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不太領會 Bach 的好處,除了 Goldberg Variation 和 The Art of Fugue 之外,喜歡的曲目寥寥無幾。千張唱片裡,Bach 的唱片只有二十來張,所佔比例與 Bach 在古典樂的地位全不相稱。最近一兩年,心境有所改變,居然越來越喜歡 Bach。特別是小品和鍵盤獨奏,意境悠遠、雋永有味,百聽不厭。
2009年12月25日 星期五
Rosalyn Tureck plays Bach
上個月在某前輩家聽到 Tureck 晚年的唱片,VAI Audio 推出的一系列獨奏曲,頗有驚豔的感覺。同樣是 Goldberg Variation,比早年的 EMI 版深刻多了。前幾天剛好在光華商場合友唱片看到,也就買了幾張。
蛙叫蟲鳴
自從某張發燒天后的大碟推出之後,數算「蛙叫蟲鳴」成為音響圈樂此不疲的話題。但我始終不能領會,為什麼這麼多人喜歡聽蛙叫蟲鳴來檢驗系統表現,甚至用來調整校正音響系統呢?
針對蛙叫蟲鳴優化音響系統,很好,他們得到了一套最能夠表現蛙叫蟲鳴的音響。但這又怎樣?難道他們平常不聽音樂,專聽各種蛙叫蟲鳴嗎?
針對蛙叫蟲鳴優化音響系統,很好,他們得到了一套最能夠表現蛙叫蟲鳴的音響。但這又怎樣?難道他們平常不聽音樂,專聽各種蛙叫蟲鳴嗎?
2009年12月21日 星期一
2009 台北音響展
從沒有參加過台北音響大展,這次和朋友一道去了一趟。週日中午,遊客出奇的少,全無人潮,不知道是否和景氣有關。人少要試聽自然輕鬆方便許多,沒有推擠,不必排隊,自然舒適地在每間展房遊走,倒是難得的機會。
名為「台北音響大展」,規模比夏天的「國際音響展」小得多,展出品牌,展出款式也不那麼高檔。然而仔細聽了半天,我認為今天的音質竟然大勝今年夏天的 hi-end 展。環亞的塲地環境似乎不如喜來登,但或許展覽規模較小,出展的中小型喇叭擴大機反而合適狹小的空間。
印象特別深刻的有三間:
1. Vivid Audio
Vivid Audio 在台灣是勝旗代理,理所當然又配上 Burmester。之前總覺得,Burmester 不管配 Avantgarde、Tannoy,還是他們自家的喇叭,聲音總是平平,不甚完美。而夏天在喜來登,在狹小的空間裡聽 Vivid Audio 的旗鑑,也不太理想。想不到這次九樓角落房裡,聽到 Burmester 搭配 Vivid Audio 的小型落地喇叭,倒還真是不錯。現在終於能體會,Stereo Sound 的主筆何以如此推崇 Vivid Audio 了。
2. VTL + Rockport
原本想聽一下 Gryphon,但代理商亞柏利只有一間展房,放的是 VTL 擴大機推 Rockport。房間雖小,但小音量下聽起來細節豐富,質感良好。
3. T+A
夏天在喜來登唯一感到滿意的就是 T+A。這次出展的喇叭是被動式的下位機種,但聲音還是一樣端正典雅,氣質出眾。可惜廠商似乎不太會調整 LP,音色飄乎不定,CD 正常多了。
此外,頗受矚目的 oBravo 確實滿有趣的。喇叭極小,再生管風琴卻有低頻。空間感尤其驚人,喇叭彷彿消失了。而唐竹出展日本 Yokohama Plamokit 的小型喇叭 DIY 套件,很精巧可愛,但價格不低,也沒聽到聲音表現。在 mass production 的時代,有些東西用 kit 的方式來賣,竟然可以賣得比成品更貴,只因為有動手做的樂趣,又有獨一無二的價值。有趣。
比較失望的也有三間:
1. FM Acoustics
心慕 FM Acoustics 已久,這次終於聽到實機。遠從歐洲來的老闆,非常專業熱情。不過不知是空間太小,還是調整不當,FM Acoustics 系統在大音量下聲音擠成一團,除了驚人的音壓之外,聽不出長處。
2. Podium
打從 Podium 引進就一直想聽聽看。夏天在喜來登,代理商找了小提琴家現場演奏,Podium 淪為配樂,聽不出個所以然。這次終於能好好在大房間裡仔細欣賞 Podium 了。Podium 聲音的確相當靈活平順,但總有個塑膠味,輕薄沒有權威感,似乎是 NXT 喇叭的聲底?無怪有人說聽起來彷彿廉價床頭音響了。
3. Focal
七樓 Simaudio 的展房,用 Simaudio Moon 推 Focal 書架式喇叭,聲音不錯。但八樓的 Focal 代理商音寶展出大型 Utopia,就莫名奇妙了。聽得出聲底很好,問題是總放口水歌,不然就是不知所謂的改編曲目,聽不出實力的真正極限。倒是 Simaudio 這次在各展間能見度極高,許多代理不約而同都用 Simaudio Moon 來配喇叭,連韻順唱片也擺了一套。看來這是 Simaudio 的推廣策略?
名為「台北音響大展」,規模比夏天的「國際音響展」小得多,展出品牌,展出款式也不那麼高檔。然而仔細聽了半天,我認為今天的音質竟然大勝今年夏天的 hi-end 展。環亞的塲地環境似乎不如喜來登,但或許展覽規模較小,出展的中小型喇叭擴大機反而合適狹小的空間。
印象特別深刻的有三間:
1. Vivid Audio
Vivid Audio 在台灣是勝旗代理,理所當然又配上 Burmester。之前總覺得,Burmester 不管配 Avantgarde、Tannoy,還是他們自家的喇叭,聲音總是平平,不甚完美。而夏天在喜來登,在狹小的空間裡聽 Vivid Audio 的旗鑑,也不太理想。想不到這次九樓角落房裡,聽到 Burmester 搭配 Vivid Audio 的小型落地喇叭,倒還真是不錯。現在終於能體會,Stereo Sound 的主筆何以如此推崇 Vivid Audio 了。
2. VTL + Rockport
原本想聽一下 Gryphon,但代理商亞柏利只有一間展房,放的是 VTL 擴大機推 Rockport。房間雖小,但小音量下聽起來細節豐富,質感良好。
3. T+A
夏天在喜來登唯一感到滿意的就是 T+A。這次出展的喇叭是被動式的下位機種,但聲音還是一樣端正典雅,氣質出眾。可惜廠商似乎不太會調整 LP,音色飄乎不定,CD 正常多了。
此外,頗受矚目的 oBravo 確實滿有趣的。喇叭極小,再生管風琴卻有低頻。空間感尤其驚人,喇叭彷彿消失了。而唐竹出展日本 Yokohama Plamokit 的小型喇叭 DIY 套件,很精巧可愛,但價格不低,也沒聽到聲音表現。在 mass production 的時代,有些東西用 kit 的方式來賣,竟然可以賣得比成品更貴,只因為有動手做的樂趣,又有獨一無二的價值。有趣。
比較失望的也有三間:
1. FM Acoustics
心慕 FM Acoustics 已久,這次終於聽到實機。遠從歐洲來的老闆,非常專業熱情。不過不知是空間太小,還是調整不當,FM Acoustics 系統在大音量下聲音擠成一團,除了驚人的音壓之外,聽不出長處。
2. Podium
打從 Podium 引進就一直想聽聽看。夏天在喜來登,代理商找了小提琴家現場演奏,Podium 淪為配樂,聽不出個所以然。這次終於能好好在大房間裡仔細欣賞 Podium 了。Podium 聲音的確相當靈活平順,但總有個塑膠味,輕薄沒有權威感,似乎是 NXT 喇叭的聲底?無怪有人說聽起來彷彿廉價床頭音響了。
3. Focal
七樓 Simaudio 的展房,用 Simaudio Moon 推 Focal 書架式喇叭,聲音不錯。但八樓的 Focal 代理商音寶展出大型 Utopia,就莫名奇妙了。聽得出聲底很好,問題是總放口水歌,不然就是不知所謂的改編曲目,聽不出實力的真正極限。倒是 Simaudio 這次在各展間能見度極高,許多代理不約而同都用 Simaudio Moon 來配喇叭,連韻順唱片也擺了一套。看來這是 Simaudio 的推廣策略?
2009年11月11日 星期三
Zilberstein 演奏 Brahms op. 117
今天去聽 Lilya Zilberstein 的音樂會。最好聽的不是《熱情》,不是別的,而是 encore 曲 Brahms 晚期小品 op. 117 no. 1。這個曲子很少在現場聽到,甚至唱片版本也不多,但 op. 116 到 op. 119 實是 Brahms 最高明的鋼琴曲目。經歷兩個小時激情演出,Zilberstein 最後送上這首寂聊自在的小品,真是太完美了。尤其她的彈法有層次感,兩三條旋律相互交錯,各有張力,斷句又頗有創意,充滿新鮮與驚奇。就 Brahms op. 117 來說,目前我還沒聽過更滿意的版本。
2009年11月8日 星期日
音響最重要的一環
喇叭、擴大機、訊源,哪一個環節最重要,值得投入最多預算,真是歷久不衰的熱門話題。之前在網路上又與人論及此話題,我提出「訊源有如一個人的靈魂與氣質,擴大機是骨肉,喇叭是皮相」的說法,每一環都很重要,各自影響了系統不同的層面。那些將喇叭視為第一的人,當然不同意我的看法。
前天翻閱過期的 The Absolute Sound 雜誌,第 151 期的 The Cutting Edge 專欄正好討論到相同的話題,篇名為 Playback Systems: What Matters Most?。TAS 找 Wilson Audio 的創辦人 David A. Wilson 和 Linn 的創辦人 Ivor Tiefenbrun 來各置一詞,然而參與討論的 TAS 評論員 Jonathan Valin 倒是提出了一個不錯的見解:
What I can say is that over the last three decades I've owned or reviewed several wonderful systems in which the loudspeakers were inexpensive, or relatively so--like the Maggie 1.6QRs or LS3/5a's or the original Quads. I've also owned or reviewed wonderful systems in which the loudspeakers were very expensive--like the Rockport Hyperions or the Kharma 3.2 Monitors. But I don't think I've ever owned or reviewed a truly satisfying system in which the front end wasn't first-rate.
這個看法和我的經驗不謀而合。只要氣質好,有智慧,即使外表不美,依然值得敬愛。空有美好的外在,毫無內涵,就很難長期相處了,只能騙騙膚淺的外行人。
前天翻閱過期的 The Absolute Sound 雜誌,第 151 期的 The Cutting Edge 專欄正好討論到相同的話題,篇名為 Playback Systems: What Matters Most?。TAS 找 Wilson Audio 的創辦人 David A. Wilson 和 Linn 的創辦人 Ivor Tiefenbrun 來各置一詞,然而參與討論的 TAS 評論員 Jonathan Valin 倒是提出了一個不錯的見解:
What I can say is that over the last three decades I've owned or reviewed several wonderful systems in which the loudspeakers were inexpensive, or relatively so--like the Maggie 1.6QRs or LS3/5a's or the original Quads. I've also owned or reviewed wonderful systems in which the loudspeakers were very expensive--like the Rockport Hyperions or the Kharma 3.2 Monitors. But I don't think I've ever owned or reviewed a truly satisfying system in which the front end wasn't first-rate.
這個看法和我的經驗不謀而合。只要氣質好,有智慧,即使外表不美,依然值得敬愛。空有美好的外在,毫無內涵,就很難長期相處了,只能騙騙膚淺的外行人。
2009年11月3日 星期二
白雲何處逢來客
秋天深夜放起這張唱片,Heinz Schunk 與 Annerose Schmidt 合作的 Brahms 小提琴奏鳴曲。以前不曾聽過這兩位演奏家,也不曾買過日本「德間」的唱片。只因十年前在 BBS 上看到智久兄推薦這個版本,逢 2001 年東京一遊,加意到渋谷 Tower Records 找到了這張唱片。
這張 CD 收錄了 Brahms 三首小提琴鳴奏鳴,初聽不覺得驚艷,但演奏生動,均衡自然,久而久之,竟然聽成習慣,總覺得這三首曲目就是要這麼演奏才對味。這是 1987 年的錄音,音效並不特別突出,只是端正平和,恰如其份地呈現 Brahms 這三首沖淡自得的小品。
2009年11月2日 星期一
The Lonely One in Autumn
上週和一位長者論及馬勒《大地之歌》,對古典樂相當有決斷力的他獨鐘 Klemperer 的版本,讓我頗有遇見知音的感慨。
《大地之歌》(Das Lied von der Erde),據說是馬勒從中國詩詞得到靈感所譜成。高中的時候未曾聽過馬勒的音樂,耳聞 Bruno Walter 與 Kathleen Ferrier 1952 年的合作非常感人,是 Ferrier 死前的天鵝之歌,便買回來欣賞。從未接觸馬勒的我,只聽到一陣又一陣的嘶吼,完全聽不出所以然,大失所望。後來又買了 Walter 與 Ferrier 1948 年的版本,仍然模不著頭緒。懂得欣賞馬勒之後,或買、或借了其他《大地之歌》版本,仍然聽不出好處。直到某年,為了收集 Fritz Wunderlich 的唱片,心不甘情不願地買入 Wunderlich 與 Christa Ludwig 和 Otto Klemperer 合作的版本(EMI),終於驚為天人,領略《大地之歌》其寂聊枯淡的動人之處。
雖是為 Wunderlich 而購買這張唱片,但此曲的主角是次女高音 Ludwig。我對 Ludwig 沒有特別深刻的印象,只記得她和 Wunderlich、Janowitz、Karajan 諸人在 DG 錄下的 Haydn 《創世紀》(Die Schöpfung),是非常優秀的演出。Ludwig 在此版《大地之歌》的表現格外動人,甚至壓倒了我喜愛至深的 Wunderlich。但最了不起的還是 Klemperer,他對 Mahler 音樂的處理確實一流。Klemperer 的指揮,架構嚴密宏偉,正好適合處理 Mahler 那結構散亂,無章法可尋的管弦樂曲。原本東一段、西一段,神出鬼沒的各種嘶吼,在這個版本裡居然各得其所,於是每個樂段的意義,有了清楚的定位,總算讓我理出《大地之歌》的頭緒。
Klemperer 指揮 Mahler 其他交響曲,也有這樣的神效。相形之下,Boulez 的 Mahler 交響曲錄音非常優秀,乾淨清新地重建音樂的架構,但他的《大地之歌》(DG)卻教人失望。Walter 是我至愛的指揮家,Ferrier 的歌聲也相當動人,然而 Walter 對馬勒的掌握,卻仍然稍遜 Klemperer。只聽第一號交響曲等較為單純的曲目尚未覺察,《大地之歌》和後期幾首交響曲,規模龐大、結構散亂,真正考驗了指揮家對馬勒音樂的掌握能力。
Klemperer / Ludwig / Wunderlich 這份 EMI 錄音,錄於 1960 年代,音質卻出奇地粗糙。不過低規格的錄音品質,恰好突出中頻,使得 Ludwig 的音色更為厚實(相較於她在 DG 的錄音)。Klemperer 指揮 New Philharmonic Orchestra 與獨唱家往來對話,輕描淡寫地點撥出一片枯寂氛圍,哀而不傷。一面聽這張版本,一面閱讀那改編自唐詩的歌詞,想像其中意境,只覺雖天地悠悠,似無可去之路。
2009年10月31日 星期六
Digital stream 最超值的方案?
最近 digital stream 很紅,尤其網路上很多人在玩電腦播放系統。這類的討論,diyAudio 好幾年前就開始了,早已鑽研到很深的層次。可惜國內幾個討論串,了無新意,始終在原地打轉,不斷重新打造輪子,努力「發現」早已眾所週知的事實。數位訊源舉足輕重的環節,早在 CD 時代就已清清楚楚,網路上更有充份的資訊。這些資訊在 diyAudio 通通都是「老梗」、「背景知識」,然而在台灣這幾個討論區,卻只有「高手」掌握這些秘要,其餘人等只能自行摸索亂試,一而再,再而三的「發現」重覆的事實。不知道是台灣 DIYer 太有求證精神,務必眼見為憑,非親身經歷不肯相信,還是缺乏基礎求學素養,忽視多方 survey 文獻的基本功。
Digital stream 好聲的法門,其實 Linn 和 Ayre 等公司的文宣都寫得很清楚了。用硬碟、flash、記憶體等儲存裝置取代傳統 CD 雷射機構,有先天上的優勢,已經成為共識。當前普遍的個人電腦,自然是 digital stream 播放最方便的設備。然而電腦內部雜訊很多,電源、避震等諸多環節都不理想。要改善這些問題,第一種方案是提升電腦本身的素質,例如採用高品質電源(甚至使用巨大的 linear power)、堅固的機殼、無風扇的冷卻裝置,再加上高階音效卡輸出類比/數位訊號。這類方案陣杖龐大,吃力不討好,合適 DIYer,卻不符合 hi-end 音響廠商的風格。所以 hi-end 廠紛紛提出 stand-alone 的方案,推出獨立的播放裝置,與電腦(或硬碟)用某種方式連接,盡可能排除電腦端的影響。最普遍的作法當然是 USB Audio,用 USB 介面連接電腦,然後在獨立的裝置上將 USB 訊號轉成 SPDIF 或類比訊號,再送入擴大機。但一般的 USB Audio 傳輸介面有先天上的缺點,jitter 高,也可能串入電腦雜訊。有些廠商在此處費盡心力,如 Ayre QB-9 採用 asynchronous USB 模式傳送音樂資料,排除一般 USB Audio 的 jitter 問題。也有廠商另闢蹊徑,例如 Linn Digital Stream Players 系列,透過區域網路直接向硬碟要資料來播放,完全排除電腦這個難搞的關節。
Ayre 和 Linn 的作法都很有新意,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格局宏大,遠勝諸多採用傳統 USB Audio 架構,只在電源和類比端玩花樣的廠家。不過 Linn 和 Ayre 售價都不便宜,要學習他們的方案 DIY,門檻也很高。diyAudio 上有人提出新的方案:採用 iPod 一類的小型裝置,播放 flash memory 上的數位音樂。這樣有幾個好處,這些小型裝置不比電腦複雜,功率又小,為其設計高品質專屬電源並不困難。而且 SD Card 等 flash memory 沒有機械構造,不震動、省電、速度快,先天上比傳統硬碟更理想。所以就有幾個玩家在 diyAudio 上開設討論串,打算設計好的 SD Card Player,輸出 SPDIF,接下來就可以送入一般的 DAC。這時 LYRA Connoisseur 的設計師 Jonathan Carr 跳出來說,根本不必這麼麻煩,市面上早就有高品質又便宜的 SD Card Player 了!他說的是 SD Card 的數位錄音機,例如 Edirol R-1、R-9 等手持式數位錄音機,才幾百美金,拿來播放數位檔案,取 SPDIF 訊號出來接 DAC,聲音好得很。
我很佩服 Jonathan Carr 的洞見。說穿了他正是把一個音響領域的問題,reduce 成另一個問題,然後在音響以外的領域找到簡單實惠的現成解答。錄音玩家用這些廉價錄音機播放他們的錄音檔,卻不知道這正是相當理想的 digital stream 播放方案!這個方案意想不到的簡單,Carr 確實可以笑傲那些用夸父追日的態度打造「Hi-end 電腦音源」的 DIYer。不過 reduction 的過程當然忽略了一些細節,例如操作的便利。這些錄音機容量小,一次只能儲存相當於幾張 CD 的 wav 檔,更換檔案不像換 CD 那麼方便,播放的操控感也與尋常 CD-Player 大異其趣。不過對於不畏艱難的狂熱者而言,只要能聽到高品質的聲音,這些小小的不便應該不成問題。一天聽十幾張 CD 的我,無法接受太麻煩的換片流程,但這些錄音機不貴,可愛好玩,還可以帶出去錄音,買一台來改造,樂趣應該不少。重點是我相當信任 Jonathan Carr 的才智和品味,他用了幾年,說聲音很好,想來必然不錯。
Digital stream 好聲的法門,其實 Linn 和 Ayre 等公司的文宣都寫得很清楚了。用硬碟、flash、記憶體等儲存裝置取代傳統 CD 雷射機構,有先天上的優勢,已經成為共識。當前普遍的個人電腦,自然是 digital stream 播放最方便的設備。然而電腦內部雜訊很多,電源、避震等諸多環節都不理想。要改善這些問題,第一種方案是提升電腦本身的素質,例如採用高品質電源(甚至使用巨大的 linear power)、堅固的機殼、無風扇的冷卻裝置,再加上高階音效卡輸出類比/數位訊號。這類方案陣杖龐大,吃力不討好,合適 DIYer,卻不符合 hi-end 音響廠商的風格。所以 hi-end 廠紛紛提出 stand-alone 的方案,推出獨立的播放裝置,與電腦(或硬碟)用某種方式連接,盡可能排除電腦端的影響。最普遍的作法當然是 USB Audio,用 USB 介面連接電腦,然後在獨立的裝置上將 USB 訊號轉成 SPDIF 或類比訊號,再送入擴大機。但一般的 USB Audio 傳輸介面有先天上的缺點,jitter 高,也可能串入電腦雜訊。有些廠商在此處費盡心力,如 Ayre QB-9 採用 asynchronous USB 模式傳送音樂資料,排除一般 USB Audio 的 jitter 問題。也有廠商另闢蹊徑,例如 Linn Digital Stream Players 系列,透過區域網路直接向硬碟要資料來播放,完全排除電腦這個難搞的關節。
Ayre 和 Linn 的作法都很有新意,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格局宏大,遠勝諸多採用傳統 USB Audio 架構,只在電源和類比端玩花樣的廠家。不過 Linn 和 Ayre 售價都不便宜,要學習他們的方案 DIY,門檻也很高。diyAudio 上有人提出新的方案:採用 iPod 一類的小型裝置,播放 flash memory 上的數位音樂。這樣有幾個好處,這些小型裝置不比電腦複雜,功率又小,為其設計高品質專屬電源並不困難。而且 SD Card 等 flash memory 沒有機械構造,不震動、省電、速度快,先天上比傳統硬碟更理想。所以就有幾個玩家在 diyAudio 上開設討論串,打算設計好的 SD Card Player,輸出 SPDIF,接下來就可以送入一般的 DAC。這時 LYRA Connoisseur 的設計師 Jonathan Carr 跳出來說,根本不必這麼麻煩,市面上早就有高品質又便宜的 SD Card Player 了!他說的是 SD Card 的數位錄音機,例如 Edirol R-1、R-9 等手持式數位錄音機,才幾百美金,拿來播放數位檔案,取 SPDIF 訊號出來接 DAC,聲音好得很。
Roland Edirol R-1
我很佩服 Jonathan Carr 的洞見。說穿了他正是把一個音響領域的問題,reduce 成另一個問題,然後在音響以外的領域找到簡單實惠的現成解答。錄音玩家用這些廉價錄音機播放他們的錄音檔,卻不知道這正是相當理想的 digital stream 播放方案!這個方案意想不到的簡單,Carr 確實可以笑傲那些用夸父追日的態度打造「Hi-end 電腦音源」的 DIYer。不過 reduction 的過程當然忽略了一些細節,例如操作的便利。這些錄音機容量小,一次只能儲存相當於幾張 CD 的 wav 檔,更換檔案不像換 CD 那麼方便,播放的操控感也與尋常 CD-Player 大異其趣。不過對於不畏艱難的狂熱者而言,只要能聽到高品質的聲音,這些小小的不便應該不成問題。一天聽十幾張 CD 的我,無法接受太麻煩的換片流程,但這些錄音機不貴,可愛好玩,還可以帶出去錄音,買一台來改造,樂趣應該不少。重點是我相當信任 Jonathan Carr 的才智和品味,他用了幾年,說聲音很好,想來必然不錯。
2009年10月29日 星期四
Stone Age Three point zero
Philips TDA1541A 是二十年前的老晶片,停產多年,想不到現在還有廠製機使用。Stone Age 就是這麼一家奇妙的日本音響小廠,就像他們的名字一樣,用石器時代的元件,製造 state-of-the-art 器材。
最初在 Stereo Sound 上看到這家公司的介紹。目前只有三樣產品:後級、被動前級、DAC。DAC 採用 TDA1541A DAC,被動前級則用古董 WE 變壓器為核心,D 類放大的後級倒是看不出「石器時代」之特色。
Stone Age 的 DAC 名曰 Three point zero,採用 CS8412 直入 TDA1541A,正是我最熟悉的 non-oversampling DAC。在 NOS 之外,還有許多特別之處,該廠都大方地揭示在他們的網站上。
1) SPDIF 輸入 DAC 之後,先過經脈衝變壓器,再經過一顆 Tranceiver IC ST490A,才送入 CS8412。我很少看到 DAC 採用 tranceiver IC,Elso Kwak 之前有類似的設計,好奇效果如何。
2) 每聲道採用一顆 TI/BB OPA627BP 進行 I/V 轉換,再經過一顆 OPA627BP 輸出。
3) 全機無電解電容,主濾波電容為四顆大型的 330uF 薄膜電容,徹底排除「電解聲」。
4) 電源穩壓採用離散式 TL431 shunt regulator 實作。
5) 主線路在洞洞板上搭棚製作,無印刷電路板。
6) 採用特殊三角型巢狀結構(TNS)機械接地。
從機器的設計來看,Stone Age 是非常有個性的廠家,DIY 味很重,作者說不定也是 diyAudio 的鄉民。這台 DAC 在 Stereo Sound 的評價不錯,沒有 PCB,但似乎並無 S/N 不良的問題。在台灣或許很難聽到這台機器,但參考他們的竅門來試驗學習倒是不錯。
最初在 Stereo Sound 上看到這家公司的介紹。目前只有三樣產品:後級、被動前級、DAC。DAC 採用 TDA1541A DAC,被動前級則用古董 WE 變壓器為核心,D 類放大的後級倒是看不出「石器時代」之特色。
Stone Age 的 DAC 名曰 Three point zero,採用 CS8412 直入 TDA1541A,正是我最熟悉的 non-oversampling DAC。在 NOS 之外,還有許多特別之處,該廠都大方地揭示在他們的網站上。
1) SPDIF 輸入 DAC 之後,先過經脈衝變壓器,再經過一顆 Tranceiver IC ST490A,才送入 CS8412。我很少看到 DAC 採用 tranceiver IC,Elso Kwak 之前有類似的設計,好奇效果如何。
2) 每聲道採用一顆 TI/BB OPA627BP 進行 I/V 轉換,再經過一顆 OPA627BP 輸出。
3) 全機無電解電容,主濾波電容為四顆大型的 330uF 薄膜電容,徹底排除「電解聲」。
4) 電源穩壓採用離散式 TL431 shunt regulator 實作。
5) 主線路在洞洞板上搭棚製作,無印刷電路板。
6) 採用特殊三角型巢狀結構(TNS)機械接地。
從機器的設計來看,Stone Age 是非常有個性的廠家,DIY 味很重,作者說不定也是 diyAudio 的鄉民。這台 DAC 在 Stereo Sound 的評價不錯,沒有 PCB,但似乎並無 S/N 不良的問題。在台灣或許很難聽到這台機器,但參考他們的竅門來試驗學習倒是不錯。
2009年10月28日 星期三
從 SBM 到 Blu-spec CD,華爾特貝多芬《田園》
打從十年前,就經常聽到古典樂迷對 Sony SBM (Super Bit Mapping) 的惡評。特別著名的例子莫過於 Bruno Walter 的貝多芬第六號交響曲《田園》,據說改以 SBM 技術重新轉錄發行之後,音質大不如前,早年的「郵報版」於是水漲船高,成為傳奇名演的傳奇版本。
我自己的經驗是,同樣是 Sony/Columbia 的唱片,凡經 SBM 技術處理者,都有一種油膩、渾濁、不透明的聽感。同時代的中價位再版錄音,如 DG The Originals(大花版)、Decca Legends (傳奇再現)等系列,雖然未必一面好評,但某些轉錄確實有正面改善,其餘大多數的錄音也都還不算差,不像 Sony SBM 一視同仁、無分軒輊地把 Columbia 的優秀錄音通通搞砸。然而 Sony 對 SBM 技術顯然情有獨鍾,最近還發展 Super Bit Mapping for Video 技術,將魔爪伸向視訊。我始終無法理解 SBM 的原理,何以能用 16 bit PCM 規格,承載 20 bit 的資訊。音響論壇雖有簡短介紹,我仍然不明所以。國外的討論也不多,Google 搜尋的第一筆結果也看不出什麼端倪。
我開始收集 CD 是 1998 年,Walter 的田園錄音只剩 SBM 版,「郵報版」早已絕版。當時透過 Grado SR-125 耳機和簡單的 Sony 隨身聽聆聽 SBM 版,Walter 的田園仍然相當溫暖動人。然而後來買了幾片尚未停產的郵報版錄音,再與其他 SBM 唱片比對,發現郵報版的聲音果然遠為清新自然,沒有那種渾濁油膩的味道。從此便很想找未經 SBM 「糟蹋」的 Walter 田園來聽。
幾年過去,Sony 顯然不打算放棄 SBM 技術,遲遲未將一系列 SBM 錄音重新轉錄改版。SBM 華爾特田園一賣就是十幾年,從 1995 上市至今,國際版別無選擇,其間只有 SACD 版田園上市。SACD 版似乎未經 SBM 荼毒,可惜是單層 SACD,沒有 CD 層,意味著無法透過我的主力系統播放, 只好繼續等待。一直到去年底,日本 Sony 用藍光技術製造純 CD 片,以 Blu-spec CD 為名重發一系列經典名演,華爾特《田園》赫然在其中。
Sony Blu-spec CD 價格昂貴,一張要價七八百台幣。在台灣上市之後,我到唱片仔細端詳 CD 封底,萬幸沒有找到任何 SBM 商標,於是便愉快地買了一片。雖然這是日本版,可能有乾澀尖薄的「日本聲」;雖然這是 DSD 轉錄,和 SACD 版可能採用相同音源,與傳說中的郵報版當有差距,但無論如何,對於這張我喜愛至深的錄音,只要未經 SBM 處理,就足以期待了。而且 Blu-spec 版採用原版 LP 封面,充滿詩意,非常漂亮。
Blu-spec 版《田園》沒有令我失望。聲音不如 SBM 版溫厚,但清澈開闊許多,再也沒有油膩渾濁的缺憾。動態大,細節多,有一種高規格感,彷彿從 CD 切換到 SACD 的感受。有趣的是,當時我一邊調整 Philips CD-680,一邊試聽這張唱片。我發現播放這張 Blu-spec CD 時,CDM-2 機構的 focus-offset 有明顯的變化。一般的 CD 片,focus-offset 的偏移電壓在 400mV 上下。遇到狀況不好,有明顯刮痕的片子,則 focus-offset 則會飆高到 700mV,甚至更高,此時也會伴隨著跳針的問題。但播放這張 Blu-spec CD 時,focus-offset 降到 280mV 左右,與一般 CD 有顯著差距。我並不太了解 focus-offset 的偏移電壓代表什麼意義,不過數據上的顯著差異,或許證明了 Blu-spec CD 並不是「國王的新衣」,也不只是 re-mastering 而已,而是就 CD 材質有真正的革新,或許可以讓雷射機構更輕鬆、更穩定地讀取資料。
