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30日 星期二

PS Audio Noise Harvester


我對調音道具興趣缺缺,除了必要的線材、墊材音響架之外,其餘道具能免則免。一來是想把錢花在更有效的地方,二來不喜歡房間裡擺滿雜七雜八的淫巧奇技。PS Audio 的 Noise Harvester 台灣代理商訂價四五千元,本來絕不會買來試,然而最近加拿大零件商 Parts Connexion 正在全商品折扣促銷,Noise Harvester 居然特價只要 $59.95 美元,遠低於台灣代理商訂價(也比水貨價、二手價還低),於是搭著其他零件,買了一顆回來玩。

Noise Harvester 的使用方式很簡單,只要插在空的插座上即可。有些人說要插在鄰近音響器材的插座上(同一個 AC 迴路),卻也有人說插在室內其他插座上,亦有「奇效」。而且不限一顆,只要有空插座便能加上,甚至有人說越多越好,國外便有五顆一包成套販賣。

Noise Harvester 插在市電插座上,與市電併聯。原理類似在市電上併電容(許多內建濾波器的排插便如此),但它的設計更複雜了些,不只用電容過濾高頻噪訊,並且將這些噪訊儲存起來,適時轉成光能,藉由 LED 排散。(詳見高傳真雜誌的解說

收到 Noise Harvester 之後,我把它裝在四孔排插的唯一一個空插座上,另外三個插座分別供應 CD 轉盤(Shigaclone)、DAC(NOS TDA1541A)、前級(DCB1)。Noise Harvester 頂端的藍光 LED 會不定時的閃光,間隔有疏密,亮度也不固定。據說閃光的頻率、亮度與雜訊多寡有關,電源越不乾淨,閃光越密集越亮。而在電源極乾淨時,也可能完全不閃。我的電源並非專線,也沒有特殊處理,只是儘量避免不在同一迴路上併聯其他電器而已。和網友的形容比對,我想 Noise Harvester 在此處閃光的情況應該算是中等。

聲音的變化頗為微妙。雖說和電源有關,但裝上 Noise Harvester 所帶來的改變,與換電源線或換電源插座完全不同。換電源線所帶來的變化是直接而根本的,馬上改變整體的調性。Noise Harvester 的變化卻是間接而修飾性的:拉開了分離感,修飾掉音樂的毛邊,提高聲音的透明度。聽了一陣子之後,把 Noise Harvester 拔掉再重聽,也確實感覺音樂變悶了。

之前曾用過另一款 AC 濾波器,即 Rubycon 的 NF-1。這是三顆小電容包裝在一起,拉出三腳,分別接到市電的火線、水線、地線。Rubycon NF-1 對聲音的影響更微小,只覺背景變得比較黑,聲音比較凝聚,線條比較圓潤。Noise Harvester 的影響顯著許多,不過與 Rubycon NF-1 所影響的方向完全不同。但 Noise Harvester 一顆四五千塊(美國訂價 $99 美金),與其所帶來的好處相比,我自己覺得並不是非常划算,遑論一口氣裝上三五顆。至於我用 $59.95 美金買到這顆(還要外加運費與關稅),到底算不算貴呢?我覺得很疑惑,但至少目前不想把它拔下來。

我覺得 PS Audio Noise Harvester 最厲害之處,還是在於商品的設計。話說要消耗電能,方式多的很,最簡單的莫如電阻即可。但 PS Audio 卻改用 LED,再編織一套「將噪訊轉化為光能排散」的說辭,就是個好大的行銷噱頭。實際上說不定內部仍然是一根電阻作為真正代謝噪訊的工具,LED 只是裝飾而已。而且有了 LED,不管是否聽得到「改善」,至少肉眼一定看得見光在閃動,貨真價實童叟無欺,更有調音的互動感,便有人一買好幾顆,直加到都不閃為止。甚至有人還說 Noise Harvester 就算效果不明顯,至少還能監看電源的品質,真是好厲害的商品定位。

Audio Asylum 上,有人說用一顆兩顆還不錯,但用太多反而有副作用。國內玩家也有人說 Noise Harvester 會讓聲音變薄等等。音響世界正和現實人生一般,充滿各種妥協與 trade-off,原無有好無壞,多多益善之事。

