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1日 星期二

沒有電容就是最好的電容?--DCB1

Nelson Pass 設計的 First Watt B1 前級,我用了將近兩年,歷經幾次調音改版,一直相處愉快。B1 的線路非常簡單,僅僅一對 JFET 作一級隨藕器。Pass 的設計是單電源,所以 18V 的供電由分壓電阻拆成 9V 與 18V 兩半,JFET 工作的中點在 9V 附近。於是,輸入訊號必須經過交連電容,將訊號位移到 9V 送入 JFET;而 JFET 放大之後,又要經由另一顆交連電容,再次將訊號位移回到 0V 輸出。因此,那時看著 B1 的電路,便想,只要改由對稱的正負 9V 供電,似乎就能省掉了前後兩次中點位移,於是便不需要輸入輸出交連電容了。

話是這麼說,但要讓輸出直流穩定地維持在數 mV 之下,並不那麼簡單,所以我這兩年還是認命的用交連電容聽音樂。diyAudio 上的網友當然也想到了這個 idea,在 Salas 等網友的努力之下,DCB1(Direct Coupled B1、直交 B1)的計劃開始成形。經過一年多的沿革,DCB1 終於漸漸成熟穩定,又逢網兄 Coffin 分了一張 PCB 給我,於是這兩三個月間慢慢備料,並在上週完成了 DCB1。

Nelson Pass 原始的 B1 並沒有設計電源穩壓線路,Pass 曾說,這個線路對電源並不「挑剔」,廠製 First Watt B1 甚至只用 Adapter 供電。然而,事實上電源對 B1 的音色影響頗鉅,想要讓 B1 更上一層樓,穩壓設計絕不可輕忽。為了讓輸出直流穩定,DCB1 最主要的設計重點當然在於對稱的正負穩壓。這個穩壓可說是集 diyAudio 眾人之力,Web 2.0 audio design 的成果,完成度極高。這是併聯穩壓,其實架構和我先前用在 B1 上的併聯穩壓差不多,但用了一串 LED 作電壓參考,又改用大功率 MOSFET IRFP240/IRFP9240 放大電流。為了讓輸出直流在 5mV 以下,所以 LED 必須配對,總共需要八對 1.7V ~ 1.8V 的 LED。此外主放大的線路和 B1 完全一樣,只差不必使用輸出入交連電容,並有保護後端器材的開機延遲線路。

我拿到的這張 PCB 是前一個版本,最近有了更新、更大張的 Blue Edition,但基本架構一樣。我第一次配對 LED,花了好些時間才從 50 顆綠色 LED 中找出比較理想的八對。此外其他裝機的工作倒是滿單純的,甚至比原始的 B1 更簡單(因為不必煩腦穩壓線路……)。零件不多,電容更是相當少,扣除開機 delay 的部份,主要電路上只有六顆電解電容。放大部份的電阻,我照例採用 Audio Note Tantalum 電阻,電源部採用 Philips/BC MPR24,但有四顆 470 歐姆的電阻,官方建議使用碳質電阻。台灣能買到的「非雜牌」碳質電阻只有 Allen-Bradley 和 Riken,選擇甚少(我現在最喜歡的碳質電阻是 Takman 碳膜電阻),臨時無奈,就先用了 AB。此外,併聯穩壓的輸入電阻,官方建議用兩根 1/2 瓦 68 歐姆電阻併聯,我直接以 33 歐姆的 Dale CPF 2 代替。Dale CPF 2 是我最喜歡的電阻之一,額定功率二瓦,聲音非常飽滿寬鬆。重點是唐竹有售,而且不貴,在功率較大的場合,我幾乎不作他想。

開機 delay 的部份,有兩個零件比較難找。一是十腳的 2 pole 小型 relay,輸出迅號會經過這顆 relay,勢不可馬虎,在光華商場與中華路連找了些家電料行,方才買到兩款合用品。另一個難找的是達靈頓電晶體 BC517,在兩大商圈遍尋不著,所以我目前尚未裝妥 delay 的部份,只好小心翼翼的注意前後級開關順序,但還是很擔心跳電。