雖然 Blu-spec CD 頗有一新耳目的成效,但我其實並不太在乎這些。我對發燒轉錄、高規格壓片向來殊無興趣。我的目標是透過好的器材,讓大多數的唱片播起來都好聽,而不是揀選少數優異錄音來逼近音響的極限。只要不惡搞,不亂加東西的平實轉錄,我就滿足了。這張 Blu-spec CD 對我的意義是,我終於買到一張「非 SBM 加工」的華爾特《田園》了。
以上圖片來自美國 Amazon 和日本 Sony Music Shop 網站。
我自己的經驗是,同樣是 Sony/Columbia 的唱片,凡經 SBM 技術處理者,都有一種油膩、渾濁、不透明的聽感。同時代的中價位再版錄音,如 DG The Originals(大花版)、Decca Legends (傳奇再現)等系列,雖然未必一面好評,但某些轉錄確實有正面改善,其餘大多數的錄音也都還不算差,不像 Sony SBM 一視同仁、無分軒輊地把 Columbia 的優秀錄音通通搞砸。然而 Sony 對 SBM 技術顯然情有獨鍾,最近還發展 Super Bit Mapping for Video 技術,將魔爪伸向視訊。我始終無法理解 SBM 的原理,何以能用 16 bit PCM 規格,承載 20 bit 的資訊。音響論壇雖有簡短介紹,我仍然不明所以。國外的討論也不多,Google 搜尋的第一筆結果也看不出什麼端倪。
我開始收集 CD 是 1998 年,Walter 的田園錄音只剩 SBM 版,「郵報版」早已絕版。當時透過 Grado SR-125 耳機和簡單的 Sony 隨身聽聆聽 SBM 版,Walter 的田園仍然相當溫暖動人。然而後來買了幾片尚未停產的郵報版錄音,再與其他 SBM 唱片比對,發現郵報版的聲音果然遠為清新自然,沒有那種渾濁油膩的味道。從此便很想找未經 SBM 「糟蹋」的 Walter 田園來聽。
SBM 版《田園》
幾年過去,Sony 顯然不打算放棄 SBM 技術,遲遲未將一系列 SBM 錄音重新轉錄改版。SBM 華爾特田園一賣就是十幾年,從 1995 上市至今,國際版別無選擇,其間只有 SACD 版田園上市。SACD 版似乎未經 SBM 荼毒,可惜是單層 SACD,沒有 CD 層,意味著無法透過我的主力系統播放, 只好繼續等待。一直到去年底,日本 Sony 用藍光技術製造純 CD 片,以 Blu-spec CD 為名重發一系列經典名演,華爾特《田園》赫然在其中。
SACD 版《田園》
Sony Blu-spec CD 價格昂貴,一張要價七八百台幣。在台灣上市之後,我到唱片仔細端詳 CD 封底,萬幸沒有找到任何 SBM 商標,於是便愉快地買了一片。雖然這是日本版,可能有乾澀尖薄的「日本聲」;雖然這是 DSD 轉錄,和 SACD 版可能採用相同音源,與傳說中的郵報版當有差距,但無論如何,對於這張我喜愛至深的錄音,只要未經 SBM 處理,就足以期待了。而且 Blu-spec 版採用原版 LP 封面,充滿詩意,非常漂亮。
日本 Blu-spec 版《田園》
Blu-spec 版《田園》沒有令我失望。聲音不如 SBM 版溫厚,但清澈開闊許多,再也沒有油膩渾濁的缺憾。動態大,細節多,有一種高規格感,彷彿從 CD 切換到 SACD 的感受。有趣的是,當時我一邊調整 Philips CD-680,一邊試聽這張唱片。我發現播放這張 Blu-spec CD 時,CDM-2 機構的 focus-offset 有明顯的變化。一般的 CD 片,focus-offset 的偏移電壓在 400mV 上下。遇到狀況不好,有明顯刮痕的片子,則 focus-offset 則會飆高到 700mV,甚至更高,此時也會伴隨著跳針的問題。但播放這張 Blu-spec CD 時,focus-offset 降到 280mV 左右,與一般 CD 有顯著差距。我並不太了解 focus-offset 的偏移電壓代表什麼意義,不過數據上的顯著差異,或許證明了 Blu-spec CD 並不是「國王的新衣」,也不只是 re-mastering 而已,而是就 CD 材質有真正的革新,或許可以讓雷射機構更輕鬆、更穩定地讀取資料。
雖然 Blu-spec CD 頗有一新耳目的成效,但我其實並不太在乎這些。我對發燒轉錄、高規格壓片向來殊無興趣。我的目標是透過好的器材,讓大多數的唱片播起來都好聽,而不是揀選少數優異錄音來逼近音響的極限。只要不惡搞,不亂加東西的平實轉錄,我就滿足了。這張 Blu-spec CD 對我的意義是,我終於買到一張「非 SBM 加工」的華爾特《田園》了。
以上圖片來自美國 Amazon 和日本 Sony Music Shop 網站。
2009年10月27日 星期二
非如此不可!?
半夜睡不著找唱頭、唱盤的文章看。不意看到一篇 positive-feedback 雜誌上的妙文,Funk 轉盤與 Denon DL-103 的評論。開場白這麼寫著:
This hi-fi hobby is full of ways of dividing its participants into opposing groups. Of course digital versus analog and tube versus solid-state seem to be the two most common, but there are several others, too. Push-pull versus SET, planer versus box, and high-efficiency versus high power are all areas that some audiophiles will take sides and argue about given the chance. Then there is the whole subjective versus objective thing, but I'll leave that to the various Internet discussion groups to battle about.
For the most part, I'm not too interested in choosing sides on anything to do with audio. I have both solid-state and tube amplifiers; I listen to both vinyl and digital, and have owned and enjoyed both planer and box speakers. I am far more interested in the end result of how something sounds than the technology used to achieve that sound.
一無所知的音響新手,在稍微經歷一點點音響體驗之後,就容易很陷入「XX才好聲」的迷思。比如說第一次聽音響就被低音重擊,目瞪口呆的初哥,接下來很可能就會迷上大功率、生猛有力的低頻。而被真空管機獨有韻味所感動的人士,或許從此再也離不開管機,以為只有管機才能唱出他要的聲音。
一時對某種器材的音色產生迷戀,是很自然的事。然而,輕率地將喜好的音色,與發出這種音色的器材所採用的技術,產生過多結連附會,則不免失之管窺蠡測、瞎子摸象。比如說,某台真空管機,讓試聽的眾人非常驚艷,紛紛各下結論。A 說:「因為這用了 300B,所以好聲,300B 就是我要的聲音。」B 說:「這台機器一概使用銀線,銀線就是好聲的秘訣。」C 說:「這是變壓器交連,訊號路徑無交連電容,原來變壓器交連就是好聲的關鍵。」超級初哥 D 說:「這台機器上面有發亮的燈泡,原來會音響要發光才好聽!」無論哪一種說法都只掌握到這部器材的片面,他們卻將這個片面因素擴大成好聲的關鍵,作出結論。如果他們懷著這些結論繼續探索音響世界,繼續累積一個又一個片面的結論,最後很可能把自己封閉在一個很小很小的角落裡面,斷絕了許許多多的可能性。上面的例子或許誇張,然而事實上有非常多「資深」音響迷,非黑膠不聽、非管機不聽、非 SET 不聽、非直交不聽、非一級放大不聽、非號角不聽。這些人的存在,證明許多音響迷花費長年的心血金錢,卻仍未能脫離「見山不是山」的境界。
This hi-fi hobby is full of ways of dividing its participants into opposing groups. Of course digital versus analog and tube versus solid-state seem to be the two most common, but there are several others, too. Push-pull versus SET, planer versus box, and high-efficiency versus high power are all areas that some audiophiles will take sides and argue about given the chance. Then there is the whole subjective versus objective thing, but I'll leave that to the various Internet discussion groups to battle about.
For the most part, I'm not too interested in choosing sides on anything to do with audio. I have both solid-state and tube amplifiers; I listen to both vinyl and digital, and have owned and enjoyed both planer and box speakers. I am far more interested in the end result of how something sounds than the technology used to achieve that sound.
一無所知的音響新手,在稍微經歷一點點音響體驗之後,就容易很陷入「XX才好聲」的迷思。比如說第一次聽音響就被低音重擊,目瞪口呆的初哥,接下來很可能就會迷上大功率、生猛有力的低頻。而被真空管機獨有韻味所感動的人士,或許從此再也離不開管機,以為只有管機才能唱出他要的聲音。
一時對某種器材的音色產生迷戀,是很自然的事。然而,輕率地將喜好的音色,與發出這種音色的器材所採用的技術,產生過多結連附會,則不免失之管窺蠡測、瞎子摸象。比如說,某台真空管機,讓試聽的眾人非常驚艷,紛紛各下結論。A 說:「因為這用了 300B,所以好聲,300B 就是我要的聲音。」B 說:「這台機器一概使用銀線,銀線就是好聲的秘訣。」C 說:「這是變壓器交連,訊號路徑無交連電容,原來變壓器交連就是好聲的關鍵。」超級初哥 D 說:「這台機器上面有發亮的燈泡,原來會音響要發光才好聽!」無論哪一種說法都只掌握到這部器材的片面,他們卻將這個片面因素擴大成好聲的關鍵,作出結論。如果他們懷著這些結論繼續探索音響世界,繼續累積一個又一個片面的結論,最後很可能把自己封閉在一個很小很小的角落裡面,斷絕了許許多多的可能性。上面的例子或許誇張,然而事實上有非常多「資深」音響迷,非黑膠不聽、非管機不聽、非 SET 不聽、非直交不聽、非一級放大不聽、非號角不聽。這些人的存在,證明許多音響迷花費長年的心血金錢,卻仍未能脫離「見山不是山」的境界。
如同 positive-feedback 的 reviewer 所說,我們聆聽一套系統,最好像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外行人一樣,抱持著新鮮好奇的心情,只關注系統最終的聲音,而不把這套器材的每項技術放在心裡。作為 DIYer,則應該敞開胸懷,接受多元的可能,同時保持懷疑的精神,不驟下結論。然後懷抱這樣的態度,盡可能嘗試各種不同的架構和電路,試聽不同的零件和素材,謹慎歸納出一些比較全面的論點,再以此作為 building blocks,構築自己所喜愛的聲音。
2009年10月25日 星期日
Dual 601
從高中開始,對類比訊源一直存著濃厚的興趣。尤其是從 2004 年起開始關注日本玩家 RJM 破解 47 Lab Phonocube 的計劃,覺得唱頭放大器簡直比 DAC 還要好玩。除了唱頭放大器,轉盤、唱臂、唱頭也都無一不充滿 DIY 的樂趣,即使是不諳電路的音響迷,也能動手調校。比起數位訊源,黑膠玩家無疑更容易參與播放過程。
儘管如此,由於手邊 CD 不少,已經習慣聆聽音響時,伴有大量唱片可以輪翻播放。踏入類比世界,勢必得另起爐灶,重新經歷一遍收集軟體的漫長歷程。而且後來對音響的胃口漸大,兩萬元的入門級唱盤對我毫無吸引力,感興趣的是 Audio Note TT-2、Thorens TD 800、47 Lab KOMA、Linn Sondek LP12,但這些轉盤都不是窮學生手頭上的小錢所能打發。我對黑膠的興趣也尚未狂熱到能夠苦心孤詣,努力存幾個月、甚至幾年的薪水去買轉盤。結果,時間過去,到 2009 年我還沒有半張 LP,也遲遲沒有任何類比器材。
直到這個禮拜,2009 年的秋天,終於入手一台故障轉盤。人算不如天算,開啟了我黑膠因緣的第一台轉盤既不是 Thorens,也不是 Linn,甚至不是曾經打算便宜購入的 Garrad 或 Technics 老盤,而是過去一無所知的 Dual 601。這台 Dual 601 是 1974 年的機型,頗有歲月痕跡,唱針歪了,唱臂線也斷了,但依然可以運轉,唱臂也完好如初。然而我手邊完全沒有類比器材的資源,沒有唱頭可以替換,甚至沒有 phono 放大可以測試這台轉盤的聲音,所以現在只能把 Dual 601 晾在一旁,閒來無事上電看它空轉。
在 Google 上搜尋 Dual 601,華語世界幾乎沒有任何資料,國外的相關網站,也不是我平常熟悉的音響社群,而是以黑膠狂熱者、古董音響迷出沒的所在居多。這種面對一片汪洋,充滿陌生與茫然的感覺,恰似青澀的高中時期,剛開始收集唱片,摸索音響世界的時光。
所幸有個黑膠網站 vinylengine 記錄了 Dual 601 完整的 specification,還提供 owner manual 和 service manual 讓會員免費下載。看到 service manual 裡無所不有,豐富詳盡的資料,著實讓我安心不少。我已經相當習慣透過電路和架構去認識音響,service manual 裡的結構圖、電路圖、零件表,比介紹評論更足以讓我熟悉這台機器。至於平常不屑一顧的 owner manual,此時卻給了我相當的助益,因為我連轉盤如何啟動、如何停止,都不太上道,更別說要調整 VTA 和針壓了。
如今目標已經相當明確:找個便宜堪用的 MC 唱頭,再組一台 Phonoclone,讓 Dual 601 發聲,這就是我在類比世界的起點。類比和數位彷彿兩個平行世界,原本只要單純考慮 CD 唱片、CD 轉盤、DAC、前級、後級、喇叭這條鏈狀的路徑。現在多了一條分支,整個系統似乎也多了一個維度,一下子立體了起來,也複雜了許多。我還不知道該如何梳理這種複雜的困惑,但似乎必須經歷這段新的路程,才能全面認識音響的樂趣。
圖片來自德國 Mackern lese hifi 網站。
2009年10月18日 星期日
Velvet Underground
Velvet Underground 是引領我入門搖滾樂的團體。在 2006 年之前,固然已經熟悉古典樂,對爵士樂、流行樂等音樂型態多少也能聽出一點興味,但總是沒有機緣好好認識搖滾樂。直到聽過 Velvet Underground & Nico 這張專輯,也就是所謂的「香蕉」,我終於驚為天人,發現了一個全新的世界。於是速迅買齊了 Velvet Underground 所有專輯,他們的其實專輯出奇地少,不過四張而已。
Velvet Underground & Nico 或許是此團最知名的專輯,最有代表性,最合適入門,但卻不是最有個性的專輯。相比之下,我更喜歡第二張與第三張,尤其第二張專輯 White Light/White Heat,風格最強烈,實在是此一經典樂團的經典之作。
White Light/White Heat 從頭到尾都是恐怖刮耳的噪音,音質生澀粗礪,充斥各種莫名奇妙的雜訊,音樂中各種不諧和的元素此起彼落,甚至可以用「難聽」來形容。事實上,絕大多數的時候我自己也不喜歡聽這張專輯。半深人靜獨自放鬆的時刻,絕不會放這張專輯;煮好晚餐準備好好享用時,也絕不會放這張輯;在工作趕程式時,更不可能放這張專輯。只有心無旁鶩,打定主意全心全意好好欣賞時,才會甚重其事地播放 Whte Light/White Heat。這就是如此一張非常難聽,難聽到讓人喘不過氣,難聽到讓人頭痛萬分,難聽到讓人感動無比,難聽到讓人不可忘懷的專輯。
White Light/White Heat 完成之後,Velvet Underground 的創團元老 John Cale 離開了樂團。John Cale 或許不如另一個靈魂人物 Lou Reed 醒目,但如果 Lou Reed 代表著柔軟、感性、悅耳的風格,John Cale 則無疑代表了粗獷、堅靭、刮耳的相對力量。John Cale 離開後的下一張專輯 The Velvet Underground 仍然保有先前的強硬和張力,但無疑比 White Light/White Heat 和緩悅耳許多。這張專輯最妙之處在於剛強與柔軟、刺耳與和諧之間巧妙的轉折和對比。倒數第二軌 The Murder Mystery 接近九分鐘狂躁原始的嘶吼,層層遞進,一波又一波地堆疊沉鬱的能量。然而,就在最狂野最高潮的頂點,一切的噪音戛然而止。此時 Maureen Tucker 輕柔平和的清唱恰如其份地響起,先前纍積的躁悶之氣瞬間昇華了,終於雲淡風清,音樂結束在一片溫馨寧靜之中。
到了最後一張專輯 Loaded,Velvet Underground 已經欲振乏力。頭兩張專輯原始、粗礪的原創性,這時已不復見;第三張專輯成熟地運用各種音樂元素營造戲劇張力,如今也已平淡。Loaded 只剩下一大堆非常悅耳,支支動聽的歌曲。這些歌曲甚至比第一張專輯 The Velvet Underground & Nico 裡的眾多名曲還要「好聽」,顯然樂團作曲的功力更為成熟了,但除了好聽、悅耳之外,卻再也不剩什麼。所以我永遠記得第一張專輯裡的曲子,比如說 Sunday Morning,但卻無法記住 Loaded 裡的任何一首曲子。
2009年10月14日 星期三
OP-Amps 印象
不同的 OP-Amps 內部的電路都不一樣,但許多 OP-Amps 接腳相同,特性相近,可以替換使用。於是,換 OP-Amps 就像換電容、換電阻一樣,變成調音的環節之一。不過電容電阻這種被動零件,不論怎麼換,只能修飾門面,作最後的微調。OP-Amps 內部是複雜的電路,換 OP-Amps 等同於大幅更動電路,帶來的效果比換零件更有趣,可能改變全系統的氣質和走向。
UCC 穩壓用到一顆 OP-Amps,這顆 OP-Amps 用來控制輸出電壓,就在迴授路徑上,責任重大。最近持續調整 First Watt B1 Preamp 的電源,幾經試驗,確認 UCC 穩壓對此 OP-Amps 非常敏感,OP-Amps 本身的個性走向對 B1,乃至於對全系統的音色韻味都有鮮明的影響。在完成 UCC 穩壓之初,先採用 UCC 推薦的 NS LME49710,這顆 OP-Amp 表現穩定,我也頗愛其音色。如今穩壓的其他環節已經調整得差不多了,於是重新回到這個部份,針對目前的系統,慎重挑選最適合的 OP-Amps。
晚上朋友來找我,正好一起試聽各家 OP-Amps,以下稍微筆記一下這些 OP-Amps 的音色和個性。
1. NS LME49710NA
這是 UCC 官方推薦的 OP-Amps。這顆 OP-Amps 很新,專為 Hi-Fi 音響應用設計。聲音的確也相當不凡,非常通透,是手邊所有 OP-Amps 裡最透明的。全頻段的音色一致,非常平坦寬闊。可惜聲音過於直率,對音樂的表現比較單調,缺乏張力,久聽之後常常感到無趣。
2. ADI AD847J
這是我最喜歡的 OP-Amps 之一,也是 ADI 的 OP-Amps 裡我個人最偏愛的。AD847 速度夠快,頻寬表現也不錯,難得的是非常有表現力,嬌柔婉轉,特別強調音樂中的抑揚頓挫,傳達情緒起伏。與 LME49710 相比,高頻稍為衰減,高、中、低頻的音色不太一致,不如 LME49710 那麼平坦寬敞。
3. ADI ADA4627BRZ
OPA627 是 TI/BB 旗下大名鼎鼎的「天王級」OP-Amp。這顆 ADA4627 據說是 ADI 版的 OPA627,架構、特性皆類似 OPA627,可以作為 OPA627 的替換品。ADA4627 高低頻延伸非常優秀,音響性極佳,尤其低頻渾厚、氣勢如虹,確實有 OPA627 的味道。與 OPA627 相比,音色比較直接,不經修飾。對我來說,ADA4627 可以當作「沒有 BB 味的 OPA627」來用。因為 Burr-Brown 系列的 OP-Amps,高頻往往修飾得太過圓潤,調味過重,不如 ADI 素雅,也不如 NS 清澈。
4. ADI AD8065AR
這是 ADI 的超高速 OP-Amps,頻寬達 145MHz,相當驚人。用在 UCC 穩壓上,效果也同樣驚人。音樂的速度飛快,所有音符都草草帶過,匆促異常。事實上音樂的速度不可能隨 OP-Amps 而變化,但聽起來就是奇快,非常詭異。故而 AD8065 雖然有趣,但完全不適用於目前的位置。
5. ADI AD8610BR
這是 ADI 針對音響應用設計的 OP-Amps。在剛推出的那陣子,頗為熱門。尤其是 dual 版 AD8620 經常用於耳擴,廣受耳機族好評。但 AD8610BR 和前面幾款 ADI 的 OP-Amps 相比,卻顯得最平庸,最沒有個性。而且,AD8610 的音色也有點修飾,好像多了一顆交連電容一樣,不透明,不如其他 ADI 直接。相比之下,TI/BB 設計給音響用的 OPA134,雖然有 BB 味,但韻味更好更有特色。
6. TI/BB OPA627BP
OPA627 或許是最著名的 OP-Amp,不玩 DIY 的音響迷也能琅琅上口。更有一些廠機用家,根本不考慮電路需求和音色偏好,盲目購買昂貴的 OPA627SM 來替換,以為這樣就是王道中的王道。這顆 OP-Amp 的特色是頻帶寬闊,低頻豐沛,動態強勁,或許迎合了台灣人的口味。而我始終覺得 OPA627 偏向「大港」,標準美式作風,一味強調動態和寬頻,沒有什麼氣質,對音樂的刻劃不夠深入。
7. TI/BB OPA277PA
這顆 OP-Amp 聲底稍薄,但音色非常樸素,又有特別的韻味,是 TI/BB 旗下少數有氣質者。不過整體來說,雖有特色,等級卻不夠高,不如同樣樸素卻遠為高貴的 OPA111。
8. TI/BB OPA227P
在以往印象中,這顆 OP-Amp 編號類似 OPA277,聲音走向也接近。果然聲音同樣樸素,但各方面都比 OPA277 要差一點,完全沒有獨特之處,不如直接採用 OPA277。非常平庸的 OP-Amp。
9. TI/BB OPA134PA
這是 TI/BB 專為音響應用設計的 OP-Amp,聽感上的確有一種 Audio Grade 的質感,滑順、有彈性,但反過來說就是音染明顯。我不欣賞這種調味。同樣針對音響應用的 OP-Amps,透明平實的 NS LME49710 品味高明許多,然而 OPA134 又比平庸無趣的 AD8610 好上一點。
10. TI/BB OPA111BM
OPA111 相當特別,只有 AM、BM、SM 三種金屬殼等級,與前面的塑膠等級相比,似乎不太公平,但不論音色走向,OPA111BM 的質感和 S/N 比確實高出其他 OP-Amps 一大截。OPA111 速度稍慢,音色平實,不特別強調動態或低頻,較無我所不喜的「BB 味」,比 OPA627 更樸素內斂。把 OPA111BM 用在 UCC 穩壓上,噪訊超低,分離度極佳,質感高貴,大幅提高了整體的客觀品質,卻沒有添加太多本身個性,是相當實用的選擇。
手邊還有很多 OP-Amps,但有些用在此處會震盪(如 AD797 和 AD843),有些則是向來不合我的胃口(如 NE5534 和 OPA604),還有一些是電流回授(如 AD844 和 AD811),也就不試聽詳述了。
以上十顆裡,我目前比較偏好 AD847、ADA4627、OPA111 這三顆。這三者走向有別,各有妙處。AD847 婉轉動人、ADA4627 痛快淋漓,OPA111 噪訊極低,質感特佳。OP-Amps 有半標準化的介面,電路設計不同,卻可以替換使用,這比單純換真空管或電容電阻有趣許多。同樣的,如果只追求昂貴的 BM、SM 等級,那仍然是在相同電路下,找尋更好的封裝方式或製造品質而已。不如在不同種類的 OP-Amps 之間試聽比較,針對當前的應用位置,選擇出最合適自己聆賞品味的款式。
UCC 穩壓用到一顆 OP-Amps,這顆 OP-Amps 用來控制輸出電壓,就在迴授路徑上,責任重大。最近持續調整 First Watt B1 Preamp 的電源,幾經試驗,確認 UCC 穩壓對此 OP-Amps 非常敏感,OP-Amps 本身的個性走向對 B1,乃至於對全系統的音色韻味都有鮮明的影響。在完成 UCC 穩壓之初,先採用 UCC 推薦的 NS LME49710,這顆 OP-Amp 表現穩定,我也頗愛其音色。如今穩壓的其他環節已經調整得差不多了,於是重新回到這個部份,針對目前的系統,慎重挑選最適合的 OP-Amps。
晚上朋友來找我,正好一起試聽各家 OP-Amps,以下稍微筆記一下這些 OP-Amps 的音色和個性。
1. NS LME49710NA
這是 UCC 官方推薦的 OP-Amps。這顆 OP-Amps 很新,專為 Hi-Fi 音響應用設計。聲音的確也相當不凡,非常通透,是手邊所有 OP-Amps 裡最透明的。全頻段的音色一致,非常平坦寬闊。可惜聲音過於直率,對音樂的表現比較單調,缺乏張力,久聽之後常常感到無趣。
2. ADI AD847J
這是我最喜歡的 OP-Amps 之一,也是 ADI 的 OP-Amps 裡我個人最偏愛的。AD847 速度夠快,頻寬表現也不錯,難得的是非常有表現力,嬌柔婉轉,特別強調音樂中的抑揚頓挫,傳達情緒起伏。與 LME49710 相比,高頻稍為衰減,高、中、低頻的音色不太一致,不如 LME49710 那麼平坦寬敞。
3. ADI ADA4627BRZ
OPA627 是 TI/BB 旗下大名鼎鼎的「天王級」OP-Amp。這顆 ADA4627 據說是 ADI 版的 OPA627,架構、特性皆類似 OPA627,可以作為 OPA627 的替換品。ADA4627 高低頻延伸非常優秀,音響性極佳,尤其低頻渾厚、氣勢如虹,確實有 OPA627 的味道。與 OPA627 相比,音色比較直接,不經修飾。對我來說,ADA4627 可以當作「沒有 BB 味的 OPA627」來用。因為 Burr-Brown 系列的 OP-Amps,高頻往往修飾得太過圓潤,調味過重,不如 ADI 素雅,也不如 NS 清澈。
4. ADI AD8065AR
這是 ADI 的超高速 OP-Amps,頻寬達 145MHz,相當驚人。用在 UCC 穩壓上,效果也同樣驚人。音樂的速度飛快,所有音符都草草帶過,匆促異常。事實上音樂的速度不可能隨 OP-Amps 而變化,但聽起來就是奇快,非常詭異。故而 AD8065 雖然有趣,但完全不適用於目前的位置。
5. ADI AD8610BR
這是 ADI 針對音響應用設計的 OP-Amps。在剛推出的那陣子,頗為熱門。尤其是 dual 版 AD8620 經常用於耳擴,廣受耳機族好評。但 AD8610BR 和前面幾款 ADI 的 OP-Amps 相比,卻顯得最平庸,最沒有個性。而且,AD8610 的音色也有點修飾,好像多了一顆交連電容一樣,不透明,不如其他 ADI 直接。相比之下,TI/BB 設計給音響用的 OPA134,雖然有 BB 味,但韻味更好更有特色。
6. TI/BB OPA627BP
OPA627 或許是最著名的 OP-Amp,不玩 DIY 的音響迷也能琅琅上口。更有一些廠機用家,根本不考慮電路需求和音色偏好,盲目購買昂貴的 OPA627SM 來替換,以為這樣就是王道中的王道。這顆 OP-Amp 的特色是頻帶寬闊,低頻豐沛,動態強勁,或許迎合了台灣人的口味。而我始終覺得 OPA627 偏向「大港」,標準美式作風,一味強調動態和寬頻,沒有什麼氣質,對音樂的刻劃不夠深入。
7. TI/BB OPA277PA
這顆 OP-Amp 聲底稍薄,但音色非常樸素,又有特別的韻味,是 TI/BB 旗下少數有氣質者。不過整體來說,雖有特色,等級卻不夠高,不如同樣樸素卻遠為高貴的 OPA111。
8. TI/BB OPA227P
在以往印象中,這顆 OP-Amp 編號類似 OPA277,聲音走向也接近。果然聲音同樣樸素,但各方面都比 OPA277 要差一點,完全沒有獨特之處,不如直接採用 OPA277。非常平庸的 OP-Amp。
9. TI/BB OPA134PA
這是 TI/BB 專為音響應用設計的 OP-Amp,聽感上的確有一種 Audio Grade 的質感,滑順、有彈性,但反過來說就是音染明顯。我不欣賞這種調味。同樣針對音響應用的 OP-Amps,透明平實的 NS LME49710 品味高明許多,然而 OPA134 又比平庸無趣的 AD8610 好上一點。
10. TI/BB OPA111BM
OPA111 相當特別,只有 AM、BM、SM 三種金屬殼等級,與前面的塑膠等級相比,似乎不太公平,但不論音色走向,OPA111BM 的質感和 S/N 比確實高出其他 OP-Amps 一大截。OPA111 速度稍慢,音色平實,不特別強調動態或低頻,較無我所不喜的「BB 味」,比 OPA627 更樸素內斂。把 OPA111BM 用在 UCC 穩壓上,噪訊超低,分離度極佳,質感高貴,大幅提高了整體的客觀品質,卻沒有添加太多本身個性,是相當實用的選擇。
手邊還有很多 OP-Amps,但有些用在此處會震盪(如 AD797 和 AD843),有些則是向來不合我的胃口(如 NE5534 和 OPA604),還有一些是電流回授(如 AD844 和 AD811),也就不試聽詳述了。
以上十顆裡,我目前比較偏好 AD847、ADA4627、OPA111 這三顆。這三者走向有別,各有妙處。AD847 婉轉動人、ADA4627 痛快淋漓,OPA111 噪訊極低,質感特佳。OP-Amps 有半標準化的介面,電路設計不同,卻可以替換使用,這比單純換真空管或電容電阻有趣許多。同樣的,如果只追求昂貴的 BM、SM 等級,那仍然是在相同電路下,找尋更好的封裝方式或製造品質而已。不如在不同種類的 OP-Amps 之間試聽比較,針對當前的應用位置,選擇出最合適自己聆賞品味的款式。
2009年10月10日 星期六
資訊封閉的台灣音響圈
台灣地處亞洲邊彊,位於小小的海島。島上人民沒有獨立思考的素養,拙於吸收外文資訊,國內媒體和社群成為灌輸人民知識的唯一來源。在這種情況下,資訊封閉的情況非常嚴重,等於兩千萬人一起坐在一起小小的井裡,看著天上偶然經過的浮雲飛鳥,就以為世界如此。
在封閉保守的音響圈,更是如此。在台灣對 hi-end 品牌的認識和評價,和英語世界的看法有天壤之別,和日語世界的看法也大異其趣。有人歸諸國人的「音響品味」有別於日本或英美,對於這些 hi-end 品牌有自己的一套看法。其實是代理商與音響雜誌掌握資訊,國人對音響的認識,泰半只能經由代理商和音響雜誌所開的一小扇天窗去認識,而很少人能走出門外,一覽世界之奇之大。
最誇張的無疑是 MBL。MBL 在台灣如日中天,高倨德國品牌的第一位(甚至歐陸第一品牌也不為過),每次新器材推出,彷彿都是了不起的鉅作。但在國外呢?有多少人討論 MBL?有多少國外媒體像台灣的雜誌如此全力盛讚,讓 MBL 享受帝王般的待遇?又如 B&W,在台灣更是呼風喚雨,音響外行人或許不知道 MBL,但稍微接觸劇院喇叭的新手,必定耳聞 B&W。但在國外呢?在 Audio Asylum 上有這麼多人討論 B&W 嗎?再說 BBC LS3/5A ,在台灣二手行情水漲船高,據說快要漲到原價的兩倍了。但在美國二手市場根本就像垃圾一樣隨便亂賣。有人在國外撿到便宜,還沾沾自喜,以為外國人不識貨。事實上 LS3/5A 又是什麼好貨了?把垃圾拿回來當寶貝,就叫做識貨嗎?
