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6日 星期六

Kondo (Audio Note Japan) M7 Line 重新 Clone!

今年八月裝好了Pass的First Watt B1 with Korg Nutube真空管前級,重溫真空管前級的音色。不過沒有多久,這部新前級很快就被束之高閣了。因為,真空管的音色想讓我想起許多年前搭棚的Audio Note Japan (Kondo) M7 Line。長年以來始終心懷重新組裝的主意,便趁著這個契機動手重製了 M7。

十五年前看到業內高手 Thorsten 在 diyAudio 分享日本 Audio Note (Kondo) 的 M7 Line 線路,單管 5687,單端架構電容交連輸出,搭配音樂性佳的管整流 (單管 6X4),只要兩根小管子,精簡的電路馬上吸引我的注意,立刻 DIY 作成 TDA1541A DAC 的輸出級,對聲音也頗為滿意。後來國內 diysong 網站也據此電路為本,洗成電路板販售套件,當時也一度蔚為流行,許多搞不清楚有兩個 Audio Note 的人也開心的玩 M7。

這回翻出了當年仿造原廠 layout 的手搭模組,改在厚紅銅板上重新搭棚。Audio Note Japan 用料奢華,使用銀箔電容、銀線、鋀質電阻、Black Gate 電容等毫不手軟。當時預算無多,雖然買不起銀箔電容,但也是極盡所能張羅發燒零件,部份零件甚至用得比原機更好,例如 100uF x 2 的主濾波電容,直上 Black Gate 頂級的 WKZ 系列,陰極電容也用上 Black Gate 最佳的無極性 N 系列。買不到日本原廠的鋀質電阻,只好改用英國 Audio Note 的鋀質電阻。如今看來當時的投資十分正確,Black Gate 停產之後已經漲到不可思議的天價,現在縱有庫存品也絕對不可能去買了。


翻出十五年前買的 500V / 100uF x 2 Black Gate WKZ 主濾波電容,還是有超過 110% 的電容量,真是相當耐用。



經驗增長,已經不再只關心發燒零件,layout 與機箱組裝其實更為重要。經過十多年斷斷續續的規畫,這次學習原廠的做法,裁了厚紅銅板做為裝機的骨架,參考廠機的 layout 進行走線與搭棚。十多年前買不起銀箔電容,降級使用英國 Audio Note 的銅箔油質電容。十多年沒有上電,再度裝上,卻發現居然有嚴重的漏電流災情。翻出那幾年接連購入的 Jensen 銅箔油質電容、Jupiter 蜂蠟鋁箔電容等測試,也俱有程度不一漏電流。 當時省吃儉用購入這些電容,想不到 Black Gate 電解電容尚在,銅箔電容卻先壞了。至於 MultiCap RTX、PPFXS、RelCap RT 等塑料電容倒真是半永久零件,測下來一點問題也沒有。

查了一下果然有人提到 Audio Note UK 當年的油浸紙質電容有壽命不長的問題,近來已改版為油浸麥拉膜。珍惜金錢,如 Thorsten 所說用塑料電容也好。一開始先試了 MultiCap RTX 與 RelCap RT,聲音都不錯,前者飄逸、後者甜美,都是我早年反覆測試,很熟悉的聲音。然而,我心中很明瞭這兩款電容比起銅箔電容仍有不小的差距,便索性訂了一對 V-Cap CuTF 銅箔鐵氟龍電容來試。V-Cap 需要長時間的 break-in,剛上電時高中低頻音色不太一致,尤其是中低頻動態雖強,但卻浮腫不夠深沉;銅箔聲音雖厚,但偏亮偏硬,有所謂的「銅管仔聲」 。如官網的說明,經過了數十小時 break-in,才逐漸步入佳境。


