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31日 星期二

在北京買唱片

有事到北京一趟,停留時間不多,倒也沒有特別想找音響相關的物品。北京雖大,但就電料來說,似乎還沒有台北中華、光華兩商圈來得齊全便利,貨源來歷更是難以讓人信賴。

那天在王府井閒逛,心想百貨林立,或許有高檔的唱片行,就像香港有 HMV 一樣。上網搜尋之後,北京的唱片行卻不多,其中最大最齊全的一家叫做 FAB,就在王府井大型 shopping mall 「東方新天地」底下。於是就近下去看看,卻頗為傻眼:FAB 佔地的確不小,但東西卻不怎麼多,擺得稀疏零落。以藏貨規模來說,遠遠不如香港 HMV 和誠品音樂,恐怕光華商場的合友都還比較強。唱片的價格比台灣略低一點,但都是中國版,若考慮人均所得,則價格就遠超過台灣了。此外唱片都是華文流行為主,古典、搖滾、爵士甚少。隨興找了幾樣東西,結果都沒有,敗興而歸。在網路上看到隔壁的王府井書店亦有不少唱片,順路看了看,結果東西比 FAB 還少上許多,更是無趣。據說附近還有個外文書店,也有唱片和電影,但繞了半天沒找到該店。又聽說海淀區還有幾家唱片行,不過看了 FAB 的規模,似乎也不必太期待了。

不知道北京的愛樂者都怎麼收集唱片呢?目前看中國網友的討論,似乎上網下載,東西最多最齊全,其次是找盜版,最後才是買正版。不愧是天下大同的理想國度啊!

不過中國發行的音響雜誌「高保真音响」,樸實而認真,似乎比台港媒體更誠實更敢講。我在路邊書報攤買了一本,讀得趣味橫生。而且王府井書店裡關於音響維修、製作、調音的書籍竟擺滿了一櫃,內容豐富齊全,超乎想像。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音響技術資訊其實相當豐富,但軟體環境卻存在嚴重落差(或許都可以下載,但此現象底下的文化背景才是癥結所在),這個特殊情境,不知是否能解釋中國設計的廠機和 DIY 套件的特色與問題?

2010年8月26日 星期四

Maria João Pires 演奏 Schumann 鋼琴作品


別的不敢說,但 DG 的封面設計,在古典唱片公司中絕對領先群倫。八九零年代的唱片封面尤其用心,無論是演奏家肖像或者藝術設計,都很有韻味。我有好多張 DG 唱片,光看著封面的意境就已經陶醉,不管曲目和演奏家便胡亂買了。

這張皮耶絲(Maria João Pires)演奏的舒曼鋼琴作品集,有我很喜歡版本卻不多的林中情景(Waldszene),還有其他幾首精緻優雅的小品。曲目好,演奏也好,但整張專輯最令我感動的還是封面。這個封面雖然不太能與曲目內容聯結,但本身無疑是非常精彩耐看的藝術作品,絕非出於庸手。查了一下,設計師 Holger Matthies 果然是德國平面藝術大師。然而,一張唱片專輯最突出之處居然是封面,不免有些難堪。

隨手再選幾張我喜歡的 DG 封面:




以上圖片版權均屬 Deutsche Grammophon GmbH

2010年8月23日 星期一

Jonathan Carr 談電源變壓器

diyaudio 網站真是知識寶庫,累積了許多專業人士與進階 DIYer 的智慧,用 Google 搜尋時加個 site:diyaudio.com 常能找到意想不到的好文章。

例如今天想找一些變壓器的資料,意外發現 Lyra Connoisseur 的設計師 Jonathan Carr 曾寫過一篇詳實的文章,比較 EI、環型(Toroidal)、R-Core 等三種電源變壓器的優缺點,從 audio 的使用需求出發,簡單易懂,值得一看(可惜他後來被 Elso Kwak 惹毛了)。

原文見此:Where can found R-Core Transformer?