正是台灣音響迷吸取資訊的方式這麼狹窄,只要有心,代理商和雜誌社很容易聯手打造形象,把二線品牌重新包裝,塑造為 hi-end 精品的一方之霸。之前某位主筆很意得的說,台灣人非常欣賞某個歐洲品牌,該廠一半以上的貨都銷至台灣。國際一線大廠,竟然一半以上的市場要靠台灣人捧場?事實上該廠本是二三線品牌,經過台灣代理商雜誌社包裝宣傳,當然貨都銷過來了。說難聽一點,這分明就是外國人不要的東西,通通丟到台灣來嘛!雜誌社和代理商支手遮天,改造台灣人對音響的認知,洗腦如此成功,難怪要得意了。
說穿了,台灣音響迷就和大多數台灣人一樣沒出息,沒有思辨能力,不會學以致用。在網路普及,重視外文的年代,這些有錢有閒的音響迷竟然不會好好利用網路,了解天地之大,世界之無奇不有。網路普及,結果只會在 MyAV 上貼圖打屁,上萬篇文章卻沒有多少火花。重視外文,但外文能力侷限於考試工作,餘暇卻不能閱讀外文雜誌外文網站。這不就像民國初年死不肯剪辮子的「前朝遺民」一樣,賦與自由的權力卻不敢享受,自甘淪為資訊奴隸,任由商人媒體剝屑欺凌。
在封閉保守的音響圈,更是如此。在台灣對 hi-end 品牌的認識和評價,和英語世界的看法有天壤之別,和日語世界的看法也大異其趣。有人歸諸國人的「音響品味」有別於日本或英美,對於這些 hi-end 品牌有自己的一套看法。其實是代理商與音響雜誌掌握資訊,國人對音響的認識,泰半只能經由代理商和音響雜誌所開的一小扇天窗去認識,而很少人能走出門外,一覽世界之奇之大。
最誇張的無疑是 MBL。MBL 在台灣如日中天,高倨德國品牌的第一位(甚至歐陸第一品牌也不為過),每次新器材推出,彷彿都是了不起的鉅作。但在國外呢?有多少人討論 MBL?有多少國外媒體像台灣的雜誌如此全力盛讚,讓 MBL 享受帝王般的待遇?又如 B&W,在台灣更是呼風喚雨,音響外行人或許不知道 MBL,但稍微接觸劇院喇叭的新手,必定耳聞 B&W。但在國外呢?在 Audio Asylum 上有這麼多人討論 B&W 嗎?再說 BBC LS3/5A ,在台灣二手行情水漲船高,據說快要漲到原價的兩倍了。但在美國二手市場根本就像垃圾一樣隨便亂賣。有人在國外撿到便宜,還沾沾自喜,以為外國人不識貨。事實上 LS3/5A 又是什麼好貨了?把垃圾拿回來當寶貝,就叫做識貨嗎?
正是台灣音響迷吸取資訊的方式這麼狹窄,只要有心,代理商和雜誌社很容易聯手打造形象,把二線品牌重新包裝,塑造為 hi-end 精品的一方之霸。之前某位主筆很意得的說,台灣人非常欣賞某個歐洲品牌,該廠一半以上的貨都銷至台灣。國際一線大廠,竟然一半以上的市場要靠台灣人捧場?事實上該廠本是二三線品牌,經過台灣代理商雜誌社包裝宣傳,當然貨都銷過來了。說難聽一點,這分明就是外國人不要的東西,通通丟到台灣來嘛!雜誌社和代理商支手遮天,改造台灣人對音響的認知,洗腦如此成功,難怪要得意了。
說穿了,台灣音響迷就和大多數台灣人一樣沒出息,沒有思辨能力,不會學以致用。在網路普及,重視外文的年代,這些有錢有閒的音響迷竟然不會好好利用網路,了解天地之大,世界之無奇不有。網路普及,結果只會在 MyAV 上貼圖打屁,上萬篇文章卻沒有多少火花。重視外文,但外文能力侷限於考試工作,餘暇卻不能閱讀外文雜誌外文網站。這不就像民國初年死不肯剪辮子的「前朝遺民」一樣,賦與自由的權力卻不敢享受,自甘淪為資訊奴隸,任由商人媒體剝屑欺凌。
2009年10月9日 星期五
DIY 參考書
沒有機會進入高職電子科,又錯過大學電機系,對電子電路雖有興趣,卻始終不曾登堂入室,接受專業訓練。如今只好隨意找些好書來當消遣,用坐車、等人、睡前、上課的時間讀讀。
以下是這幾年下來長伴我左右的好書:
最早是在 diyAudio 上看到 Elso Kwak 大力推薦這本書,然而這本書的確也是類比電路的經典教材。其實並不好讀,對於初學者來說,難度跳得太深,不太容易自行鑽研。但裡面有豐富的知識和參考電路,當作課本自修有點太難,卻是非常理想的 reference 或 cookbook。
在 Amazon 上看 The Art of Electronics 的書評,有人提到了這本 The Circuit Designer's Companion,認為這本更容易入門,合適對電子電路一知半解的新手。對我來說,這本書最大的好處是輕薄短小,適合隨身攜帶。以至於時時放在包包裡,上課、吃飯、等人、等紅綠燈,舉凡零碎時間都能讀上一讀。本書內容包羅萬象,從 layout, grounding 到 PCB 的材質都有提到,也涵蓋了電子電路的基礎知識。理論與算式極少,偏重概念說明。當作課本或許不夠 solid,但卻是很好的速查 reference,也是非常好的入門讀物。
這是真空管擴大機製作最經典的書了,Morgan Jones 亦是此領域的知名作家。這本書定位在非本科系的一般 DIYer,內容不深,從最簡單的歐姆定律講起。尤其真空管擴大機電路本來也不太複雜,只要學會基本工作組態,會計算工作點也就能夠靈活運用了。這本書並沒有上面兩本那麼 hard,讀起來比較 trivial,更適合休閒。如果要買一本書來學習設計真空管擴大機,這本畢竟是最好的選擇。
Morgan Jones 還有出另一本 Building Valve Amplifiers,講得是實作真空管機的細節。這本書單是工具介紹就佔了許多篇幅,講到機箱如何切割開孔又佔了好幾 頁,卻沒有深入 grounding, layout, wiring 之類的問題。特別是搭棚和佈線,這是真空管擴大機實作最重要的一環,我本來以為這會是本書的重點,結果令我失望了。所以還是看 Valve Amplifiers 就夠了。
以下是這幾年下來長伴我左右的好書:
The Art of Electronics, by by Paul Horowitz (Author), Winfield Hill
最早是在 diyAudio 上看到 Elso Kwak 大力推薦這本書,然而這本書的確也是類比電路的經典教材。其實並不好讀,對於初學者來說,難度跳得太深,不太容易自行鑽研。但裡面有豐富的知識和參考電路,當作課本自修有點太難,卻是非常理想的 reference 或 cookbook。
The Circuit Designer's Companion, Second Edition, by Tim Williams
Valve Amplifiers, Third Edition, by Morgan Jones
這是真空管擴大機製作最經典的書了,Morgan Jones 亦是此領域的知名作家。這本書定位在非本科系的一般 DIYer,內容不深,從最簡單的歐姆定律講起。尤其真空管擴大機電路本來也不太複雜,只要學會基本工作組態,會計算工作點也就能夠靈活運用了。這本書並沒有上面兩本那麼 hard,讀起來比較 trivial,更適合休閒。如果要買一本書來學習設計真空管擴大機,這本畢竟是最好的選擇。
Morgan Jones 還有出另一本 Building Valve Amplifiers,講得是實作真空管機的細節。這本書單是工具介紹就佔了許多篇幅,講到機箱如何切割開孔又佔了好幾 頁,卻沒有深入 grounding, layout, wiring 之類的問題。特別是搭棚和佈線,這是真空管擴大機實作最重要的一環,我本來以為這會是本書的重點,結果令我失望了。所以還是看 Valve Amplifiers 就夠了。
2009年10月8日 星期四
47 Lab 新產品
47 Laboratory 的產品線穩定而長銷,只有高低兩個系列,沒有太多功能重疊的器材。十年下來,包括各式線材、墊材、拆CD刀、唱片墊等瑣碎的週邊,目前也只有30個產品。相較於眾多 hi-end 廠牌,逐年改款、產線複雜多變,47 Labs 的堅持和頑固亦發可敬可愛,展現他們對信念的忠實貫徹,對產品的絕對信心。
近幾年來,除了 Model 4724 黑膠轉盤之外,許久不見新的電子產品。事實上 47 Labs 的產品線已經非常週全,數位、類比、擴大機、喇叭一應俱全,除了前級,已經涵蓋音響系統所有環節(而前級在 47 Labs 系統中非必需品)。最近 47 Labs 終於推出兩款電子產品,分別是 Model 4730 FM Tuner 和 Model 4732 USB DAC,頗出乎意料,教人眼睛一亮。
Model 4730 屬於高級系列(Special Models),和威名赫赫的 Gain Card、Flat Fish、Phono Cube 等產品並列,也有個別緻的名字,叫做 Midnight Blue。不過我對 Midnight Blue 的外型感到錯愕:固然比過去的產品活潑新奇,也呼應了 Midnight Blue 這個名字的詩想,然而整體來說,比例和配置有點違和,不如其他 Special Models 產品簡約內斂,涵養豐富的成熟風味。
尤其是背版的素材和質感,神似低價位的 Shigaraki(信樂燒)系列。其實我一直對收音機(Tuner)充滿興趣。Tuner 有一種復古情懷,無論是操作、使用、甚至收聽節目的內容,都讓我想起小時候死守地下電台的早年時光。因此,心中一直存在平淡而終不滅絕的期望,想 DIY 一台收音機,或收集一部有口碑的二手銘機。然而這幾年收音機非常冷門,一直沒有理想的 DIY 線路讓我參考,也不知道從何下手挑選適合我品味的收音機。47 Labs 這台 Midnight Blue 無疑點燃我的興趣。47 Lab 的 Special Models 旗下每件器材都充滿原創性,我很好奇在二十一世紀,木村準二還能想出什麼與眾不同的點子來設計收音機。當然更想看看他的內部架構,最好也能自己做個 Midnightclone(不是我老愛 clone,台灣就是買不到 47 Lab 啊!)。
Model 4732 是現在當紅的 USB DAC,屬於低價的 Shigaraki 系列。外觀和其他 Shigaraki 產品一致:電源、線路分離的兩件式設計、樸絀的陶質外殼,沉穩耐看。可惜目前文宣太少,看不出內部端倪。比較平凡無奇的猜測是,使用 TI PCM2706 之類的 USB receiver,取 I2S 訊號出來,再送進 NOS TDA1543 解碼。這樣的架構最接近 47 Lab 原有的 DAC。不過,如此除了 NOS 仍是賣點之外,並沒有任何創意和原創性,也看不出在音質上有特出之處。也許正是這個原因,才將這個器材歸類到比較低調的「二軍」Shigaraki 系列。不過,我仍然期盼 47 Lab 不負所望,在 Linn 和 Ayre 之外,提出令人驚艷的 USB solution,向乾涸的 DIY 社群再度投下震撼彈。
附註:音響共和國最近有一篇木村準二的訪問,不過內容都是老梗,恰好反映國人對 47 Lab 的無知陌生。雖然提到了 USB DAC,可惜主編聽到 NOS 就大驚失色,未及深入 USB DAC 的其他特色。
2009年10月6日 星期二
Delicate Sound of Thunder: 獨樹一格的搖滾樂現場錄音
許多台灣音響迷不聽搖滾樂。有些人刻板地將搖滾樂與低俗、墮落、嗑藥連結在一起,認為那是不正經的年輕人在聽的,與高尚品味的 hi-end 音響道不相同。另一方面,搖滾樂大量運用電子樂器、噪訊、合成特效,錄音往往不太講究,音色粗礪原始,沒有音場可言,不像古典樂和爵士樂可以「原音重現」。
雖然如此,Pink Floyd 對錄音的講究無疑是搖滾樂裡的異數,尤其在 1970 年代,像他們如此重視音響效果,又留下這麼多傑出錄音的樂團實是曲指可數。Pink Floyd 的眾多唱片裡,我覺得以 Roger Walters 參與的年代所留下的錄音最有個性,也最耐聽。比如說 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 Wish You Were Here, The Wall, The Final Cut 都非常精彩,百聽不厭。令我意外的是,他們的現場演出錄音 Delicate Sound of Thunder 也相當優秀,超出我對搖滾樂團現場演出的期待。
一般來說,搖滾樂演唱會總是拿過去的熱門曲目出來雜燴,弄得像精選集一樣,雖然有即興的熱度和活力,但當作專輯欣賞,曲目之間的意念銜接往往不夠連貫,起承轉合不明顯,缺乏結構與張力。如此一來,儘管眾多經典名曲匯聚一堂,卻不知道整體的意涵何在,比起概念鮮明的專輯失色許多。
也就是這個原因,我很少買搖滾樂團的現場錄音。即使相當喜愛 Pink Floyd,也是直到幾乎收全專輯之後,才買入這張 1988 年的現場錄音 Delicate Sound of Thunder。當時 Roger Walters 已經離開 Pink Floyd,但演唱會的曲目仍然大多選自他所參與的佳作。雖然這也是串連眾多名曲的「精選輯」,但選曲組織卻有巧思,曲目與曲目之間的銜接過門也別有用心,使得這些出自不同年代不同專輯的名曲,有機地融合在一起,有了新的生命力,化為一張精彩無比,熱力萬分的「現場專輯」。
表演優秀,錄音也維持極高水準。演唱會場面浩大,舞台寬闊,台下又有成千上萬的歌迷,唱片卻忠實地記錄了寬廣的音場和現場的熱力。音質清晰,頻寬動態自然順暢,低頻雷霆萬鈞,痛快無比。把 Delicate Sound of Thunder 當作 Pink Floyd 黃金時代的精選輯來聽,真是再恰當也不過了。而且這份「精選輯」本身也是一張別出心裁,重新製作、現場錄音、存在獨立生命力的優異專輯。
2009年10月5日 星期一
Black Gate "Super E-Caps"
2003 年剛開始 DIY 的時候,我向日本 Black Gate 公司 Jelmax 尋問 Black Gate 電容的 datasheet,他們沒有 datasheet,卻向我要了住址,寄來一些相當於 DM 的文件。其中一份滿有趣的,專題介紹他們的無極性電容,並且鄭重推薦一種叫做 "Super E-Caps" 的「電容」。
所謂 Super E-Cap 是由一對相同規格的 Black Gate 無極性電容併聯而成。特別之處在於,這兩顆電容以極性相反的方向併聯。也就是說,第一顆電容的正極,接到第二顆電容的負極;第一顆電容的負極,接到第二顆電容的正極。由於是無極性電容,正負極反接並沒有安全顧慮。根據官方說辭,這種 "Super E-Cap" 接法(稱之為 Super-E configuration),在理論上有兩個好處。第一是容量變為兩倍,而等效串聯電阻(ESR)只有一半。這個好處與一般兩顆電容併聯並無不同。第二個好處是電容內部的電感效應有方向性,兩顆電容正反併聯,電感效應彼此抵消了,成為更理想的電容。
Black Gate N type 已經相當優秀,官方聲稱 "Super E-Caps" 還能更好,讓人相當興奮。我在 2003 年間實驗了幾次,訊號交連和電源供應等不同的部份都試過。在不同地方使用 Super E-Caps,其實都有共通的特色。最大的特點並不是因為容量加倍而低頻更豐厚,而是極為滑順細緻,有如綢緞般細膩有光澤的音色。將一對 4.7uF BG-N 電容併聯,容量將近 10uF,但在聽感上並不像 10uF 的 BG-N 電容,卻比較接近原本 4.7uF 的頻帶表現,高頻甚至更加通透。但更通透、更光滑,未必全然是優點。有些 diyAudio 網友嫌 Super E-Caps 聲音太平順,沒有個性,不如原本單顆 BG-N 電容活潑有勁。即使大多數的網友都認同 Super E-Caps 的表現,但 Super E-Caps 仍然無法成為風潮,因為 Black Gate 無極性電容本已相當昂貴,一次用兩顆等同再貴上一倍,進步卻有限,效益比不高,裝機時也很佔空間。後來隨著 Black Gate 停產,庫存品價格日漸攀升,就更沒有人討論 Super E configuration 了。
最近在調整 First Watt B1 Buffer 的電源,需要 220uF 的電容。一開始用 Black Gate FK,嫌聲音太薄,換上渾厚的 ROE EKS,卻又不夠開闊通透。Black Gate N 雖好,但我手上只有 100uF 的規格,而 UCC 電源對輸出電容的容值相當敏感,100uF 聲音太瘦,非 220uF 不可。最後想用兩顆 100uF / 50V BG-N 電容作併聯,而既然要併聯,當然就用 Super-E configuration,結果聽起來果然相當不錯,密度比 Black Gate FK 高上許多,渾厚耐聽。於是,我把 B1 放大主板上另一顆 1000uF 的 BG-NX 電容也改成 Super E-Caps,聲音自然又更酣暢了。
總而言之,Super E-Caps 是個有趣的玩法,但效益比不高。只是我剛好手邊有庫存的電容,不用也是放著,所以將就著這麼用,將來改機再拆下來。若是特地為了 Super E configuration 花兩倍的錢去買電容,就太不划算了。Black Gate 官方網站已經消失,但這裡尚能找到 Super E-Caps 的官方文件,值得參考。
所謂 Super E-Cap 是由一對相同規格的 Black Gate 無極性電容併聯而成。特別之處在於,這兩顆電容以極性相反的方向併聯。也就是說,第一顆電容的正極,接到第二顆電容的負極;第一顆電容的負極,接到第二顆電容的正極。由於是無極性電容,正負極反接並沒有安全顧慮。根據官方說辭,這種 "Super E-Cap" 接法(稱之為 Super-E configuration),在理論上有兩個好處。第一是容量變為兩倍,而等效串聯電阻(ESR)只有一半。這個好處與一般兩顆電容併聯並無不同。第二個好處是電容內部的電感效應有方向性,兩顆電容正反併聯,電感效應彼此抵消了,成為更理想的電容。
Black Gate N type 已經相當優秀,官方聲稱 "Super E-Caps" 還能更好,讓人相當興奮。我在 2003 年間實驗了幾次,訊號交連和電源供應等不同的部份都試過。在不同地方使用 Super E-Caps,其實都有共通的特色。最大的特點並不是因為容量加倍而低頻更豐厚,而是極為滑順細緻,有如綢緞般細膩有光澤的音色。將一對 4.7uF BG-N 電容併聯,容量將近 10uF,但在聽感上並不像 10uF 的 BG-N 電容,卻比較接近原本 4.7uF 的頻帶表現,高頻甚至更加通透。但更通透、更光滑,未必全然是優點。有些 diyAudio 網友嫌 Super E-Caps 聲音太平順,沒有個性,不如原本單顆 BG-N 電容活潑有勁。即使大多數的網友都認同 Super E-Caps 的表現,但 Super E-Caps 仍然無法成為風潮,因為 Black Gate 無極性電容本已相當昂貴,一次用兩顆等同再貴上一倍,進步卻有限,效益比不高,裝機時也很佔空間。後來隨著 Black Gate 停產,庫存品價格日漸攀升,就更沒有人討論 Super E configuration 了。
最近在調整 First Watt B1 Buffer 的電源,需要 220uF 的電容。一開始用 Black Gate FK,嫌聲音太薄,換上渾厚的 ROE EKS,卻又不夠開闊通透。Black Gate N 雖好,但我手上只有 100uF 的規格,而 UCC 電源對輸出電容的容值相當敏感,100uF 聲音太瘦,非 220uF 不可。最後想用兩顆 100uF / 50V BG-N 電容作併聯,而既然要併聯,當然就用 Super-E configuration,結果聽起來果然相當不錯,密度比 Black Gate FK 高上許多,渾厚耐聽。於是,我把 B1 放大主板上另一顆 1000uF 的 BG-NX 電容也改成 Super E-Caps,聲音自然又更酣暢了。
總而言之,Super E-Caps 是個有趣的玩法,但效益比不高。只是我剛好手邊有庫存的電容,不用也是放著,所以將就著這麼用,將來改機再拆下來。若是特地為了 Super E configuration 花兩倍的錢去買電容,就太不划算了。Black Gate 官方網站已經消失,但這裡尚能找到 Super E-Caps 的官方文件,值得參考。
2009年9月20日 星期日
CEC 轉盤的祕密
2010 年 6 月 22 日更新:後來 Peter Daniel 測量他的 CEC TL0,指出 Lampizator 的實驗設計有缺陷,CEC 的輸出在接上負載之後就變回漂亮的方波。詳情請見這篇後續。
波蘭 DIY 玩家 Lampizator 最近發表這篇文章,Deconstructing the CEC(解構 CEC),內容著實有趣。Lampizator 在美國買了一部二手 CEC TL-1X,為這部皮帶驅動的「銘機」紮實的工作讚嘆不已。然而,聽感上,與常年以來的看法相近,CEC 呈現著自然順暢,帶有一點黏性的「類比味」,但低頻卻不夠下沈有力,顯得頭重腳輕。
Lampizator 用示波器檢測 CEC TL-1X 的數位輸出訊號,發現 RCA 輸出的 SPDIF 波型居然是混亂的三角型波,而不是應當的方波:
而平衡輸出又是另一種雜亂無章的波型:
這實在令人震驚。便宜的 CD-Player 也能輸出漂亮的 SPDIF 方波,而投入相當物料,作工精緻的 CEC TL-1X 卻輸出如此荒腔走板的波型。更奇妙的是,這樣的輸出,聲音卻不差,還相當有特色!