並非第一次玩銅箔鐵氟龍電容,與印象一致,比起 polystyrene (MultiCap RTX/ReCal RT的介電質),鐵氟龍作為介電質會有平直、寬廣的頻寬,兩端延伸輕易地多出一截,動態凌厲暫態敏銳。雖然不如 polystyrene 甜美,但質感明顯高出一籌,細節也更為豐富。而銅箔作為導體,優點是音色飽滿醇厚,密度更高,背景更為深沉寧靜。 我其實也很喜歡錫箔,有著銅箔所無的華麗光澤感,但性能終究遜於銅箔。


原廠的 M7 訊號路徑俱是銀線,我在訂購 V-Cap 時也順便訂了 VH Audio 純銀單芯線。這款銀線價格不算貴,線徑不粗卻不像有些銀線失之纖細瘦弱,相反的,VH Audio 的銀線聲音厚實濃密,用在 M7 上相當不錯。


翻出當年買的 Tung-sol 5687 與 6X4 老管,輪流播放一張又一張熟悉的與不熟悉的唱片。我玩過的管機不多,僅限於 5842、6DJ8 (6922)、5687 等小訊號三級管,最喜歡的就是 5687。5687 比 12AX7 有現代感,又不若 6DJ8 高亢嘹亮,音色自然,樸實耐聽,音樂性佳。再加上使用 5687 的機器較少,即使現在也不用花大錢就能買到極佳的 NOS 管,比 12 系列、6DJ8 等名門家族經濟許多。比起小巧的 Korg Nutube,老管子 5687 在規模感、密度、質感等方面,展現出全然不同的氣場。當然,裝上 V-Cap 鐵氟龍電容之後,這部 M7 Clone 音色走向與 Kondo 標誌的美學有所差異。但正如 Thorsten 所言,這本來就是很棒的線路,5687 也是音樂性極佳的真空管,用塑料電容裝機縱然沒有原廠的風味,但終究是台很棒的前級。就這麼忘我的聽著,不知不覺已經過了大半年。

2020年12月20日 星期日

2020 台北音響展

年底台北市電器公會的音響展,達官顯貴來了不少,不過展覽的規模實在是小,而且快有一半是賣畫賣藝品的,許多品牌沒有參展,兩個小時就不小心逛完。


冠球這次的搭配相當不錯,單端 845 催到三十幾瓦,渾厚細膩兼有。



Raidho 在展間外小聲唱,聲音質感還是很好


Aurender 配 Burmester,這次 Burmester 不過亮,頗有靈氣。



Brodmann 這間秀氣精貴


Musical Affairs 的全音域喇叭音質非常出色,無奈高頻延伸有限,開闊感不免有所壓抑。



惠樺這次搭配落地 Elac,放新專輯用古鋼琴彈的貝多芬合唱幻想曲,很好聽。




搭載 Isobaric Drive 的 Wilson Benesch 書架造型奇異,但聲音還是很有氣質。



 很少喜歡 MSB 的聲音,不過這次搭得好,芬蘭頌聽得完全入神了。

2020年8月25日 星期二

音響架十五年後再探

超過十五年前,看到發燒墊材廠 Neuance (已結業)的創辦人 Ken Lyon 大方在 Audiogon 的討論區分享他心中的平價音響架方案,也就是後來大名鼎鼎,轟動四方的 IKEA LACK 音響架。那時所得不多,瘋狂的 DIY 音響,所有的錢都投入主被動零件,或是 CD 唱片,音響架這種周邊能省則省,看到有不到兩千元的音響架方案,又有發燒廠背書,立刻到 IKEA 買了三組 LACK 回家組裝。照 Ken 的建議,把腳裁短,中心鑽孔,埋入螺絲,用白膠補強接合面,最後疊起來,三兩下就完成了。

我對 LACK 非常滿意,一用經年。當時年輕氣盛,還在網上野人獻曝,四處推廣這 CP 值超高的 DIY 計畫,也不怕被訕笑。在那個黃金時代,LACK 的腳還是實心的,外表還有實木橡木貼皮可以選用,與當今物價飛騰,產品 cost down 再 cost down 不可同日而語。後來有人想製作 LACK,卻發現四腳中段居然中空,鋸短後發生尷尬的情況。Audiogon 和 Audio Asylum 後續的討論中,仍有對新版 LACK 的解法,但終究不如早期便利。

