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1日 星期三

Helene Grimaud 台北 2016


大約十年前看了 Stereo Sound 的軟體推薦,買了葛莉茉在 DG 專輯 credo,這張不只錄音優秀,演奏也相當精彩。後來陸續收集了葛莉茉的其他唱片,她的巴哈/布索尼《夏康》也是我很喜歡的版本,很有魔力。然而最近幾年的專輯,封面上臉佔得比例越來越大,聽起來卻總有些失望。得知今年會來舉行演奏會,但一直提不起勁購票。


直到開演前三天,看到主辨公司努力的催票,發現票房頗差。本來以為葛莉茉很有號召力,想來可能是曲目太有個性,終於還是買了票支持一下,也順便買了同曲目的最新專輯。

今天演出果然頗為冷清,但葛莉茉的表現卻遠遠超越我的期待。不是那種技巧完美精緻雕琢的彈法,但一氣呵成,充滿了感染力。散場之時,坐不滿半個廳的樂迷間忽然熱鬧起來,湧向簽名處,從三號出口沿著車道一路排到二樓大廳入口,與慘淡的票房呈現跨張的對比,彷彿所有聽眾都來排隊簽名了。

2016年5月9日 星期一

DIY 網路硬碟與 iTunes Music Server


過去音響廠商稱聲經過網路傳送傳送的數位流播放,可以隔離 jitter,排除前端的影響。但音響的奇妙總是出人意料,沒過多久,就有人指出 USB 線與網路線對聲音其實仍有影響,前端的電腦,甚至網路路徑上的交換器,也都或多或少會影響音質。於是,音響級網路硬碟(NAS)漸漸流行起來,日本 NAS 大廠 Buffalo 前陣子也復興早期音響品牌 Melco,用固態硬碟(SSD)與傳統硬碟(HDD)出了幾款音響級 NAS


與日常使用的電腦相比,把音樂檔案放在專屬的 NAS 上,可以減少其他程序的干擾。一般家用的 NAS 強調傳輸速度、資料保存(如 RAID)等特性,電源是交換式電源,通常也不會有所謂「音響級」的零件和避震措施。音響級 NAS 不同,播放音樂只須一般頻寬,RAID 也非必要功能,但最好有低雜訊電源和「音響級」的調音。

我很好奇專屬 NAS 的效果,電源和避震要好處理,最直覺的做法就是單板電腦。如今單板電腦成為顯學,各式各樣的板子百花齊放,數不盡的 "Maker" 也把軟體資源建造的十分周到,與我五六年前玩 BeagleBoard 已不可同日而語。我先從手邊的 Raspberry Pi 開始,裝上 forked-daaptd,模擬原本裝在日用桌機的 iTunes 當作 music server。Raspberry Pi 除了預設的 SD 卡,也可以外接 USB 硬碟,或掛戴遠端檔案系統,但沒有 SATA 接口,無法直接連接 SATA 硬碟。簡便起見,也為了測試最理想情況下的效能,我把少量音樂檔案儲存到 SD 卡上,就這樣聽了起來。forked-daaptd 不但可以支援 AirPlay,也支援 Apple Remote 等 app,操作與 iTunes 全無二致,不過對於 metadata 的處理以及音樂檔案的組織方式與官方 iTunes 略有不同。

比起桌機上的 iTunes,把音樂放在 Raspberry Pi 上的 SD 卡來播放,音質的確略有上升。我聽到更為乾淨柔順的聲音。確定這個方向可行之後,便買了一張 Banana Pro 來代替 Raspberry Pi。Banana Pro的 I/O 功能比 Raspberry Pi 強大許多,有 SATA 2.0 接口,可以連接大多數的硬碟機,Ethernet網路頻寬上達 1G,而且內建無線網路卡,可以做 WIFI NAS。


Banana Pro 須要 5V/2A 的電源,2.5 吋的 HDD 也要 5V/1A 左右的電源,我用慣用的 Talema Nuvotem 和三端子穩壓單簡搭了兩組線性 5V 電源,裝進薄型鋁殼機箱,也就上電了。作業系統用 Bananian,把 HDD mount 上去,再裝了 forked-daaptd。此外也裝了 samba,變成 NAS 讓我的 Windows 桌機可以存取,把 iTunes 資料庫整個移到這台小電腦上。我的 AirPlay 音樂播放器,之前是修改過的 Airport Express,後來又用了 BeagleBone Black 做了一台,我把這台 NAS 與 AirPlay 播放器放在同一個 LAN 裡,就這麼聽了幾個月。

和桌機 iTunes 相比,獨立的 NAS 聲音比較乾淨平順,少了一點毛躁感。但差別有限,不像其他音響器材,隨便換一個零件、換個墊材都有顯著差異。畢竟從 NAS 到類比訊號隔了太多層,中間還有 AirPlay 播放器作為緩衝。對我來說,這部 NAS 好處更多是功能面上的:省電、不熱、體績小、無風扇、低噪音(用 SSD 就完全無噪音了),可以輕易地整合到我的音響系統,不會與日常使用的 Windows 桌機互相干擾,也不必擔心電腦使用時負荷太重影響撥放品質。而這台 NAS 既然掛載到 Windows 上,我仍然可以透過桌機上的 iTunes 來管理音樂檔案,匯入新唱片。匯入唱片是我現在仍然使用 iTunes 的最大理由,iTunes 的 CD 資料庫非常強大,大約 99% 的 CD 都能順利找到音軌資訊,省去我太多煩腦。


傳統硬碟是高速轉動的機械裝置,無疑是震動和背景噪音的來源。聽了一陣子之後,買了四顆上下為 M3 螺絲的橡膠隔震墊,固定在硬碟與機殼之間,稍微抑制運轉的噪音。當然,最根本的改善方式是改用非機械原理的 SSD。SSD 讀取速度快,而且是純電子裝置,沒有機械震動與噪音,似乎非常適合音響應用。雖然有寫入次數的限制,但對於幾乎是唯讀使用的音樂伺服器而言,壽命也不成問題。過去 SSD 最大的缺點是售價昂貴,尤其是無損高清的音樂檔案,須要很高的容量。前陣子 SSD 大幅降價,目前 1T 的 2.5" 硬碟報價是七千到一萬元台幣,已經大為實用。

有些音響級 NAS 產品聲稱可以隔離外部網路與內部網路,讓音響專用的 LAN 更乾淨。據我所知,Ethernet 網卡本來就有變壓器作隔離,不太了解這些廠家所謂的隔離有什麼不同。這似乎是個有趣的方向,也還在研究當中。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