於是 Lampizator 強烈懷疑這是 CEC 的調音手法,故意在數位輸出模組上動手腳,把方波打成特殊波型,這樣的波型 DAC 仍然能夠解碼,但卻有音色上的變化。接著,Lampizator 把可疑的數位輸出模組 bypass 掉,直接從 CD 解碼晶片拉出 SPDIF,果然得到了正常的方波輸出:
將這樣的訊號直接送入 DAC,據 Lampizator 說,聲音變得更好了。尤其是結實有勁的低頻通通回來了,而且富有魅力的中頻並沒有變差,音樂性、音場、空間感也都俱佳。於是 Lampizator 認為 CEC 幹了一件蠢事,用多餘的數位輸出模組「封印」了 TL-1X 優秀的低頻。
不過,我想 CEC 會這麼設計絕不是出於愚蠢。我沒能親耳聽到 Lampizator 直接拉出 SPDIF 的成果,不確定是否如他所說,低頻改善之餘,其他環節也沒有 trade-off。但 CEC 會這麼調音必然其目的,比如說,日本人習慣在小空間玩大喇叭,適量地弱化低頻,可以減少駐波問題,讓全頻帶更平衡。另一個可能是如此可以調整出溫和柔韌的音色,即所謂的「類比聲」,符合消費者對「皮帶驅動」的想像,區隔市場定位。而事實上,這樣特殊的音色來自數位輸出模組的「加料」,複雜精密的皮帶機構反而只是行銷噱頭。
這些情報又燃起我對 CEC 轉盤的好奇。CEC 詭譎的奇計淫巧非常有趣,Lampizator 精闢的專文破解也很有意思。我的 TL-51X 也有一張「可疑」的數位輸出模組,我也要 bypass 這張模組,直接聆聽原始 SPDIF 的聲音,看看正直善良的低頻是不是通通都回來了!
波蘭 DIY 玩家 Lampizator 最近發表這篇文章,Deconstructing the CEC(解構 CEC),內容著實有趣。Lampizator 在美國買了一部二手 CEC TL-1X,為這部皮帶驅動的「銘機」紮實的工作讚嘆不已。然而,聽感上,與常年以來的看法相近,CEC 呈現著自然順暢,帶有一點黏性的「類比味」,但低頻卻不夠下沈有力,顯得頭重腳輕。
Lampizator 用示波器檢測 CEC TL-1X 的數位輸出訊號,發現 RCA 輸出的 SPDIF 波型居然是混亂的三角型波,而不是應當的方波:
而平衡輸出又是另一種雜亂無章的波型:
這實在令人震驚。便宜的 CD-Player 也能輸出漂亮的 SPDIF 方波,而投入相當物料,作工精緻的 CEC TL-1X 卻輸出如此荒腔走板的波型。更奇妙的是,這樣的輸出,聲音卻不差,還相當有特色!
於是 Lampizator 強烈懷疑這是 CEC 的調音手法,故意在數位輸出模組上動手腳,把方波打成特殊波型,這樣的波型 DAC 仍然能夠解碼,但卻有音色上的變化。接著,Lampizator 把可疑的數位輸出模組 bypass 掉,直接從 CD 解碼晶片拉出 SPDIF,果然得到了正常的方波輸出:
將這樣的訊號直接送入 DAC,據 Lampizator 說,聲音變得更好了。尤其是結實有勁的低頻通通回來了,而且富有魅力的中頻並沒有變差,音樂性、音場、空間感也都俱佳。於是 Lampizator 認為 CEC 幹了一件蠢事,用多餘的數位輸出模組「封印」了 TL-1X 優秀的低頻。
不過,我想 CEC 會這麼設計絕不是出於愚蠢。我沒能親耳聽到 Lampizator 直接拉出 SPDIF 的成果,不確定是否如他所說,低頻改善之餘,其他環節也沒有 trade-off。但 CEC 會這麼調音必然其目的,比如說,日本人習慣在小空間玩大喇叭,適量地弱化低頻,可以減少駐波問題,讓全頻帶更平衡。另一個可能是如此可以調整出溫和柔韌的音色,即所謂的「類比聲」,符合消費者對「皮帶驅動」的想像,區隔市場定位。而事實上,這樣特殊的音色來自數位輸出模組的「加料」,複雜精密的皮帶機構反而只是行銷噱頭。
這些情報又燃起我對 CEC 轉盤的好奇。CEC 詭譎的奇計淫巧非常有趣,Lampizator 精闢的專文破解也很有意思。我的 TL-51X 也有一張「可疑」的數位輸出模組,我也要 bypass 這張模組,直接聆聽原始 SPDIF 的聲音,看看正直善良的低頻是不是通通都回來了!
2009年9月18日 星期五
UCC Golden Reference Regulator for First Watt B1 Buffer
之前用過幾次 UCC 穩壓,印象不差,特別是用在前級或 DAC 的類比輸出級,音響性很好。但用在 DAC 或數位電路上,效果就不是那麼全面,有時還不如小巧便宜的三端子 IC 穩壓。每看國內 DIYer 製作 DAC,動輒採用三五組 UCC 穩壓,佔了機箱 2/3 的空間,所有供電一概由 UCC 穩壓供應,如此施為效果如何,實在令人好奇。
在 diyAudio 與 diyhifi 等討論區上閱覽,國外 DIYer 對於穩壓的使用比較靈活,處理不同的 loading 皆有個別考量。即使是 IC 穩壓,用法也相對多元細膩,針對不同的負載特性而設計。像小電流穩壓,10mA、50mA、200mA 即有許多選擇,不若國人毫無頭緒,一概採用 78xx 系列或 317 系列。
UCC 穩壓屬於 op-amps 串連式穩壓,這類穩壓相當經典,Horowitz 的教科書 The Art of Electronics 有教,Walt-Jung 發表的 Regulators for High-Performance Audio 更是響譽 DIY 社群,簡稱 Jung Regulator。Jung Regulator 初始也是針對 DAC 的類比放大、op-amps 前級等應用而設計,自始至終,很少看到外國人將 op-amps 穩壓應用在前級以外的地方。我過去曾以 8V 的 UCC 單電源穩壓供應 TDA1543 DAC,不至於衰聲,但也未盡理想。主要的問題是聲音較緊,不夠輕鬆,音質近似通用的三端子穩壓。以數位電路來說,仍然仔細校調的穩壓 IC 或 non-feedback 達靈頓電晶體串連式穩壓為佳。
在 diyAudio 與 diyhifi 等討論區上閱覽,國外 DIYer 對於穩壓的使用比較靈活,處理不同的 loading 皆有個別考量。即使是 IC 穩壓,用法也相對多元細膩,針對不同的負載特性而設計。像小電流穩壓,10mA、50mA、200mA 即有許多選擇,不若國人毫無頭緒,一概採用 78xx 系列或 317 系列。
UCC 穩壓屬於 op-amps 串連式穩壓,這類穩壓相當經典,Horowitz 的教科書 The Art of Electronics 有教,Walt-Jung 發表的 Regulators for High-Performance Audio 更是響譽 DIY 社群,簡稱 Jung Regulator。Jung Regulator 初始也是針對 DAC 的類比放大、op-amps 前級等應用而設計,自始至終,很少看到外國人將 op-amps 穩壓應用在前級以外的地方。我過去曾以 8V 的 UCC 單電源穩壓供應 TDA1543 DAC,不至於衰聲,但也未盡理想。主要的問題是聲音較緊,不夠輕鬆,音質近似通用的三端子穩壓。以數位電路來說,仍然仔細校調的穩壓 IC 或 non-feedback 達靈頓電晶體串連式穩壓為佳。
同是 op-amps 串連穩壓架構,但不同的組態設定與調整,聲音仍然有相當大的區別。UCC 調音非常用心,幾年間不斷地改版演進,國內少見。其穩壓在小功率類比線路上確然不錯,聲音輕快活潑,收放自如,動態大,全頻帶也相當平衡。對於前級和 DAC 輸出,不失為一個理想的電源選擇。
自從年初完成 Nelson Pass 的 First Watt B1 Buffer Preamp 之後,一直採用基本的 LT317 穩壓來供應 B1 所需的 +18V 電源。B1 所需的電流非常小,兩聲道合計只要 15mA 左右,大多數穩壓都能輕鬆應付。雖然如此,我嘗試以簡單的 TL431 shunt regulator 穩壓供電,效果卻不理想,聲音薄弱,推不出正常的動態。後來,又以自己相當喜愛,用為 TDA1543 供電的 non-feedback 三級達靈頓電晶體穩壓,音質純淨,但仍然有氣無力,要死不活,讓人舒不過氣。總而言之,經過幾個月的測試,最後仍然採用表現最穩定,聲音已相當全面的 LT317 作穩壓。
然而,我還是很想繼續嘗試 B1 的供電。這時想起過去將 UCC 穩壓用在 DAC 與前級的印象,便想拿出庫存的 UCC 正電單電源穩壓成品來使用。這個單電源成品是 2004 年的製作,設定為 8V 輸出,用來推動 TDA1543 DAC。試用一陣子之後,發覺 Elso Kwak 為 TDA1543 設計的 non-feedback 三級達靈頓電晶體穩壓更為寬鬆自然,便將這張 UCC 穩壓退役下來。當我上網找詢資料,想將 8V 輸出調整為 18V 時,卻發現 UCC 已經移除舊的安裝資料,改推新版的穩壓 PCB,Golden Reference Regulator。據 UCC 表示,新版穩壓表現全面勝出,於是便訂了一張來玩。
新版的電路其實差異不大,仍然是以 op-amps 決定輸出電壓,再由功率晶體隨藕的方式輸出電流。不過在配料的哲學上,卻有明顯的差異。雖然 UCC 自己賣電容,但這次竟然全面採用 WIMA MKP2 作 bypass,而完全沒有使用口碑卓著的 MKP2000 系列。或許是 WIMA MKP2 更小,腳距更短,更容易 layout 吧!當然,應該也有調音的學問在。此外,這次對整流二極體也有新的手法,不再採用 1N5062,改用 very short recovery time / soft recovery 的 IXYS DSEP 15-06A 二極體,併且併上小電容吸收噪訊。PCB 維持一貫的生產品質,組裝非常容易,三兩下就完成了。
我大致上是依照 UCC 的建議來配料的,但採用 AD780BN 來作電壓參考,是 2.5V 而不是 5V,所以更動了電阻比例,才能正確輸出 18V。此外電容改用手邊庫存的 Panasonic FM、Black Gate FK / N 等產品,電阻也改用熟悉的 Philips MPR-24,經過簡單的測試就安裝到 B1 上了。
起初,穩壓輸出電容是 Black Gate N Type 47uF / 50V 的規格,由於這顆電容和 B1 PCB 上的 input 電容併聯(我取消了原本 1 ohm 的輸入電阻),input 電容同樣也是 Black Gate N Type 47uF / 50V,形成 Super E-Caps 佈置,所以對 UCC 穩壓來說,輸出電容大約是 100uF 左右。然而,在這樣的組態下,B1 的聲音有點薄弱,低頻略少,氣勢不能完全施展。我記得之前使用 UCC 穩壓時,輸出電容的容值對其音色表現影響頗大,容值越小,速度越快,反之則較為寬厚。於是我改採 UCC 建議的數值,裝上 220uF 的 Black Gate FK,聲音果然寬鬆適暢許多。雖然 FK 不如 N Type,但在這個情況下容值比電容的級數更為重要。
另一個調整是 op-amps 的穩定電容 C3,這是一顆 22pF 的小電容。據之前的經驗,這顆小電容對聲音也有不小的影響,特別會改變泛音的音色和音樂的尾韻。UCC 建議使用陶磁電容,然而國內電料行所售之陶磁電容,皆不知其廠牌規格,難以選購最高級之 COG/NP0 級產品。只好先以 silver mica 電容取代,後來又以熟悉的 Philips 銀膜電容試音。相比之下,silver mica 電容較為活潑銳利,然而卻稍為硬了一點,又有一點髒。Philips 銀膜則比較平順自然,沒有什麼副作用,目前便使用 Philips 銀膜,有待日後購入 COG 陶磁電容再繼續試音。
至於整個穩壓電路的核心要角,op-amps,我仍然採用 UCC 建議之 NS LME49710。這的確是非常棒的 op-amps,之前曾與 AD797、AD847、AD8610、OPA627、OPA111 等在音響上頗有好評的 op-amps 比較,雖然 LME49710 並沒有 AD 系列的音樂性,也沒有 TI OPA 系列的厚實有力, 但非常的流暢平順,像水一樣透明,幾乎沒有存在感,實在難能可貴。
First Watt B1 Buffer Preamp 裝上 UCC Golden Reference Regulator 之後,經過兩三天的 run-in 和調整,聲音漸漸穩定。UCC 的音色與頻帶表現,與 LT317 穩壓差異不大,但細節豐富許多,S/N 比似乎更高了。最主要的改進則在動態,迭遇大場面時,比 LT317 更強健,足以穩定地支撐出堅實的音場,維持飽滿的音色,毫不軟腳,毫不紊亂,聽起來真的非常生動過癮。LT317 相比之下,在大動態、大場面下似乎少了口氣,音色突然轉薄,無法舒暢地大聲鳴放。不過目前 UCC 穩壓聲底比較尖細,聽小品、人聲、鋼琴,總覺得聲音太細瘦,不夠豐滿,LT317 相比之下卻沒有這個問題。或許 UCC 穩壓先天上聲音較薄,配上同樣不厚聲的 Panasonic FM、Black Gate、Philips MPR-24 等零件,有失平衡,這就仍然要繼續調整了。
雖然 Pass 說 B1 Buffer 對電源並不挑剔,接上便宜的 adaptor 就有好聲。事實上 B1 Buffer 對電源頗為敏感,搭配適當的穩壓設計,絕對有更上一層樓的助益。
2009年8月29日 星期六
攜盤獨出月荒涼
之前寫過一篇 IKEA Hacker 的文章,貼到某個木工討論區上,可惜所有回應都集中在 IKEA 的東西很粗,卻沒有意識到這些 hacker的創造力:把質感粗糙的組合家具加工成便宜卻有設計感的家私。同樣的東西,笨蛋以為是垃圾,但謙卑的人卻能看出其中的價值和義意。
有人說台灣人缺乏信心,不像西方人勇於表現自我。但我覺得這句話值得商榷。台灣人的矛盾在於,自己沒什麼斤兩,沒有獨立斷判的能力,只能盲目從眾,人云亦云,然而所從的對象往往早已落伍多時。但是對於新的概念和新的知識,在意見領袖背書認可之前,卻總習慣先輕視之鄙視之,並進一步打壓那些站在群眾之前,特立獨行的先知。看西文的 DIY 論壇,西方人對待知識的態度真是截然不同。隨便一個無名小卒提出新奇的構想,大家立刻試圖了解,用尊重的態度,就事論事地深入討論,既而把原始的 idea 擴大為有用的知識。同樣是東方人,日本人雖然較為缺乏結構上的創造力,也有點崇拜大頭的毛病,但對待未知事物的謙卑和自省,台灣人遠遠不及。
台灣政府搞了什麼「前進百大」計畫,即使窮盡努力,針對那些排行榜的 criteria 去 optimization,終於排進了百大,但人民基本素養如此,又有什麼屁用?難道就真的和先進國家並駕齊驅了嗎?
台灣的 DIY 界,山頭林立,幾個「教主」,各自麾下一群毫無主見,跟屁蟲一樣的信徒。玩音響玩得一點個性都沒有,像搞交社一樣,那還不如拿同樣的錢去參加聯誼會,或去搞個直銷,換張藍鑽來炫耀。你捧我,我捧你,大家一團合氣,豈不妙極?
回到原點,今天看到了這一系列 IKEA hacking 作品,多麼的簡單,多麼有趣!更不必說這個充滿禪意的 shelf of shelves。這些設計再簡單不過,但其蘊藉的 impact 卻非常豐富。於是我又想到 47Labs 的產品,他們正是名符其實的 only the simplest can accommodate the most complex.
有人說台灣人缺乏信心,不像西方人勇於表現自我。但我覺得這句話值得商榷。台灣人的矛盾在於,自己沒什麼斤兩,沒有獨立斷判的能力,只能盲目從眾,人云亦云,然而所從的對象往往早已落伍多時。但是對於新的概念和新的知識,在意見領袖背書認可之前,卻總習慣先輕視之鄙視之,並進一步打壓那些站在群眾之前,特立獨行的先知。看西文的 DIY 論壇,西方人對待知識的態度真是截然不同。隨便一個無名小卒提出新奇的構想,大家立刻試圖了解,用尊重的態度,就事論事地深入討論,既而把原始的 idea 擴大為有用的知識。同樣是東方人,日本人雖然較為缺乏結構上的創造力,也有點崇拜大頭的毛病,但對待未知事物的謙卑和自省,台灣人遠遠不及。
台灣政府搞了什麼「前進百大」計畫,即使窮盡努力,針對那些排行榜的 criteria 去 optimization,終於排進了百大,但人民基本素養如此,又有什麼屁用?難道就真的和先進國家並駕齊驅了嗎?
台灣的 DIY 界,山頭林立,幾個「教主」,各自麾下一群毫無主見,跟屁蟲一樣的信徒。玩音響玩得一點個性都沒有,像搞交社一樣,那還不如拿同樣的錢去參加聯誼會,或去搞個直銷,換張藍鑽來炫耀。你捧我,我捧你,大家一團合氣,豈不妙極?
回到原點,今天看到了這一系列 IKEA hacking 作品,多麼的簡單,多麼有趣!更不必說這個充滿禪意的 shelf of shelves。這些設計再簡單不過,但其蘊藉的 impact 卻非常豐富。於是我又想到 47Labs 的產品,他們正是名符其實的 only the simplest can accommodate the most complex.
2009年8月24日 星期一
Modifying Philips CD-680, Part IV
最近在改 Philips CD-680,其中一個重點是 reclocking:用高精度的震盪器代替 SAA7220 週邊的簡易 crystal 震盪器。
我目前試過兩種架構,一是 Elso Kwak 的 KWAK-CLOCK 7,二是採用 XO 和 TCXO 搭配 odiofan XO 穩壓板。
KWAK-CLOCK 7 的表現前文已述,XO 系列則隨著所採用的 XO 有很大的變化。CD-680 的時脈為 11.2896MHz,我手上有三顆 oscillators,一是阿仁 I2S to SPDIF 套件裡付的 XO,一是在台北車站地下街「金電子」買到的正方型 XO,還有一顆是 odiofan 所賣,號稱 1ppm 精度的 TCXO。
odiofan 的 XO 穩壓板設計得不錯,穩壓線路與 KWACK-CLOCK 7 的正電5V部份雷同,以 TL431 作電壓參考,以 BC550 follower 放大電流,許多環節都有細心的 decoupling 處理,layout 雖然比較不理想,但也還可以接受。總體來說,是少見的用心設計,售價又實惠。
兩顆 XO 插上穩壓板,都很順利地工作了。聲音各不相同,金電子的 XO 聲音比較硬,雖然銳利清晰,但沒有什麼韻味,有點類似低階電腦訊源的聲音,不耐聽。阿仁套件裡附的 XO 聲音好上一些,柔順許多,沒有什麼稜角。最奇怪的是 odiofan 的 TCXO,插上為其設計的穩壓板之後,卻不能運作。幾經測試,和賣方數次往來之後,發現要在 oscillator 的輸出端串上 0.01uF 的電容才能工作,而且只能串電容,再多串一根 47ohm 的小電阻又不能運作了,實在是相當古怪。
不過這顆難搞的 TCXO 發聲之後,我也就釋懷了。因為接上 TCXO 之後,聲音明顯進步許多,大大勝過前兩顆 XO。主要的差別是低頻量感大幅增加,而且更為紮實穩固,全頻段的聲音都變得相當清晰浮凸,也不像第一顆 XO 有硬聲不耐聽的問題。目前的感覺是 odiofan TCXO > KC-7 > 阿仁套件內附的 XO > 金電子所賣的 XO。不過 TCXO 並沒有全面勝過 KC-7,KC-7 有一種特殊的類比韻味,難以言傳。有點類似 CEC 皮帶轉盤的特質,輕鬆微帶黏性的聲音,這點完全不是 hifi 走向的 TCXO 比得上的。
其實 KC-7 用的也只是普通的 crystal,再以 AD8561 整波輸出而已,jitter 很難說有多低(實測 KC-7 的 jitter 也確實不低)。假如把 crystal 的部份以 low jitter TCXO 取代,同樣以 AD8561 輸出,不知是否能兼得二者之長呢?
有趣的是,odiofan TCXO 必備的 0.01uF clock 輸出電容,對聲音也有不小的影響。我試過新買的 Simens polystyrene 電容,覺得聲音太亮太硬,換成熟悉的 Rel-Cap RTE polystyrene 電容,想不到聲音竟然也往 Rel-Cap RT 用在類比電路的走向前進,變得柔軟豐厚,質感高雅。零件在類比電路的個性走向,不但在數位電路上呈現一致的表現(比如說 SPDIF 輸入交連電容、IC 的 decoupling 電容等),甚至在 clock 的輸出交連也如此,真是不可思異。
我目前試過兩種架構,一是 Elso Kwak 的 KWAK-CLOCK 7,二是採用 XO 和 TCXO 搭配 odiofan XO 穩壓板。
KWAK-CLOCK 7 的表現前文已述,XO 系列則隨著所採用的 XO 有很大的變化。CD-680 的時脈為 11.2896MHz,我手上有三顆 oscillators,一是阿仁 I2S to SPDIF 套件裡付的 XO,一是在台北車站地下街「金電子」買到的正方型 XO,還有一顆是 odiofan 所賣,號稱 1ppm 精度的 TCXO。
odiofan 的 XO 穩壓板設計得不錯,穩壓線路與 KWACK-CLOCK 7 的正電5V部份雷同,以 TL431 作電壓參考,以 BC550 follower 放大電流,許多環節都有細心的 decoupling 處理,layout 雖然比較不理想,但也還可以接受。總體來說,是少見的用心設計,售價又實惠。
兩顆 XO 插上穩壓板,都很順利地工作了。聲音各不相同,金電子的 XO 聲音比較硬,雖然銳利清晰,但沒有什麼韻味,有點類似低階電腦訊源的聲音,不耐聽。阿仁套件裡附的 XO 聲音好上一些,柔順許多,沒有什麼稜角。最奇怪的是 odiofan 的 TCXO,插上為其設計的穩壓板之後,卻不能運作。幾經測試,和賣方數次往來之後,發現要在 oscillator 的輸出端串上 0.01uF 的電容才能工作,而且只能串電容,再多串一根 47ohm 的小電阻又不能運作了,實在是相當古怪。
不過這顆難搞的 TCXO 發聲之後,我也就釋懷了。因為接上 TCXO 之後,聲音明顯進步許多,大大勝過前兩顆 XO。主要的差別是低頻量感大幅增加,而且更為紮實穩固,全頻段的聲音都變得相當清晰浮凸,也不像第一顆 XO 有硬聲不耐聽的問題。目前的感覺是 odiofan TCXO > KC-7 > 阿仁套件內附的 XO > 金電子所賣的 XO。不過 TCXO 並沒有全面勝過 KC-7,KC-7 有一種特殊的類比韻味,難以言傳。有點類似 CEC 皮帶轉盤的特質,輕鬆微帶黏性的聲音,這點完全不是 hifi 走向的 TCXO 比得上的。
其實 KC-7 用的也只是普通的 crystal,再以 AD8561 整波輸出而已,jitter 很難說有多低(實測 KC-7 的 jitter 也確實不低)。假如把 crystal 的部份以 low jitter TCXO 取代,同樣以 AD8561 輸出,不知是否能兼得二者之長呢?