美國變壓器製造商Custom Magnetics 也提供了一個簡明的變壓器比較表

簡而言之,Jonathan Carr 認為 R-Core 電源變壓器是最理想的,不像環型會交連雜訊,洩磁又低,震動也少。EI 變壓器先天有洩磁的缺點,但品質好壞差距頗大,好 EI 變壓器不發熱、震動亦少。環型變壓器則要選擇有隔離網的(隔離初級和次級),並確實接地,減少雜訊交連。

這個討論串最初是想問,哪裡有好的 R-Core 變壓器貨源。我自己也很想知道,台灣哪裡買得到好的 R-Core 變壓器呢?觀察廠機和 DIY 社群,R-Core 變壓器的似乎僅在日本和中國流行,其他地方的機器仍然以環型與 EI 為主。台灣網路上偶爾會出現一些中國製 R-Core 變壓器,但規格少,也不知品質如何。長年以來真想試試看 R-Core 變壓器,希望台灣也有好的貨源,不必花費高昂的運費,甚至可以指定規格訂製,那就太好了。

2010年8月18日 星期三

為什麼 DAC 晶片的 datasheet 還在推薦 5532?

之前有人留言說我只會「爬文和空想」,其實也不無道理。知識來自人類文明的累積,原不可能事事從頭開始,重新製造輪子。所以研讀各方資料,從前人遺跡中淘選出有用的知識,再以此為基礎,繼往開來,方才是人類進步的法門。「爬文」是一種整理文獻的方式,「空想」則是明辨真偽、消化所學、勾勒遠景的過程,前者為「學」,後者為「思」。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兩者缺一不可,那位網友確然說到了精髓。

這又是一篇「爬文」的感想,而且是爬一篇兩三個月前的文,但還是想把所聞所想紀錄於此。diyhifi.org 是很妙的網站,站長蠻橫霸道,新手不是出走就是噤聲,以致人氣低迷。至今仍然發言的少數常客,不是資深 DIYer,就是業界相關人士,因此他們看待事情的理路觀點、所分享的知識經驗,往往十分有趣,相當受用。例如有人問及,時至今日,為何許多廠機放著諸多高性能 op-amp 不用,仍舊死守 NE5532 等古老的晶片。接下來便有諸多網友分析 hi-end 產品的存銷成本問題、設計者和老闆/股東之間的代溝等等產業內情。最有趣的是 AllenWright 的分享,他說有些日本 CD/SACD 製造大廠,頑固認定只有 5532/5534 是「唯一」合適作 I/V 轉換的 op-amp。假如 DAC datasheet 裡的示範電路採用了其他 op-amp ,日本人會懷疑此 DAC 是否設計不良,便不會訂購該款晶片。日本是設計 CD/SACD Player 的大國,訂單舉足輕重,於是各大 IC 廠也就從善如流,紛紛在 datasheet 裡用陳年老梗 5532/5534 作示範。

聽起來很可笑,但以我對日本人的了解,卻又覺得並非不可能。但想這些 hi-end 大廠,在成本考量之外,尚有諸多內部的因循陳規,也有設計師和短視老闆間的爭執等種種狗屁倒灶的因素,影響著最終的成品。音響廠牌對「聲音」的態度,和音響迷律律樂道奉為圭臬的崇敬心理,實有相當的落差。「一切以聲音作為終極目標」之類的宣言無非只是行銷口號,而且是一眾音響廠商、代理商聯合釋放出來的迷障。更荒唐的是,有些用家或 DIY 看到廠機用了 5532 之類的元件,還主動想出種種理由來解釋廠商設計的「用心良苦」,進而發明一干精深的過度詮釋,在音響迷間持續流傳演變。當然有些調音手法確實出乎匠心,但又有多少人用客觀的方式檢驗分辨?我也承認有時自己恐怕也有過度詮釋之病。

許多 hi-end 器材外觀高尚優雅,聲音也的確精緻醇美,但背後的商家並無異於世人上班的公司,一樣有許多粗心草率頑固愚蠢的決策和考量,甚至還可能有重重黑幕,不為外人所知。特別是越大的公司,越多包袱,理想性通常也越低,往往不是音響迷所想像的那麼偉大。當然最後的產品可能還是好的,但實不必動輒把某產品視為不可動搖的經典。至於「上帝的傑作」、「一分一毫都出自某高尚民族的文化粹煉,精心成就不可或動」、「如此設計必是大師的匠心獨運」等廣告話術,當作幽默小文來欣賞,倒是恰如其份。

