風格,John Cale 則無疑代表了粗獷、堅靭、刮耳的相對力量。John Cale 離開後的下一張專輯 The Velvet Underground 仍然保有先前的強硬和張力,但無疑比 White Light/White Heat 和緩悅耳許多。這張專輯最妙之處在於剛強與柔軟、刺耳與和諧之間巧妙的轉折和對比。倒數第二軌 The Murder Mystery 接近九分鐘狂躁原始的嘶吼,層層遞進,一波又一波地堆疊沉鬱的能量。然而,就在最狂野最高潮的頂點,一切的噪音戛然而止。此時 Maureen Tucker 輕柔平和的清唱恰如其份地響起,先前纍積的躁悶之氣瞬間昇華了,終於雲淡風清,音樂結束在一片溫馨寧靜之中。





到了最後一張專輯 Loaded,Velvet Underground 已經欲振乏力。頭兩張專輯原始、粗礪的原創性,這時已不復見;第三張專輯成熟地運用各種音樂元素營造戲劇張力,如今也已平淡。Loaded 只剩下一大堆非常悅耳,支支動聽的歌曲。這些歌曲甚至比第一張專輯 The Velvet Underground & Nico 裡的眾多名曲還要「好聽」,顯然樂團作曲的功力更為成熟了,但除了好聽、悅耳之外,卻再也不剩什麼。所以我永遠記得第一張專輯裡的曲子,比如說 Sunday Morning,但卻無法記住 Loaded 裡的任何一首曲子。



2009年10月14日 星期三

OP-Amps 印象

不同的 OP-Amps 內部的電路都不一樣,但許多 OP-Amps 接腳相同,特性相近,可以替換使用。於是,換 OP-Amps 就像換電容、換電阻一樣,變成調音的環節之一。不過電容電阻這種被動零件,不論怎麼換,只能修飾門面,作最後的微調。OP-Amps 內部是複雜的電路,換 OP-Amps 等同於大幅更動電路,帶來的效果比換零件更有趣,可能改變全系統的氣質和走向。

UCC 穩壓用到一顆 OP-Amps,這顆 OP-Amps 用來控制輸出電壓,就在迴授路徑上,責任重大。最近持續調整 First Watt B1 Preamp 的電源,幾經試驗,確認 UCC 穩壓對此 OP-Amps 非常敏感,OP-Amps 本身的個性走向對 B1,乃至於對全系統的音色韻味都有鮮明的影響。在完成 UCC 穩壓之初,先採用 UCC 推薦的 NS LME49710,這顆 OP-Amp 表現穩定,我也頗愛其音色。如今穩壓的其他環節已經調整得差不多了,於是重新回到這個部份,針對目前的系統,慎重挑選最適合的 OP-Amps。

晚上朋友來找我,正好一起試聽各家 OP-Amps,以下稍微筆記一下這些 OP-Amps 的音色和個性。

1. NS LME49710NA
這是 UCC 官方推薦的 OP-Amps。這顆 OP-Amps 很新,專為 Hi-Fi 音響應用設計。聲音的確也相當不凡,非常通透,是手邊所有 OP-Amps 裡最透明的。全頻段的音色一致,非常平坦寬闊。可惜聲音過於直率,對音樂的表現比較單調,缺乏張力,久聽之後常常感到無趣。

2. ADI AD847J
這是我最喜歡的 OP-Amps 之一,也是 ADI 的 OP-Amps 裡我個人最偏愛的。AD847 速度夠快,頻寬表現也不錯,難得的是非常有表現力,嬌柔婉轉,特別強調音樂中的抑揚頓挫,傳達情緒起伏。與 LME49710 相比,高頻稍為衰減,高、中、低頻的音色不太一致,不如 LME49710 那麼平坦寬敞。