用了十多年之後,音響不知換了多少輪,人生也早邁入不同階段,對於音響架的預算不再那麼拮据,有了升級音響架的念頭。但這十多年間物換星移,連早期仰望的 Solidsteel 6 系列都已經停產,旗鑑級音響架超過十萬更是所在多有。一時找不到理想的對象,幾年前參考網兄的建議花點小錢把 LACK 的腳墊換成 Soundcare Superspikes,倒也頗有升級感。

匆匆又是數年,今年疫情期間在家的時間大增,回頭去翻閱 Audiogon、Audio Asylum 上 Ken Lyon 等人關於墊材的討論文章。經過十五年的歷練,對調音的經驗與當年連音響架都沒有的初哥大有不同。看著看著,不禁手養,覺得商業產品沒有外型、價位合意的,不如自己 DIY。

既然如此,還是要先整理一下現行的廠商怎麼做音響架。第一個還是要先確定學習的對象,像 Finite Elemente 雖美,但結構繁雜,不易揣摩。近來好評的品牌 Artesania,結構更是複雜得有如精密儀器, DIY 不易。我也很喜歡 pARTicular 懸吊式的設計,充滿未來感實在是藝術品。


6moons audio reviews: Artesania Exoteryc rack

Artesania Exoteryc


pARTicular Novus


最後,還以是結構相對簡純,而且大方在網站提供細節的 Symposium 和 Solidsteel 作為主要參考對象。這兩家都有價位不同的高低產品線,剛好提供很好的對照,可以了解在相同的脈絡下,哪些因素可以決定品質之高下。再配上 Ken 等網友在 Audiogon、Audio Asylum 的討論,漸漸歸納出一些心得。

Solidsteel 現役的中堅系列 S5


Symposium 前代經典 ISIS


結構

最重要的還是整個音響架的結構。一座音響架可以概分為放置器材的層板和堆疊層板的腳柱。 Ken 提到 FleXy 的設計其實並不好,因為每一層的振動都會輕易地傳遞到其他層。觀察這些中高級的發燒音響架,共通點就是層板與腳柱不會全鋼性接合。換言之,在層與層之間,必然有某些隔離措拖。例如 Solidsteel 現役上位的 Hyperspike 系列,層與層之間其實並未固定,只是疊放上去,接點僅為四個角錐作隔離。現役中級的 S5 系列,層與層之間的腳柱有鎖固,但主層板不直接接觸器材,而是另疊一片較小的副層板,副層板與主層板之間同樣用角錐隔離。舊款的 6 系列,整個主框架焊接為一體,但層板與框架之間同樣靠角錐隔離。只有低價位的系列,如現役的 S3,才是全鋼性、無隔離的接合。

Solidsteel 現役頂級的 Hyperspike Prestige 系列


SOLIDSTEEL - 6.3 STAND (SILVER) | Shop Music Direct

Solidsteel 已停產的經典 6 系列


Sympoisum 不論是高低價位,層板下都無角錐,腳柱與層板之間直接鎖固。但 Symposium 也非全鋼性結構,因為他們招牌的層板本身就是三明治結構,原有隔離的效果。

Symposium 現役旗鑑 Osiris  


其他廠牌如 Finite Elemente、Artesania 結構複雜也就複雜在精密的隔離設計。除了調音派玩法,強調某些珍稀木材或材料特有的調性,主流的發燒音響架多半會在層與層之間加入隔離。