2010年11月29日 星期一

音色光譜

在台灣描述音響的音色、走向時,最常用的指標莫過於「音響性 vs. 音樂性」。這樣的分野,有時還滿好用的,但卻不能蓋括各種情況。例如有些系統,音樂性極佳,音響性也挑不出缺點,那又要怎麼說?又或者同樣是音樂性,亦有現代聲的音樂性、vintage 的音樂性;同樣的是音響性,又有不同的項目,例如頻寬、動態、暫態、速度感等等。當然,沒有任何單一指標(metrics)足以將各式各樣的音響表現分門別類,但為了溝通交流的便利,最好還是有些簡便的指標。

線上音響刊物 Sonic Flare 提出了一種衡量音響音色走向的指標 Sonic Circle(不知可否稱之為音色光譜?),就還挺有趣的。有別於「音響性 vs. 音樂性」等常見的二元對立,Sonic Circle 是一個環型的指標,於是可以用時鐘的鐘點方向來指示指標上的某個位置。Sonic Circle 上 12:00、4:00、8:00 這三角,分別代表三種最典型的音色:Precise、Refined、Emotional。在相鄰的兩角中間,又有衍生的三個次類 Vivid、Intense、Smooth。


光看這六個詞彙其實不易體會,其中幾個字我一時也找不到貼切的中文翻譯,不如從 Sonic Flare 的解釋和舉例來體會。

Precise:鑑聽風、低染色。例如 JBL、TAD、ATC、PMC 的喇叭和 Bryston、Chord 的擴大機。

Refined:現代聲、飽滿、動態大、音域寬廣。例如 B&W、Wilson Audio、Mark Levinson、Audio Research、Krell 等。

Emotional:情感豐富、韻味濃郁。例如單端三極管機、全音域喇叭。

Vivid 介於 Emotional 與 Precise 之間,代表性的廠牌有 E.A.R、Bel Canto、Linn、Harbeth 等。

Smooth 介於 Emotional 與 Refined 之間,代表性的器材是推挽式管機、Cary、Zanden、Zu 等品牌。

Intense 介於 Precise 和 Refined 之間,代表性器材是 Dynaudio、MBL、Kharma 等。

Sonic Circle 的分類邏輯和我的習慣不太一樣,但看他所列舉的廠牌,卻又能實際掌握其分類法。我自己目前的喜好,很明顯地落在 Emotional 到 Vivid 中間這塊(也許是 8:45 吧?)。而我最不喜歡的聲音,無疑是 Intense 那一群了,也剛好在 Emotional 的正對面。真是相當有趣,不知道其他音響迷是否也認同這個光譜。

Sonic Circle 詳細的說明,請見原文:http://www.sonicflare.com/archives/sonicflares-sonic-circle.php
上圖亦取自原文。

2010年11月21日 星期日

Leif Ove Andsnes


之前提到村上春樹的《給我搖擺,其餘免談》一書,討論了許多 Schubert D 850 的版本。他相當推薦挪威鋼琴家 Leif Ove Andsnes(安斯涅)的版本,那時我也跟著買來聽聽,結果就迷上了 Andsnes。先是把他所有的 Schubert 奏鳴曲都買來聽,接著又買了其他曲目,後來幾乎是見一張買一張。Andsnes 在 EMI 出版的唱片,不論選曲或演奏也都頗有個性,除了 Schubert 之外,我特別喜歡他的 Haydn 鋼琴協奏曲,Rachmaninoff 鋼琴協奏曲也意想不到的好聽。相對之下,他彈奏祖國音樂家 Grieg 的鋼琴小品,反而不見突出。


今天路過中華路佳佳,驚見 Andsnes 的新唱片:Rachmaninoff 的後兩首鋼琴協奏曲,這下他終於把四首都錄全了。在一旁也看到 Hélène Grimaud 和 Zilberstein 的新唱片,忽然想到再過幾天就是 Zilberstein 的音樂會,稍稍振奮了一下沉悶的生活。