2010年8月16日 星期一

閱讀障礙

好些音響討論區,上面的網友似乎熟知各家廠牌型號,提及各種器材,很少引出廠牌名,僅以型號稱之。例如 C2、A5、5021、T20,寥寥幾個字母數字,不知廠牌,甚至連那是喇叭、擴大機、訊源,還是某個零件(真空管?電晶體?IC?)都不知道。此時不得不詳讀內文,由前後文反覆推敲,再搜尋相關字詞,才可能找出其指涉的器材。但有時前後文資訊不足,或是同樣的器具(例如都是擴大機),卻有不同廠牌而型號相同者,造成模棱兩可的情況,仍然無法判斷。

枉稱玩音響多年、常時接觸相關資訊,最近在幾個討論區上卻有嚴重的閱讀障礙。看到別人討論的興高彩烈,我卻總得花上好多時間,才能稍微辨別他們引述的器材,吃力地理解文意。但見眾人你來我往、毫無滯礙的交流,總覺得自己十分笨拙,甚至懷疑思覺功能是否出了問題。

從來看雜誌,或是看其他討論區,總習慣以廠牌名稱加上型號作為指涉器材的識別代稱。如今看來,人腦處理資訊的能力已然大幅進化,只要型號就足夠了,廠牌資訊會在腦內自動補完並且消除歧義。我的智力跟不上人類的進步,恐怕將要被這些先進社群所淘汰。人生有如修羅場,連玩音響看文章都充滿了挫折感。

2010年8月14日 星期六

情人節禮物

送給音響迷的情節人禮物,貴重、實用、浪漫的手製巧克力唱盤,100% 音響宅觀點:

2010年8月13日 星期五

再訪TAA 2010音響展

一天聽不完,週一下午又再去了一趟音響展。非假日又逢最後一天,人少聲音好,正是參觀的最佳時機。
  • 二樓 ATC 改用方柱型喇叭,不如扁扁的橢圓柱落地喇叭好聽。
  • 今年真的很想好好聽一下 Pass,但進音坊持續播放奇怪的打擊樂……
  • 初訪不喜歡 TAD,回家卻發現網上頗多佳評。再訪特別多聽了一會兒,還是不明白為什麼這麼多好評。
  • 939 房「雷爾斯」展出香港管機,據說用料線路都和 Audio Note UK 一樣。我感興趣的是,他們把機器放在一張張厚樺木夾板(birch plywood)上,和我的構想一模一樣,照片可見音響共和國。不過在台灣 birch plywood 真是又貴又難買。
  • 網兄 Dominique 推薦我聽聽 Weiss DAC202,特別找到音悅的展間進去聽一下。當時以電腦經 Firewire 介面作訊源,用 Burmester 的擴大機和喇叭搭配 Weiss DAC202,聲音相當不錯,難得讓 Burmester 發出我喜歡的聲音。Weiss 確實是優秀的 DAC,現代聲底,S/N 似乎超高,玲瓏剔透,非比尋常的清晰,確實很有特色。和網兄大眼睛討論到的 Benchmark DAC1 與 Lavry DA10,似是相同的走向,但等級有如天壤之別(售價當然也不可同日而語)。非常感謝 Dominique 兄的指點。 
  • 音悅隔壁展房放了 Ayre QB-9,搭配 Dynaudio 主動式喇叭 Focus 110 A。雖親眼看過 Ayre QB-9 好幾次,甚至親手觸摸過那高質感的機殼,但這還是第一次聽到它的聲音。聽得出來 Ayre 質感不錯,但我實在不喜歡 Dynaudio,尤其是低階主動式的 Dynaudio。
  • 音寶在幾個展間都用 Simaudio Moon 的擴大機搭配 Focal 喇叭。有趣的是,上位機種聽起來都還好,賣 Oyaide 線材的展間入門級  Moon / Focal 系統反而最好聽。
  • 最後和幾個朋友相偕回到 La Rosita 的展間,又聽到了 Schubert 鋼琴奏鳴曲,看來主事者和我一樣很喜歡 Schubert。朋友也都非常欣賞這個展間的聲音,連換了好幾首曲目,又和代理商聊了挺久,直到六點半才離開。臨走前在門口巧遇高傳真雜誌主編,馬上請他進去聽聽看。去年底的台北音響展,FM Acoustics 老闆來台主持坐鎮,在大房間強放全套系統,聲音之離譜,直如一場惡夢。然而在 La Rosita 的展間,FM Acoustics 後級推動 Raidho 喇叭小音量放送,卻高雅精緻、細密無比,再度扭轉我對該廠的印象。
今年最大的特色就是 Digital Stream 器材佔領了各展間,數位訊源終於有改朝換代之勢。各展間播放的曲子仍然不盡人意,但總是比去年四處「一聽入魂」好些。往年音響展我也經常參加多天,但都沒有這次愉快。美中不足的是很多高價系統集中在七樓,從九樓逛下來早已腦力透支,錯過了神奇小喇叭 KISO Acoustic HB1,殊為可惜。