層板材質

Ken 認為層板最好要 rigid,像 IKEA LACK 輕量中空的蜂巢層板,其實頗為堅固。商業產品上的層板材質,最大宗還是 MDF。Solidsteel 僅有最高級的 Hyperspike Prestige 用上陶磁、Symposium 當然是用他們獨門的複合材質,包含發泡塑膠、MDF、合金。其他常見的材料也有玻璃、壓克力等,各有特色。MDF 以外的木材,國人習慣的可能是各種X檀、花梨等珍稀硬木,歐美則流行楓木,例如 Finite Elemente Pagode 或 Butcher Block Acoustics,其他也常用於傢俱的木種如橡木和山毛櫸則少見,應是調音考量。至於常用來做音箱的樺木夾板,亦不常見於發燒音響架。我過去做喇叭一向用樺木夾板,喜歡那靈活鮮明的聲音。據國外網友們的討論,夾板作為音響架的層板容易偏薄,相較於有彈性的夾板,厚實呆板的 MDF 在制振上反而有其優勢。 

Finite Elemente Pagode

Butcher Block Acoustics 的楓木音響架


腳柱材質

這些廠家腳柱的材料,主流便是鋼和鋁合金。Finite Elemente 是鋁合金板、Solidsteel 中價位、低價位產品用中空鋁管(故有人取笑既不 solid 亦無 steel),高價位 Hyperspike 系列用不鏽鋼。Symposium 用實心的 6061 鋁合金柱,亦可升級改用純實心紅銅柱(驚人)。其他常見的材料就是實木了,通常用在全木製音響架上。音響架底層與地面接觸方式,則難得有共識,幾乎都是角錐。

Symposium Osiris 實心紅銅腳柱


音響架 DIY

這些文章看半天之後,漸漸歸納出一些心得,越想越覺得有趣。此時巧遇代理商 Solidsteel S5 的特價,但已經完全不能吸引我了。這時,非得實現自己的想法才能滿意。於是開始設計、準備材料。

結構決定融合 Solidsteel Hyperspike 與 S5 的設計,作雙重隔離。和 Hyperspike 一樣的是,層與層之間不鎖固,而是透過帶角錐的腳柱疊合。和 S5 一樣的則是每層分成主、副兩片層板,中間透過四顆小角錐再隔離一次,主層板中間挖大圓孔進一步減少共振。

主層板的材質就選擇主流的 MDF,取其音質表現穩健可靠,加上便宜、容易取得、容易加工,厚度也和主流產品一樣抓 3 公分。MDF 最大的缺點就是醜和怕水,需要貼皮保護。我那時富美家的美耐板很有興趣,故意選用楓木紋作為致敬。

腳柱如前所述,中空鋁管較差,鋼和實心鋁材各有支持者。我過去比較常用鋁合金做機箱,比較熟悉,就先選用了鋁合金。常見的鋁合金是 6061,航太級的 7075 似乎更為強固。不過我沒有察到用 7075 做音響架的產品,不確定是出於成本考量還是聲音考量。例如 Symposium 雖然用 7075 做小腳墊,但音響架是用 6061,或是價格更高的紅銅。保險起見還是先從 6061 開始,反正日後都可以再試。


家裡木工工具一應俱全,本來想自己加工 MDF。不過富美家不出貨給散戶,最後省事起見直接委託木工完成層板。富美家質感確實不俗,木紋非常自然,觸模的手感也還不錯,而且耐磨耐刮。本來其實也在考慮仿石材的美耐板,但美耐板的觸感距石材太遠(比熱明顯不同),還是仿木紋效果較佳。美耐板最大的問題就是邊角處會有黑邊,我的層板亦難免,但較明顯處留在底部。之後有時間打算用天然楓木皮重新收一次邊。


層板四角都埋了 M8 的螺母,底層板直接鎖上 Soundcare Superspike,其實就是自帶底坐的角錐,使用上非常便利。

至於腳柱,同樣參考廠機,選用直徑 3 公分的 6061 實木鋁合金圓柱。先去鋁材店買未裁的鋁合金柱,再找加工廠裁切、攻螺牙。為了美觀,又再找工廠做基本的陽極處理。在台北一天就可以搞定這些事,也算是另類的小確幸了。話說回來,加工的精密度與表面處理的品質其實與 hi-end 級產品有一大段差距,不過這個設計對於加工誤差有很大的寬容度,在家也是粗用,不影響效果也就算了。


