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29日 星期三
Lady in Satin: 不忍卒聽
Billie Holiday 常與另外兩位女歌手 Ella Fitzgerald、Sarah Vaughan 並稱。Ella 聲音甜美,唱起歌來洋溢著溫暖快樂的幸福感;Sarah 嗓音並不如 Billie 和 Ella 有特色,但非常有個性,無論是曲風或詮釋,總有多元而別出心裁的嘗試。然而,所有 Jazz 歌手中,最讓我又愛又怕的,就是 Billie Holiday。
Billie 的聲音,既粗又破,好似 Louis Armstrong,總是破著嗓子唱歌。Louis 的歌聲永遠喜悅輕快,Billie 的聲音卻像她的生命一樣,歷盡滄桑,看淡了人生的曲直。Let's Call the Whole Thing Off 這樣恢諧的曲子,Fred Astaire 唱起來何等幽默,Louis 與 Ella 的合唱又是何等風趣,而經 Billie 一唱,立刻寂涼了起來,卻顯得其他人都不識愁滋味了。
這張 Lady in Satin 尤其讓人心碎。整張專輯所有曲子,在灰暗之中,又帶著一抹光明。然而,這一絲絲的明亮,並不帶來希望,只更突顯了深不見底、無窮無盡的黑暗。Billie 試圖往光明的邊緣掙扎,結果只是一次一次的失敗。I'm Fool to Want You 何等的蕭條,萬物似乎都隨著 Billie 的心聲一起衰亡了。Glad to Be Unhappy 乍聽之下美麗溫暖,最後卻空谷無聲,百無聊賴,更是教人心痛無比。
我手邊的CD版本,最末附了四軌未發行的 I'm Fool to Want You 和 The End of a Love Affair,聽到唱片的最末,這幾軌一再地反覆這兩首曲子,這幾個版本同中有異,異中有同,彿彷 Billie 在滅絕之前,一唱再唱,不停地泣訴,但無論如何也喚不來希望與光明。有幾次午夜夢迴,我被這一聲聲的叫喚驚醒,一片漆黑之中,只聽見她還想在人生的盡頭,告訴我些什麼。
我很愛這張 Lady in Satin,但卻很少聽,有時甚至不願想起這張專輯,也連帶著很少聽 Billie Holiday 其他的錄音。我沒有那麼強的勇氣和力量,承受這張專輯的重量。但當我將來重病在床,臨死之前,已經放棄了與病魔搏鬥。懸盪在彌留的時空中,我一定會想起這張專輯,與 Billie 一起沉入黑暗。
2008年10月26日 星期日
從室內設計看文化素養
最近要整修新的音響室,一時興起,在書居翻了幾本居家生活、室內設計的書籍。也在網路上東看西看,想多找一點素材和點子。國外的室內設計,有很多漂亮的傑作,然而,西方的建築方式與台灣有極大的差異,氣候和環境更有難以克服的不同,因此很難將西方的設計,直接移植到台灣。即使是氣候與環境比較接近台灣的日本,也有類似的問題。所以,最後將精神放在國內的設計刊物上,然而,看了幾本下來,一開始我總覺得不太舒服,最後甚至難過了起來。
國內這些刊物上的設計作品,最明顯的問題就是亂。客廳是奢華風,餐廳忽然又變成簡約風。這就和走創意風的料理一樣,說好聽是截長取短,混搭了各式風格,但說穿了就是學藝不精,無法掌握學問的神髓,只好靠著半瓶子的學問,東拼西湊,弄個不倫不類的垃圾空間出來。我對設計的學問一竅不通,無法抽絲剝繭地分析這些設計細部的問題,但空間整體風格的協調和美感,卻是有基本鑑賞能力的人都能一眼評判的。