2010年8月10日 星期二

有那麼難懂嗎?

前幾天跑去 diyaudio 上指出 VR 對 Lightspeed attenuator 光敏電阻音量控制器仍然有影響,用好的 VR 聲音會更好。我原本以為這是老梗,可能早有人提過,想不到卻引來質疑,說 VR 和 LDR 之間並沒有電子上的連結,怎麼會有影響?

看到這種回覆還滿傻眼的。VR 和 LDR 之間是光藕合,的確沒有電子上的連結。但既然 LDR 的阻質由 VR 決定,即使是間接的控制,那還是有「連結」,還是有影響。某些 Lightspeed 的設計者或相關者說 VR 不在訊號路徑上,所以不必在乎其品質。我不相信這些專家真的以為 VR 沒有影響,而是行銷話術,讓人以為用了 Lightspeed Attenuator 便從此不必投資高級 VR。

這讓我想到以前很多人說線材對聲音沒有影響、墊材對聲音沒有影響、CD 轉盤對聲音沒有影響、數位線對聲音沒有影響等等,說這些都是騙錢的神話,然而事後這些因素已然公認對聲音有相當重大的影響(當然還是有些人不相信)。音響神秘的地方太多了,任何環節小小的改變,對最終的聲音都可能造成變化。VR 在 Lightspeed attenuator 線路上的重要性一看可知,用好的 VR 會有更好的聲音,很難理解嗎?

2010年8月7日 星期六

TAA 2010 音響展

臺灣國際 HI-END HI-FI 音響大展,今年又回到了老地方,也就是當年的「環亞飯店」。雖然已改名為王朝大酒店,但換湯不換藥,空間、場地一如以往老舊,空調一樣差,有些房間甚至還有霉味。令人欣慰的是,今天從早上逛到下午六點,大致聽過了七成展房,聲音大都不錯。有些廠商終於更換旗下代理廠牌的搭配,某些器材總算覓得良配不再衰聲,可喜可賀。
  • 二樓我最喜歡 ATC。說真的這牌喇叭外觀處理有點廉價,但今天聲音真好,透明純淨,毫無壓迫感卻又引人入勝。
  • 二樓進音坊擺了一堆 Pass,更有 Stereo Sound 熱烈報導的 FirstWatt J2、M2,動作真快。聽到全套 Pass 的聲音,覺得那聲底異常的熟悉,原來就是我的前級 FirstWatt B1 的聲底啊……
  • 九樓的 958 號房展出新廠牌 La Rosita 的 WIFI 訊源,說穿了是和 Micromega WM10 差不多的東西,可能都是用 Apple AirPort Express 拿出來改造裝箱的東西,但該展間聲音真好。兩位老外播的音樂頗為不俗,居然聽到 Schubert 鋼琴奏鳴曲 D 850。系統是他們的旗艦 WIFI 訊源 π(PI),搭配 Brinkmann 前級、FM Acoustics 後級,推 Raidho Acoustics 喇叭,都是高檔貨。聲音非常有氣質,細纖幼嫩。據說全新的喇叭尚未 break-in,低頻下不去而 punch 也不夠凌厲,這種純淨柔軟的聲音,正好和我的系統調性走向差不多,聽起來十分對胃。音響展中有如此氣質的聲音,實屬難能可貴。
  • 本來很期待 Penaudio,不過接在 La Rosita 的展間後聽,嗯……
  • 全套 T+A 和去年兩場音響展一樣,純正高雅,仍然很優秀。而且今年 LP 終於調整的正常了,不像去年 LP 表現明顯不如 CD。
  • 勝旗這次改用 Esoteric 配 avantgarde,比又吵又亮的 Burmester 好太多了,終於領會到 avantgarde 的優點。Burmester 不見得差,但搭配調整不佳很容易變得高亢刮耳。
  • Linn 又衰聲了,Sondek LP12 與小巧精緻的 Klimax 系統擺在一起很好看,但聲音不行。隔間裡的 Majik DS 系統好很多。志仁代理 Linn 這麼多年,還是常常調不好,奇哉怪也。
週六下午人潮不多,不過展間好多,六七個小時居然逛不完。下週一再去聽聽吧。