3. ADI ADA4627BRZ
OPA627 是 TI/BB 旗下大名鼎鼎的「天王級」OP-Amp。這顆 ADA4627 據說是 ADI 版的 OPA627,架構、特性皆類似 OPA627,可以作為 OPA627 的替換品。ADA4627 高低頻延伸非常優秀,音響性極佳,尤其低頻渾厚、氣勢如虹,確實有 OPA627 的味道。與 OPA627 相比,音色比較直接,不經修飾。對我來說,ADA4627 可以當作「沒有 BB 味的 OPA627」來用。因為 Burr-Brown 系列的 OP-Amps,高頻往往修飾得太過圓潤,調味過重,不如 ADI 素雅,也不如 NS 清澈。

4. ADI AD8065AR
這是 ADI 的超高速 OP-Amps,頻寬達 145MHz,相當驚人。用在 UCC 穩壓上,效果也同樣驚人。音樂的速度飛快,所有音符都草草帶過,匆促異常。事實上音樂的速度不可能隨 OP-Amps 而變化,但聽起來就是奇快,非常詭異。故而 AD8065 雖然有趣,但完全不適用於目前的位置。

5. ADI AD8610BR
這是 ADI 針對音響應用設計的 OP-Amps。在剛推出的那陣子,頗為熱門。尤其是 dual 版 AD8620 經常用於耳擴,廣受耳機族好評。但 AD8610BR 和前面幾款 ADI 的 OP-Amps  相比,卻顯得最平庸,最沒有個性。而且,AD8610 的音色也有點修飾,好像多了一顆交連電容一樣,不透明,不如其他 ADI 直接。相比之下,TI/BB 設計給音響用的 OPA134,雖然有 BB 味,但韻味更好更有特色。

6. TI/BB OPA627BP
OPA627 或許是最著名的 OP-Amp,不玩 DIY 的音響迷也能琅琅上口。更有一些廠機用家,根本不考慮電路需求和音色偏好,盲目購買昂貴的 OPA627SM 來替換,以為這樣就是王道中的王道。這顆 OP-Amp 的特色是頻帶寬闊,低頻豐沛,動態強勁,或許迎合了台灣人的口味。而我始終覺得 OPA627 偏向「大港」,標準美式作風,一味強調動態和寬頻,沒有什麼氣質,對音樂的刻劃不夠深入。

7. TI/BB OPA277PA
這顆 OP-Amp 聲底稍薄,但音色非常樸素,又有特別的韻味,是 TI/BB 旗下少數有氣質者。不過整體來說,雖有特色,等級卻不夠高,不如同樣樸素卻遠為高貴的 OPA111。

8. TI/BB OPA227P
在以往印象中,這顆 OP-Amp 編號類似 OPA277,聲音走向也接近。果然聲音同樣樸素,但各方面都比 OPA277 要差一點,完全沒有獨特之處,不如直接採用 OPA277。非常平庸的 OP-Amp。

9. TI/BB OPA134PA
這是 TI/BB 專為音響應用設計的 OP-Amp,聽感上的確有一種 Audio Grade 的質感,滑順、有彈性,但反過來說就是音染明顯。我不欣賞這種調味。同樣針對音響應用的 OP-Amps,透明平實的 NS LME49710 品味高明許多,然而 OPA134 又比平庸無趣的 AD8610 好上一點。

10. TI/BB OPA111BM
OPA111 相當特別,只有 AM、BM、SM 三種金屬殼等級,與前面的塑膠等級相比,似乎不太公平,但不論音色走向,OPA111BM 的質感和 S/N 比確實高出其他 OP-Amps 一大截。OPA111 速度稍慢,音色平實,不特別強調動態或低頻,較無我所不喜的「BB 味」,比 OPA627 更樸素內斂。把 OPA111BM 用在 UCC 穩壓上,噪訊超低,分離度極佳,質感高貴,大幅提高了整體的客觀品質,卻沒有添加太多本身個性,是相當實用的選擇。

手邊還有很多 OP-Amps,但有些用在此處會震盪(如 AD797 和 AD843),有些則是向來不合我的胃口(如 NE5534 和 OPA604),還有一些是電流回授(如 AD844 和 AD811),也就不試聽詳述了。