2010年11月20日 星期六

2010 台北國際音響大展

去年參加台北市電器公會主辦的「台北音響大展」,感覺挺好,甚至在台灣音響協會主辦的國際音響展之上,今年於是也抽空前往。這天下午逛了一圈,週五下午觀眾很少,非常合適閑雅的試聽,有些工作人員甚至願意與我這窮丁聊上幾句。

由於展場有兩個,影像類器材在小巨蛋展出,純音響器材集中在王朝酒店,對我來說看展更為順暢。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夏天的 TAA 音響展總是有許多展房聲音不理想,這兩年的台北音響展卻整齊許多,幾乎每家器材聽起來都不錯,少有荒腔走板的表現。嘴碎如我,再來說說比較有印象的展房。
  1. 印象有好有壞,二樓德錩的 FM Acoustics 無疑是壞的那種。去年請 FM Acoustics 的老闆 Manuel Huber 親自來台調音,表現離譜無比。今年 Huber 又來了,他手無足蹈地討論唱片和音樂,這種熱情讓人敬佩,但在他手下 FM Acoustics 播出來的聲音卻仍然令人瞠目結舌。不知 Huber 是否重聽,音量設定奇高,FM Acoustics 瀕臨失真邊緣,精緻質感蕩然無存,但總算有比去年進步。老闆的調音品味如此,FM Acoustics 本身聲音卻非常好,實不知該如何解釋此中原由?
  2. T+A 這幾次參展,都是同樣一套器材、同樣一位工作人員、同樣一套調音、也同樣的好聲。聽了很多展房之後再回到 T+A,更覺得這種端正典雅的聲音非常合我的胃口。不過之前總覺得他們的 LP 不如 CD 好聽,今天只有聽到 CD,不知他們 LP 的調整進步了沒。
  3. La Rosita 的代理商宜鴻代理了火熱的新進品牌 Wyred 4 Sound。我最好奇的是他們的 DAC,據說也用了 ESS Sabre 晶片,評價頗高。這次只有展出 Wyred 4 Sound 的前後級,搭配 La Rosita 中價位的訊源 Beta,聲音還是一樣纖細高雅,氣質不凡。夏天聽到的組合是頂級的 Pai,搭配 Brinkmann 前級、FM Acoustics 後級,推 Raidho Acoustics 喇叭。Wyred 4 Sound 與 Brinkmann、FM Acoustics 相比,少了那精貴的質感和微動態,但 Wyred 4 Sound 的前後級都不到十萬。玩音響還是要找這種認真的新興品牌才超值。
  4. 自從夏天聽過 Raidho Acoustics 之後,便對此牌喇叭印象極佳。今天在「可利」的展房看到 Raidho 的旗鑑 X5,聲音果然非常優秀,不過外型粗壯,與原本的簡潔清新的設計大不相同。此外,從工作人員口中得知,音響展期間最小的落地型喇叭 C2 在特價,價格頗低於一般售價,實在令我非常心動。現場用 Spectral 前級、Ayre 後級推 Raidho C2,聲音真好。
  5. 在德錩的展房聽到 Zellaton 喇叭,這是第一次知道這個品牌,第一次聽。聲音很理想,中性、無染,延伸寬,響應平坦,而且自然輕鬆,毫無緊繃壓迫之感。一旁的 Pawel Acoustics ELEKTRA 也是好喇叭,但相比之下就顯得平庸了。
  6. 一般來說,我比較重視訊源和前級等前端的器材,對喇叭比較不敏感。但 ADAM 和 Vivid Audio 的喇叭著實非同小可,硬是讓 Accuphase 和 Burmester 變得好聽入耳,厲害!

2010年11月17日 星期三

音響展也有 showgirl

電腦展、車展、3C 展出現 showgirl 已經不足為奇,音響展也終於不可避免這種潮流。Showgirl 固然濃妝艷抹、俗不可耐;狀況外的講解介紹,也教人尷尬不已。但最為恐怖難耐的,當屬 showgirl 主持的無腦搶答。而搶答活動中最令人戰慄不安者,倒不是台上叫喊的 showgirl,卻是台下無盡無休的飢渴騷動。好在音響價格太貴,隨便一個小道具動輒上千,目前似乎倒還沒有 Hi-Fi 品牌代理商玩有獎問答的把戲,showgirl 只作「靜態展示」而已。

