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17日 星期五

也談國內DIY界的電源規畫

我想應該沒有人忽視電源供應對音響的重要性。外從電源專線、壁插、排插、電源線(power cord),內至保險絲、變壓器、整流器、濾波線路、穩壓線路、旁路(decoupling),每個環節對聲音都有明顯可聞的影響。一般的音響迷碰不到線路,在保險絲、電源線、排插這些配件上下足功夫;國內稍有一點經驗的 DIYer 也莫不知道電源處理的重要性,對於整流、濾波、穩壓線路相當重視,常常不惜血本,用上了昂貴的零件和複雜的線路。然而,問題也在這裡。許多 DIYer 固然在用心,卻往往不得其法,不知其然,更不知其所以然。以致於常見到錯用、誤用、濫用,亂搞一氣的裝機怪現象。

以下隨便列舉幾個常見的怪現象:

1. 電容越大越好。
明明最後只需要 50mA 的前級電路,主濾波電容竟用到上萬 uF 的容值。78 系列、317 系列穩壓 IC 的輸出電容不放過,動輒上千 uf,不看 data sheet 上的建議值,以為越大低頻就越好。特別是很多高手改機時,看到電路板,二話不說,一律把所有的電容加大,硬是要得。那些製作 Gainclone 的玩家也一樣,毫不懷疑原廠何以使用 1000uf 的超小濾波電容,嗤之以鼻之餘,直接拿 10,000uF 的電容硬上。不知該說是無知帶來傲慢,還是傲慢帶來無知?

2. 1N5062 遍地開花。
過去國內 DIYer 普遍不重視整流二極體(rectifiers),往往只用最常見的 1N4004 或橋式整流器。後來 UCCDIY Zone 引進 1N5062 之後,國人開始重視整流二極體對聲音的影響,但卻不求甚解,不看 data sheet,也不試聽比較,只當作萬靈丹濫用。數位電路用、晶體前級用、真空管機用、甚至連後級都有人用,莫名奇妙。教科書建議在低電壓電路使用 Schottky diodes,外國 DIYer 也用得相當普遍,卻少見國人採用。而 MUR、MSR 等優秀的大電流二極體,也是這一兩年才終於漸漸得到注目,資訊落差至此。

3. 塞滿 UCC 穩壓。
知道穩壓的重要是好的開始,知道 UCC 穩壓不錯,也是很好的資訊,但不分青紅皂白的使用,每一組供電都配一張 UCC 穩壓,就是愚蠢,就是黑白不分了。UCC 穩壓是串聯式 op-amp 穩壓,是相當典型的架構,教科書上有類似架構的線路,大師 Walt Jung 也針對 CD-Player 和前級的 op-amps 供電設計經典的 Jung regulator。UCC 穩壓設計成熟,又小張,裝起來不貴,運用起來很方便。但並沒有任何一種穩壓是萬能的,對於不同的場合,不同的負載,自有適合的電源架構。常看到很多 DIYer 在裝 DAC 時,所有的數位供電都用獨立的 UCC 穩壓伺候,機箱裡塞滿了四五張穩壓板,陣仗之大,教人瞠目結舌。而事實上,DAC 和 digital receiver 等晶片需要的電流很小,UCC 穩壓高達 1A 的輸出能力根本派不上用場,反而因為外接穩壓,過長的走線,損害了高頻特性,甚至有振盪之虞。當然,UCC 穩壓不是孤例,也有一些 DIYer 是何博士穩壓或其他穩壓套件的重度迷戀者,認定某一個電源架構就是「最好的電源」,而當作百病可除的靈丹妙藥。殊不知電源要配合負載對症下藥,沒有最好的電源,只有最適合的電源。

從小大到,不時聽到社會賢達批評台灣人封閉,缺乏國際觀。小時候不甚了然,但觀察 DIY 社群日久,真的漸漸體會「封閉」、「缺乏國際觀」的真義。穩壓電路早有多年的發展,變化多端,常見世界各地的高手靈活地運用各種架構在適合的電路上。國人卻把一兩樣穩壓套件當作寶貝,死命地填滿所有的供電須求,正是坐井觀天,以為世界之大,好用的穩壓線路不過一兩種而已。1N5062 不過是眾多二極體之一,只因少數意見領袖推廣,竟然統一了社群大眾的選擇,這不也是資訊封閉所衍生的人云亦云和盲目從眾嗎?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