最後就是把這些腳柱、角錐鎖上,部份不會再調整的螺絲順便上螺絲膠固定。最後把這些層板疊一疊,拿水平尺出來,調整 Soundcare 的高度校正水平,新音響架就完成了。主層板各挖了四個圓型淺槽,塞入事先買好的錐角坐。我沒有像 Solidsteel S5 一樣另做 MDF 副層板,而是拿多年前 DIY,目前仍然現役的 Symposium clone 直接架在上面當副層板。也有一層是用 IKEA Aptitlig 竹製砧板 當作副層板,這款砧板在音響圈也算頗負盛名,台幣 399 值得一試,不好用反正還可以切菜。


最後就開聲了。之前幫 LACK 換上 Soundcare 角錐,覺得頗有升級的感覺,這次則更是明顯的大幅躍進。首先注意到背景分離度提高,毛邊減少,彷彿訊噪比憑空拉高一截。除此之外,中頻有變得甜美的傾向,低頻則是比較溫厚鬆爽,音場的穩定度亦有強化。整體的改變還滿討喜的,而且效果顯著,把前級移到旁邊的 AV 櫃上,聲音馬上有所落差。認真調的話,其實每一層該放什麼器材、副層板與其餘的角墊該如何搭配,都還有許多可玩之處。我自己心中還是滿好奇用 7075 鋁合金當腳柱的效果。此外,鋼柱雖然也不錯,但既然 DIY,好像亦可直上紅銅柱,似乎更有趣。其實這個音響架做下來花費也要超過兩萬,到底是否比得過定價兩萬或二手價兩萬的廠製音響架,我也頗為好奇。現在覺得音響 DIY 對我的意義深遠,CP 值已經不是第一順位考量。尤其是構思許久的想法逐漸實現,並且得到正面的結果,此中樂趣難以言喻。

2020年8月16日 星期日

二十一世紀的真空管:First Watt B1 with Korg Nutube 三極管前級

十年多前 Nelson Pass 分享 First Watt B1 Buffer 的設計,蔚為風潮,當年我也玩得不亦樂乎。全世界的網友在 B1 Buffer 的基礎上不斷嘗試,後來又有著名的直交版 B1,也就是 DCB1,捨去輸出入交連電容,再搭配精心設計的專屬正負電源,DCB1 聲音比原版 B1 更為透明、直接。這許多中間我換了兩對喇叭、換了三台後級,數位訊源也有許多不同的變化,但 DCB1 始終穩定的工作。對我的系統來說,DCB1 是低調的存在,在不太改變音色的情況下,提供了一點推力。不過 DCB1 與 B1 一樣,gain 是 1,推力也不是挺強,搭配最近主力的 TPA-3255 Class-D 擴大機,有時還是覺得比較虛弱。最近一方面打算把多年前組裝的 Audio Note Japan (Kondo) M7 重新裝起來,剛好看到 diyaudio 傳來 Nelson Pass 的 B1 with Korg Nutube 預購, 就訂了基本套件(含 PCB、Korg Nutube 6P1 三極管、配對好的 JFET)來玩。

幾年前就有注意到 Korg Nutube 6P1,Korg 原是日本著名的電子樂器大廠,Nutube 6P1是以二十一世紀的科技,針對音響需求設計的雙三極信號管。據 datasheet 上的典型值,Transconductance (gm) 54、放大因數 (μ) 14.5,屏阻 330K,燈絲只要 0.7V@17mA。低電壓、工作壽命長,頗為有趣。不過實有太多更想玩的東西,沒有太強的動機從頭開始探索這個新管子。直到前年,Nelson Pass 推出 B1 with Korg Nutube,基於 Korg 官方示範電路再調整,並且一樣大方釋出設計文件,又有周邊廠商提供電路板,變得像組樂高一樣簡單,終於忍不住好奇下手。 