以上十顆裡,我目前比較偏好 AD847、ADA4627、OPA111 這三顆。這三者走向有別,各有妙處。AD847 婉轉動人、ADA4627 痛快淋漓,OPA111 噪訊極低,質感特佳。OP-Amps 有半標準化的介面,電路設計不同,卻可以替換使用,這比單純換真空管或電容電阻有趣許多。同樣的,如果只追求昂貴的 BM、SM 等級,那仍然是在相同電路下,找尋更好的封裝方式或製造品質而已。不如在不同種類的 OP-Amps 之間試聽比較,針對當前的應用位置,選擇出最合適自己聆賞品味的款式。

2009年10月10日 星期六

資訊封閉的台灣音響圈

台灣地處亞洲邊彊,位於小小的海島。島上人民沒有獨立思考的素養,拙於吸收外文資訊,國內媒體和社群成為灌輸人民知識的唯一來源。在這種情況下,資訊封閉的情況非常嚴重,等於兩千萬人一起坐在一起小小的井裡,看著天上偶然經過的浮雲飛鳥,就以為世界如此。

在封閉保守的音響圈,更是如此。在台灣對 hi-end 品牌的認識和評價,和英語世界的看法有天壤之別,和日語世界的看法也大異其趣。有人歸諸國人的「音響品味」有別於日本或英美,對於這些 hi-end 品牌有自己的一套看法。其實是代理商與音響雜誌掌握資訊,國人對音響的認識,泰半只能經由代理商和音響雜誌所開的一小扇天窗去認識,而很少人能走出門外,一覽世界之奇之大。

最誇張的無疑是 MBL。MBL 在台灣如日中天,高倨德國品牌的第一位(甚至歐陸第一品牌也不為過),每次新器材推出,彷彿都是了不起的鉅作。但在國外呢?有多少人討論 MBL?有多少國外媒體像台灣的雜誌如此全力盛讚,讓 MBL 享受帝王般的待遇?又如 B&W,在台灣更是呼風喚雨,音響外行人或許不知道 MBL,但稍微接觸劇院喇叭的新手,必定耳聞 B&W。但在國外呢?在 Audio Asylum 上有這麼多人討論 B&W 嗎?再說 BBC LS3/5A ,在台灣二手行情水漲船高,據說快要漲到原價的兩倍了。但在美國二手市場根本就像垃圾一樣隨便亂賣。有人在國外撿到便宜,還沾沾自喜,以為外國人不識貨。事實上 LS3/5A 又是什麼好貨了?把垃圾拿回來當寶貝,就叫做識貨嗎?

正是台灣音響迷吸取資訊的方式這麼狹窄,只要有心,代理商和雜誌社很容易聯手打造形象,把二線品牌重新包裝,塑造為 hi-end 精品的一方之霸。之前某位主筆很意得的說,台灣人非常欣賞某個歐洲品牌,該廠一半以上的貨都銷至台灣。國際一線大廠,竟然一半以上的市場要靠台灣人捧場?事實上該廠本是二三線品牌,經過台灣代理商雜誌社包裝宣傳,當然貨都銷過來了。說難聽一點,這分明就是外國人不要的東西,通通丟到台灣來嘛!雜誌社和代理商支手遮天,改造台灣人對音響的認知,洗腦如此成功,難怪要得意了。

說穿了,台灣音響迷就和大多數台灣人一樣沒出息,沒有思辨能力,不會學以致用。在網路普及,重視外文的年代,這些有錢有閒的音響迷竟然不會好好利用網路,了解天地之大,世界之無奇不有。網路普及,結果只會在 MyAV 上貼圖打屁,上萬篇文章卻沒有多少火花。重視外文,但外文能力侷限於考試工作,餘暇卻不能閱讀外文雜誌外文網站。這不就像民國初年死不肯剪辮子的「前朝遺民」一樣,賦與自由的權力卻不敢享受,自甘淪為資訊奴隸,任由商人媒體剝屑欺凌。

2009年10月9日 星期五

DIY 參考書

沒有機會進入高職電子科,又錯過大學電機系,對電子電路雖有興趣,卻始終不曾登堂入室,接受專業訓練。如今只好隨意找些好書來當消遣,用坐車、等人、睡前、上課的時間讀讀。

