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6日 星期六

Kondo (Audio Note Japan) M7 Line 重新 Clone!

今年八月裝好了Pass的First Watt B1 with Korg Nutube真空管前級,重溫真空管前級的音色。不過沒有多久,這部新前級很快就被束之高閣了。因為,真空管的音色想讓我想起許多年前搭棚的Audio Note Japan (Kondo) M7 Line。長年以來始終心懷重新組裝的主意,便趁著這個契機動手重製了 M7。

十五年前看到業內高手 Thorsten 在 diyAudio 分享日本 Audio Note (Kondo) 的 M7 Line 線路,單管 5687,單端架構電容交連輸出,搭配音樂性佳的管整流 (單管 6X4),只要兩根小管子,精簡的電路馬上吸引我的注意,立刻 DIY 作成 TDA1541A DAC 的輸出級,對聲音也頗為滿意。後來國內 diysong 網站也據此電路為本,洗成電路板販售套件,當時也一度蔚為流行,許多搞不清楚有兩個 Audio Note 的人也開心的玩 M7。

這回翻出了當年仿造原廠 layout 的手搭模組,改在厚紅銅板上重新搭棚。Audio Note Japan 用料奢華,使用銀箔電容、銀線、鋀質電阻、Black Gate 電容等毫不手軟。當時預算無多,雖然買不起銀箔電容,但也是極盡所能張羅發燒零件,部份零件甚至用得比原機更好,例如 100uF x 2 的主濾波電容,直上 Black Gate 頂級的 WKZ 系列,陰極電容也用上 Black Gate 最佳的無極性 N 系列。買不到日本原廠的鋀質電阻,只好改用英國 Audio Note 的鋀質電阻。如今看來當時的投資十分正確,Black Gate 停產之後已經漲到不可思議的天價,現在縱有庫存品也絕對不可能去買了。


翻出十五年前買的 500V / 100uF x 2 Black Gate WKZ 主濾波電容,還是有超過 110% 的電容量,真是相當耐用。



經驗增長,已經不再只關心發燒零件,layout 與機箱組裝其實更為重要。經過十多年斷斷續續的規畫,這次學習原廠的做法,裁了厚紅銅板做為裝機的骨架,參考廠機的 layout 進行走線與搭棚。十多年前買不起銀箔電容,降級使用英國 Audio Note 的銅箔油質電容。十多年沒有上電,再度裝上,卻發現居然有嚴重的漏電流災情。翻出那幾年接連購入的 Jensen 銅箔油質電容、Jupiter 蜂蠟鋁箔電容等測試,也俱有程度不一漏電流。 當時省吃儉用購入這些電容,想不到 Black Gate 電解電容尚在,銅箔電容卻先壞了。至於 MultiCap RTX、PPFXS、RelCap RT 等塑料電容倒真是半永久零件,測下來一點問題也沒有。

查了一下果然有人提到 Audio Note UK 當年的油浸紙質電容有壽命不長的問題,近來已改版為油浸麥拉膜。珍惜金錢,如 Thorsten 所說用塑料電容也好。一開始先試了 MultiCap RTX 與 RelCap RT,聲音都不錯,前者飄逸、後者甜美,都是我早年反覆測試,很熟悉的聲音。然而,我心中很明瞭這兩款電容比起銅箔電容仍有不小的差距,便索性訂了一對 V-Cap CuTF 銅箔鐵氟龍電容來試。V-Cap 需要長時間的 break-in,剛上電時高中低頻音色不太一致,尤其是中低頻動態雖強,但卻浮腫不夠深沉;銅箔聲音雖厚,但偏亮偏硬,有所謂的「銅管仔聲」 。如官網的說明,經過了數十小時 break-in,才逐漸步入佳境。


並非第一次玩銅箔鐵氟龍電容,與印象一致,比起 polystyrene (MultiCap RTX/ReCal RT的介電質),鐵氟龍作為介電質會有平直、寬廣的頻寬,兩端延伸輕易地多出一截,動態凌厲暫態敏銳。雖然不如 polystyrene 甜美,但質感明顯高出一籌,細節也更為豐富。而銅箔作為導體,優點是音色飽滿醇厚,密度更高,背景更為深沉寧靜。 我其實也很喜歡錫箔,有著銅箔所無的華麗光澤感,但性能終究遜於銅箔。


原廠的 M7 訊號路徑俱是銀線,我在訂購 V-Cap 時也順便訂了 VH Audio 純銀單芯線。這款銀線價格不算貴,線徑不粗卻不像有些銀線失之纖細瘦弱,相反的,VH Audio 的銀線聲音厚實濃密,用在 M7 上相當不錯。


翻出當年買的 Tung-sol 5687 與 6X4 老管,輪流播放一張又一張熟悉的與不熟悉的唱片。我玩過的管機不多,僅限於 5842、6DJ8 (6922)、5687 等小訊號三級管,最喜歡的就是 5687。5687 比 12AX7 有現代感,又不若 6DJ8 高亢嘹亮,音色自然,樸實耐聽,音樂性佳。再加上使用 5687 的機器較少,即使現在也不用花大錢就能買到極佳的 NOS 管,比 12 系列、6DJ8 等名門家族經濟許多。比起小巧的 Korg Nutube,老管子 5687 在規模感、密度、質感等方面,展現出全然不同的氣場。當然,裝上 V-Cap 鐵氟龍電容之後,這部 M7 Clone 音色走向與 Kondo 標誌的美學有所差異。但正如 Thorsten 所言,這本來就是很棒的線路,5687 也是音樂性極佳的真空管,用塑料電容裝機縱然沒有原廠的風味,但終究是台很棒的前級。就這麼忘我的聽著,不知不覺已經過了大半年。

2020年12月20日 星期日

2020 台北音響展

年底台北市電器公會的音響展,達官顯貴來了不少,不過展覽的規模實在是小,而且快有一半是賣畫賣藝品的,許多品牌沒有參展,兩個小時就不小心逛完。


冠球這次的搭配相當不錯,單端 845 催到三十幾瓦,渾厚細膩兼有。



Raidho 在展間外小聲唱,聲音質感還是很好


Aurender 配 Burmester,這次 Burmester 不過亮,頗有靈氣。



Brodmann 這間秀氣精貴


Musical Affairs 的全音域喇叭音質非常出色,無奈高頻延伸有限,開闊感不免有所壓抑。



惠樺這次搭配落地 Elac,放新專輯用古鋼琴彈的貝多芬合唱幻想曲,很好聽。




搭載 Isobaric Drive 的 Wilson Benesch 書架造型奇異,但聲音還是很有氣質。



 很少喜歡 MSB 的聲音,不過這次搭得好,芬蘭頌聽得完全入神了。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