Nelson Pass 說他的電路與 Korg 官方示範的電路主要的差異在於用 JFET 作恆流源,取代偏壓電阻。JFET 需要配對,幸好 diyaudio 商店有出售配好的 J113,大幅減少煩惱。七月收到預購的半套件之後,稍微整理一下零件,很輕鬆地就裝好了。B1 with Korg Nutube 只需要一組 24V 的電源,Pass 的原設計是採用現成的交換式的電源供應器,我找出一顆規格合用的,馬上就上電試聽。

B1 with Korg Nutube 聲音其實和原版的 B1 有點像,平實樸素,但多了真空管真的不一樣,我聽到了久違的「管味」。雖然近十年系統裡都沒有真空管,不過我早期也曾是熱衷的真空管愛好者,入門管機就是 Colin 的 5842,當年就是為了修改 5842 而開始了音響 DIY 的不歸路。後來幫 TDA1541A DAC 配上 6922、5687 等不同的真空管線路,當年為了調音,也買過大大小小的高壓電容、薄膜電容、油質電容等等。不過在開始經營這個部落格時,系統已經全面移往晶體機,很少在此提及玩真空管的心得。

B1 with Korg Nutube 是我的闊別將近十五年後,系統中第一個管機,同時也是我習慣的單端三極管線路。那種綿密、柔軟、略有一點糊但充滿流暢感的聲音,重新出現了。整體的音色還是偏向樸素直白,說上不有什麼精緻感。Nutube 也和真空管一樣,有很強的麥克風效應,只要輕觸 Nutube 6P1,喇叭立刻傳出共鳴。

Nelson Pass 這個線路有三顆交連電容,Pass 說最好不要低於 1uF,我先依照零件表的建議用 10uF 的 Elna Silmic,這當然是除了電源之外第一個想換的部份。一邊聽、一邊想,當年調校管機的點點滴滴忽然間全部湧上心頭。翻出久藏的 Audio Note 鉭質電阻、Takman 碳膜電阻、MultiCap 和 RelCap 的電容,彷彿回到還是初哥的二十年前。不過現在知道零件影響雖然不小,但電源、機箱卻是更重要的。庫存的鋁機箱太薄了,管機先天麥克風效應強,所以墊了一片厚紅銅板在 PCB 下面。至於電源,雖然我自己的管機向來都用無穩壓供電,不過 Nelson Pass 特別交待要穩壓,只好暫時先用 7824。我也很喜歡管整流,不過暫時懶得弄,找出 MSR 系列的整流子先做個橋式整流。當年也非常沉迷於 choke-in 濾波穩健紮實的聽感,剛好翻到一顆 Panasonic 的共模電感,就真的搭成 choke-in 濾波,當然感量與動輒數十亨利的管機 choke 有天壤之別。


接著就是調音了, TX2575 電阻雖好,但此時我心中浮現得盡是鉭質電阻、碳膜電阻、碳精電阻;這個電路的電壓不高過 25V,MultiCap 和 RelCap 這些上古神器顯得過大了,不過 1uF 的 RelCap/MultiCap 錫箔 PP 電容,分別放在輸入與級間,聲音還真搭。輸出電容想用大一點,問題是容值在 5uF 與 10uF 之間,價格又還在合理範圍的銅箔或錫箔 PP/PS/油質/蜂臘電容,幾乎沒有(我不喜歡鋁箔電容,也不喜歡大多數的金屬化塑料電容)。最後,輸出交連電容還是裝上了 10uF Black Gate N Type。在我心裡 Black Gate N 不只比其他電解電容好,更比大多數金屬化薄膜電容都好聽,尺寸極小在這種低電壓場合非常好用。手邊庫存的、拆機的 Black Gate,十幾年下來容值都尚在 110% 左右,希望還能再戰十年。

