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19日 星期一

電阻的聲音

這篇關於電阻的短評,是先前回應板友所發的文章,為了方便記錄閱覽,整理之後,重貼上來。

NOS TDA1543 裡 Passive I/V 那根電阻對聲音影響非常非常大。
以前專注於 TDA1543 時,我試過非常非常多種電阻,覺得這根電阻的影響,似乎比交連電容的影響更重要,幾乎決定了整體的音色。

Allen Bradley 碳精電阻,用在這裡,聲音還不錯。好處是溫暖、有音樂性,缺點則是比較糊、高頻少了點鮮活。整體來說,耐聽,但少了一點激情。但整體來說,還是不錯,和強健有力的 TDA1543 還滿配的。

我試過的電阻,印象中還有:

1. Riken(理研),這也是我最後裝在機器上的。Riken 的碳素電阻,透通、響應平直,沒有 AB 那種特殊的音樂性,但非常平衡全面,高頻有點華麗,很不錯。

2. Philips MPR-24,這是誤差 0.1% 25ppm的高規格電阻,聲音清瘦,比較冷,高頻不如 Riken 漂亮,但整體來說,平衡、開闊、通透,細節刻劃能力很好。

3. Philips MRS-25,這是便宜的 Philips 電阻,誤差 1% 50ppm。音色和同廠 MPR-24 相近,但明顯的比較糊一點,比較慢一點,但也不像 MRP-24 那麼冷那麼清瘦。雖然整體來說遜於 MPR-24,但差距不大,而且很便宜,是這所有測試的電阻裡最便宜,試作時可以先用用看。

4. Holco(銅質 cap,非鐵質 cap 會導磁的新版),音色豐厚濃郁,中高頻甜美,中低頻豐滿,每個頻段的音色都不太一樣,響應似乎不夠平直,聲音柔軟,溫合耐聽。

5. Dale RN60,這是我試過的電阻裡最糟的。悶,糊、高頻暗很多。耐聽,但個性接近的 AB ,比 Dale RN60 更耐聽,又更有音樂性,也沒那麼暗。所以在我試過的電阻裡,Dale RN60 完全沒有特長之處,喜歡他的特色的話,直接用 AB 或 Holco 更好。

6. Dale CPF,同樣是 Dale,CPF 比 RN60 好太多了!走向雖與 RN60 類似,但 CPF 更溫和,更有水份,音色也比較明亮,不悶。壓倒性勝過 RN60,很有特色的聲音。

7. IRC RN60D,同樣是軍規 RN60 規格,聲音比 Dale RN60 好。樸素、溫暖,有韻味,很特別的聲音。

8. Caddock MK132,解析力很好,resolution 整個提高,響應平直,帶有一種特殊的甜味。很不錯的電阻。

9. Audio Note Tantalum,聲音走向類似 Riken,但高頻比較樸素一點,沒有那麼華麗。但整體的析解力,非常好,聲音很中性,沒有音染,非常耐聽。很棒的電阻。

10. Vishay VTA55,個性非常鮮明,有點類似 Philips MPR-24 的走向,但更透明、更開闊、更清冷,聲音彷彿沒有界線,resolution 非常高。但太清冷的聲音,不好搭配。

總而言之,在 TDA1543 的 passive I/V 上,可以聽到各種電阻的個性和聲音,非常明顯,非常有趣。最後我用 Riken 並不是因為他最好聽,而是因為 Audio Note、Caddock、Vishay 這些太貴了,又不好買,還要拿來用在各種地方試機,所以捨不得剪腳用在成品上。Riken 也夠好了,夠全面。

NOS TDA1543的魅力

在新竹的生活結束了,放在新竹的簡單音響系統,也隨著其他的行李一起運回了台北。這套簡單系統,都是從台北的主系統汰換下來的器材,或是試作實驗性的簡單線路。內容非常簡單,由Sony SCD-XE600當轉盤,接上NOS被動式輸出的TDA1543 DAC, 再送入單變壓器,附VR的Gainclone,最後由接上一對低音反射音箱的Fostex FE-127E。

這套小系統以簡單、短小、輕便為主,在新竹也只是隨興地用Cardas木塊墊在地上,線材和擺位一概從簡。新竹的房間環境不佳,沒有什麼音場和定位可言,不過用這套系統聽人聲、Jazz、搖滾樂,倒也舒暢自在。Sony SCD-XE600是我2007年十月多購入CEC TL51X之後,從台北的主系統換下來的。Fostexc FE-127E單體連音箱都是姨丈送我的,論聲音是比我過去常用的Fostexc FE-103ME來得全面,不過當然與主系統現役的Jordan JX92S在性能上相去太遠。而這台Gainclone是我累積許多Gainclone製作經驗之後,專為新竹的簡單系統需求製作的。為求輕便,雙聲道共用一顆變壓器,整流只用電料行的大顆橋式流整器。電阻和電容也不太講究,只用手邊基本的零件Philips MRS-24(0.1%)電阻和Panasonic FM電容。VR更是測試之後覺得聲音太硬,不合口味的Cosmos密閉式VR。這些器材明顯就是定位在「二軍」的角色,然而,系統中的DAC卻獨獨是我花了許多年的力氣,精心調校的成果。