高傳真視聽雜誌的圖片一用。且看一身透明的 showgirl 與同樣透明的 Crystal Cable Arabesque 喇叭合影:
http://pics1.yamedia.tw/28/userfile/h/hifihivi/album/14ce2953f5bfe6.jpg

2010年11月14日 星期日

幸福的布拉姆斯

11月11日到國家音樂廳出席「明茲的聲音王道」音樂會。原本對明茲(Shlomo Mintz)的印象是天才小提琴家,神童型的人,但五年前聽了他指揮的孟德爾頌《蘇格蘭》交響曲之後,卻留下美好的回憶。當時明茲將《蘇格蘭》指揮得優雅高尚,幸福愉悅。想來他自幼以神童之姿站上舞台,一帆風順,近來兼跨指揮事業,圓滿的人生,或許與同樣是神童,同樣優渥順遂的 Mendelssohn 有些相似之處,故而深得其味。

明茲這次來台,與台北交響樂團(TSO)合作,上半場演奏兩首小提琴協奏曲,下半場則是布拉姆斯第一號交響曲。我挺喜歡布拉姆斯這首交響曲,這是第一次現場聆聽。明茲與樂團的合作,並不能算是非常好。TSO 在細膩、精緻、整齊等方面遜於 NSO,甚至明顯有些粗糙,完成度不足之處。但明茲硬是發揚出這首曲子幸福的一面,特別是第四樂章開頭不久的高潮,銅管此起彼落相互應和,眼前頓時出現了開闊的天地,幾乎把我整個人吸入了音樂,時間彷彿凝結了。可惜高潮過後,音樂逐漸散亂,似乎有心無力,無從凝聚力量奔向結尾。但無論如何我還是很喜歡明茲這種指揮方式,很少聽到這麼幸福圓滿,光彩照人的布拉姆斯。尤其在焦頭爛額,心力交悴的時刻,簡單直接的幸福感,最是受用。

NSO 的銅管經常失誤,每次聽到重要樂段,總是要捏一把冷汗。TSO 的銅管當不及 NSO,但演出時穩健得多,布拉姆斯第一號交響曲裡諸多銅管擔綱之處,皆如履平地。即使音色並不甚美,收尾不夠細膩,但聽者總算得以平心靜氣安然與聞。

2010年11月10日 星期三

Working on a Dream


我對搖滾樂、流行樂全然外行。幾年前讀了村上春樹的《給我搖擺,其餘免談》,看他談論 Schubert 鋼琴奏鳴曲,似乎頗有見地,於是也跟著去找他推薦的爵士、搖滾唱片來聽。便是此時,我方才知道 Bruce Springsteen 這號人號。Bruce Springsteen 的唱片頗多,我也不知道如何挑起,最初買了一張 2002 年出版的 The Rising, 覺得曲風頗合胃口,於是就開始收集其他唱片。記得村上春樹推薦 Burn to RunBurn in the U.S.A. 等,我也跟著胡亂買了一通,只覺有些不錯,有些則普普通通。尤其是近年的專輯,特色不強而且曲風沒什麼變化,聽來聽去,最喜歡的仍然早年的 Burn to Run 和 The River 這兩張。



前幾天在唱片行,看到 Bruce Springsteen 的 2009 年的專輯 Working on a Dream,封面甚不起眼,側標上密密麻麻一片讚譽之辭,於是抱著點期待買來聽聽。結果倒是還不錯,雖然不及早年那麼精彩,卻也不致失望。

最近聽了幾年搖滾樂,看來「每況愈下」似是搖滾樂的常態。凡我喜歡的團體和樂手,總是以初出道的幾張專輯最有原創性,然後會有一兩張顛峰之作,接下來就開始吃老本自我重覆了。Bruce Springsteen 似乎也是如此,儘管他在最近幾年的專輯,偶爾仍有出色之作,但總是不及 1970~1980 那時期的活潑有力。相反的,古典樂不論是作曲家或者演奏家,似乎皆是老而彌堅,隨著年歲增長,境界越來越高,可以輕易聽出他們不斷提升與自我超越。不曉得兩種音樂種類,何以有此差異?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