把玩當年玩管機時買的零件,思索這些元件之間的搭配,有如一場懷舊之旅。調整了幾輪之後,音色、質感、密度,漸漸趨近我的喜好,不過發燒零件有如衣著化妝,改的了皮相換不掉靈魂。與原始的 B1 或 DCB1 相比,B1 with Korg Nutube 有 16dB 的 gain,推力與動態好上一截,不過精緻感和細膩度仍然不及 DCB1。6moons 的試聽報告形容得不錯,B1 with Korg Nutube 就是有管味的 B1,不過這裡的管味還是頗有現代感,與 5687、12AX7 那種老管的味道不盡相同。此時用 B1 with Korg Nutube 反覆聆聽各種音樂,真空管的韻味、往昔的回憶,讓人百感交集。似乎記憶深處中,5687 自然開闊的聲音,正在對我遙遙招手。

2020年7月23日 星期四

進擊的 Jordan Eikona 2:Pentagonal Transmission Line Array


從 Jordan JX92S 換成 Eikona 2,一眨間居然已經四年。Eikona 2 雖然比 JX92S 難推,不過解析強、響應更平坦、低頻的延伸更佳,整體表現更為全面。EJ Jordan 在 Ted Jordan 過世,換人接手之後,動作極積許多,不斷推出新的裝機設計。相較沿襲自 JX92S 時代的 VTL 音箱,這些針對 Eikona 2 設計的新音箱似乎性能更佳。

我非不知道 VTL Eikona 2 的缺點,與大多數的現代喇叭相比,VTL Eikona 2 的音響性仍然遜色,聽人聲爵士固然韻味十足,但我最常聽的音樂類型仍然是各種大小編制的古典樂,這絕對不是 VTL Eiknoa 2 這種喇叭最擅長的類型。不過我對 VTL 的設計情有獨鍾,首先是 VTL 一聲道只要一顆單體,是本格派的 single driver。其次,雖然是落地喇叭,但 VTL 小巧又淺,所需空間甚至少於大多數上腳架的書架喇叭,非常適合放在狹小的聆聽空間。最後,以外型來說,VTL 的設計非常獨特又耐看,令人著迷。所以,雖然看到各種新的裝機計畫,始終覺得還是 VTL 最適合我。

直到年前某天,看到 EJ Jordan 官網發佈了四顆單體的傳輸線陣列 (transmission line array,TLA) 設計,終於深深吸了我的注意。四顆相同的單體立刻想到的就是可以透過併聯加串聯,得到阻抗相同、靈敏度倍增的效果,這對效率不高的 Eikona 2 來說,不啻為一大改善。細看官網的介紹,果然是我如想像中的接法,官網更強調這是旗艦的設計,可以發揮 Eikona 2 最大的潛力,音響性極佳。TLA 用了四顆單體,外型當然也比 VTL 大上不少,不再是小巧的薄型落地喇叭。幸好雖然 TLA 的造型不算有趣,不過至少是正常的現代喇叭造型,不像有些全音域單體的音箱,超高、超深、為了增加低頻響應突破人類想像邊界。不過,TLA 每聲道需要四顆單體,一來貴,二來這就不再符合我聆聽了二十年的 single driver 設計。放在心裡過了一年,今年眼見英國疫情升溫,也不知道未來局勢如何,徬徨之間居然就訂了四對 Eikona 2。

喇叭到來之前,開始想著音箱。TLA 基本款是長方體的設計,如下圖官網的照片,非常的正常普通。另一種官方更推薦的是五角型的設計,看起來詭異但不平行的音箱四壁,可以讓聲音更乾淨,性能更好。雖然覺得五角型有點怪,在家裡擺設也比長方體不便了些,但既然聲音好、又特別,當然採用五角型的設計。拿著官方的設計圖規畫之後,再與原廠往來討論了一些製作細節,就同樣再找工廠幫忙製作音箱。


 (Taken from http://www.ejjordan.co.uk/eikona-tla/ )

音箱的材質,大多是 MDF,有些較高級品可能會用樺木夾板或甚至實木、金屬等特殊材料。這些材質各有特色,MDF 成本較低但溫暖厚實,樺木夾板則活潑明快。EJ Jordan 原廠向來比較推薦樺木夾板搭配他們的單體,所以這回照例繼續選用樺木夾板。

