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AC Power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AC Power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2年11月28日 星期三

音樂之友社 Stereo 特刊:電源線 DIY 套件



上個月在 Oyaide 網站看到廣告,日本音樂之友社(ONTOMO MOOK)的音響雜誌 Stereo 最近有本特刊,由福田雅光所寫,講得是自製電源線和調音道具,隨書還附贈一條電源線的套件。日幣四千二的價格,說貴也不太貴,於是向淳久堂訂了一本來玩。



包裝方式和《大人的科學》如出一轍,正面是薄薄的雜誌,套件則裝在下面的瓦楞紙盒裡。



打開精美的包裝之後,內容很簡單,一顆公頭、一顆母頭,一條 1.2 米長的電源線。公母頭都是 Oyaide 的製品,上面打著 Made in Japan,導體是黃銅,用料和質感都不差。根據 Oyaide 的網站所言,這對公母頭,便是特別包裝版的 P-029/C-029。這兩顆頭的單價都是 5040 日元,合計就上萬了。電源線則是 Zonotone OPC-25 ,看起來也是特別規格品,導體是多芯 OFC,外皮是 PVC,中間有屏蔽的鋁箔和棉線。

雜誌裡有圖文並茂的製作說明。我不懂日文,看著圖做,其實和以前做電源線並無不同,而且線徑和接頭是配好的,批覆該剝多長作者也都一一指明,幾分鐘就可以完成。接上一試,其實還不錯。雖然是套件加書才 4200 日元,但算是相當有誠意。我目前使用中的電源線,或成品或自製,都是自然中庸不調強音響性的平價品。與現在使用中的幾條相比,這條 Zonotone 倒也不遜色。聲音走向較為鬆軟溫柔,是安全而討喜的聲音。以它的價格來說,這樣的聲音算是物有所值,但主要還是好玩。如同《大人的科學》一般在書店販售的雜誌,居然有音響 DIY 套件,而且還與 Oyaide 和 Zonotone 等發燒廠合作,這個玩具是有實用價值的。

這本特刊裡還有各式各樣的線材自製、調音道具自製的文章,薄薄一本,內容卻相當豐富,足以玩上一陣子。同時,我發現 Stereo 明年一月號,居然也有附玩具,還是 USB DAC,價格也不貴,真是有趣。


2012/12/2 更新:
Oyaide 其實有在他們的網站上提到,這個套件裡附的公母頭,是特別包裝版的 P-029/C-029。這兩顆頭的單價都是 5040 日元,合計就上萬了。這個套件附了一對,再加上一條 Zonotone 電源線,可謂超值。

2011年11月11日 星期五

便宜簡單的「DIY」電源線


這是幾個月之前的事了。某天下午路過佑昇,進去買 Cooper 的便宜排插給電腦用,此時剛好瞧見工作人員陳先生在做電源線,用 Cooper 的含公插線身,配上 Schurter 的母頭,三兩下就是一條成品線。問了問價錢,比想像中便宜,又覺得非常有趣,如果用在音響上效果平平,那麼那來當電腦的電源線也很值得。當下就買了材料回家自己做,其實也就是裝母頭而已,費不了多少工,也許根本算不上是 DIY。接上系統一試,結果聲音中規中矩,溫厚平實,卻還有點音樂性,比手邊另一條標準的 Audio Grade 電源線還要穩健好搭呢!

話說線材真的很重要,尤其是電源線,真的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對音響系統的影響往往超乎想像的重要。雖然如此,知名品牌的電源也總是超乎想像的昂貴,我總是無法下定決心去買這麼貴的被動周邊。而諸多數千元級的電源線,容或突出了某些音響性,但往往不夠全夠不夠平衡,要花更多心思去調整。於是會發現數百元或是一兩千元上下的電源線其可愛之處。這種平價的電源線,多半不是以音響表現為訴求,而只是老老實實,規規矩矩的把線做好。線上的導體有一定的品質,工業級的接頭也足以穩固地置入座插,其實這樣就很好了。聽很多 Audio Grade 的「調音」之後,這種簡單平直樸素的聲音,其實也是很可貴的。

2010年11月30日 星期二

PS Audio Noise Harvester


我對調音道具興趣缺缺,除了必要的線材、墊材音響架之外,其餘道具能免則免。一來是想把錢花在更有效的地方,二來不喜歡房間裡擺滿雜七雜八的淫巧奇技。PS Audio 的 Noise Harvester 台灣代理商訂價四五千元,本來絕不會買來試,然而最近加拿大零件商 Parts Connexion 正在全商品折扣促銷,Noise Harvester 居然特價只要 $59.95 美元,遠低於台灣代理商訂價(也比水貨價、二手價還低),於是搭著其他零件,買了一顆回來玩。

Noise Harvester 的使用方式很簡單,只要插在空的插座上即可。有些人說要插在鄰近音響器材的插座上(同一個 AC 迴路),卻也有人說插在室內其他插座上,亦有「奇效」。而且不限一顆,只要有空插座便能加上,甚至有人說越多越好,國外便有五顆一包成套販賣。

Noise Harvester 插在市電插座上,與市電併聯。原理類似在市電上併電容(許多內建濾波器的排插便如此),但它的設計更複雜了些,不只用電容過濾高頻噪訊,並且將這些噪訊儲存起來,適時轉成光能,藉由 LED 排散。(詳見高傳真雜誌的解說