有趣的是,odiofan TCXO 必備的 0.01uF clock 輸出電容,對聲音也有不小的影響。我試過新買的 Simens polystyrene 電容,覺得聲音太亮太硬,換成熟悉的 Rel-Cap RTE polystyrene 電容,想不到聲音竟然也往 Rel-Cap RT 用在類比電路的走向前進,變得柔軟豐厚,質感高雅。零件在類比電路的個性走向,不但在數位電路上呈現一致的表現(比如說 SPDIF 輸入交連電容、IC 的 decoupling 電容等),甚至在 clock 的輸出交連也如此,真是不可思異。
2009年8月13日 星期四
Modifying Philips CD-680, Part III
這次改機重點有二,一是從 Philips CD-680 I2S 訊號出來,直入 TDA1541A DAC,二是更換新的電源穩壓 IC。
CD-680 的解碼晶片是 SAA7210P 與 SAA7220P/A,很容易拉出 NOS I2S。參照這個波蘭文的連結,SAA7210 的 pinout 為:
1. pin 37 => SDATA
2. pin 38 => BCK
3. pin 39 => WS
4. pin 32 => DEEM
把這四條線,再加上地,用屏蔽線拉出來,以 5-pin 的佳能(Canon)端子輸出。
此外,還要把 mute 控制訊號拉到 SAA7210 上,也就是把 SAA7220 的 pin 23 拉線接到 SAA7210 的 pin 11,以免輸出雜訊。在 TDA1541A DAC 也做了對應的修改。先把 SPDIF 輸入斷路,再加入 5-pin Canon 端子作輸入,把三條 I2S 訊號,各串上小數值的碳膜電阻,接到 TDA1541A。
開聲一切順利,但直入 I2S 的聲音,卻沒有我想像中好。與 SPDIF 相比,聲音比較自然活潑,但整體平衡較為乾瘦,沒有 SPDIF 厚實,SN 也似乎較差。推測這應該和 I2S 的連線過長有關。I2S 連線最好不超過 30 公分,這在實做上相當困難,光是從 SAA7210 連到機殼就要 20 公分,TDA1541A 連到機殼又要 20 公分,外部連線盡量縮短也要 50 公分,加起來就將近一公尺了。難怪同樣支援 I2S 連線的 North Star Model 192,將機箱做得極淺,CD 與 DAC 疊在一起,如此才能大幅縮短 I2S 的連線。
Elso Kwak 對這個問題,提出了解決的方案:為 I2S 加上 buffer。用 74HC125 和 2N4401 做輸出 buffer,以幫助 I2S 傳輸。看起來滿妙的,也許是下一個改機的方案。
這次改機的第二個重點是電源。CD-680 的 5V 用電相當吃重,機構、Servo、解碼、DAC,都吃同一個 7805 穩壓 IC,早期的晶片耗電兇,這顆 7805 將近通過 1A 的電流。摘除了 TDA1541 之後,儘管有稍微好一點,但工作時仍然相當熱,許多 IC 共用一組穩壓,也不是很乾淨。所以增設多組 5V 穩壓,讓 Servo、SAA7210、SAA7220 獨立供電,勢在必行。但在獨立供電之前,我想先測試更動穩壓 IC 是否會帶來明顯的改善,所以目前還是維持單一 5V 的架構,先更換穩壓 IC。
原機採用的 IC 是 Motorola MC7805,已經相當優秀的 IC。一開始考慮更換的 candidate IC 是 LT1086-5 與 LM2940-5。這兩顆都是定固輸出電壓的穩壓 IC,LT1086 規格明顯優於 MC7805,更遠勝 LM2940,但腳位與 7805 不同,使用起來麻煩。LM2940 則與 7805 腳位相容,但規格遠遜。會考慮這顆 IC,是因為曾在 diyaudio 上看到討論,據說這系列的穩壓器,用在前級電路還不錯,Mark Levinson 的前級也以同系列的 LM2937 取代 7805,所以想試試看。但 LM2940 的規格真的太差,不論 line regulation、load regulation、PSRR 都與 MC7805 有所差距,所以實在不看好其表現。裝上 LM2940,並加上 SMD 電容 bypassing,就上電開聲了。聲音果然不理想,聽感上 SN 比下降了,聲音有點乾薄,不耐聽。聽了半天仍然沒有任何改善,於是放棄,換回 MC7805。
在試聽 LM2940 的同時,我又查到一顆 TI 的新穩壓 IC TL780-05,這顆 IC 完全相容於 7805,但規格非常優秀,遠勝傳統的 7805,也勝過 LT1086 系列。於是我立刻向 RS Components 訂購這顆 IC 來試。TL780-05 到貨之後,立刻裝上去試用,結果非常好,似乎 SN 提高了,背景更安靜,聲音質感大幅提升,整體音色細膩許多。改善的幅度比過去將 7805 換成 LT1086 更明顯,效果更全面,特別是聲音寬鬆,沒有 317 或 1086 會讓聲音緊縮的缺點。這種改善的面向,很類似當年把 TDA1541A 普通版升級為皇冠版的感受。
發現好用的 TL780 系列,真是教人興奮。接下來便可以運用這顆 IC 來製作獨立穩壓了。要如何在現有的 PCB 下,加入新的穩壓,又要縮短穩壓與負載的距離,還要考慮 layout 和 grounding,似乎還要花時間研究實驗。看來在改機箱結構之前,單是電路就還有許多地方可以玩呢。
CD-680 的解碼晶片是 SAA7210P 與 SAA7220P/A,很容易拉出 NOS I2S。參照這個波蘭文的連結,SAA7210 的 pinout 為:
1. pin 37 => SDATA
2. pin 38 => BCK
3. pin 39 => WS
4. pin 32 => DEEM
把這四條線,再加上地,用屏蔽線拉出來,以 5-pin 的佳能(Canon)端子輸出。
此外,還要把 mute 控制訊號拉到 SAA7210 上,也就是把 SAA7220 的 pin 23 拉線接到 SAA7210 的 pin 11,以免輸出雜訊。在 TDA1541A DAC 也做了對應的修改。先把 SPDIF 輸入斷路,再加入 5-pin Canon 端子作輸入,把三條 I2S 訊號,各串上小數值的碳膜電阻,接到 TDA1541A。
開聲一切順利,但直入 I2S 的聲音,卻沒有我想像中好。與 SPDIF 相比,聲音比較自然活潑,但整體平衡較為乾瘦,沒有 SPDIF 厚實,SN 也似乎較差。推測這應該和 I2S 的連線過長有關。I2S 連線最好不超過 30 公分,這在實做上相當困難,光是從 SAA7210 連到機殼就要 20 公分,TDA1541A 連到機殼又要 20 公分,外部連線盡量縮短也要 50 公分,加起來就將近一公尺了。難怪同樣支援 I2S 連線的 North Star Model 192,將機箱做得極淺,CD 與 DAC 疊在一起,如此才能大幅縮短 I2S 的連線。
Elso Kwak 對這個問題,提出了解決的方案:為 I2S 加上 buffer。用 74HC125 和 2N4401 做輸出 buffer,以幫助 I2S 傳輸。看起來滿妙的,也許是下一個改機的方案。
這次改機的第二個重點是電源。CD-680 的 5V 用電相當吃重,機構、Servo、解碼、DAC,都吃同一個 7805 穩壓 IC,早期的晶片耗電兇,這顆 7805 將近通過 1A 的電流。摘除了 TDA1541 之後,儘管有稍微好一點,但工作時仍然相當熱,許多 IC 共用一組穩壓,也不是很乾淨。所以增設多組 5V 穩壓,讓 Servo、SAA7210、SAA7220 獨立供電,勢在必行。但在獨立供電之前,我想先測試更動穩壓 IC 是否會帶來明顯的改善,所以目前還是維持單一 5V 的架構,先更換穩壓 IC。
原機採用的 IC 是 Motorola MC7805,已經相當優秀的 IC。一開始考慮更換的 candidate IC 是 LT1086-5 與 LM2940-5。這兩顆都是定固輸出電壓的穩壓 IC,LT1086 規格明顯優於 MC7805,更遠勝 LM2940,但腳位與 7805 不同,使用起來麻煩。LM2940 則與 7805 腳位相容,但規格遠遜。會考慮這顆 IC,是因為曾在 diyaudio 上看到討論,據說這系列的穩壓器,用在前級電路還不錯,Mark Levinson 的前級也以同系列的 LM2937 取代 7805,所以想試試看。但 LM2940 的規格真的太差,不論 line regulation、load regulation、PSRR 都與 MC7805 有所差距,所以實在不看好其表現。裝上 LM2940,並加上 SMD 電容 bypassing,就上電開聲了。聲音果然不理想,聽感上 SN 比下降了,聲音有點乾薄,不耐聽。聽了半天仍然沒有任何改善,於是放棄,換回 MC7805。
在試聽 LM2940 的同時,我又查到一顆 TI 的新穩壓 IC TL780-05,這顆 IC 完全相容於 7805,但規格非常優秀,遠勝傳統的 7805,也勝過 LT1086 系列。於是我立刻向 RS Components 訂購這顆 IC 來試。TL780-05 到貨之後,立刻裝上去試用,結果非常好,似乎 SN 提高了,背景更安靜,聲音質感大幅提升,整體音色細膩許多。改善的幅度比過去將 7805 換成 LT1086 更明顯,效果更全面,特別是聲音寬鬆,沒有 317 或 1086 會讓聲音緊縮的缺點。這種改善的面向,很類似當年把 TDA1541A 普通版升級為皇冠版的感受。
發現好用的 TL780 系列,真是教人興奮。接下來便可以運用這顆 IC 來製作獨立穩壓了。要如何在現有的 PCB 下,加入新的穩壓,又要縮短穩壓與負載的距離,還要考慮 layout 和 grounding,似乎還要花時間研究實驗。看來在改機箱結構之前,單是電路就還有許多地方可以玩呢。
2009年8月11日 星期二
為 Colin 喝采
夜裡讀 MyAV,不意看到 Colin 這篇文章,令人拍案叫絕,可謂 MyAV 創站以來最好的文章了。對新手而言,這樣的言論似乎不易領會,但實在是相當受用的金玉良言。
可惜,似乎沒有人把 Colin 的見解當一回事,樓主自始至終還卡在哪個 op-amp 比較好的旋渦裡呢!
可惜,似乎沒有人把 Colin 的見解當一回事,樓主自始至終還卡在哪個 op-amp 比較好的旋渦裡呢!
2009年8月9日 星期日
再看 DIYer
串流(Digital Stream)訊源最近很紅,approach 很多,百花齊放,廠家各有自己的說法來支持他們的架構,儼然 digital stream 才是終結 CD 的下一代主流。
因為電腦高度規格化模組化的特性,DIY 門檻很低,只要手腳無礙,花些小錢,也能「改機」、「換零件」。於是,很多沒有電子電路能力的音響迷,也投入了 DIY 的行列。這種新型態的音響 DIYer 與過去台灣的一般 DIYer 有些不同,他們本來就有 hifi 音響的經驗,對於音響系統的 tweaking & judgement 訓練有素,不像傳統 DIYer 只做不聽,動輒「聲音不必再贅敘」。
然而,技術能力不足,對音響 DIY 卻是很大的障礙。一方面是他們只能受限於市售模組或小範圍地更換零件,而不能自由自在地試驗各種電路架構。另一方面是缺乏基本觀念,即使聽得出改機的差異,也無法正確解釋造成差異的原因,更不可能建立假設或理論模型。缺乏理論依據,只能漫無邊際地實驗和試聽,形同 random search,無法聚焦到問題的核心。例如國內某派作法,幾位績極從事者是電路外行,熱心有餘,基本觀念不足,在枝微末節下足了苦功,卻不像 Linn 和 Ayre 從根本解決問題,提出漂亮的 solution。
最值得警惕的是,DIY 經驗不足的人,突然踏入 DIY 領域,很容易被成就感沖昏頭,不能分辨每次改機是「改善」還是「改變」,甚至自信滿滿地為自己的改機成果辯護,不惜扭曲原本的音樂品味,顛倒黑白。特別是本來玩廠機多年的音響迷,成見既深,自視又高,往往不能虛心檢討自己的 DIY 成果。和毫無品味素養的 DIYer 相比,這是另一種危險。
因為電腦高度規格化模組化的特性,DIY 門檻很低,只要手腳無礙,花些小錢,也能「改機」、「換零件」。於是,很多沒有電子電路能力的音響迷,也投入了 DIY 的行列。這種新型態的音響 DIYer 與過去台灣的一般 DIYer 有些不同,他們本來就有 hifi 音響的經驗,對於音響系統的 tweaking & judgement 訓練有素,不像傳統 DIYer 只做不聽,動輒「聲音不必再贅敘」。
然而,技術能力不足,對音響 DIY 卻是很大的障礙。一方面是他們只能受限於市售模組或小範圍地更換零件,而不能自由自在地試驗各種電路架構。另一方面是缺乏基本觀念,即使聽得出改機的差異,也無法正確解釋造成差異的原因,更不可能建立假設或理論模型。缺乏理論依據,只能漫無邊際地實驗和試聽,形同 random search,無法聚焦到問題的核心。例如國內某派作法,幾位績極從事者是電路外行,熱心有餘,基本觀念不足,在枝微末節下足了苦功,卻不像 Linn 和 Ayre 從根本解決問題,提出漂亮的 solution。
最值得警惕的是,DIY 經驗不足的人,突然踏入 DIY 領域,很容易被成就感沖昏頭,不能分辨每次改機是「改善」還是「改變」,甚至自信滿滿地為自己的改機成果辯護,不惜扭曲原本的音樂品味,顛倒黑白。特別是本來玩廠機多年的音響迷,成見既深,自視又高,往往不能虛心檢討自己的 DIY 成果。和毫無品味素養的 DIYer 相比,這是另一種危險。
2009年8月6日 星期四
Modifying Philips CD-680, Part II
第二次的改機重點是加入新的時脈振震器,取代原本在主板上的 11.2896MHz crystal。這次先用我比較熟悉的 Kwak-Clock 7 作為起點。KC7 是我最早開始 DIY 的線路之一,在 2003 就曾搭棚做過,用來作 Asychronouos NOS TDA1543 DAC 的參考時脈。半個月前也搭棚做過一份新版,餵給 CEC TL51X。
KC7 電路不算特別複雜,但工作在高頻又是時脈線路,對 layout 與 grounding 的要求頗高,以搭棚實作其實並不十分合適。這個月正巧得到幾張 PCB,雖是中國音響 DIY 社群的製品,不知是否獲得 Elso 授權,但生產品質不錯,layout 也頗有水準,這次改機便以 PCB 進行。
如 Elso Kwak 所述,KC7 最好是接到未經穩壓的正負 9V~16V 電源,通常可以從 CD-Player 的類比供電拉出來。但這台 CD-680 的類比供電,穩壓前達正負 20V,只好改拉穩壓過後的正負 15V 電源。其他實作細節則全如 Elso Kwak 的文件所述。完成之後,以屏蔽鍍銀線接到 SAA7220 的 clock input pin 即完成。開聲之後,改進的方向與 reclocking CEC 完全一致,層次感更豐富,韻味更好,但效果不如 CEC 那時明顯。
接著,我參考了幾份 service manual,試著調整 Philips CDM2/10 雷射頭的功率和焦點位移(focus-offset)。這個部份其實不難,但網路上的資料很少,尤其中文資料,很多人只知道要送修請師傅調。而即使是英文網頁,雖有人談到雷射頭功率調整,但很少提到 focus-offset 調整。我手上沒有 CD-680 的 service manual,幸好 CD-350、CD-650、Marantz CD-50 的線路和 CD-680 各有些雷同之處,Marantz 的 service manual 又寫得相當詳細,經過拼湊之後,終於知道該怎麼測試和調校。
把雷射頭功率和焦點位移校準之後,聲音有了很正面的改善,而且比我預期的要好很多。音樂性更好,鮮活豐潤,低頻觸感好,有彈性,似乎終於反應出前幾次改機的效果。照道理說,調整雷射頭是 CD 改機的必要步驟,而且每次改機之後,都必須重新校正。因為雷射頭和焦點位移的正確範圍很小,改機只要牽涉到電源,這兩個數值就會受到影響而偏移。很多人改機,換電容換整流子換變壓器換穩壓架構,電源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卻沒有重新校正雷射頭的工作點,結果勢必無法發揮 CD 唱盤的最大功效,還可能減損雷射頭的壽命。也就是說,雷射頭的工作點不對,任憑用料再講究,電源作得再好,改機的成果也無法 100% 反應在聲音上。這個道理很淺顯也很重要,網路上盡是補料狂灑,無所不用其極的改機文,卻很少人提到此一環節。
KC7 電路不算特別複雜,但工作在高頻又是時脈線路,對 layout 與 grounding 的要求頗高,以搭棚實作其實並不十分合適。這個月正巧得到幾張 PCB,雖是中國音響 DIY 社群的製品,不知是否獲得 Elso 授權,但生產品質不錯,layout 也頗有水準,這次改機便以 PCB 進行。
如 Elso Kwak 所述,KC7 最好是接到未經穩壓的正負 9V~16V 電源,通常可以從 CD-Player 的類比供電拉出來。但這台 CD-680 的類比供電,穩壓前達正負 20V,只好改拉穩壓過後的正負 15V 電源。其他實作細節則全如 Elso Kwak 的文件所述。完成之後,以屏蔽鍍銀線接到 SAA7220 的 clock input pin 即完成。開聲之後,改進的方向與 reclocking CEC 完全一致,層次感更豐富,韻味更好,但效果不如 CEC 那時明顯。
接著,我參考了幾份 service manual,試著調整 Philips CDM2/10 雷射頭的功率和焦點位移(focus-offset)。這個部份其實不難,但網路上的資料很少,尤其中文資料,很多人只知道要送修請師傅調。而即使是英文網頁,雖有人談到雷射頭功率調整,但很少提到 focus-offset 調整。我手上沒有 CD-680 的 service manual,幸好 CD-350、CD-650、Marantz CD-50 的線路和 CD-680 各有些雷同之處,Marantz 的 service manual 又寫得相當詳細,經過拼湊之後,終於知道該怎麼測試和調校。
把雷射頭功率和焦點位移校準之後,聲音有了很正面的改善,而且比我預期的要好很多。音樂性更好,鮮活豐潤,低頻觸感好,有彈性,似乎終於反應出前幾次改機的效果。照道理說,調整雷射頭是 CD 改機的必要步驟,而且每次改機之後,都必須重新校正。因為雷射頭和焦點位移的正確範圍很小,改機只要牽涉到電源,這兩個數值就會受到影響而偏移。很多人改機,換電容換整流子換變壓器換穩壓架構,電源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卻沒有重新校正雷射頭的工作點,結果勢必無法發揮 CD 唱盤的最大功效,還可能減損雷射頭的壽命。也就是說,雷射頭的工作點不對,任憑用料再講究,電源作得再好,改機的成果也無法 100% 反應在聲音上。這個道理很淺顯也很重要,網路上盡是補料狂灑,無所不用其極的改機文,卻很少人提到此一環節。
2009年8月1日 星期六
名歌手令人發笑
Karajan 版整體來說相當平穩,錄音效果遠勝另外兩版古舊的現場錄音。然而,以默幽感而論,Karajan 就遠遠及不上另外兩位大師了。Furtwängler 與 Cluytens 的表現方式不同,但都非常活潑生動。Furtwängler 激情動人,Cluytens 則優雅恢諧,充滿餘裕,真正教人聽得喜滋滋的,打從心底笑出來。
2009年7月30日 星期四
Modifying Philips CD-680, Part I
買進二手的 Philips CD-680 一陣子了,很喜歡這台數位輸出的聲音。CD-680 是二十年前的機器,比利時製,機構是 CDM-2/10,晶片組為 SAA7210/SAA7220/TDA1541(不是 TDA1541A),表現很穩定,不挑片、不跳針,相當優秀。數位輸出的聲音,溫暖厚實,韻味很美,非常耐聽。類比輸出則明顯不如我的 NOS TDA1541A DAC。
熟悉聲音和性能之後,便開始改機。這台 Philips CD-680 主要的弱點包括:
1. 輕薄的塑膠底盤,上蓋也是薄鋁板,整台機器不到三公斤,按個 play 鍵都可能推動到機身,機箱結構也不夠穩固。
2. 電源不是非常講究。一組 7805 穩壓的 5V 同時供應讀取機構、數位電路、DAC電路。
3. 電源變壓器和穩壓工作溫度頗高,可能會縮短週邊零件(尤其是電解電容)的壽命。
4. 20 年前的機器,工作溫度又高,電解電容應該老化得很嚴重。
今天只是熱身,主要修改要點如下:
1. 移除不需要的線路和元件。既然不需要類比輸出,我把耳機輸出板和類比輸出電路板移除,解焊 TDA1541。如此一來,類比和 DAC 的電力需求都省去了,降低變壓器和穩壓的溫度。
2. 把重要的兩組橋式整流上的二極體,換成 Schottky 二極體 IR 11DQ06。
3. 更新電解電容。原機大量採用 Nichicon 的產品,如今以容值耐壓接近的新電容代替。穩壓前的濾波電容使用 BC 136 系列,穩壓後的小電容則是 Sanyo OS-CON SP 系列與 Panasonic FM 系列。這部份比較像保養,而不是改機。
完成之後,開機測試一切正常。聲音變得比較開放,較有現代感,音色稍不那麼濃厚,毛邊較少,有 S/N 比提高的感覺。整體來說進步不大,也符合我的預期:換零件是為了保養,本就不可能帶來多少進步。接下來,之後的重點是 reclocking,拉 i2s 直入 DAC,再加強機箱結構,這些才是真正能大幅改進聲音的重要改機環節。
熟悉聲音和性能之後,便開始改機。這台 Philips CD-680 主要的弱點包括:
1. 輕薄的塑膠底盤,上蓋也是薄鋁板,整台機器不到三公斤,按個 play 鍵都可能推動到機身,機箱結構也不夠穩固。
2. 電源不是非常講究。一組 7805 穩壓的 5V 同時供應讀取機構、數位電路、DAC電路。
3. 電源變壓器和穩壓工作溫度頗高,可能會縮短週邊零件(尤其是電解電容)的壽命。
4. 20 年前的機器,工作溫度又高,電解電容應該老化得很嚴重。
今天只是熱身,主要修改要點如下:
1. 移除不需要的線路和元件。既然不需要類比輸出,我把耳機輸出板和類比輸出電路板移除,解焊 TDA1541。如此一來,類比和 DAC 的電力需求都省去了,降低變壓器和穩壓的溫度。
2. 把重要的兩組橋式整流上的二極體,換成 Schottky 二極體 IR 11DQ06。
3. 更新電解電容。原機大量採用 Nichicon 的產品,如今以容值耐壓接近的新電容代替。穩壓前的濾波電容使用 BC 136 系列,穩壓後的小電容則是 Sanyo OS-CON SP 系列與 Panasonic FM 系列。這部份比較像保養,而不是改機。
完成之後,開機測試一切正常。聲音變得比較開放,較有現代感,音色稍不那麼濃厚,毛邊較少,有 S/N 比提高的感覺。整體來說進步不大,也符合我的預期:換零件是為了保養,本就不可能帶來多少進步。接下來,之後的重點是 reclocking,拉 i2s 直入 DAC,再加強機箱結構,這些才是真正能大幅改進聲音的重要改機環節。
2009年7月28日 星期二
Reclocking the CEC Transport
前陣子試圖破解 CEC superlink 格式,想拉 i2s 出來直入 DAC。完全了解 superlink 的 pinout 之後,剩下的問題是數位訊號的格式。我做了一個 16.9344MHz 的 clock,透過 superlink 餵給 CEC TL51X,再把 superlink 中的 bck, wck, sdata 等三條資料接到 Sony 格式的 TDA1543A,果然發出了聲音。然而,我參照 Kalman Rubinson 登在 The Audio Amateur 的文章,製作了一個簡單電路,據說能將 Sony/BB 格式的數位資料轉為 Philips 慣用的 i2s,但這個線路卻無法成功地將 superlink 的資料解成 i2s,只在單聲道發出雜音。
按照 rfbrw 的說法,CEC superlink 的數位輸出,資料雖然是 44.1KHz/16bit 規格,但 word length 卻有 24 bits。要將這樣的格式轉換為標準的 16 bit i2s,則必須 reclock,還要 shift sdata,相當麻煩。而經過太多轉換程序,說不定還不如直接使用 SPDIF 連接。加上最近買入一台老 Philips CD,聲底不下於 CEC TL51X,又可以簡單地拉出 i2s,便不想在 CEC 上花費功夫了。
雖然不能輕易拉出 i2s,好玩的是,透過 superlink 介面,可以送外部時脈給 CEC 轉盤,轉盤就會以外部時脈為基準工作,就像 Esoteric 高階機器可以外接高精度時鐘一樣!
CEC TL51X 內部是常見的 crystal 時脈產生器,頻率是 16.9344MHz,只要外接好一點的 XO,理論上都能有所改善。我把 superlink 其他 pin 空接,只拉 pin 0 (Ground) 與 pin 9 (Master clock input) 出來,接到自己搭棚的 Kwack Clock 7,數位訊號則透過 SPDIF 輸出到 DAC,CEC 與外部時脈合作無間,聲音就這麼出來了。
一開始的聲音雖然開闊,但卻很煥散,一點也不凝聚。於是我把 clock 到轉盤之間的連線,由實驗用的 1.5 公尺縮短到 30 公分,再把 Kwak Clock 7 裝箱,做好避震,重新接上,這下聲音就完全不同了。不但比 reclock 之前開闊,也不再有煥散失焦的問題。音色的層次變好了,而本來就相當耐聽的 CEC 聲底,又變得更有韻味,更沒有尖薄的「數碼聲」。雖然 reclock 之後的音色改善,倒也不是那麼大,卻是全面性的提升,沒有任何 trade-off。而且,reclocking 所改善的方向相當獨特,其他改機方案都無法帶來這類的改善。這次的經驗讓我非常的振奮,接下來打算繼續在這個外置 clock 玩各種花樣,例如採用不同的時脈產生器,換電源架構,也可以改善機箱和避震,真是樂趣無窮。
這台 CEC TL51X 買入至今,雖曾拆開上蓋觀察內部,但止於「眼到」而始終沒有動手改機。然而 CEC 獨門的 superlink 介面卻成為窗口,讓我這一年多來徹頭徹尾玩的不亦樂乎,比往常的改機更有樂趣。
按照 rfbrw 的說法,CEC superlink 的數位輸出,資料雖然是 44.1KHz/16bit 規格,但 word length 卻有 24 bits。要將這樣的格式轉換為標準的 16 bit i2s,則必須 reclock,還要 shift sdata,相當麻煩。而經過太多轉換程序,說不定還不如直接使用 SPDIF 連接。加上最近買入一台老 Philips CD,聲底不下於 CEC TL51X,又可以簡單地拉出 i2s,便不想在 CEC 上花費功夫了。
雖然不能輕易拉出 i2s,好玩的是,透過 superlink 介面,可以送外部時脈給 CEC 轉盤,轉盤就會以外部時脈為基準工作,就像 Esoteric 高階機器可以外接高精度時鐘一樣!
CEC TL51X 內部是常見的 crystal 時脈產生器,頻率是 16.9344MHz,只要外接好一點的 XO,理論上都能有所改善。我把 superlink 其他 pin 空接,只拉 pin 0 (Ground) 與 pin 9 (Master clock input) 出來,接到自己搭棚的 Kwack Clock 7,數位訊號則透過 SPDIF 輸出到 DAC,CEC 與外部時脈合作無間,聲音就這麼出來了。
一開始的聲音雖然開闊,但卻很煥散,一點也不凝聚。於是我把 clock 到轉盤之間的連線,由實驗用的 1.5 公尺縮短到 30 公分,再把 Kwak Clock 7 裝箱,做好避震,重新接上,這下聲音就完全不同了。不但比 reclock 之前開闊,也不再有煥散失焦的問題。音色的層次變好了,而本來就相當耐聽的 CEC 聲底,又變得更有韻味,更沒有尖薄的「數碼聲」。雖然 reclock 之後的音色改善,倒也不是那麼大,卻是全面性的提升,沒有任何 trade-off。而且,reclocking 所改善的方向相當獨特,其他改機方案都無法帶來這類的改善。這次的經驗讓我非常的振奮,接下來打算繼續在這個外置 clock 玩各種花樣,例如採用不同的時脈產生器,換電源架構,也可以改善機箱和避震,真是樂趣無窮。
這台 CEC TL51X 買入至今,雖曾拆開上蓋觀察內部,但止於「眼到」而始終沒有動手改機。然而 CEC 獨門的 superlink 介面卻成為窗口,讓我這一年多來徹頭徹尾玩的不亦樂乎,比往常的改機更有樂趣。
2009年7月21日 星期二
改機的哲學
最近在翻過去收集的精華討論串,偶然發現 Kuei Yang Wang 在 diyAudio 對於改機有這樣的見解,說得再好也不過了。
Analyse the Circuit. identify the weaknesses and address them. You seem to have left most of the in place, the same style it is often done by "boutique" modders who like sell expensive modules and pretend that an excellent clock and analogue stage will makie a world class player out of any mediocre piece of rubbish.
大多數的改機者,未經思考,不明究理,便毫無重點地狂灑猛料,以為用了多好的電容多好的零件就必然得到好聲。結果往往見樹不見林,在小處上白費功夫,而忽略真正影響聲音的關節之處。Kuei Yang Wang 的說話正是這些改機者的當頭棒喝。
當年 diyAudio 冠蓋雲集,世界級的高手齊聚一堂,大鳴大放。不過幾年光景,如今卻形同一灘死水,只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從遺跡中找尋吉光片羽了。
Analyse the Circuit. identify the weaknesses and address them. You seem to have left most of the in place, the same style it is often done by "boutique" modders who like sell expensive modules and pretend that an excellent clock and analogue stage will makie a world class player out of any mediocre piece of rubbish.