其次,國內的裝璜工事,質感普遍粗糙。國人喜歡用木材和皮革來作家俱的素材,然而,這些工事的成品,非常low-end,遠觀尚可,近看就知道凡木板,都是甘蔗板上貼木紋塑膠;凡皮革,都是粗劣觸感極差的人造皮。當然,不是人人都用得起無垢木等漂亮的板材,我也不支持大量採用真皮。然而,這和我一貫的觀念一樣:用不起無垢木和真皮,大可以不要用,用金屬,用塑膠原料一樣可以設計出漂亮的傢俱裝璜,何必掛羊頭賣狗肉,硬用粗劣不堪,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的假皮呢?話說回來,既然這些設計作品,是設計師的代表作,才足堪登在刊物上,那就不能把問題推給預算。所以,使用這些粗俗的材料,就是設計師的品味低下,無法分辨材質的好壞了。傢俱的另一個問題,就是功能性不足,即使中看也常不中用。舉例來說,日前父母訂購了一張很大的AV櫃,設計尚可,材質和表面處理都頗細緻,然而,這個AV櫃大則大矣,寬達160公分,卻只隔了左右兩邊,預計是一邊放一件AV器材。問題就來了,一般AV器材的標準尺寸,寬度大約45-50公分,深度大約40-45公分,所以160公分寬的AV櫃,其實可以分作三格,置入三件器材。而如今分作兩格,器材放在裡面,顯得非常單薄,比例不當,然多餘的空間,也無法再塞下第三件器材,只能興嘆。一般家庭要超過兩部AV器材並不難,擴大機、DVD、錄放影機、伴唱機、CD-Player,動輒有三四件之數。設計師有160公分的寬度可以用,卻只分兩隔,這顯然是設計師根本不懂AV櫃真正的需求,也不懂AV器材的尺寸標準,只憑自己的個人觀感來設計作品,當然會做出看起來不差,一用卻發現不對的狀況。其實這也不難理解,在台灣的設計師,接受的訓練莫過於畫CAD,用眼睛去俯視設計圖,而絕不曾認真地用雙眼近看材料的finish,用手去觸摸材料的質感,用鼻子去品味原料的氣息,用生活去體會人與傢俱的互動。在這樣的情況,當然只能做出不堪近看,不堪使用的垃圾傢俱了。觀察國外知名的設計家所作的商品,外型無論如何大膽創新,基本的機能絕對合情合理,沒有任何兩光的情形,這才是成熟的設計,從心所欲不逾矩。
至此,這些現象,雖然可悲,卻還不讓我難過。真正讓我難過的是,這些國外刊物上的典型設計,沒有任何一個居家範例,讓我覺得生氣盎然,讓我真正想住在裡面。這些設計作品,有如樣品屋一樣,嶄新晶亮,打理得清潔無比,但卻是沒有生命的墓穴。這些房子多已成交,有人居住,但從照片裡,我看不到主人與屋子的互動,看不到主人的個性,看不到主人的品味,看不到主人如何在這個房子裡享受他們的居家生活。是的,這些設計之難看,比眷村裡破敗的老房子還難看!眷村裡的房子,我看得到這些住民的生活,從桌子上雜亂的物品就能體會到他們的個性和愛好。雜誌裡的照片,一張一張你要說是亮麗或是俗麗都可以的居家設計,卻只是乾乾淨淨、冰冷死板的樣品屋。沒有人味,沒有精神,沒有文化。我不知道這些照片是怎麼照出來的,不知道這是住戶的品味,還是設計師的品味,還是雜誌社拍攝時的要求。總之,這些居家設計,被當作範例印在刊物上了,反應著這整個體系的審美觀,於是也代表了這個體系品味低下,沒有文化,無視精神層次的美感。因此,我看著難過。
在我看過的室內設計中,最舒暢的就在Stereo Sound裡面,唱片演奏家的專欄。那些日本老頭,都非常有自己的看法和執著,而他們的個性,無遺地反應在他們的音響室裡。看他們的器材和唱片,合作無間地融入他們的空間,我可以從中想像這些老頭的生活,他們的趣味和他們的快樂。這才是有機,有生命,有精神的室內設計範例。
國內這些刊物上的設計作品,最明顯的問題就是亂。客廳是奢華風,餐廳忽然又變成簡約風。這就和走創意風的料理一樣,說好聽是截長取短,混搭了各式風格,但說穿了就是學藝不精,無法掌握學問的神髓,只好靠著半瓶子的學問,東拼西湊,弄個不倫不類的垃圾空間出來。我對設計的學問一竅不通,無法抽絲剝繭地分析這些設計細部的問題,但空間整體風格的協調和美感,卻是有基本鑑賞能力的人都能一眼評判的。