收到 Noise Harvester 之後,我把它裝在四孔排插的唯一一個空插座上,另外三個插座分別供應 CD 轉盤(Shigaclone)、DAC(NOS TDA1541A)、前級(DCB1)。Noise Harvester 頂端的藍光 LED 會不定時的閃光,間隔有疏密,亮度也不固定。據說閃光的頻率、亮度與雜訊多寡有關,電源越不乾淨,閃光越密集越亮。而在電源極乾淨時,也可能完全不閃。我的電源並非專線,也沒有特殊處理,只是儘量避免不在同一迴路上併聯其他電器而已。和網友的形容比對,我想 Noise Harvester 在此處閃光的情況應該算是中等。

聲音的變化頗為微妙。雖說和電源有關,但裝上 Noise Harvester 所帶來的改變,與換電源線或換電源插座完全不同。換電源線所帶來的變化是直接而根本的,馬上改變整體的調性。Noise Harvester 的變化卻是間接而修飾性的:拉開了分離感,修飾掉音樂的毛邊,提高聲音的透明度。聽了一陣子之後,把 Noise Harvester 拔掉再重聽,也確實感覺音樂變悶了。

之前曾用過另一款 AC 濾波器,即 Rubycon 的 NF-1。這是三顆小電容包裝在一起,拉出三腳,分別接到市電的火線、水線、地線。Rubycon NF-1 對聲音的影響更微小,只覺背景變得比較黑,聲音比較凝聚,線條比較圓潤。Noise Harvester 的影響顯著許多,不過與 Rubycon NF-1 所影響的方向完全不同。但 Noise Harvester 一顆四五千塊(美國訂價 $99 美金),與其所帶來的好處相比,我自己覺得並不是非常划算,遑論一口氣裝上三五顆。至於我用 $59.95 美金買到這顆(還要外加運費與關稅),到底算不算貴呢?我覺得很疑惑,但至少目前不想把它拔下來。

我覺得 PS Audio Noise Harvester 最厲害之處,還是在於商品的設計。話說要消耗電能,方式多的很,最簡單的莫如電阻即可。但 PS Audio 卻改用 LED,再編織一套「將噪訊轉化為光能排散」的說辭,就是個好大的行銷噱頭。實際上說不定內部仍然是一根電阻作為真正代謝噪訊的工具,LED 只是裝飾而已。而且有了 LED,不管是否聽得到「改善」,至少肉眼一定看得見光在閃動,貨真價實童叟無欺,更有調音的互動感,便有人一買好幾顆,直加到都不閃為止。甚至有人還說 Noise Harvester 就算效果不明顯,至少還能監看電源的品質,真是好厲害的商品定位。

Audio Asylum 上,有人說用一顆兩顆還不錯,但用太多反而有副作用。國內玩家也有人說 Noise Harvester 會讓聲音變薄等等。音響世界正和現實人生一般,充滿各種妥協與 trade-off,原無有好無壞,多多益善之事。

2010年6月15日 星期二

便宜排插便宜用

有些初窺門道的音響迷,買幾千塊的主被動系統,聽出一點興趣,也開始「從源頭下手」,想改善 AC 電源。沒錯,AC 電源對聲音影響甚鉅,但重要性畢竟有限。幾千塊的喇叭、擴大機,配上數千塊的 Oyaide、Wattgate 電源產品,甚至請師傅拉專線,大費周章,未免不符比例原則。

幾千塊的器材,花一千塊在電源處理上就很多了。這樣的預算基本上可以換個堪用的醫療級壁插(receptacle),再買一條排插。排插如果音響級的成品,或是自己買零件來 DIY,往往超過千元,只能找堪用的現成品。電源零件廠 Cooper 就有這樣的產品,1126V 七孔排插,最大可以承受 1875W,隨附無熔絲保險絲,價格在五百元上下。


我去年買了一支來當電腦系統的延長線。Cooper 1126V 的外觀比我想像的更樸素,甚至有點土氣,當今 3C 賣場架上任何一款看起來都比這個時髦。但拿在手上,卻比預期更沉重,塑膠用料不差,霧面 LED 無熔絲開關頗有質感,操作的手感也很好,絕無不上不下的廉價感。就像二十年前的美國貨,沒什噱頭,實實在在(但 1126V 當然是 Made in China)。

作為排插,插得緊,咬得牢是最根本也最重要的要求。Cooper 儘管便宜卻非常牢固,各種 3C 產品,插頭良莠不齊,接在上面都一律很緊。用了半年多,經歷數十次插拔,尚無絲毫衰退。接壁插一端的插頭(power plug)品質也同樣不錯。相比之下,我音響系統上用的 Furutech 壁插還沒有咬得這麼牢。

3C 賣場規格相近,通過安規的排插其實也便宜不到哪裡去。對於不想花大錢在電源上的人,花三五百塊買個壁插,再花五百塊買個好排插,便宜又可靠。日後升級排插,Cooper 1126V 高達 1875W 的耐受功率,加上牢靠的接觸品質,拿來接電腦系統或是廚房家電,仍然實用。

Cooper 還有另一款排插 1176V,內建防突波的線路。就一般應用,防突波是個優點,但對敏感的音響系統來說,AC 上多了一些濾波元件未必是好事,徒然添增了一些變數。台灣品牌蓋世特(Castle)的排插也有濾波元件,都不如簡單便宜的 Cooper 1126V,單純地做好份內的事。而且我私以為 Cooper 那 old-fashioned 的造型比 Castle 更有特色。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