以下是這幾年下來長伴我左右的好書:


The Art of Electronics, by by Paul Horowitz (Author), Winfield Hill

最早是在 diyAudio 上看到 Elso Kwak 大力推薦這本書,然而這本書的確也是類比電路的經典教材。其實並不好讀,對於初學者來說,難度跳得太深,不太容易自行鑽研。但裡面有豐富的知識和參考電路,當作課本自修有點太難,卻是非常理想的 reference 或 cookbook。



在 Amazon 上看 The Art of Electronics 的書評,有人提到了這本 The Circuit Designer's Companion,認為這本更容易入門,合適對電子電路一知半解的新手。對我來說,這本書最大的好處是輕薄短小,適合隨身攜帶。以至於時時放在包包裡,上課、吃飯、等人、等紅綠燈,舉凡零碎時間都能讀上一讀。本書內容包羅萬象,從 layout, grounding 到 PCB 的材質都有提到,也涵蓋了電子電路的基礎知識。理論與算式極少,偏重概念說明。當作課本或許不夠 solid,但卻是很好的速查 reference,也是非常好的入門讀物。



這是真空管擴大機製作最經典的書了,Morgan Jones 亦是此領域的知名作家。這本書定位在非本科系的一般 DIYer,內容不深,從最簡單的歐姆定律講起。尤其真空管擴大機電路本來也不太複雜,只要學會基本工作組態,會計算工作點也就能夠靈活運用了。這本書並沒有上面兩本那麼 hard,讀起來比較 trivial,更適合休閒。如果要買一本書來學習設計真空管擴大機,這本畢竟是最好的選擇。

Morgan Jones 還有出另一本 Building Valve Amplifiers,講得是實作真空管機的細節。這本書單是工具介紹就佔了許多篇幅,講到機箱如何切割開孔又佔了好幾 頁,卻沒有深入 grounding, layout, wiring 之類的問題。特別是搭棚和佈線,這是真空管擴大機實作最重要的一環,我本來以為這會是本書的重點,結果令我失望了。所以還是看 Valve Amplifiers 就夠了。

2009年10月8日 星期四

47 Lab 新產品





47 Laboratory  的產品線穩定而長銷,只有高低兩個系列,沒有太多功能重疊的器材。十年下來,包括各式線材、墊材拆CD刀、唱片墊等瑣碎的週邊,目前也只有30個產品。相較於眾多 hi-end 廠牌,逐年改款、產線複雜多變,47 Labs 的堅持和頑固亦發可敬可愛,展現他們對信念的忠實貫徹,對產品的絕對信心。

近幾年來,除了 Model 4724 黑膠轉盤之外,許久不見新的電子產品。事實上 47 Labs 的產品線已經非常週全,數位、類比、擴大機、喇叭一應俱全,除了前級,已經涵蓋音響系統所有環節(而前級在 47 Labs 系統中非必需品)。最近 47 Labs 終於推出兩款電子產品,分別是 Model 4730 FM TunerModel 4732 USB DAC,頗出乎意料,教人眼睛一亮。

Model 4730 屬於高級系列(Special Models),和威名赫赫的 Gain CardFlat FishPhono Cube 等產品並列,也有個別緻的名字,叫做 Midnight Blue。不過我對 Midnight Blue 的外型感到錯愕:固然比過去的產品活潑新奇,也呼應了 Midnight Blue 這個名字的詩想,然而整體來說,比例和配置有點違和,不如其他 Special Models 產品簡約內斂,涵養豐富的成熟風味。