裝好 DCB1,在開聲前為怕問題,仍然在輸出端串上了一對 4.7uF Black Gate N 電容,形成有輸出交連電容的 "DCB1"。然後,一開聲我就聽到了非常棒的聲音。之前朋友說,DCB1 的電源架構,聽起來有 Class A 擴大機的質感,溫暖豐厚,充滿水份。聽了幾分鐘之後,我完全同意他的感想。其實本來 B1 就是 Class A 放大,但配合不同的穩壓,卻有各異的音色。DCB1 確實有種醇美溫潤的特質,而且低頻、動態、氣勢、能量感都更勝前一版的 B1。我的 DCB1 兩聲道輸出直流都在 3mV 之下,據設計者的說法,在 5mV 以下為理想(very good),在 3mV 以下為極佳(great)。所以,聽了一天覺得工作相當穩定之後,就把輸出交連電容移除,達成真正的 DCB1。

我的 DAC TDA1541A 原本就沒有輸出交連電容,後級 Gainclone 也是直接交連。如今配上 DCB1,我的系統成為全直交,訊號從訊源到喇叭,中間不經過任何電容和變壓器。移除交連電容後,我聽到了更為直接、明亮、不修飾的聲音。特別明顯的是中高頻,相當鮮銳靈活,而低頻則更為結實有線條感。不過調性也變得比較亮,比較衝,不如先前柔順。因此我系統的其餘部份勢必也要相應調整,重新找尋最佳的平衡點。整體來說,我喜歡直交的聲音,可是全直交與經過一兩顆交連電容之間的差別,卻不如想像中的大。常看有些 DIYer 千方百計的想省掉一顆兩顆交連電容,甚至不惜引入 DC-Servo 等同樣帶來失真的方式,不禁讓人懷疑是否值得。我覺得 DCB1 更有價值的卻是那套精心設計的併聯穩壓,無怪有人買 DCB1 的 PCB 來當穩壓板供應其他電路使用。

DCB1 無疑是相當成熟的設計,完成度極高,甚至已經有網兄整理好調音配方,照帖抓藥即可。現在如果有人想玩 B1,直接從 DCB1 下手即是,又方便又好。原始的 B1 似乎已經可以「成身退」了。

2010年9月14日 星期二

E-MU 0404 USB 2.0


之前在某本雜誌看到一篇文章,評測某部國產 DIY DAC,其測量數據著實教人觸目心驚。電源干擾大得離譜,互調失真更是荒腔走板,頻率響應也完全不是 20Hz-20KHz ±3dB 那一回事。據說這家土砲廠都用人耳調音,以人耳決定一切。雖說音響是用聽的,數據不能代表一切,失真大小自不能和好聽與否劃上等號,可是太離譜的失真必然隱涵了一些問題。失真小不見得好聽,但失真太大就勢必有些問題了。奇偶次諧波猶有討論的空間,但有些 criteria 是無庸置疑的,例如明顯的電源干擾(60Hz 諧波)可能自來於電源設計不夠乾淨、DAC 的頻率響應到 20KHz 也是基本的要求。聲稱人耳調音而失真奇大的器材,不禁讓人懷疑其表現的全面性。或許某些唱片(例如廠家用以調音的唱片)聽起來不錯,但表現其他類型的音樂可能會有所侷限。

話說回來,我自己過去也一直是靠人耳調音,聽了沒什麼大問題,好聽,也就坦然,不曾使用儀器測量我自製的器材。但看了那台 DAC,不禁讓我開始擔心,是否我 DIY 器材是否也有大量的失真,只是自己沒有聽出來。受到了啟發,我開始決定要為自己的 DIY 成品做一點基本的量測。

最簡單的量測自然是輸入正弦波和方波,然後在示波器上觀察波型,但這對我來說不夠,我還想看到頻譜,才能得知諧波失真、頻率響應這些更為具體更為直觀的數據。然而我的老舊示波器沒有頻譜分析的功能,擴充模組如今也難以取得,無法將波型輸出到電腦,再用軟體作傅立葉轉換。而專用的 audio analyzer (音頻分析儀)相當昂貴,知名品牌 Audio Precision 的「入門級」從二三十萬起跳,非我所能負擔。本想花幾萬塊,買個二手的 HP 8903B,但卻在 diyAudio Equipments & Tools 板看到非常多人推薦用音效卡配合軟體,來當作 audio analyzer 使用。