不悅耳的聲音

Stereo Sound 第 174 期的特輯頗有意思,找了編輯和一些愛好者分享他們的音響觀。我最欣賞的一篇,出於許光俊這位我不認識的作者。他對音響系統有四項要求:
  1. 重現公約數的印象
  2. 表現聲音的相互關係
  3. 能發出悅耳的聲音,也能發出可怕的聲音
  4. 傳達現演奏者當時的心智情境
Stereo Sound 中文版的翻譯照例很差,光憑簡短的文字我也很難回推原意,想出更好的譯法。依我自己的詮釋,第一點說的是系統的客觀性,即使每張唱片錄音風格不盡相同,但發出來的音色多少要能與現場聆聽經驗吻合。第二點說得是,每個音符並不能獨立存在,而必須串成連貫的一體。因此音符與音符之間的銜接、樂句與樂句之間的銜接、樂段與樂段之間的銜接,這些起承轉合抑揚頓挫非常重要,是音樂的根本。第三點就如字面所言,好的音響不僅僅能發出悅耳柔順的美聲,必要時也要能展現恐怖粗暴的聲響。最後一點特別抽象:音響除了再現樂曲,也要捉補到演出時空的情境氛圍,甚至傳達出演奏者當時的情緒心境。這聽起來很玄,但我想聆聽經驗豐富的愛樂者,多多少少都曾透過錄音意識到演奏者寂聊、愉悅、急躁、不安、恐懼等種種心情。

長年以來,我心中一直有類似的念頭,但模模糊糊尚未成形。終於有這位作者整理出四個概念,深刻清晰的論述。我想多講一下第三點。很多人都說,生活已經夠累了,聽音樂無非圖個輕鬆,悅耳舒服就好,何必搞那麼累呢?我尊重他們的自由意志,卻無法認同這個觀點。音樂是藝術的一門,音響是呈現音樂的一種工具,必須相對客觀的展現作品的原貌。藝術本來就不只有美的、好的、善的。許多深邃的內涵,潛藏在令人坐立不安、驚心動魄的手法之下。例如貝多芬第六號交響曲,經過第四樂章狂風暴雨的洗禮,才能襯脫出末樂章的悠揚和煦。又如舒伯特 D 960 奏鳴曲或第十五號弦樂四重奏,教人錐心刺骨情難自己。再如許多滾搖樂,故意混入各種嘈雜刺耳的噪訊,撥撩聽眾的心緒,喚起高抗浮躁的氛圍。這些音樂就某個層面來說是難聽的,但在更深入的層面卻又異乎尋常的魅力,令人動容。

每個人在兒童階段,飲食經驗少,對於甜食有純乎天性的喜愛。然而漸漸長大,品嘗經驗豐富之後,自然而然便能欣賞酸、苦、辣等原先排斥的味道,甚至愛上這種「大人味」。對音樂或甚至對藝術的感受力,也是一樣的道理。當然,許多作品仍然光明祥和愉悅,但永遠只接觸這一類作品,難免狹窄了些。就像有些人一輩子不能欣賞苦瓜、啤酒、黑咖啡、秋刀魚內臟的滋味,他們當然也能活的好好的,然而總是少了那麼些樂趣。