尤其是背版的素材和質感,神似低價位的 Shigaraki(信樂燒)系列。其實我一直對收音機(Tuner)充滿興趣。Tuner 有一種復古情懷,無論是操作、使用、甚至收聽節目的內容,都讓我想起小時候死守地下電台的早年時光。因此,心中一直存在平淡而終不滅絕的期望,想 DIY 一台收音機,或收集一部有口碑的二手銘機。然而這幾年收音機非常冷門,一直沒有理想的 DIY 線路讓我參考,也不知道從何下手挑選適合我品味的收音機。47 Labs 這台 Midnight Blue 無疑點燃我的興趣。47 Lab 的 Special Models 旗下每件器材都充滿原創性,我很好奇在二十一世紀,木村準二還能想出什麼與眾不同的點子來設計收音機。當然更想看看他的內部架構,最好也能自己做個 Midnightclone(不是我老愛 clone,台灣就是買不到 47 Lab 啊!)。





Model 4732 是現在當紅的 USB DAC,屬於低價的 Shigaraki 系列。外觀和其他 Shigaraki 產品一致:電源、線路分離的兩件式設計、樸絀的陶質外殼,沉穩耐看。可惜目前文宣太少,看不出內部端倪。比較平凡無奇的猜測是,使用 TI PCM2706 之類的 USB receiver,取 I2S 訊號出來,再送進 NOS TDA1543 解碼。這樣的架構最接近 47 Lab 原有的 DAC。不過,如此除了 NOS 仍是賣點之外,並沒有任何創意和原創性,也看不出在音質上有特出之處。也許正是這個原因,才將這個器材歸類到比較低調的「二軍」Shigaraki 系列。不過,我仍然期盼 47 Lab 不負所望,在 Linn 和 Ayre 之外,提出令人驚艷的 USB solution,向乾涸的 DIY 社群再度投下震撼彈。


附註:音響共和國最近有一篇木村準二的訪問,不過內容都是老梗,恰好反映國人對 47 Lab 的無知陌生。雖然提到了 USB DAC,可惜主編聽到 NOS 就大驚失色,未及深入 USB DAC 的其他特色。

2009年10月6日 星期二

Delicate Sound of Thunder: 獨樹一格的搖滾樂現場錄音





許多台灣音響迷不聽搖滾樂。有些人刻板地將搖滾樂與低俗、墮落、嗑藥連結在一起,認為那是不正經的年輕人在聽的,與高尚品味的 hi-end 音響道不相同。另一方面,搖滾樂大量運用電子樂器、噪訊、合成特效,錄音往往不太講究,音色粗礪原始,沒有音場可言,不像古典樂和爵士樂可以「原音重現」。

雖然如此,Pink Floyd 對錄音的講究無疑是搖滾樂裡的異數,尤其在 1970 年代,像他們如此重視音響效果,又留下這麼多傑出錄音的樂團實是曲指可數。Pink Floyd 的眾多唱片裡,我覺得以 Roger Walters 參與的年代所留下的錄音最有個性,也最耐聽。比如說 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 Wish You Were Here, The Wall, The Final Cut 都非常精彩,百聽不厭。令我意外的是,他們的現場演出錄音 Delicate Sound of Thunder 也相當優秀,超出我對搖滾樂團現場演出的期待。

一般來說,搖滾樂演唱會總是拿過去的熱門曲目出來雜燴,弄得像精選集一樣,雖然有即興的熱度和活力,但當作專輯欣賞,曲目之間的意念銜接往往不夠連貫,起承轉合不明顯,缺乏結構與張力。如此一來,儘管眾多經典名曲匯聚一堂,卻不知道整體的意涵何在,比起概念鮮明的專輯失色許多。

也就是這個原因,我很少買搖滾樂團的現場錄音。即使相當喜愛 Pink Floyd,也是直到幾乎收全專輯之後,才買入這張 1988 年的現場錄音 Delicate Sound of Thunder。當時 Roger Walters 已經離開 Pink Floyd,但演唱會的曲目仍然大多選自他所參與的佳作。雖然這也是串連眾多名曲的「精選輯」,但選曲組織卻有巧思,曲目與曲目之間的銜接過門也別有用心,使得這些出自不同年代不同專輯的名曲,有機地融合在一起,有了新的生命力,化為一張精彩無比,熱力萬分的「現場專輯」。