大多數的改機者,未經思考,不明究理,便毫無重點地狂灑猛料,以為用了多好的電容多好的零件就必然得到好聲。結果往往見樹不見林,在小處上白費功夫,而忽略真正影響聲音的關節之處。Kuei Yang Wang 的說話正是這些改機者的當頭棒喝。
當年 diyAudio 冠蓋雲集,世界級的高手齊聚一堂,大鳴大放。不過幾年光景,如今卻形同一灘死水,只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從遺跡中找尋吉光片羽了。
2009年7月11日 星期六
電容的聲音:Jupiter Beeswax Capacitors
Jupiter 蜂蠟電容 不是最好的電容,卻有極特殊的魅力。高級的油質電容或塑料電容,容或聲音更全面更好,但卻總少了蜂蠟電容特殊的韻味。所以即使很少把 Jupiter 裝在機器上使用,卻仍然時時想起蜂蠟的美聲。
Jupiter Condenser 目前有兩個系列,高價的 Audio Capacitors 蜂蠟電容與低價的 Musician Capacitors 鋁箔 Mylar 膜塑料電容。由材質看來,都屬於老式美聲一類的,音色溫厚,柔軟豐潤。
我只有用過舊版的蜂蠟電容,那時還分銅腳與銀腳,我買的是銅腳版本。Jupiter 電容個頭不算大,以相同容值和耐壓來說,略小於 RelCap RT 系列的錫箔 polystyrene 電容,也小於 MultiCap RTX 和 Jensen 銅箔油質電容等。電容的外觀非常古舊,暗紅色的包覆,整個電容都封在淡黃色的蠟液中,觸手微黏,一不小心就有細細的蠟粉落下。
由於蠟不耐高溫,有人在 Audio Asylum 上指出,他的管機內部溫度超過 40 度,結果電容不斷融出蠟油。所以使用 Jupiter 電容務必注意週圍環境的溫度,以免悲劇發生。
Jupiter 電容聲音非常自然,雖然不是高解析走向,但細節相當豐富。有一點點糊,這種「糊」卻很動聽,這點有點像 Black Gate 電容。比起我的參考電容 RelCap RT,Jupiter 更為厚聲,形體更大。高頻稍暗而華麗,但沒有 RelCap RT 那麼飄逸。整體來說,RelCap RT 聲音比較績極,比較現代,而 Jupiter 則是在清晰華麗的鏡頭下,呈現懷舊的氣息。
但唯一的缺點是,Jupiter 採用鋁箔作電極,先天上繼承了鋁箔的特點:輕、薄、喧鬧、不耐聽。所以,儘管 Jupiter 有這麼多的優點,卻因為我忍受不了鋁箔聲底而始終不能長期使用。在我來說,電極導體的材質遠比介電質重要,交連電容至少要用錫箔才能聽得下去。像 Audio Note 錫箔電容,配的是便宜的 polyester 膜(Mylar),聲音穩重耐聽,這樣的組合遠勝過鋁箔搭配較為昂貴的 polypropylene 膜。
幾年前,Jupiter 在官方網站上宣布銅箔版本蜂蠟電容的消息,教我著實期待。可惜數年過去,現在推出新版電容,網頁也改版了,仍然不見銅箔電容的下文。
無論如何,Jupiter 電容自然溫厚的美聲,在當今諸多高科技電容中獨樹一幟。再好再貴的電容,可能都無法全面性地取代蜂蠟電容特別的韻味。希望有天銅箔蜂蠟電容上市,那勢必會成為我最愛用,想天天與其相伴的交連電容。
Jupiter Condenser 目前有兩個系列,高價的 Audio Capacitors 蜂蠟電容與低價的 Musician Capacitors 鋁箔 Mylar 膜塑料電容。由材質看來,都屬於老式美聲一類的,音色溫厚,柔軟豐潤。
我只有用過舊版的蜂蠟電容,那時還分銅腳與銀腳,我買的是銅腳版本。Jupiter 電容個頭不算大,以相同容值和耐壓來說,略小於 RelCap RT 系列的錫箔 polystyrene 電容,也小於 MultiCap RTX 和 Jensen 銅箔油質電容等。電容的外觀非常古舊,暗紅色的包覆,整個電容都封在淡黃色的蠟液中,觸手微黏,一不小心就有細細的蠟粉落下。
由於蠟不耐高溫,有人在 Audio Asylum 上指出,他的管機內部溫度超過 40 度,結果電容不斷融出蠟油。所以使用 Jupiter 電容務必注意週圍環境的溫度,以免悲劇發生。
Jupiter 電容聲音非常自然,雖然不是高解析走向,但細節相當豐富。有一點點糊,這種「糊」卻很動聽,這點有點像 Black Gate 電容。比起我的參考電容 RelCap RT,Jupiter 更為厚聲,形體更大。高頻稍暗而華麗,但沒有 RelCap RT 那麼飄逸。整體來說,RelCap RT 聲音比較績極,比較現代,而 Jupiter 則是在清晰華麗的鏡頭下,呈現懷舊的氣息。
但唯一的缺點是,Jupiter 採用鋁箔作電極,先天上繼承了鋁箔的特點:輕、薄、喧鬧、不耐聽。所以,儘管 Jupiter 有這麼多的優點,卻因為我忍受不了鋁箔聲底而始終不能長期使用。在我來說,電極導體的材質遠比介電質重要,交連電容至少要用錫箔才能聽得下去。像 Audio Note 錫箔電容,配的是便宜的 polyester 膜(Mylar),聲音穩重耐聽,這樣的組合遠勝過鋁箔搭配較為昂貴的 polypropylene 膜。
幾年前,Jupiter 在官方網站上宣布銅箔版本蜂蠟電容的消息,教我著實期待。可惜數年過去,現在推出新版電容,網頁也改版了,仍然不見銅箔電容的下文。
無論如何,Jupiter 電容自然溫厚的美聲,在當今諸多高科技電容中獨樹一幟。再好再貴的電容,可能都無法全面性地取代蜂蠟電容特別的韻味。希望有天銅箔蜂蠟電容上市,那勢必會成為我最愛用,想天天與其相伴的交連電容。
2009年7月1日 星期三
電容的聲音:MultiCap
之前寫過一篇電阻的聲音 ,現在也來講講電容的聲音。我有收集電容的習慣,特別針對交連電容常用的 0.47uF 到 1uF 之間的容值,收羅了眾多品牌,以為調音之用。經過這五六年的測試,漸漸沉澱了一些感想。首先從讓我又愛又恨,癖性奇重的 MultiCap 開始吧。
MultiCap 是美國 Reliable Capacitors 公司的產品。Reliable Capacitors (RelCap)生產許多高品質塑料電容聞名於世,旗下有 AudioCap、MultiCap、Exotica 等產線。MultiCap 顧名思義,每顆電容都由許多小電容併聯組成,等效串連電阻(ESR)只有一般電容的五到十分之一,聲音極端地通透快速。根據 film 與 foil 的材質不同,又分為幾個系列,依價位由高到低依序為:
1. RTX: polystyrene (PS) film/tin foil
2. PPFXS: polypropylene (PP) film/tin foil
3. PPFX: polypropylene film/aluminum foil
4. PPMFX: metalized polypropylene film (MKP)
5. PPMFX-2: metalized polypropylene film
我素來不喜歡 aluminum foil 那種輕浮不耐聽的音色,對 metalized film 電容更沒興趣(不得已就用便宜實惠的 UCC MKP),因此我目前只用過最高級的 RTX 與 PPFXS。這兩款聲音都非常鮮明有特色。
RTX 是 tin foil 與 polystyrene film 捲成的電容,也是 MultiCap 最高級的系列,價格最高,體積最大。聲音穩重厚實,又帶著光澤的 tin foil,搭配柔軟細膩,高頻純淨飄逸的 polystyrene film,效果驚人。RTX 的聲音是全系列中最柔軟透明的,細節極多,樂手翻譜的聲音、鋼琴家指甲撞擊琴鍵的雜音,都清清楚楚。甚至聽人聲時,依稀可以辨認歌手唇齒的啟闔。
PPFXS 也是 tin foil,但改採 polypropylene film,聲音稍不如 RTX 那麼纖細飄逸,但更華麗,更有現代感,低頻特別有力,很有 punch。有人說 PPFXS 聲音很接近 Teflon film 電容,但我仍然更喜歡 RTX 一點,或許我就是偏愛 polystyrene film 的韻味。不過 PPFXS 體積比 RTX 小很多,容值做到 12uF,應用範圍大多了。
MultiCap 這兩款電容一個飄逸細嫩,一個活潑華麗,但本質上有許多共通點:都非常透明,細節極多,速度很快,柔軟清麗,令人不敢方物。但鮮明的個性就像雙面刃,MultiCap 也是癖性最重,最難調音的電容。MultiCap 音色偏亮,一不小心系統的平衡就偏了,刺耳不耐聽。細節太多,聲音又清麗,如果系統本身聲底不夠溫厚,裝上 MultiCap 往往會過於冰冷乾薄,唇齒音太多,聽起來容易疲倦。所以,雖然 MultiCap 具有獨一無二的特質,我還是一直找不到妥善的調音搭配。每次使用,剛開始總覺得驚喜,但聽一陣子之後,往往無法忍受那過度積極的個性。
用在數位電路,MultiCap 則非常優秀。透明快速細節多的優點仍在,乾薄偏亮的缺點卻不明顯。我在 SPDIF 輸入交連、CS8414 PLL filter、DAC decoupling 等地方都試過,效果均非常突出。除了體積大,接腳長,MultiCap 似乎是最適合數位電路的電容(Teflon 或許更好,但其價位和體積未免不太實際)。
我很欣賞 MultiCap 這種獨樹一幟的風味,目前還在嘗試各種調音搭配,希望能與 MultiCap 奇異的癖性和平共處。除此之外,PPFXS 是少數價位合理、體型適中,容值又到 12uF 的一線電容。當我需要 2uF 以上的高級電容,MultiCap PPFXS 是我目前唯一的選擇。
MultiCap 是美國 Reliable Capacitors 公司的產品。Reliable Capacitors (RelCap)生產許多高品質塑料電容聞名於世,旗下有 AudioCap、MultiCap、Exotica 等產線。MultiCap 顧名思義,每顆電容都由許多小電容併聯組成,等效串連電阻(ESR)只有一般電容的五到十分之一,聲音極端地通透快速。根據 film 與 foil 的材質不同,又分為幾個系列,依價位由高到低依序為:
1. RTX: polystyrene (PS) film/tin foil
2. PPFXS: polypropylene (PP) film/tin foil
3. PPFX: polypropylene film/aluminum foil
4. PPMFX: metalized polypropylene film (MKP)
5. PPMFX-2: metalized polypropylene film
我素來不喜歡 aluminum foil 那種輕浮不耐聽的音色,對 metalized film 電容更沒興趣(不得已就用便宜實惠的 UCC MKP),因此我目前只用過最高級的 RTX 與 PPFXS。這兩款聲音都非常鮮明有特色。
RTX 是 tin foil 與 polystyrene film 捲成的電容,也是 MultiCap 最高級的系列,價格最高,體積最大。聲音穩重厚實,又帶著光澤的 tin foil,搭配柔軟細膩,高頻純淨飄逸的 polystyrene film,效果驚人。RTX 的聲音是全系列中最柔軟透明的,細節極多,樂手翻譜的聲音、鋼琴家指甲撞擊琴鍵的雜音,都清清楚楚。甚至聽人聲時,依稀可以辨認歌手唇齒的啟闔。
PPFXS 也是 tin foil,但改採 polypropylene film,聲音稍不如 RTX 那麼纖細飄逸,但更華麗,更有現代感,低頻特別有力,很有 punch。有人說 PPFXS 聲音很接近 Teflon film 電容,但我仍然更喜歡 RTX 一點,或許我就是偏愛 polystyrene film 的韻味。不過 PPFXS 體積比 RTX 小很多,容值做到 12uF,應用範圍大多了。
MultiCap 這兩款電容一個飄逸細嫩,一個活潑華麗,但本質上有許多共通點:都非常透明,細節極多,速度很快,柔軟清麗,令人不敢方物。但鮮明的個性就像雙面刃,MultiCap 也是癖性最重,最難調音的電容。MultiCap 音色偏亮,一不小心系統的平衡就偏了,刺耳不耐聽。細節太多,聲音又清麗,如果系統本身聲底不夠溫厚,裝上 MultiCap 往往會過於冰冷乾薄,唇齒音太多,聽起來容易疲倦。所以,雖然 MultiCap 具有獨一無二的特質,我還是一直找不到妥善的調音搭配。每次使用,剛開始總覺得驚喜,但聽一陣子之後,往往無法忍受那過度積極的個性。
用在數位電路,MultiCap 則非常優秀。透明快速細節多的優點仍在,乾薄偏亮的缺點卻不明顯。我在 SPDIF 輸入交連、CS8414 PLL filter、DAC decoupling 等地方都試過,效果均非常突出。除了體積大,接腳長,MultiCap 似乎是最適合數位電路的電容(Teflon 或許更好,但其價位和體積未免不太實際)。
我很欣賞 MultiCap 這種獨樹一幟的風味,目前還在嘗試各種調音搭配,希望能與 MultiCap 奇異的癖性和平共處。除此之外,PPFXS 是少數價位合理、體型適中,容值又到 12uF 的一線電容。當我需要 2uF 以上的高級電容,MultiCap PPFXS 是我目前唯一的選擇。
2009年6月24日 星期三
破解 CEC Super Link 格式
眾所周知,SPDIF 並不是理想的傳輸格式。SPDIF 將多軌數位訊號編成單軌訊號,再由 DAC 端以 PLL 還原多軌資料,這樣複雜的過程,增加了數位訊號的 jitter。
這麼多年來,一直希望 bypass 掉 SPDIF 轉換,直接從 CD 轉盤拉 I2S 到 DAC 解碼。但我的 CD 轉盤卻沒有一台屬於 Philips 系統,不能直接拉出 I2S。而我的 DAC TDA1543 與 TDA1541A 卻又只能接受 I2S,於是其間的問題變得不易解決。
現役的 CEC TL-51X 有特殊的 superlink 介面,正是跳過 SPDIF 轉換,以 D-sub 接頭直接輸出多軌數位訊號到自家的 DAC。但 CEC 並沒有公開 superlink 規格,CEC 產品的 service manual 也極少見,官方網站上僅有簡略的示意圖。如何透過 superlink 介面直接從 CD 轉盤拉出數位訊號,目前在網路上仍然找不到解答。
前陣子幫朋友製作 CD-Pro2,聽過 I2S 直入 TDA1543 的好聲之後,我對於如何 bypass SPDIF 的興趣更濃厚了。有空時拆開 CEC TL-51X,經過一番實驗,終於有了初步突破。目前已經知道 9-pin D-sub 的 pinout,也大約知道數位訊號的格式了。
先看 D-sub 的 pinout:
1. Ground
2. Bit Clock (BCK)
4. Word Clock (WCK)
6. Audio Data (DOUT)
8. De-Emphasis (DEEM) inverted
9. Master Clock (MCLK)
在 CD 轉盤端來說,BCK、WCK、DOUT 是 output,而 pin 9 MCLK 則是 input。也就是說,master clock 由 DAC 端產生,再 feedback 回轉盤作 synchronization。
由於 TDA1543/TDA1541A DAC 並不需要 master clock,所以我先試著只接 BCK, WCK, DOUT 三軌出來,直入 TDA1543 試聽,結果一點聲音也沒有,我試用 Sony 格式的 TDA1543A,也仍然沒有聲音。
後來,我跳過 superlink,用莫式接頭從 TL-51X 的 PCB 上接這三軌出來到 TDA1543,聲音就出來了。不過聲音非常微弱,可見不是 I2S 格式,於是換上 TDA1543A,終於有正常的輸出。
所以目前的結論是,superlink 必須給定 master clock 才能正常運作。即使 DAC 裡不須要 master clock,也必須產生時脈給轉盤。其次,superlink 的數位訊號不是 i2s,應該是 Sony 格式。不過,所謂的 Sony 格式又有許多種變化,實際上到底是哪一種,還要再實驗。目前確定 TDA1543A 能直接解碼。
關於 TDA1543A,我一直也很納悶。官方 datasheet 裡完全無法查到相關資料,網路上也眾說紛云,只知道是 "Japanese format" 或 "Sony format",卻沒有明確的定義。
目前所見最詳細的討論在 diyAudio 上:
http://www.diyaudio.com/forums/showthread.php?postid=252901#post252901
另一個討論串也有相關內容:
http://www.diyaudio.com/forums/showthread.php?threadid=10838
按照 rfbrw 的說法,TDA1543 所謂的 Sony format 是:
2's comp LSB justified data,48Fs serial clock and 48bit L/R frame irrespective of valid data length.
而且 Sony/BB 格式可以 cover Sony 格式,所以也不能由 TDA1543A 為 Sony 格式就反推 superlink 是 Sony 格式。總之,目前可以確定 superlink 是 Sony/BB 系統的格式。
儘管 TDA1543A 已經可以解碼,但我希望主力 DAC TDA1541A 也能用,所以終歸是要能轉成 I2S 才方便。Sony/BB 格式轉到 I2S 似乎又不太容易。手邊有一篇 Kalman Rubinson 登在 The Audio Amateur 的文章,講的正是數位格式互換的方法。不過 Elso Kwak 照著做卻也遇上了問題,無法順利轉出 I2S,看起來並不是那麼簡單。不過接下來還是會以 Rubinson 的方式為基礎實驗,希望能順利地把 superlink 轉成 I2S,就能自由自在地玩更多花樣了。
這麼多年來,一直希望 bypass 掉 SPDIF 轉換,直接從 CD 轉盤拉 I2S 到 DAC 解碼。但我的 CD 轉盤卻沒有一台屬於 Philips 系統,不能直接拉出 I2S。而我的 DAC TDA1543 與 TDA1541A 卻又只能接受 I2S,於是其間的問題變得不易解決。
現役的 CEC TL-51X 有特殊的 superlink 介面,正是跳過 SPDIF 轉換,以 D-sub 接頭直接輸出多軌數位訊號到自家的 DAC。但 CEC 並沒有公開 superlink 規格,CEC 產品的 service manual 也極少見,官方網站上僅有簡略的示意圖。如何透過 superlink 介面直接從 CD 轉盤拉出數位訊號,目前在網路上仍然找不到解答。
前陣子幫朋友製作 CD-Pro2,聽過 I2S 直入 TDA1543 的好聲之後,我對於如何 bypass SPDIF 的興趣更濃厚了。有空時拆開 CEC TL-51X,經過一番實驗,終於有了初步突破。目前已經知道 9-pin D-sub 的 pinout,也大約知道數位訊號的格式了。
先看 D-sub 的 pinout:
1. Ground
2. Bit Clock (BCK)
4. Word Clock (WCK)
6. Audio Data (DOUT)
8. De-Emphasis (DEEM) inverted
9. Master Clock (MCLK)
在 CD 轉盤端來說,BCK、WCK、DOUT 是 output,而 pin 9 MCLK 則是 input。也就是說,master clock 由 DAC 端產生,再 feedback 回轉盤作 synchronization。
由於 TDA1543/TDA1541A DAC 並不需要 master clock,所以我先試著只接 BCK, WCK, DOUT 三軌出來,直入 TDA1543 試聽,結果一點聲音也沒有,我試用 Sony 格式的 TDA1543A,也仍然沒有聲音。
後來,我跳過 superlink,用莫式接頭從 TL-51X 的 PCB 上接這三軌出來到 TDA1543,聲音就出來了。不過聲音非常微弱,可見不是 I2S 格式,於是換上 TDA1543A,終於有正常的輸出。
所以目前的結論是,superlink 必須給定 master clock 才能正常運作。即使 DAC 裡不須要 master clock,也必須產生時脈給轉盤。其次,superlink 的數位訊號不是 i2s,應該是 Sony 格式。不過,所謂的 Sony 格式又有許多種變化,實際上到底是哪一種,還要再實驗。目前確定 TDA1543A 能直接解碼。
關於 TDA1543A,我一直也很納悶。官方 datasheet 裡完全無法查到相關資料,網路上也眾說紛云,只知道是 "Japanese format" 或 "Sony format",卻沒有明確的定義。
目前所見最詳細的討論在 diyAudio 上:
http://www.diyaudio.com/forums/showthread.php?postid=252901#post252901
另一個討論串也有相關內容:
http://www.diyaudio.com/forums/showthread.php?threadid=10838
按照 rfbrw 的說法,TDA1543 所謂的 Sony format 是:
2's comp LSB justified data,48Fs serial clock and 48bit L/R frame irrespective of valid data length.
而且 Sony/BB 格式可以 cover Sony 格式,所以也不能由 TDA1543A 為 Sony 格式就反推 superlink 是 Sony 格式。總之,目前可以確定 superlink 是 Sony/BB 系統的格式。
儘管 TDA1543A 已經可以解碼,但我希望主力 DAC TDA1541A 也能用,所以終歸是要能轉成 I2S 才方便。Sony/BB 格式轉到 I2S 似乎又不太容易。手邊有一篇 Kalman Rubinson 登在 The Audio Amateur 的文章,講的正是數位格式互換的方法。不過 Elso Kwak 照著做卻也遇上了問題,無法順利轉出 I2S,看起來並不是那麼簡單。不過接下來還是會以 Rubinson 的方式為基礎實驗,希望能順利地把 superlink 轉成 I2S,就能自由自在地玩更多花樣了。
2009年6月10日 星期三
Bing Crosby & Louis Armstrong
今天在誠品音樂看到一張新 CD,上面的兩個人物,有我最熟悉臉,喜悅地笑著。我開心地拿起這張專輯,BiNG & SATCHMO。
好久不曾為了買到特別的CD而狂喜了。Bing Crosby 是我最喜歡的歌手,這幾年台灣出現過的發行,我幾乎都買了。每次逛唱片行總不忘看看他的位置,可惜最近都沒有新 CD。失望了六七年,今天終於有新發現,而且還是專輯(我喜歡專輯遠多於精選輯),還是 Bing Crosby 與 Louis Armstrong 的合作,這真是太令人開懷了。
Bing Crosby 與 Louis Armstrong 的合作無疑是 Jazz 音樂上最夢幻的組合之一,大約就像 Ella Fitzgerald 與 Armstrong 合作那麼偉大。而且,他們倆人對我的意義不止於此。高中時我開始聽 Louis Armstrong 的音樂,那時從他的選輯中聽到 Gone Fishin,立刻受到對唱者悠游自在卻充滿寂寞的歌聲吸引。這個聲音喚起我的回憶:謐靜的午後獨自輕輕穿過樹林,四下無聲,一片寂然,孤獨而恬談。翻了 booklet 之後,得知這位歌手叫 Bing Crosby,於是開始收集他的唱片。Bing Crosby 的唱片並不難買,但總是那幾張口水歌精選輯,專輯很少。這幾年下來,我收到的專輯也只有 White Christmas、BiNG SiNGS WHiLST BREGMAN SWiNGS、fancy meeting you here、Bing With a Beat 等四張。而讓我驚為天人的 Crosby-Armstrong 組合,除了一首 Gone Fishin,即不曾見到其他曲目了。
今年 DRG 公司終於首次以 CD 發行了半世紀之前,Crosby 與 Armstrong 倆唯一的錄音室專輯 BiNG & STACHMO。Amazon 上的用戶對這個發行一面叫好,他們用 summit 來形容這兩位大師的交鋒,用 finally 來形容這張專輯的出現。這麼多年間,我反覆地聽 CD 架上少少幾張 Bing Crosby,今天終於聽到新發行,而且搭配著 Armstrong 的嗓音和小號,還有 Bill May 的樂團,我已經感動到無法形容這張專輯有多好聽了。Bing Crosby 那寂寞疏離卻恬淡自如的詮釋風格,搭配熱情活潑的 Armstrong,兩位旗鼓相當的天才,一溫一熱,一靜一動,把繽紛熱鬧的曲子演繹出另一個層次的韻味,真是再好也沒有的天作之合。
2009年6月8日 星期一
DIYZONE 末路
方才看到這則新聞,真是哭笑不得: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607/69/1kul2.html
四大黑店現形 北市籲民眾拒買
更新日期:2009/06/07 22:35
台北市消保官首開全國先例,主動公佈四家黑心商店名單,幫呼籲消費者出口氣。榜上有名的,分別是華廣補習班、水明漾SPA館、技聯電子還有西門町這家服飾店,消費者付了錢卻拿不到貨,要不就是被強迫推銷,現在店名公佈,呼籲大家一起抵制拒買。
不是心裡有鬼是什麼?攝影機一開,老闆已經不見人影,躲進櫃臺求饒,口氣軟中帶硬,要拍就不受訪,原來這家西門町服裝店很有名,賣限量T恤、球鞋有名,把顧客氣到火冒三丈,但老闆說,他不是有心要把顧客當笨蛋。
放低姿態,承諾改進,但消保官開鍘的黑店名單,除了這家服飾店,還有水明漾SPA會館,跟技聯電子公司。最誇張的就是這家已經被勒令停業,卻改名偷偷招生的國家考試家教班,學生爆料,裡頭教研究所課程的老師,竟然只是國中的童軍老師。
有人喊冤澄清,有人則是連澄清都懶,據說裡頭的店員會趁客人洗SPA脫光光的時候強迫推銷,如今連鐵門都不敢開。消保官這招果然厲害,這還是第一波,黑店名單接下來還會陸續公布,保障消費者權益。(記者林怡君、陳苗生、姜竹祥報導)
裡面的技聯電子就是大家的老朋友 DIYZONE (DZ)。
當年 DIYZONE 曾經頗有理想,率先出了一些便宜有趣的套件,又引入許多名牌元件,用相對合理的價格銷售。雖然套件品質粗糙,音質也不講究,但生意熱絡,一直都是台灣音響 DIY 網站的龍頭。如今卻一敗塗地,連網站都關門,只剩一頁空白。
DZ 收款卻不出貨的情況時有耳聞,已經持續好幾年了。如今媒體才終於報發,期間不知道又有多少人受難。DZ 的套件完成度不高,設計理念吸引不了我,除了 2002 年買了一對 Fostex FE-103E 喇叭,之後就不曾購入他們的套件。僥倖逃過一劫,真是萬幸。
2004年間,DZ 藉 CD-Pro2 迅速壯大,老客戶稍有批評,即遭吳立民痛斥喝退。更有一群新加入的後進,甘為吳立民爪牙,滿口吳大吳大的吹捧,連聲批鬥老客戶。一個小小的網站也能搞一齣具體而微的神造運動和階級鬥爭,實是台灣奇譚。不知道當年那批力挺吳大的 DZ 紅衛兵,如今安在?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607/69/1kul2.html
四大黑店現形 北市籲民眾拒買
更新日期:2009/06/07 22:35
台北市消保官首開全國先例,主動公佈四家黑心商店名單,幫呼籲消費者出口氣。榜上有名的,分別是華廣補習班、水明漾SPA館、技聯電子還有西門町這家服飾店,消費者付了錢卻拿不到貨,要不就是被強迫推銷,現在店名公佈,呼籲大家一起抵制拒買。
不是心裡有鬼是什麼?攝影機一開,老闆已經不見人影,躲進櫃臺求饒,口氣軟中帶硬,要拍就不受訪,原來這家西門町服裝店很有名,賣限量T恤、球鞋有名,把顧客氣到火冒三丈,但老闆說,他不是有心要把顧客當笨蛋。
放低姿態,承諾改進,但消保官開鍘的黑店名單,除了這家服飾店,還有水明漾SPA會館,跟技聯電子公司。最誇張的就是這家已經被勒令停業,卻改名偷偷招生的國家考試家教班,學生爆料,裡頭教研究所課程的老師,竟然只是國中的童軍老師。
有人喊冤澄清,有人則是連澄清都懶,據說裡頭的店員會趁客人洗SPA脫光光的時候強迫推銷,如今連鐵門都不敢開。消保官這招果然厲害,這還是第一波,黑店名單接下來還會陸續公布,保障消費者權益。(記者林怡君、陳苗生、姜竹祥報導)
裡面的技聯電子就是大家的老朋友 DIYZONE (DZ)。
當年 DIYZONE 曾經頗有理想,率先出了一些便宜有趣的套件,又引入許多名牌元件,用相對合理的價格銷售。雖然套件品質粗糙,音質也不講究,但生意熱絡,一直都是台灣音響 DIY 網站的龍頭。如今卻一敗塗地,連網站都關門,只剩一頁空白。
DZ 收款卻不出貨的情況時有耳聞,已經持續好幾年了。如今媒體才終於報發,期間不知道又有多少人受難。DZ 的套件完成度不高,設計理念吸引不了我,除了 2002 年買了一對 Fostex FE-103E 喇叭,之後就不曾購入他們的套件。僥倖逃過一劫,真是萬幸。
2004年間,DZ 藉 CD-Pro2 迅速壯大,老客戶稍有批評,即遭吳立民痛斥喝退。更有一群新加入的後進,甘為吳立民爪牙,滿口吳大吳大的吹捧,連聲批鬥老客戶。一個小小的網站也能搞一齣具體而微的神造運動和階級鬥爭,實是台灣奇譚。不知道當年那批力挺吳大的 DZ 紅衛兵,如今安在?