用音效卡當 audio analyzer,其實在國內早有風氣,盛行於音效卡玩家社群。例如 DearHoney 的站長多年前就開始用中高階音效卡 CardDeluxe,配合 RightMark Audio Analyzer (RMAA) 軟體評測市面上的音效卡。當年覺得音效卡社群常以數據為依歸,過份在意規格和測試圖,卻不怎麼講述聽感。而且他們買了中高階音效卡,後端卻常是電腦喇叭,和 Hi-Fi 音響的玩法涇渭有別,不知該如何消化他們的觀點。但見 diyAudio.com 和 diyHIFI.org 也不少人這麼做,而且還有熟悉的 DIYer 分享意見,甚至有人說,一般的訊號產生器(function generator)輸出波型的失真頗高,搭配 spectrum analyzer 作分析,還不見得能勝過音效卡。既然如此,我終於也決定試試音效卡量測。

音效卡此一方案最大的優勢自然是便宜。既然波型分析的工作都在電腦上以軟體處理,所借重音效卡之處無非是 I/O 與 DA/AD 轉換。音效卡的響應頻率雖然僅在音頻範圍,但用來當作 audio analyzer 卻正巧適合。規格稍好的專業級音效卡不過數千元至數萬,還是比二手 HP audio analyzer 便宜許多,縱然效果與公信力不能和專業儀器相比,但 DIYer 用來作基本量測,觀察有無離譜失真,已然堪用。

於是,我先下載了 RMAA,配合 notebook 內建的音效卡玩了一下。RMAA 介面簡單,容易操作,不過 notebook 內建音效卡實在太差,也不知道是輸出還是輸入的問題,總之 loop test 表現非常離譜。音效卡擔負了輸出入的大任,規格必須優秀(此時規格就重要了),於是開始找尋表現良好而價位適中的音效卡。PCI 音效卡一般來說比同級的 USB 音效卡便宜,規格也更好,無奈我用 notebook 只能走外接一途。後來看來半天,E-MU 0404 USB 2.0 似乎是 studio 級的 USB 音效卡中,最便宜的選擇之一。E-MU 0202 USBE-MU Tracker Pre 其實也不錯,更便宜,可惜沒有數位輸出輸入,不能當作 USB / SPDIF converter 來玩 digital stream。在 diyAudio 上 E-MU 0404 USB 評價亦高,用得人不少,於是就購入一台二手品。

E-MU 0404 USB 的功能不少,豐富的輸出入介面,面板亦有許多開關旋鈕。玩了一下子,然後打開 RMAA 作 loop test,數據果然遠勝內建音效卡。噪訊低、失真低、諧波極少,拿來測 DAC、前級、後級、喇叭看來都堪用了。於是我率先把兩台 DAC,NOS TDA1543NOS TDA1541A 拿來測試,想不到數據還不差。老舊的 Philips DAC 晶片,又在 non-oversampling 模式下工作,測試圖表仍然遠勝雜誌上那台使用高規格晶片的 DIY 機。而 TDA1541A 的各式數據自然又比 TDA1543 好上一大截,不愧是當年的王者。然後又拿 FirstWatt B1 來測,表現卻比想像中差了些,尤其居然有電源干擾(有 60Hz 和 120Hz 的雜訊),總諧波失真也比 Nelson Pass 所測的為差,不知道是否為 shunt regulator 設計不周所致,或者是光敏電阻音量控制器的設置引入了雜訊。不過這些都無妨,反正現在有了儀器,可以慢慢地抽換調整,一再測試,直到問題改善為止。至於後級和喇叭的測試,則相對麻煩。後級的輸出太大,必需經過額外的衰減器和過載保護才行;喇叭則要有麥克風。總而言之,音效卡與 RightMark Audio Analyzer、Visual AnalyserAudioTester 等軟體的組合,確實便宜好用,非常適合 DIYer。

然後覺得還滿諷刺的。這麼多年前就看到音效卡社群用這套方式測得不亦樂乎,自己卻一心以為沒有專業儀器不能成事,僅靠耳朵聆聽,放棄了更多的可能性。音響固然是要用耳朵聽,測量數據絕不能代表一切,但卻是很好的體檢除錯資訊。國內 DIYer 社群和音效卡社群真是涇渭分明,用示波器檢驗器材的人不少,但用觀察頻譜就不那麼普遍。如今我很建議稍有興趣的 DIYer,都弄一張堪用的音效卡,再配合 RMAA 和 Visual Analyzer 等軟體作簡易的檢驗除錯工具。很多人原本已有不錯的音效卡,這些軟體又有免費版,花費不多,何樂而不為呢。