這台DAC可以溯源到我剛開始DIY的時代,2003要年第一個獨立的project,就是NOS TDA1543。從2003年初,我開始改我當時的CD-Player AMC CD-8b,該機用Burr-Brown PCM-1716 DAC chip。我在diyAudio上詢問大家改機的意見,當時加拿大的裝機高手Peter Daniel直言,PCM-1716沒有什麼搞頭,建議我直接做NOS TDA1543 DAC,並畫了一張簡易的schematic,教我試作。於是,我便開始在網路上收集各方資料,到唐竹和光華商場的源達買零件準備製作。在一連串的survey之後,我又找到了Elso Kwak、Thorsten、Pedja等diyAudio上的網友,關於TDA1543的製作心得。其中對我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Elso Kwak設計的Kwak-Clock 7、Asynchronuous DAC reclocking、專為TDA1543設計的non-feedback電源。Elso Kwak是非常聰明有創意,又懂得電路的高手。我在這段時間裡,按照這些資料,開始了一段新奇有趣的DIY之旅。

從2003年的夏天,我開始了我的DIY大門。在這一個階段,我以無比的熱情和執著,為了基本的NOS TDA1543電路嘗試了所有的可能。一開始我覺得聲音太小,便模仿Audio Note DAC線路,做了一個SRPP充當前級。然後又學Peter
Daniel的方式,用固態鉛酸電池為DAC供電(當然不包括真空管的部份)。然後又做了一個高達十組獨立供電,複雜無比的asynchronuous reclocking DAC。當時心智和經驗都不夠成熟,一心以為好聽的聲音一蹴可及,企圖心發展到極限,不計一切的將當時心目中最好的零件全部投入,在洞洞版上用了滿滿的Elna Silmic、Black Gate NX、Sanyo OS-CON SG、Riken、Holco軍規(不導磁版)等好料,所有的接線都用Cardas Litz線。然而,當時的技術和經驗都遠不能負擔如此複雜龐大的project,用搭棚的方式對DAC又有先天的劣勢(當時以為可以用努力克服)。我花了一天一夜的時間做出來的偉大成品,雖然有聲音,但卻有頗大的噪訊,聲音也不如預期理想。

後來,我將這個複雜的成品供起來,當作自己一個階段的結束,又回到簡單的架構,重新思考我該怎麼改善NOS TDA1543的聲音。後來,我又試著調高TDA1543的供應電壓,取得更大的輸出電平。又經過一次又一次重新調整layout,重新搭棚、選料調音,我的TDA1543終於在2004年中漸漸到達我喜歡的聲音。然而,故事還沒有結束,我2004年認識了Pedja,向他購買兩片簡單的TDA1543線路的PCB,我在這張非常小的PCB上,用簡單(但是高品質)的零件.製作出S/N比最低的版本(從此我不再用搭棚製作DAC)。接著我用Elso Kwak發表在diyAudio上的non-feedback電路,製作TDA1543的新電源。然而,Elso Kwak的電源是5V,而我的供電則是8V,他的電路無法簡單轉換套用。於是,我為此與他通信,在他的幫助之下,我設定了一個在理論上更好的8V的類似穩壓。這個穩壓的聲音真的對TDA1543有脫胎換骨的作用,新DAC的聲音,遠遠勝過原本使用LT1085或7808等IC穩壓的聲音,也比 UCC 穩壓等op-amps 基礎的串連式穩壓更寬鬆舒暢。到了這個地步,我終於結束了TDA1543的旅程。我的NOS TDA1543 DAC到達了中性、自然、自在的平衡點。

TDA1543這顆晶片本身的聲音很有個性,雖然不如我後來的主力DAC TDA1541A那麼全面,但比TDA1541A更隨性,更活潑,聽起Jazz和搖滾頗有味道。TDA1541A無論如何,總是太煞有介事,太正襟危坐了一點。如果當作小型系統,睡前聽點小品,TDA1543的韻味真是相當迷人。

不過TDA1543 DAC對我的意義,永遠不只是一個DAC。Peter Daniel畫的電路圖開啟了我一段奇妙的旅程,是我的DIY的轉捩點,是我建立DIY基本態度的起點,是我訓練聽力,了解各種穩壓線路與元件音色的教材。於是才有漸漸成熟的DIY能力,然後才有現在平衡穩定的系統。這種成長歷程,就像我以前學識字,學電腦一樣,是我人生最珍貴的經驗。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