其次,國內的裝璜工事,質感普遍粗糙。國人喜歡用木材和皮革來作家俱的素材,然而,這些工事的成品,非常low-end,遠觀尚可,近看就知道凡木板,都是甘蔗板上貼木紋塑膠;凡皮革,都是粗劣觸感極差的人造皮。當然,不是人人都用得起無垢木等漂亮的板材,我也不支持大量採用真皮。然而,這和我一貫的觀念一樣:用不起無垢木和真皮,大可以不要用,用金屬,用塑膠原料一樣可以設計出漂亮的傢俱裝璜,何必掛羊頭賣狗肉,硬用粗劣不堪,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的假皮呢?話說回來,既然這些設計作品,是設計師的代表作,才足堪登在刊物上,那就不能把問題推給預算。所以,使用這些粗俗的材料,就是設計師的品味低下,無法分辨材質的好壞了。傢俱的另一個問題,就是功能性不足,即使中看也常不中用。舉例來說,日前父母訂購了一張很大的AV櫃,設計尚可,材質和表面處理都頗細緻,然而,這個AV櫃大則大矣,寬達160公分,卻只隔了左右兩邊,預計是一邊放一件AV器材。問題就來了,一般AV器材的標準尺寸,寬度大約45-50公分,深度大約40-45公分,所以160公分寬的AV櫃,其實可以分作三格,置入三件器材。而如今分作兩格,器材放在裡面,顯得非常單薄,比例不當,然多餘的空間,也無法再塞下第三件器材,只能興嘆。一般家庭要超過兩部AV器材並不難,擴大機、DVD、錄放影機、伴唱機、CD-Player,動輒有三四件之數。設計師有160公分的寬度可以用,卻只分兩隔,這顯然是設計師根本不懂AV櫃真正的需求,也不懂AV器材的尺寸標準,只憑自己的個人觀感來設計作品,當然會做出看起來不差,一用卻發現不對的狀況。其實這也不難理解,在台灣的設計師,接受的訓練莫過於畫CAD,用眼睛去俯視設計圖,而絕不曾認真地用雙眼近看材料的finish,用手去觸摸材料的質感,用鼻子去品味原料的氣息,用生活去體會人與傢俱的互動。在這樣的情況,當然只能做出不堪近看,不堪使用的垃圾傢俱了。觀察國外知名的設計家所作的商品,外型無論如何大膽創新,基本的機能絕對合情合理,沒有任何兩光的情形,這才是成熟的設計,從心所欲不逾矩。
至此,這些現象,雖然可悲,卻還不讓我難過。真正讓我難過的是,這些國外刊物上的典型設計,沒有任何一個居家範例,讓我覺得生氣盎然,讓我真正想住在裡面。這些設計作品,有如樣品屋一樣,嶄新晶亮,打理得清潔無比,但卻是沒有生命的墓穴。這些房子多已成交,有人居住,但從照片裡,我看不到主人與屋子的互動,看不到主人的個性,看不到主人的品味,看不到主人如何在這個房子裡享受他們的居家生活。是的,這些設計之難看,比眷村裡破敗的老房子還難看!眷村裡的房子,我看得到這些住民的生活,從桌子上雜亂的物品就能體會到他們的個性和愛好。雜誌裡的照片,一張一張你要說是亮麗或是俗麗都可以的居家設計,卻只是乾乾淨淨、冰冷死板的樣品屋。沒有人味,沒有精神,沒有文化。我不知道這些照片是怎麼照出來的,不知道這是住戶的品味,還是設計師的品味,還是雜誌社拍攝時的要求。總之,這些居家設計,被當作範例印在刊物上了,反應著這整個體系的審美觀,於是也代表了這個體系品味低下,沒有文化,無視精神層次的美感。因此,我看著難過。
在我看過的室內設計中,最舒暢的就在Stereo Sound裡面,唱片演奏家的專欄。那些日本老頭,都非常有自己的看法和執著,而他們的個性,無遺地反應在他們的音響室裡。看他們的器材和唱片,合作無間地融入他們的空間,我可以從中想像這些老頭的生活,他們的趣味和他們的快樂。這才是有機,有生命,有精神的室內設計範例。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