2010年8月4日 星期三

Horowitz 的天鵝之歌



這是 Horowitz 最後的錄音,正如同許多鋼琴老大師的最後錄音,把小品彈得清新雋永,餘韻不絕。這些名家的「天鵝之歌」或許不是他們生涯中最精彩的演出,但絕對是最有個性,最令人難忘的演奏。Wilhelm Backhaus 的最後錄音甚至捕捉到戲劇性的一幕:大師在演奏中氣衰力竭,奮力彈完最後一曲而倒下,教人產生無比的景仰與感傷。

不過 Horowtiz 這張 Sony 數位錄音,音效表現十分詭異,飄忽不定,怎麼聽怎麼怪,甚至讓我懷疑音響是否沒有調整好。但這是 1990 年的出版,理應未受 SBM 技術的荼毒,真是奇怪。


相較之下,DG 前年發行的這張 Horowitz 的「最後音樂會」,轉錄正常多了,不可同日而語。

Concrete Stereo


藝術家 Ron Arad 年的作品 Concrete Stereo。發表於 1983 年,至今將屆 30 年,看起來仍然很前衛,有種蒸汽龐克後啟示錄的味道。收藏這套藝術品的代價據說是兩三萬美金,和一套入門級 hi-end 系統差不多,是音響更是藝術品,相當超值!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useum of Modern Art, MoMA) 網站的介紹:
http://www.moma.org/interactives/exhibitions/2009/ronarad/#/2/7

另一位設計師用石頭做擴大機外殼,取名 ROCK Radio 效果也不賴:
http://guusoosterbaan.blogspot.com/2009/08/rock-radio.html


圖片來源:
http://artblart.wordpress.com/category/ron-arad/
http://analogapartment.com/blog/2009/9/27/concrete-stereo-by-ron-arad.html

2010年8月2日 星期一

每日一字:Armchair audio designer

犯罪小說中有個子類型叫做「安樂椅探案」(Armchair detective),書中的偵探足不出戶,從不親臨現場鑑識,也毋須偵訊相關人證,僅憑他人轉述的二手資訊就能破案。然而在真實音響世界裡也有「安樂椅音響設計師」(Armchair audio designer),這是指某些從不動手,全無實證經驗,但憑廠商文宣和各種道聽塗說累積 "know how",說得一嘴好音響的人。

安樂椅音響設計師雖然只有零星片面的資訊,卻比別人更多偏見,更先入為主,動輒斷言「用 XX 晶片才好聽」、「XX 焊錫聲音沒有音樂性」、「這裡一定要用 XX 線路」、「XX 電容不行」、「能搭棚就不要用電路板」。不曾親手實作,釐清每個環節的因果關係,只看照片,甚至只看廣告文宣,竟也能侃侃而談,預言某架構某線路某器材聲音如何。

diyHIFI.org 上的網兄 gmarsh 在教訓某位板友時,舉了一個頗為中肯的例子:

Case in point, RF radiation in my equipment is a serious matter, and I've never needed to put a copper shield on top of a chip because it's pointless - chips don't radiate or receive any meaningful amount of RF, since their feature sizes are too small to form any kind of antenna. I haven't seen any criticism of things like PCB layout, which is vitally important - more so than chip selection in many cases.

即使會動手的 DIYer 也常常如此。花幾千塊買 SM 級 op-amps,整張電路板塞滿發燒電容發燒電阻,卻毫不在乎電路細節、layout 品質、PCB 材質(有啦,會講究高磅數銅箔喔!)。看到某些 PCB 上千塊就嫌貴,以為自行 layout 複製,線路一樣聲音也會一樣。更有甚者,自作聰明破壞原始的設計精神,把線路改差還自鳴得意。

diyHIFI.org 那幾位主事者態度很差,動輒用刻薄的言語調侃斥罵板友,多少扼殺了討論區的多元和活力。但看國內幾個音響討論區,光怪陸離似是而非的 "know how" 層出不窮,一干人等還煞有介事地津津樂道。這麼幾年看下來,的確令人無力。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