在測試之外,我也試聽了 E-MU 0404 USB 本身輸出的效果。當 DAC 來用,E-MU 聲音非常乾燥無趣,遠遜我那兩台規格較差的 NOS DAC(再次得證規格並不是一切)。但若將 E-MU 0404 USB 當作 USB to SPDIF converter,透過 ASIO 輸出,聲音倒著實不錯。比 TI PCM2707 系列好上許多,自不待言。沒有那種冷、硬、不耐久聽的「數碼聲」,十分難得。與目前主役的 CD 轉盤 Shigaclone 相比,兩者的音質差異竟不太明顯,所差者只是 Shigaclone 有個流暢自然的音樂性,大場面的分析力較好,而 E-MU 0404 的聲音比較「簡單」,樂器多的時候,樂器定位有時會飄移。但無論如何 E-MU 0404 USB 的 SPDIF 輸出真的還不錯,已經超出我的期望。如果換上更好的電源與 clock,說不定還能更上層樓。因此,這台 USB 音效卡,除了當作測試工具,本身也能加入音響系統的一環。撇除那生冷無味的類比輸出,真是相當抵買。


頁首圖片取自 E-MU 官方網站:http://www.emu.com/products/product.asp?category=610&subcategory=611&product=18388&nav=introduction

2010年9月12日 星期日

BeagleBoard-xM


六月的文章所提到的 BealgeBoard 終於到貨,是最新的版本 BeagleBoard-xM。新版的輸出入介面更為豐富,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內建了 Ethernet 網路埠,不必額外買 micro SD 轉接 Ethernet。此外不再內建 storage,改用 4G 的 micro SD 作系統碟,此設計比之前更成熟更有彈性。內建四個 USB host 也相當便利。小小一張版子卻有 general purpose 電腦的功能,運算能力也差強人意,真的非常強大。可惜螢幕輸出用 DVI-D 接頭,我的老舊 LCD 沒有一台支援 DVI,因此目前尚未開始使用。


不過,這幾個月來對 digital stream 的想法有了點改變。經網友們的指教,以及音響展的聆聽經驗,目前對 Apple AirPort Express 與 Logitech SqueezeBox Touch (SBT) 這兩條方案更有興趣。尤其是 Apple AirPort Express 這條策略,既便宜(一組全新品才 3000 元),要改的環節也單純許多,而且夏天音響展時,Mircomega 與 La Rosita 的系統都發出了不錯的聲音。而 general purpose 的 BeagleBoard 拿來作 digital stream,固然有點 overkill,也不確定音質如何。既然其多媒體功能如此強大,拿來製作網路串流影片播放器,似乎更有意思一些。在影音之外,拿來做控制網路流量的 server 也挺好,單純當作小桌機上網,似乎也十分不賴。BeagleBoard 功能強大,應用範圍太廣,卻反而讓我失去了明確的目標。

2010年9月5日 星期日

Colin 談音響

Colin(黃國琳)這篇剛刊在臺灣音響愛樂協會網站的文章〈說說我是怎樣來看待音響這回事的〉,真是寫得太好了,值得一看。這種文章令人慚愧,我只會嘴炮打屁,無論如何寫不出這麼簡潔質樸而入木三分的文章。

我很同意 Colin 提出的這些論點。然而,第二點「可以讓你做長時間的聆聽」卻是我長年思索的問題。我每天有十幾個小時在聽音樂,自然非常重視系統的耐聽。然而,在音樂會或演唱會現場,不論是古典樂、流行樂、搖滾樂,現場的聲音其實並不那麼耐聽。例如各種管弦樂曲,尤其 Mahler、Shostakovitch 一類,一首大曲子聽下來絕對會感到疲乏。如音樂會聽一兩個小時則已,連續聆聽七八個小時,勢必吃不消。我將系統調整得如此「耐聽」,連聽一天也不疲倦,事實上已經與現場不同,已經是一種失真。

那麼,到底該怎麼做呢?為了能整天聽音樂,不惜失真,將聲音往柔和悅耳的方向調整?或者將系統調得和現場一樣刺激,每聽一兩個小時就乖乖休息?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