2009年6月3日 星期三
「聽」出墊材的效果
最近試著轉一些 FLAC 檔來聽,我的外接式 CD-ROM 放在桌上,高速運轉時振動很厲害,吵得很。雖然 Exact Audio Copy (EAC) 之類的軟體號稱會不斷 try and error,直到資料正確無誤無止,但我想震少振動對轉盤運作總有點好處,就隨手拿三顆 Cardas 木塊,墊在外接式 CD-ROM 下面。
效果相當明顯。有沒有讀得更快更正確我不知道,不過驚人的差別是,運轉時的共振噪音消失了,只剩下低沉的轆聲,差別頗為顯著。
一般音響級器材,機殼多半堅實穩重,沒有墊材也不易直接聽到共振。墊材的效果,只能從播放出來的音樂裡判斷。然而,廉價的 CD-ROM 共振清晰可聞,放上墊材之後改善意外的明顯,可以直接「聽」出差別。這種高強度的「壓力測試」,也許是試驗墊材避震表現的好方法?
又想到,按照音響迷有墊有差,無所不用其極的邏輯,PC 主機和 LCD 下面是不是也該墊一下?說不定更穩定更少當機,畫質更鮮艷清晰?
效果相當明顯。有沒有讀得更快更正確我不知道,不過驚人的差別是,運轉時的共振噪音消失了,只剩下低沉的轆聲,差別頗為顯著。
一般音響級器材,機殼多半堅實穩重,沒有墊材也不易直接聽到共振。墊材的效果,只能從播放出來的音樂裡判斷。然而,廉價的 CD-ROM 共振清晰可聞,放上墊材之後改善意外的明顯,可以直接「聽」出差別。這種高強度的「壓力測試」,也許是試驗墊材避震表現的好方法?
又想到,按照音響迷有墊有差,無所不用其極的邏輯,PC 主機和 LCD 下面是不是也該墊一下?說不定更穩定更少當機,畫質更鮮艷清晰?
2009年6月1日 星期一
喇叭擺位調音指引
這是 System Audio 的喇叭說明書裡附上的調音 guideline。雖說這些擺位調音的方式很 trivial,並無出奇之處,又是針對 SA 自家的產品設計,但做成 guideline 的格式呈現,讓用家按照個自喜好去調整,還滿用心的。整理成表格之後,每一種調音手法之間的 trade-off 於是更清楚易見了。
目標 | 調整方式 | 增加低頻的量感與形體感 | 讓喇叭更靠近後牆與側牆。與單側的牆面相比,牆角能再生兩倍的低頻。如果喇叭沒有 toe-in 或只有少許的 toe-in,定位感將比較不精確,低頻則比較圓潤柔軟。 |
加強低頻的律動感和型體感 | 讓喇叭離牆面遠一點。增加喇叭的 toe-in 角度,如果因此導致音場太窄,則可以將兩隻喇叭的距離再拉開一點。如果音場太笨重,有低頻迴音,而且無論怎麼移動喇叭都無法改善,則可能是「皇帝位」的位置不好,請更換一下聆聽的位置。 |
讓音場更寬廣 | 把兩顆喇叭的距離拉開一點。如果不能再拉開了,則可以把 toe-in 的角度調小一點。 |
縮小音場,加強定位感 | 與前一項相反,縮小喇叭之間的距離,增加 toe-in 角度。 |
減少空間對聲音的不良影響(如太硬反射太強的牆面) | 當反射音太多時,聲音會比較尖銳,甚至有迴音。把喇叭的距離拉開,更靠近側牆一點。相較於後牆,現在由側牆來再生低頻背景。增加 toe-in 角度,聆聽更多直接音,而不是反射音。 |
減少硬質地板的不良影響 | 喇叭到聆聽位置之間的地板表面太硬,聲音會躁進刮耳,不易分辨音色的細微差異。如果無法改善地板材質,不妨在喇叭與皇帝位中間墊一塊厚地毯。 |
增加低頻控制力,讓聲部與聲部之間的動態收放自如 | 採用 bi-wiring,甚至 bi-amping。不論是 bi-wiring 或 bi-amping,所有的音路都要用相同的喇叭線,也要用相同的擴大機。 |
喇叭下面要墊腳釘(spikes)或是橡膠墊(rubber feet)? | 橡膠墊適合硬質的地板,例如磁磚或木材。柔韌有彈性的橡膠墊,可以隔離喇叭與硬質地板的連繫,喇叭的振動無法傳到地面上,地面的共振也不會影響喇叭。 腳釘適合軟質的地面,例如地毯。如果有四隻腳釘,務必調整腳釘的長度,使得喇叭的重量平均地分散在四根腳釘上,並且把螺帽鎖緊。 |
2009年5月31日 星期日
有趣的網誌:IKEA Hacker
無意間發現這個 blog IKEA Hacker,上面刊登了許許多多 hack IKEA 產品的構想和實作方案。所謂的 hack,就是把 IKEA 現有的產品加以改造,不管是局部修改,以符合個人需求,或把 IKEA 產品當作素材,做出新的東西,這個網誌都有收錄。
我很喜歡這種玩法。IKEA 的東西,雖然質感粗糙,品質普通,但便宜,好買,普遍,世界各地都有人用。IKEA 善用世界工廠,大量製造,把產品價格控制得頗低。買他們的東西來改造,不但省事,有時還比自己買材料從零做起更便宜。更重要的是有統一的產品名稱,大多數的產品全球都有供應,很多人都能加入 IKEA hacker 的陣營。在這樣的基礎上,許多改造創意,頗能廣泛引起討論,而經過眾人的努力,這些構想變得更精緻更完善。
例如之前 Neuance 的老闆 Ken 發表的 IKEA Lyte Rack 方案,用便宜的 IKEA LACK 邊桌製作音響器材架,就是典型的 IKEA hack。當初看到 Ken 拿 IKEA 的產品來玩,覺得非常有趣,後來才發現這種創意在西方並不是那麼稀奇。後來我也用 IKEA Bjuron 木製花盆來做 Fostex FF-85K 的音箱,用 Piin(品東西家居)的木盒來做咖啡豆冷卻器,花費不多,作法簡單,卻實用有趣。
IKEA Hacker 這個網誌收羅眾人的 idea,分門別類整理,每年決選年度最佳 hacks,真是振奮人心的構想庫。看這些奇奇怪怪的 hack,同時不斷思考要怎麼把身邊現有的素材,簡潔地運用在音響系統中。例如用 Blanda 木製沙拉碗來做喇叭音箱,美觀可喜,質感勝過我用 Bjuron 花盆做的音箱,真是相當不錯的點子。
另一個例子,把二手 Imfors 咖啡桌的鋼製桌腳拆下來,裝上兩片竹材合板,就變成了造型簡潔,質感頗佳的沙發架。這種平凡中見神奇的創造力實在令人讚嘆。
我很喜歡這種玩法。IKEA 的東西,雖然質感粗糙,品質普通,但便宜,好買,普遍,世界各地都有人用。IKEA 善用世界工廠,大量製造,把產品價格控制得頗低。買他們的東西來改造,不但省事,有時還比自己買材料從零做起更便宜。更重要的是有統一的產品名稱,大多數的產品全球都有供應,很多人都能加入 IKEA hacker 的陣營。在這樣的基礎上,許多改造創意,頗能廣泛引起討論,而經過眾人的努力,這些構想變得更精緻更完善。
例如之前 Neuance 的老闆 Ken 發表的 IKEA Lyte Rack 方案,用便宜的 IKEA LACK 邊桌製作音響器材架,就是典型的 IKEA hack。當初看到 Ken 拿 IKEA 的產品來玩,覺得非常有趣,後來才發現這種創意在西方並不是那麼稀奇。後來我也用 IKEA Bjuron 木製花盆來做 Fostex FF-85K 的音箱,用 Piin(品東西家居)的木盒來做咖啡豆冷卻器,花費不多,作法簡單,卻實用有趣。
IKEA Hacker 這個網誌收羅眾人的 idea,分門別類整理,每年決選年度最佳 hacks,真是振奮人心的構想庫。看這些奇奇怪怪的 hack,同時不斷思考要怎麼把身邊現有的素材,簡潔地運用在音響系統中。例如用 Blanda 木製沙拉碗來做喇叭音箱,美觀可喜,質感勝過我用 Bjuron 花盆做的音箱,真是相當不錯的點子。
另一個例子,把二手 Imfors 咖啡桌的鋼製桌腳拆下來,裝上兩片竹材合板,就變成了造型簡潔,質感頗佳的沙發架。這種平凡中見神奇的創造力實在令人讚嘆。
2009年5月29日 星期五
DIYZONE CD-Pro2 裝機感想
DIYZONE (DZ) 2004 年推出 Philips CD-Pro2 (VAU1254) 套件,弄得滿城風雨。在那之前,本就對 CD-Pro2 很有興趣,卻沒有閒錢跟上團購,後來看到許多 DIYer 都做不出好聲,又常有燒機的消息,也就漸漸失去興趣,改玩 Sony SCD-XE600 和 CEC TL51X 等廠製轉盤了。
想不到,過了五年之後,卻終於遇上了 DZ CD-Pro2 套件。原來朋友當年買了一套,但沒有時間組合,零件就一直放著,直到最近才託我幫他完成。
收到套件之後,看到一盒又一盒的零件,厚重的鋁製機殼,好幾塊模組各自有獨立的 PCB 和零件包,真是令人興奮。其實這是我第一次組裝套件,不必研究線路、不必搭棚洗板、不必備料選件、不必整製機箱,想起來就輕鬆愉快許多。不過,由於這個套件常有音質不佳、機芯容易燒毀的傳聞,我還是研究了一下 DZ 的電路,並做了一些修改,電阻電容也改為熟悉的品項,希望能提升音樂輸出的品質,延長 CD-Pro2 模組的壽命。
修改重點:
1. 穩壓電路
CD-Pro2 需要 5V 與 9V 兩組電源,耗電不大,典型值是 0.3A 上下。DZ 原始的穩壓非常複雜,整流濾波之後,先經過兩級 LM317 IC 穩壓,再經過一級 op-amp 穩壓輸出。我不知道為什麼要搞得這麼複雜,DZ 也沒有說明他們調音的過程,選用這種穩壓設計的考量。我向來不喜歡多級穩壓,又聽說 DZ 的穩壓是燒壞許多 CD-Pro2 機芯的殺手,於是參考大多數採用 CD-Pro2 廠機的設計,改用一級 IC 穩壓。我沿用 DZ 的穩壓板,經過修改之後,電源架構變為單簡的 CRC 濾波,再以 LM317 穩壓輸出。DZ 配的電阻是 Dale RN60D,電容是 Nichicon MUSE 系列,這是他們當年的標準補品。由於素來不喜 Dale RN60D,對 Nichicon MUSE 也印象平平,於是改用了慣用的 Philips MPR 24 與 Panasonic FM 系列。CRC 濾波中的那根 R,則用可以承受 2W,聲音溫澗厚實的 Dale CPF2 電阻。此外,所有的整流二極體也都改用我喜歡的 IR 11DQ06 Schottky diodes。
2. Non-oversampling TDA1543 DAC
試聽過 CD-Pro2 內建的類比輸出之後,覺得聲音平淡,雖然不難聽,卻無法發揮 CD-Pro2 的實力,明顯不如以 SPDIF 輸出,再經過我的 TDA1541A DAC 輸出的聲音。所以便收集了手邊的材料,用洞洞板做了簡單的 NOS TDA1543 DAC。由於 CD-Pro2 模組原本就可以輸出 I2S 格式,搭配 NOS TDA1543 非常方便,只要一組穩壓,一顆 TDA1543 IC,五根電阻,四顆電容就完成了。電阻仍然是慣用的 Philips MPR 24,輸出交連電容則用透明乾淨的 Philips 013 low leakage 系列,DAC 電源穩壓則用 Panasonic 的穩壓 IC AN8008。
由 CD-Pro2 模組直入 TDA1543,不經過 SPDIF 的轉換,聲音果然很好。雖然 TDA1543 先天上比較浮躁,失之穩重細膩,但非常有活力,音樂聽起來生動鮮活。相較於透過 SPDIF 連接的 TDA1541A DAC,也是互有高下,平分秋色。如果能用 I2S 格式,讓 CD-Pro2 直入 TDA1541A,那聲音或許會更棒。不過 TDA1541A 陣杖太大,成本又高,不像 1543 運用簡易。
3. 數位輸出
雖然 CD-Pro2 的主人目前沒有 DAC,預計採用類比輸出,但我還是想做好 SPDIF 輸出的品質,以備將來主人接上 DAC 使用。CD-Pro2 模組本身就有 SPDIF 輸出,但 DZ 又額外附了一張數位輸出的電路板,將 CD-Pro2 傳來的 SPDIF 轉手再輸出。我研究了 DZ 數位輸出的線路,除了多加一組光纖輸出之外,實在看不出這些多餘的轉換對聲音有什麼幫助,所以直接捨棄。CD-Pro2 本身的數位輸出其實相當不錯,接上我的 TDA1541A DAC,真的能讓人聽出這個機構強健的體質和 hi-end 質感。不過,那陣子正好看到阿仁的 DSIX SPDIF 模組套件,為了求好心切,同時也好奇 DSIX 的表現,就訂了一套來試。意外的是,裝上 DSIX 之後,聲音並沒有更好,反而明顯較差。特別是高頻,在小提琴與女高音的頻段,有明顯的衰減。我對這個 DSIX 線路不熟,英語系討論區又沒有太多資源,查不到改造的法門,最後所以只好 bypass 掉 DSIX,由 CD-Pro2 模組直接輸出 SPDIF 訊號。DSIX 在日本、台灣頗受好評,這次試用效果卻不好。我的解釋是:DSIX 原始的設計有許多調音手法,而阿仁的版本儘管電路雷同,但配料、layout 都不同,最關鍵的手繞脈衝變壓器更改用了表現平平的 PE-65612,和原設計大異奇趣。此外,我的 TDA1541A DAC 在 SPDIF 輸入端裝有了一顆 Scientific Conversion 數位變壓器,原有隔離的作用,沒有必要再經過一次 DSIX 隔離。
4. 控制板與聲音表現關係不大,一開始完全按照 DZ 的指示安裝。不過自動進入待機模式的機制實在太煩人了,stop 時機器也不太耗電,頻繁的開關機徒然減損 CD-Pro2 模阻的壽命,不知道這種無謂的功能意義何在。後來參考 DZ 上的這篇文章,把自動待機取消了。
第一次組裝 DZ 的套件(其實也是我第一次組裝套件),對 DZ 的設計印象並不太好。DZ 沒有調音,沒有針對音質設計對應的電路,這在國內的套件來說是家常便飯。問題是,DZ 的 CD-Pro2 連基本的運作使用,都難以讓人滿意,這就有點說不過去了。先不說許多人碰上悲劇,如 CD-Pro2 模組燒毀之類的,我自己遭遇的問題有:
1. 紅外線 CD 載入判斷
DZ 自作聰明的紅外線判斷 CD 載入機制無疑是個笑話。一來是紅外線 sensor 的位置無論如何都無法偵測到 8cm 的小 CD,導致這台 CD-Player 不能播放 8cm CD。二來是紅外線 sensor 的反應時間很慢,置入 CD 之後,往往要等上十數秒才能開始播放。三來是紅外線 sensor 並不靈敏,有時無法 trigger,要把唱片拿起來重新置入才能順利播放。總而言之,從紅外線啟動 CD 的設計來看,吳立民所謂的「便利」、「高完成度」、「媲美Hi-end機」,完全是天方夜譚。許多高級機器,老老實實地使用微動開關啟動 CD 循軌,一點問題也沒有,何苦搞個麻煩的紅外線模組,既麻煩用家,也麻煩設計者呢?難道所謂的「DZ-Style」就是自作聰明、畫蛇添足嗎?
2. 靭體
雖然控制靭體並不直接影響音質,但卻會影響操作使用的感受,進一步影響了聆賞音樂的心情。DZ CD-Pro2 的靭體寫得非常差勁,操作的感覺與平常的 CD-Player 完全不同:沒有 pause、CD 必須載入穩定才能按鍵操作、上下循軌動輒出現 ERROR,種種問題,導致我操作時總要充滿耐心,小心翼翼。即使如此,還是常常把控制器搞到當機,為此重開過好幾次。我沒有寫過 micro controller,不過大賣廠的雜牌 DVD-Player,不到一千塊,都有正常好用的控制靭體,為何將近兩萬塊的套件,DZ 卻只能提供這麼難用的靭體呢?這樣也叫「媲美Hi-end機」?此外,還有用家指出,DZ 的靭體,5V 與 9V 兩組供電的延遲不夠久,未達 datasheet 上的要求,有損傷 CD-Pro2 之虞。
3. 機殼構造
DZ 這次把機殼處理得很漂亮,表面處理細緻無瑕,所有的螺孔都很精確,這些都值得讚賞。可惜機殼下面就不是這麼回事了。打開 CD 蓋,底下原始、粗獷、充滿「機械美」的構造,雜著幾十條接線和電路板,就赤裸裸地曝露在用家眼前。這種彷彿黑心貨的低完成度,害我每次換 CD 都覺得傻眼,難道這又是「媲美Hi-end機」?我的 CD-Transport CEC TL51X 才兩萬塊,也是上置 CD,談不上什麼 hi-end 機,卻處理得好太多了。
除此之外,我不懂為何要把顯示器放得那麼深。吳立民聲稱這樣看起來比較有立體感,但無論如何未免也太深了,看起來怪異,而且角度稍偏就看不到顯示數字了,難怪許多玩家不約而同地把顯示板前移。說是有立體感,我看八成是機箱規劃時考慮不周,只好將錯就錯吧!
4. 裝機說明
DZ CD-Pro2 算是滿複雜的套件,好幾張 PCB,零件多、接線繁複。然而,竟然沒有完整詳實的裝機文件,所有的資料都要在一篇又一篇散亂的相關文章中收集,有些關鍵資訊甚至還在討論區中,我真好奇經驗不多的新手有辦法順利地自己裝起來嗎?其實這個問題也不是 DZ 獨有,國內的套件大多缺乏文件,常是一份電路圖、一份零件表、幾張照片了事。問題是 CD-Pro2 如此複雜,竟然連一份完整詳實的電路圖都沒有,要綜合兩三個檔案,才能知道每張 PCB 之間接腳對應的關係,未免太不用心了。不知何時,國內的套件或 PCB 才能到達歐美的水準呢?例如 Pass 或 Pedja 的裝機文件,從設計原理、電路分析、零件選擇、實作細節、調音建議、到測試數據,一一向用家解說,不但詳盡,讀起來還很精彩。裝機說明可以做到這種境界,套件的品質才真能教人信賴。
這台 DZ CD-Pro2 我聽了一個月多,一邊聽一邊調整。撇開操作的不順暢,聲音表現很好,一開聲就明顯地讓人感受到 hi-end 質感。有點類似乘坐 Mercedes 汽車的感覺,聲音堅實穩重,不疾不徐,帶著樸實自然的韻味,質感高貴。相形之下,我的 CEC TL51X 雖然輕柔順耳,但下盤無力,顯得花拳繡腿。
然而,我想 CD-Pro2 的能力尚不止於此,還有很多空間可以改進。例如機箱,DZ 的機箱雖然品質不錯,但未必適合 CD-Pro2。對轉盤來說,機殼結構有莫大的影響,有時間的話,應該嘗試各種懸吊方式和機箱結構,還有機箱的材質。此外,許多人直接修改 CD-Pro2 模組上的電路,這也有很多可玩之處,例如換高精度的 clock,或是局部的電源最佳化。還有像電源、數位輸出等,也都有很多變化可玩。以 CD-Pro2 本身的優秀的體質,非常值得花時間下去研究。而即使簡單的裝起來,當作轉盤用,聲音也不差了。要做到三五十萬廠機的水準,或有難度,但至少也有數萬元轉盤的表現。(但如果採用 DZ 原始的電源和配料,我就不敢保證了)。
如果有好的靭體,我倒也滿想收一套 CD-Pro2 來玩。我現在初步的構想是,用木板做一個小型的極簡機箱,搭配 Kwak Clock,電源外置,以 I2S 直接連到我的 NOS TDA1541A DAC。我很期待這樣的聲音。
想不到,過了五年之後,卻終於遇上了 DZ CD-Pro2 套件。原來朋友當年買了一套,但沒有時間組合,零件就一直放著,直到最近才託我幫他完成。
收到套件之後,看到一盒又一盒的零件,厚重的鋁製機殼,好幾塊模組各自有獨立的 PCB 和零件包,真是令人興奮。其實這是我第一次組裝套件,不必研究線路、不必搭棚洗板、不必備料選件、不必整製機箱,想起來就輕鬆愉快許多。不過,由於這個套件常有音質不佳、機芯容易燒毀的傳聞,我還是研究了一下 DZ 的電路,並做了一些修改,電阻電容也改為熟悉的品項,希望能提升音樂輸出的品質,延長 CD-Pro2 模組的壽命。
修改重點:
1. 穩壓電路
CD-Pro2 需要 5V 與 9V 兩組電源,耗電不大,典型值是 0.3A 上下。DZ 原始的穩壓非常複雜,整流濾波之後,先經過兩級 LM317 IC 穩壓,再經過一級 op-amp 穩壓輸出。我不知道為什麼要搞得這麼複雜,DZ 也沒有說明他們調音的過程,選用這種穩壓設計的考量。我向來不喜歡多級穩壓,又聽說 DZ 的穩壓是燒壞許多 CD-Pro2 機芯的殺手,於是參考大多數採用 CD-Pro2 廠機的設計,改用一級 IC 穩壓。我沿用 DZ 的穩壓板,經過修改之後,電源架構變為單簡的 CRC 濾波,再以 LM317 穩壓輸出。DZ 配的電阻是 Dale RN60D,電容是 Nichicon MUSE 系列,這是他們當年的標準補品。由於素來不喜 Dale RN60D,對 Nichicon MUSE 也印象平平,於是改用了慣用的 Philips MPR 24 與 Panasonic FM 系列。CRC 濾波中的那根 R,則用可以承受 2W,聲音溫澗厚實的 Dale CPF2 電阻。此外,所有的整流二極體也都改用我喜歡的 IR 11DQ06 Schottky diodes。
2. Non-oversampling TDA1543 DAC
試聽過 CD-Pro2 內建的類比輸出之後,覺得聲音平淡,雖然不難聽,卻無法發揮 CD-Pro2 的實力,明顯不如以 SPDIF 輸出,再經過我的 TDA1541A DAC 輸出的聲音。所以便收集了手邊的材料,用洞洞板做了簡單的 NOS TDA1543 DAC。由於 CD-Pro2 模組原本就可以輸出 I2S 格式,搭配 NOS TDA1543 非常方便,只要一組穩壓,一顆 TDA1543 IC,五根電阻,四顆電容就完成了。電阻仍然是慣用的 Philips MPR 24,輸出交連電容則用透明乾淨的 Philips 013 low leakage 系列,DAC 電源穩壓則用 Panasonic 的穩壓 IC AN8008。
由 CD-Pro2 模組直入 TDA1543,不經過 SPDIF 的轉換,聲音果然很好。雖然 TDA1543 先天上比較浮躁,失之穩重細膩,但非常有活力,音樂聽起來生動鮮活。相較於透過 SPDIF 連接的 TDA1541A DAC,也是互有高下,平分秋色。如果能用 I2S 格式,讓 CD-Pro2 直入 TDA1541A,那聲音或許會更棒。不過 TDA1541A 陣杖太大,成本又高,不像 1543 運用簡易。
3. 數位輸出
雖然 CD-Pro2 的主人目前沒有 DAC,預計採用類比輸出,但我還是想做好 SPDIF 輸出的品質,以備將來主人接上 DAC 使用。CD-Pro2 模組本身就有 SPDIF 輸出,但 DZ 又額外附了一張數位輸出的電路板,將 CD-Pro2 傳來的 SPDIF 轉手再輸出。我研究了 DZ 數位輸出的線路,除了多加一組光纖輸出之外,實在看不出這些多餘的轉換對聲音有什麼幫助,所以直接捨棄。CD-Pro2 本身的數位輸出其實相當不錯,接上我的 TDA1541A DAC,真的能讓人聽出這個機構強健的體質和 hi-end 質感。不過,那陣子正好看到阿仁的 DSIX SPDIF 模組套件,為了求好心切,同時也好奇 DSIX 的表現,就訂了一套來試。意外的是,裝上 DSIX 之後,聲音並沒有更好,反而明顯較差。特別是高頻,在小提琴與女高音的頻段,有明顯的衰減。我對這個 DSIX 線路不熟,英語系討論區又沒有太多資源,查不到改造的法門,最後所以只好 bypass 掉 DSIX,由 CD-Pro2 模組直接輸出 SPDIF 訊號。DSIX 在日本、台灣頗受好評,這次試用效果卻不好。我的解釋是:DSIX 原始的設計有許多調音手法,而阿仁的版本儘管電路雷同,但配料、layout 都不同,最關鍵的手繞脈衝變壓器更改用了表現平平的 PE-65612,和原設計大異奇趣。此外,我的 TDA1541A DAC 在 SPDIF 輸入端裝有了一顆 Scientific Conversion 數位變壓器,原有隔離的作用,沒有必要再經過一次 DSIX 隔離。
4. 控制板與聲音表現關係不大,一開始完全按照 DZ 的指示安裝。不過自動進入待機模式的機制實在太煩人了,stop 時機器也不太耗電,頻繁的開關機徒然減損 CD-Pro2 模阻的壽命,不知道這種無謂的功能意義何在。後來參考 DZ 上的這篇文章,把自動待機取消了。
第一次組裝 DZ 的套件(其實也是我第一次組裝套件),對 DZ 的設計印象並不太好。DZ 沒有調音,沒有針對音質設計對應的電路,這在國內的套件來說是家常便飯。問題是,DZ 的 CD-Pro2 連基本的運作使用,都難以讓人滿意,這就有點說不過去了。先不說許多人碰上悲劇,如 CD-Pro2 模組燒毀之類的,我自己遭遇的問題有:
1. 紅外線 CD 載入判斷
DZ 自作聰明的紅外線判斷 CD 載入機制無疑是個笑話。一來是紅外線 sensor 的位置無論如何都無法偵測到 8cm 的小 CD,導致這台 CD-Player 不能播放 8cm CD。二來是紅外線 sensor 的反應時間很慢,置入 CD 之後,往往要等上十數秒才能開始播放。三來是紅外線 sensor 並不靈敏,有時無法 trigger,要把唱片拿起來重新置入才能順利播放。總而言之,從紅外線啟動 CD 的設計來看,吳立民所謂的「便利」、「高完成度」、「媲美Hi-end機」,完全是天方夜譚。許多高級機器,老老實實地使用微動開關啟動 CD 循軌,一點問題也沒有,何苦搞個麻煩的紅外線模組,既麻煩用家,也麻煩設計者呢?難道所謂的「DZ-Style」就是自作聰明、畫蛇添足嗎?