表演優秀,錄音也維持極高水準。演唱會場面浩大,舞台寬闊,台下又有成千上萬的歌迷,唱片卻忠實地記錄了寬廣的音場和現場的熱力。音質清晰,頻寬動態自然順暢,低頻雷霆萬鈞,痛快無比。把 Delicate Sound of Thunder 當作 Pink Floyd 黃金時代的精選輯來聽,真是再恰當也不過了。而且這份「精選輯」本身也是一張別出心裁,重新製作、現場錄音、存在獨立生命力的優異專輯。

2009年10月5日 星期一

Black Gate "Super E-Caps"

2003 年剛開始 DIY 的時候,我向日本 Black Gate 公司 Jelmax 尋問 Black Gate 電容的 datasheet,他們沒有 datasheet,卻向我要了住址,寄來一些相當於 DM 的文件。其中一份滿有趣的,專題介紹他們的無極性電容,並且鄭重推薦一種叫做 "Super E-Caps" 的「電容」。

所謂 Super E-Cap 是由一對相同規格的 Black Gate 無極性電容併聯而成。特別之處在於,這兩顆電容以極性相反的方向併聯。也就是說,第一顆電容的正極,接到第二顆電容的負極;第一顆電容的負極,接到第二顆電容的正極。由於是無極性電容,正負極反接並沒有安全顧慮。根據官方說辭,這種 "Super E-Cap" 接法(稱之為 Super-E configuration),在理論上有兩個好處。第一是容量變為兩倍,而等效串聯電阻(ESR)只有一半。這個好處與一般兩顆電容併聯並無不同。第二個好處是電容內部的電感效應有方向性,兩顆電容正反併聯,電感效應彼此抵消了,成為更理想的電容。

Black Gate N type 已經相當優秀,官方聲稱 "Super E-Caps" 還能更好,讓人相當興奮。我在 2003 年間實驗了幾次,訊號交連和電源供應等不同的部份都試過。在不同地方使用 Super E-Caps,其實都有共通的特色。最大的特點並不是因為容量加倍而低頻更豐厚,而是極為滑順細緻,有如綢緞般細膩有光澤的音色。將一對 4.7uF BG-N 電容併聯,容量將近 10uF,但在聽感上並不像 10uF 的 BG-N 電容,卻比較接近原本 4.7uF 的頻帶表現,高頻甚至更加通透。但更通透、更光滑,未必全然是優點。有些 diyAudio 網友嫌 Super E-Caps 聲音太平順,沒有個性,不如原本單顆 BG-N 電容活潑有勁。即使大多數的網友都認同 Super E-Caps 的表現,但 Super E-Caps 仍然無法成為風潮,因為 Black Gate 無極性電容本已相當昂貴,一次用兩顆等同再貴上一倍,進步卻有限,效益比不高,裝機時也很佔空間。後來隨著 Black Gate 停產,庫存品價格日漸攀升,就更沒有人討論 Super E configuration 了。

最近在調整 First Watt B1 Buffer 的電源,需要 220uF 的電容。一開始用 Black Gate FK,嫌聲音太薄,換上渾厚的 ROE EKS,卻又不夠開闊通透。Black Gate N 雖好,但我手上只有 100uF 的規格,而 UCC 電源對輸出電容的容值相當敏感,100uF 聲音太瘦,非 220uF 不可。最後想用兩顆 100uF / 50V BG-N 電容作併聯,而既然要併聯,當然就用 Super-E configuration,結果聽起來果然相當不錯,密度比 Black Gate FK 高上許多,渾厚耐聽。於是,我把 B1 放大主板上另一顆 1000uF 的 BG-NX 電容也改成 Super E-Caps,聲音自然又更酣暢了。

總而言之,Super E-Caps 是個有趣的玩法,但效益比不高。只是我剛好手邊有庫存的電容,不用也是放著,所以將就著這麼用,將來改機再拆下來。若是特地為了 Super E configuration 花兩倍的錢去買電容,就太不划算了。Black Gate 官方網站已經消失,但這裡尚能找到 Super E-Caps 的官方文件,值得參考。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