2. 靭體
雖然控制靭體並不直接影響音質,但卻會影響操作使用的感受,進一步影響了聆賞音樂的心情。DZ CD-Pro2 的靭體寫得非常差勁,操作的感覺與平常的 CD-Player 完全不同:沒有 pause、CD 必須載入穩定才能按鍵操作、上下循軌動輒出現 ERROR,種種問題,導致我操作時總要充滿耐心,小心翼翼。即使如此,還是常常把控制器搞到當機,為此重開過好幾次。我沒有寫過 micro controller,不過大賣廠的雜牌 DVD-Player,不到一千塊,都有正常好用的控制靭體,為何將近兩萬塊的套件,DZ 卻只能提供這麼難用的靭體呢?這樣也叫「媲美Hi-end機」?此外,還有用家指出,DZ 的靭體,5V 與 9V 兩組供電的延遲不夠久,未達 datasheet 上的要求,有損傷 CD-Pro2 之虞。
3. 機殼構造
DZ 這次把機殼處理得很漂亮,表面處理細緻無瑕,所有的螺孔都很精確,這些都值得讚賞。可惜機殼下面就不是這麼回事了。打開 CD 蓋,底下原始、粗獷、充滿「機械美」的構造,雜著幾十條接線和電路板,就赤裸裸地曝露在用家眼前。這種彷彿黑心貨的低完成度,害我每次換 CD 都覺得傻眼,難道這又是「媲美Hi-end機」?我的 CD-Transport CEC TL51X 才兩萬塊,也是上置 CD,談不上什麼 hi-end 機,卻處理得好太多了。
除此之外,我不懂為何要把顯示器放得那麼深。吳立民聲稱這樣看起來比較有立體感,但無論如何未免也太深了,看起來怪異,而且角度稍偏就看不到顯示數字了,難怪許多玩家不約而同地把顯示板前移。說是有立體感,我看八成是機箱規劃時考慮不周,只好將錯就錯吧!
4. 裝機說明
DZ CD-Pro2 算是滿複雜的套件,好幾張 PCB,零件多、接線繁複。然而,竟然沒有完整詳實的裝機文件,所有的資料都要在一篇又一篇散亂的相關文章中收集,有些關鍵資訊甚至還在討論區中,我真好奇經驗不多的新手有辦法順利地自己裝起來嗎?其實這個問題也不是 DZ 獨有,國內的套件大多缺乏文件,常是一份電路圖、一份零件表、幾張照片了事。問題是 CD-Pro2 如此複雜,竟然連一份完整詳實的電路圖都沒有,要綜合兩三個檔案,才能知道每張 PCB 之間接腳對應的關係,未免太不用心了。不知何時,國內的套件或 PCB 才能到達歐美的水準呢?例如 Pass 或 Pedja 的裝機文件,從設計原理、電路分析、零件選擇、實作細節、調音建議、到測試數據,一一向用家解說,不但詳盡,讀起來還很精彩。裝機說明可以做到這種境界,套件的品質才真能教人信賴。
這台 DZ CD-Pro2 我聽了一個月多,一邊聽一邊調整。撇開操作的不順暢,聲音表現很好,一開聲就明顯地讓人感受到 hi-end 質感。有點類似乘坐 Mercedes 汽車的感覺,聲音堅實穩重,不疾不徐,帶著樸實自然的韻味,質感高貴。相形之下,我的 CEC TL51X 雖然輕柔順耳,但下盤無力,顯得花拳繡腿。
然而,我想 CD-Pro2 的能力尚不止於此,還有很多空間可以改進。例如機箱,DZ 的機箱雖然品質不錯,但未必適合 CD-Pro2。對轉盤來說,機殼結構有莫大的影響,有時間的話,應該嘗試各種懸吊方式和機箱結構,還有機箱的材質。此外,許多人直接修改 CD-Pro2 模組上的電路,這也有很多可玩之處,例如換高精度的 clock,或是局部的電源最佳化。還有像電源、數位輸出等,也都有很多變化可玩。以 CD-Pro2 本身的優秀的體質,非常值得花時間下去研究。而即使簡單的裝起來,當作轉盤用,聲音也不差了。要做到三五十萬廠機的水準,或有難度,但至少也有數萬元轉盤的表現。(但如果採用 DZ 原始的電源和配料,我就不敢保證了)。
如果有好的靭體,我倒也滿想收一套 CD-Pro2 來玩。我現在初步的構想是,用木板做一個小型的極簡機箱,搭配 Kwak Clock,電源外置,以 I2S 直接連到我的 NOS TDA1541A DAC。我很期待這樣的聲音。
2009年5月20日 星期三
First Watt B1 Buffer Preamp 升級
自從一月多完成 Nelson Pass 設計的 First Watt B1 Buffer Preamp 以來,對這台簡單前級的聲音非常滿意,臨時搭棚的試作版,竟然就這麼絲毫不改地聽了幾個月。
三月中在 PassDIY 網站看到他們重新發行 B1 的 PCB,欣喜之餘,立刻訂了幾套。由於寄送處理的失誤,幾經波折,等了一個多月,昨天終於收到了這批 PCBs。除了 PCBs 之外,為了方便,我也順便訂了配對完成的 JFET 2SK370GR。PCB 品質極佳,layout、孔位、製板都無話可說,背面還印上 "Tested" 字樣,表示連裸板都還有品管。除了 PCB 和 JEFT,PassDIY 居然附上自家 logo 貼紙,品質也不差,完成機器後貼在機箱上,倒也頗有幾分模樣。
由於之前已有一部試作機,機箱、變壓器、電源、VR 等雜七雜八的部份都已經就緒,如今我只要裝好這張 PCB,再替換掉之前搭棚的板子即可。所以,晚上花了點時間,就完成了新版的 B1 buffer。
為了先了解 PCB 與原先自行 layout 搭棚的差異,零件的廠牌系列幾乎都沒有更動,儘量按照原先的搭棚版作。電阻幾乎全用熟悉的 Philips MPR24 0.1% metal film 電阻,濾波電容是 Panasonic FM 系列,輸出入交連電容也仍是 Black Gate N/NX 系列。比較大的差異只有兩處,一是把輸出串連電阻改為解析力高而音色甘甜的 Caddock MK132,二是把所有訊號路徑上的配線,由 Mogami 多芯銅線換為 Cardas Litz 機內線。當然,還有 一個額外的差別,就是原先使用的 2SK170BL 現在換成了隨 PCB 一起寄來的 2SK370。
有了 PCB,裝機就成了 trivial 的事情。主板很快就完成了,倒是花了很多時間在處理麻煩的 Cardas Litz 線。完成之後,上電測試都非常順利,就拿到房間裡,接上主系統試聽。雖然新的 Black Gate 需要長時間 break-in,但現在的聲音仍然非常好,比原本清澈許多,樂器的分離度更好。當然這有可能是新的 PCB 所帶來的影響,有可能是 Caddock 電阻的好處,有可能是 JFET 的差別,也有可能是 Cardas 線所帶來的提升。音響 DIY 的困難和有趣之處就在這:即使線路都一樣,只要製作上的環節稍有變化,幾乎都能反應在聲音上。無論如何,現在得到了更好的聲音。
PassDIY 出品的 PCB 動輒搶購一空,不過品質的確優秀。新版的 First Watt B1 buffer preamp 令人滿意,配上新的喇叭,整體的聲音彷彿又升級了。接下來就是繼續調整,換換電容的規格和材質,試試不同的電源,改用規格更好的 JFET LSK170。這樣一組小巧簡單的前級,消耗功率不到1W,不熱不燙不耗電,聲音又無可批評之處,真是相當好用。如此一來,我又更沒有動力把做到一半 5687 單管前級裝起來了……
三月中在 PassDIY 網站看到他們重新發行 B1 的 PCB,欣喜之餘,立刻訂了幾套。由於寄送處理的失誤,幾經波折,等了一個多月,昨天終於收到了這批 PCBs。除了 PCBs 之外,為了方便,我也順便訂了配對完成的 JFET 2SK370GR。PCB 品質極佳,layout、孔位、製板都無話可說,背面還印上 "Tested" 字樣,表示連裸板都還有品管。除了 PCB 和 JEFT,PassDIY 居然附上自家 logo 貼紙,品質也不差,完成機器後貼在機箱上,倒也頗有幾分模樣。
由於之前已有一部試作機,機箱、變壓器、電源、VR 等雜七雜八的部份都已經就緒,如今我只要裝好這張 PCB,再替換掉之前搭棚的板子即可。所以,晚上花了點時間,就完成了新版的 B1 buffer。
為了先了解 PCB 與原先自行 layout 搭棚的差異,零件的廠牌系列幾乎都沒有更動,儘量按照原先的搭棚版作。電阻幾乎全用熟悉的 Philips MPR24 0.1% metal film 電阻,濾波電容是 Panasonic FM 系列,輸出入交連電容也仍是 Black Gate N/NX 系列。比較大的差異只有兩處,一是把輸出串連電阻改為解析力高而音色甘甜的 Caddock MK132,二是把所有訊號路徑上的配線,由 Mogami 多芯銅線換為 Cardas Litz 機內線。當然,還有 一個額外的差別,就是原先使用的 2SK170BL 現在換成了隨 PCB 一起寄來的 2SK370。
有了 PCB,裝機就成了 trivial 的事情。主板很快就完成了,倒是花了很多時間在處理麻煩的 Cardas Litz 線。完成之後,上電測試都非常順利,就拿到房間裡,接上主系統試聽。雖然新的 Black Gate 需要長時間 break-in,但現在的聲音仍然非常好,比原本清澈許多,樂器的分離度更好。當然這有可能是新的 PCB 所帶來的影響,有可能是 Caddock 電阻的好處,有可能是 JFET 的差別,也有可能是 Cardas 線所帶來的提升。音響 DIY 的困難和有趣之處就在這:即使線路都一樣,只要製作上的環節稍有變化,幾乎都能反應在聲音上。無論如何,現在得到了更好的聲音。
PassDIY 出品的 PCB 動輒搶購一空,不過品質的確優秀。新版的 First Watt B1 buffer preamp 令人滿意,配上新的喇叭,整體的聲音彷彿又升級了。接下來就是繼續調整,換換電容的規格和材質,試試不同的電源,改用規格更好的 JFET LSK170。這樣一組小巧簡單的前級,消耗功率不到1W,不熱不燙不耗電,聲音又無可批評之處,真是相當好用。如此一來,我又更沒有動力把做到一半 5687 單管前級裝起來了……
2009年5月17日 星期日
47 Lab 也出墊材了!
47 Lab 的產品總是讓人眼睛一亮。最近幾年雖然沒有推出器材,但 OTA 線材、拆CD刀這些配件還是挺有創意。前陣子推出鹿皮墊材,倒也還好,這次推出的信樂燒(Shigaraki)墊材卻非常吸引我。
一般這種大片的墊材,多半是花崗石、大理石一類的製品。石材固然穩重紮實,廣受好評,但我卻興趣缺缺。在我的主觀上,石材總是鋼冷了些,與銅鋁以及木材為主體的音響系統格格不入,彷彿少了點意趣和溫暖。我想石製墊材對聲音的幫助應該不小,否則也不會這麼受歡迎,因此這純是我的個人偏見,好比我也同樣不喜歡鐵製或不銹鋼製機箱。
很久以前就很想嘗試用陶磁來作音箱機箱或墊材,只是手邊沒有加工燒製的設備,不可能在自家實驗。47 Lab 推出信樂燒陶板 Model 4731,小小一片(26cm * 26cm * 2cm),底部做成波浪型,面板樸拙沉靜,墊在他們家小巧低調的器材下,真是妙不可言。47 Lab 非常懂得情趣,他們的產品,不論是個體,或是搭配,甚至全套系統,不論在聽覺上、視覺上、意念上,總是深富旨趣,引人玩味再三。
Model 4731 的官方介紹:
http://www.47labs.co.jp/shop/4731.html
2009年5月12日 星期二
最近的音響測試片
2009年5月11日 星期一
一償宿願:Jordan JX92S VTL loudspeaker
2002 年夏天,我生平第一次聽到 Hi-Fi 全音域喇叭,那是朋友用小巧的立方體密閉箱裝的 Jordan JX92S,後來我就再也沒有離開過全音域喇叭了。2002 年那時我還在念大二,沒有多少閒錢能玩,Jordan JX92S 光是單體一對就上萬,尺寸也稍大,完全不在我的考慮之列。那時玩的是 Fostex FE-103,用 DIY ZONE 賣的低音反射式音箱,裝上朋友幫我買的 FE-103 Memorial 單體,一聽就是兩年。這也是我剛剛開始學習音響 DIY 的時期,FE-103 Memorial 就是我玩 5842 單管擴大機、NOS TDA1543 、Gainclone 的鑑聽器材,陪伴我走過那個青澀卻熱血滿溢的初學歲月。
FE-103 Memorial 是很可愛的單體,透明細緻,前端所有的改機的變化,都清清楚楚地反映在聽感上。可惜 f0 只到 80Hz,承受功率又小,沒有完整的低頻,動態、氣勢、規模感也都相當有限,放在桌上聽小品尚可,畢竟很難當作主系統來認真聆聽大型曲目。這時,我看到 47 Lab/Konus Audio 推出 Essence 喇叭,這正是 Jordan JX92S 搭配 VTL 音箱的產品,也看到 Nelson Pass 把 JX92S 玩得不亦樂乎,漸漸的,Jordan JX92S 成為我下一個喇叭的目標。而且,事實上我並不知道除了 JX92S 之外,還有哪個全音域單體更適合我。
對全音域單體來說,高低頻兩端的延伸存在著 trade-off,目前仍然沒有任何單體能覆蓋 20Hz - 20KHz 的聽覺頻率。在有限我的試聽經驗裡,口徑夠大的全音域單體,雖然能發出較低的低頻,但高頻往往明顯較暗,泛音不那麼豐富。對我來說,高頻比低頻更重要一點,所以許多全音域玩家喜歡的六到八吋全音域單體,我則一直無法欣賞。而 Fostex FE-103 或 FE-127 儘管高頻夠漂亮,F0 只有 80Hz,而且其實 100Hz 以下就明顯衰減了,聽很多音樂都不夠滿意。在頻寬的 trade-off 上,Jordan JX92S 剛好取得了很好的平衡點。5.5吋的單體,高頻完全沒有妥協地上到 20KHz,f0 也下探到 45Hz,這樣的頻寬對大多數的音樂都堪用了。唯一的代價或許是效率,JX92S 的效率只有 88db,在全音域單體中算低,但與一般喇叭比起來,卻又還不錯。小功率晶體機可以應付得很好,Single End 真空管機也勉強推得動。
存著自己做一對 VTL 音箱的想法之後,我便開始留心,找尋適當的木材,收集相關的加工細節。木工雖然是我的嗜好,也有簡單的工具,但要精工做一對完美的傳輸式音箱,畢竟沒有那麼足夠的場地和心力。除此之外,材料不易取得也是一大問題。Ted Jordan 也建議使用樺木合板(birch plywood)製作音箱,高級的樺木合板質感極佳,由薄樺木板縱橫交錯疊成,奶油色的外皮,打磨上漆之後細膩光滑,非常漂亮。而國內常見的合板,只有粗糙的柳安合板(lauan plywood),漂亮的家具級合板坊間幾無零賣。像 47 Lab/Konus Audio Essence 一樣,用 MDF 加上實木貼皮也是個作法,但既然要花功夫去做,又何必妥協於聲底比較悶比較沉重的 MDF 板呢。
就這樣在心中慢慢地計畫了好一陣子,兩年過去,我也有了更大的房間來放音響,足以放得下落地式喇叭了。當我正在考慮為書架型的 JX92S 買一對 Solidsteel 喇叭架時,忽然發現,與其買兩三萬塊的喇叭架,還不如找人訂做落地式音箱,根本地減省掉喇叭架。又經過一陣子尋尋覓覓,經過朋友推薦,終於找到一家專業喇叭工廠,正有我需要榑木夾板,做工又細,也接受小量訂單。與廠方溝通之後,他們的專業的確讓人滿意,價格也能接受,所以就拿著設計圖委託他們製作。長年的心願和處心積慮,忽然就順利地實現了,實在令我喜出望外。
拿回音箱成品之後,看到成品,碑式造型的 VTL 音箱,作工精美,表面處理得細膩如緞,在燈光下散發出奶油般的質感。表面好看之餘,內裡細節都很用心。所有的螺絲孔位都有埋螺母,不像木螺絲鎖不緊,易崩牙。螺孔位置非常精確,鎖上背板和單體時都相當平順輕鬆。音箱內部的導管壁板,都有鑿溝嵌入,再上膠黏合,這使得箱體結構強度更堅固。木板都以 45 度角接合,所以外觀看不到夾板的側裡。接合線也處理得不錯,毫無瑕玼,線條利落,又不刮手。
然而,當我改聽小品和女聲時,聲音的差異又忽然變得極小。除了中高頻更為乾淨,定位感更清楚之外,幾乎沒有差別。不過想來也是,畢竟是同一顆單體,落地式音箱改善了低音,對中高音則難有太大的幫助。但這也意味著,新的音箱帶來了更多更沉的低頻,更乾淨的聲底,更寬闊的動態,更宏偉的規模感,而原先就很優秀的中高頻段卻沒有明顯的副作用,這是非常可喜的現象。
話說回來,透過音箱再生低頻,還是很難比得上高品質的低音單體。JX92S VTL 箱的低頻,優秀之處在於,低頻均勻結實,漸漸遞減至 40Hz 左右,不像低音反射式音箱,在某個中低頻段常有 peak,聲音虛胖肥厚。但 VTL 箱的低頻還是有點慢,反應不夠快,不夠敏銳,稍稍有點跟不上優異的中高頻段。不過新的音箱才開聲幾天,還在 run-in,還在適應我的環境(我也還在適應這對喇叭)。希望透過空間調整與擺位,能把少許的駐波問題解決,改善低頻的速度感,充份發揮這對喇叭優異的質感。
這裡有更多新喇叭的相片。手上沒有相機,用手機隨手拍了一些相片,畫質不好請海涵。
2009 年七月15日補充:喇叭相片用單眼相機重新拍過,畫質提升很多。
2009年4月30日 星期四
Ted Jordan 訪談
之前竟然一直沒有發現義大利音響雜誌 TNT-Audio,早在 2000 年就訪問過英國 E J Jordan 的老闆 Ted Jordan 了。我直到今天才發現這篇訪談,真是走眼多年了。
E J Jordan 是嚴謹實際、品味獨到的單體設計廠。他們的 Jordan JX92S 是我目前正在使用的全音域單體,也是目前最喜歡的單體,我甚至覺得聽這對單體聽到過逝都滿足。Jordan JX92S 不像 Lowther 那不切實際那麼難搞,也比 Fostex 之類的產品來得全面。五吋的小口徑 Jordan JX92S 設計非常成熟,響應頻率跨越 40Hz 到 20KHz,高頻稍暗,低頻也還是不夠深,但已經將響應範圍設定在最剛好,最折衷的頻段了。有時覺得高音再更多一點,加個超高音,是不是會更好?有時覺得低音不夠深沈,是不是要再加個超低音?但這些念頭總是一閃而過,因為什麼都不加,維持單音路架構,簡簡單單的聽,就已經夠好了。多了超高音超低音,反而破壞了簡單的和諧,而失去了質樸自然。
Jordan JX92S 模糊了「夠好」與「更好」之間微妙的界線,讓人反覆地在這條界線上徘徊,進而不住地思索自己需要的聲音是什麼?正在追求的聲音又是什麼?就好像清淡的菜色,調味下得恰到好處時,那若有似無的境界,比起十足口味更引人回味無窮。JX92S 正是經過深思熟慮,充滿哲學與智慧的妥協之後,所得到的經典作品。
看 E J Jordan 的老闆 Ted Jordan 講設計單體的心路歷程,看他講到全音域單體的優點,果然 Ted 正和他的設計一樣,嚴謹慎思,充滿智慧。
英文版專訪全文請按此。
E J Jordan 是嚴謹實際、品味獨到的單體設計廠。他們的 Jordan JX92S 是我目前正在使用的全音域單體,也是目前最喜歡的單體,我甚至覺得聽這對單體聽到過逝都滿足。Jordan JX92S 不像 Lowther 那不切實際那麼難搞,也比 Fostex 之類的產品來得全面。五吋的小口徑 Jordan JX92S 設計非常成熟,響應頻率跨越 40Hz 到 20KHz,高頻稍暗,低頻也還是不夠深,但已經將響應範圍設定在最剛好,最折衷的頻段了。有時覺得高音再更多一點,加個超高音,是不是會更好?有時覺得低音不夠深沈,是不是要再加個超低音?但這些念頭總是一閃而過,因為什麼都不加,維持單音路架構,簡簡單單的聽,就已經夠好了。多了超高音超低音,反而破壞了簡單的和諧,而失去了質樸自然。
Jordan JX92S 模糊了「夠好」與「更好」之間微妙的界線,讓人反覆地在這條界線上徘徊,進而不住地思索自己需要的聲音是什麼?正在追求的聲音又是什麼?就好像清淡的菜色,調味下得恰到好處時,那若有似無的境界,比起十足口味更引人回味無窮。JX92S 正是經過深思熟慮,充滿哲學與智慧的妥協之後,所得到的經典作品。
看 E J Jordan 的老闆 Ted Jordan 講設計單體的心路歷程,看他講到全音域單體的優點,果然 Ted 正和他的設計一樣,嚴謹慎思,充滿智慧。
英文版專訪全文請按此。
2009年4月24日 星期五
新電表 Fluke 115
舊的數位式三用電表用了六七年了,陪我走過初學 DIY 的青澀歲月,如今已經很不穩定,越來越難用了。之前一直想買個低階的 Fluke 電表來用,但價位實在不低,遲遲沒有下手。想不到最近在光華商場看到德輝儀器的校園專案,只要有學生證就能用台幣 3600 買到功能實用的 Fluke 115,而且還附贈好幾種探棒,外加一只手提帶,真的非常實惠。
我一開始還擔心貨源有問題,打去 Fluke 台灣代表處詢問。經他們證實,這的確是經過授權的優惠活動。
Fluke 115 是 Fluke 的低階電表,但基本的功能一應俱全,可以量交直流電壓(上限 600V)、交直流電流(上限 10A)、電阻、電容(上限到 1000uF),也可以量交流電頻率,對於音響 DIY 來說已經非常足夠,只差電容上限稍低,不能量電感而已。
詳細規格請參考原廠網頁:
http://tw.fluke.com/twen/products/Fluke+115.htm
2009年4月23日 星期四
TL431 based power supplies
前面講到國內 DIYer 電源製作的盲點。其實說到底,全部的問題都指向資訊缺乏,少數幾種固定的方案過度地應用在所有場合,沒有因時制宜,針對負載需求而調整。也因此,三端子 IC 穩壓和 UCC 等輸出電流夠大,電壓應用範圍靈活的泛用型穩壓大行其道,幾乎所有 DIYer 的裝機文都不出這兩種穩壓架構。
然而,許多需求,特別是 DAC 或前級,需要的電流實在很小,常常只有幾十 mA,甚至只有幾 mA 而已。動輒使用輸出高達 1A 以上的三端子 IC 穩壓或 UCC 穩壓,未免有牛刀之嫌。而且,對於這種小需求,事實上有許多特性更好的穩壓可以選擇,配合適當的 layout 與實作,效果往往遠勝於三端子 IC 穩壓或 op-amps 穩壓。
TL431 就是非常有趣又好用的 IC,配合簡單的主被動零件,就能做出高品質的供電。即使只用最基本的架構,一根限流電阻,兩根電壓設定電阻,就是輸出電流達 50mA 的低雜訊高速併聯式穩壓。而且 TL431 有 TO-92 包裝,不佔空間,使用起來非常方便,可以緊鄰負載配置。
以下隨手剪貼一些 TI data sheet 上的線路,就當作運用的 memo 吧。
這就是最基本的 Shunt Regulator 線路,最高有 50mA 的輸出,許多數位或前級電路都夠用了。
Precision High-Current Series Regulator,這是以 TL431 作為電壓控制,配合電晶體讓輸出電流更高的串連式穩壓。
High-Current Shunt Regulator,這比上面的趣,因為這是高電流的併聯式穩壓,也可以串更多電晶體構成達靈頓電路提供更高的電流。
Precision 5V 1.5A Regulator,配合 LM317 使用。
Efficient 5V Precision Regulator,配合晶體使用。
Precision Constant-Current Sink,也可以當電流源用,電流量比 LM334 更大一點。
Kuei Yang Wang's Super Regulator 非常有趣,用恆流源 IC LM334 代替限流電阻,讓 shunt regulator 更乾淨穩定。不過 LM334 效果雖好,輸出電流實在太小,用其他方式來做電流源應該也不錯。
然而,許多需求,特別是 DAC 或前級,需要的電流實在很小,常常只有幾十 mA,甚至只有幾 mA 而已。動輒使用輸出高達 1A 以上的三端子 IC 穩壓或 UCC 穩壓,未免有牛刀之嫌。而且,對於這種小需求,事實上有許多特性更好的穩壓可以選擇,配合適當的 layout 與實作,效果往往遠勝於三端子 IC 穩壓或 op-amps 穩壓。
TL431 就是非常有趣又好用的 IC,配合簡單的主被動零件,就能做出高品質的供電。即使只用最基本的架構,一根限流電阻,兩根電壓設定電阻,就是輸出電流達 50mA 的低雜訊高速併聯式穩壓。而且 TL431 有 TO-92 包裝,不佔空間,使用起來非常方便,可以緊鄰負載配置。
以下隨手剪貼一些 TI data sheet 上的線路,就當作運用的 memo 吧。
這就是最基本的 Shunt Regulator 線路,最高有 50mA 的輸出,許多數位或前級電路都夠用了。
Precision High-Current Series Regulator,這是以 TL431 作為電壓控制,配合電晶體讓輸出電流更高的串連式穩壓。
High-Current Shunt Regulator,這比上面的趣,因為這是高電流的併聯式穩壓,也可以串更多電晶體構成達靈頓電路提供更高的電流。
Precision 5V 1.5A Regulator,配合 LM317 使用。
Efficient 5V Precision Regulator,配合晶體使用。
Precision Constant-Current Sink,也可以當電流源用,電流量比 LM334 更大一點。
Kuei Yang Wang's Super Regulator 非常有趣,用恆流源 IC LM334 代替限流電阻,讓 shunt regulator 更乾淨穩定。不過 LM334 效果雖好,輸出電流實在太小,用其他方式來做電流源應該也不錯。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