音箱送來之後,就是另人興奮的裝機時間。雖然省下分音器的工事,不過四顆單體又併又串,走線又長,接線頗為費事。簡單起見,音箱內走線用 47 Labs 的 0.65mm Stratos 單芯銅線。音箱內部的吸音,原廠推薦 Mundorf 的 Angel Hair 合成纖維,材質是 Twaron。我是第一次使用這種吸音棉,材質細,成本高,一聲道要用上一包。


傳輸線的反射孔在音箱上方後半部,也是少見的設計。做了個防塵蓋,以免灰塵異物落入。測試接線正確,接上現役的 TPA-3255 Class D 擴大機開聲試音。

我以為自己對 Jordan Eikona 2 的聲音已經非常熟悉,但配上了新的音箱,卻有別開生面的感覺。本來以為會明顯查覺靈敏度提高、變好推,但這倒並不是非常明顯,也許 TPA-3255 功率高對這點差別不敏感。吸引我注意的是呈現音樂的風格不同,這對陣列喇叭的分析力強上一大截,很接近主流的現代音響,沒有大多全音域喇叭那種寫意不寫實,old-fashioned 的聽感。背景乾淨明晰,解析力、音像的穩定度、音場的規模感,舞台的縱深高度,俱有全面性的提升,與刻板印象中的全音域喇叭大相逕庭。相較於 VTL,低頻響應的進步較不在量感的方面,而在下潛的延伸以及速度。與 VTL 相比,TLA 的低頻更深、更自然的衰減。所以雖然 TLA 的低頻仍然無法與多音路喇叭相比,但品質頗佳,不會立刻讓人感受到低頻的限制。整體來說,Eikona 2 裝在 TLA 音箱裡,音響性大幅提升,走向靠攏現代音響的取向,但同時保有從 JX92S 以來那獨特的聲底,彷彿多年不見的老友健身打扮之後重新出現,讓人覺得既熟悉又陌生。


聽了幾天之後,拿出不同的擴大機來試。我很愛的 47 Labs 0347 擴大機在我多年前換空間之後,對 JX92S 有點力不從心,對 Eiknoa 2 VTL 更是疲於應付。這次接在 Eikona 2 TLA 上,帳面上靈敏度高一倍,確實對僅有 25 瓦的 0347 友善許多,小編制的人聲,音質鮮活細膩,十分動聽。鋼琴、室內樂也能表現出一定的動態,不過要聽馬勒、蕭士塔高維奇的交響樂,仍然捉襟見肘。另一部擴大機 JOB 225 推新的 Eikona 2 TLA 喇叭,也變得比之前的 VTL 音箱輕鬆,不過三台比下來,覺得效果最佳的仍然是功率最大的 TPA-3255 Class D 擴大機。雖然氣質、音樂性遜於前兩台,但最為穩健寬鬆,不論編制大小,不論場面起伏,都以一貫的音質從容應對。 總歸來說,四顆單體併聯加串聯號稱有兩倍的靈敏度,但終究不是好推的喇叭,管機愛好者、小功率愛好者,用這對喇叭可能只能近場聆聽小編制音樂。


不知不覺過了兩三個月,防疫期間在家用這對新喇叭聽了很多音樂,例如理查史特勞斯的歌劇、Kronos 四重奏的現代音樂,表現十分精彩。話說回來,在深夜配小功率機器聽簡單的人聲,舊的 VTL 仍然非常有魅力。







2020年4月19日 星期日

人生第五部擴大機:TI TPA3255 Class-D 後級

很久沒有寫網誌,但在音響並非完全沒有進展。去年好友提到他被新的 D 類放大機嚇到,幾千塊小小一台,吃交換電源,聲音與他的 hi-end 後級各有特色。我過去對 D 類放大印象不佳,聽過許多廠機,雖然小巧、省電、不發熱,十分符合我的偏好,但聲音實在平淡,帳面上的功率數字和實際聽感有很大的落差,更嚴重的是對音樂的刻畫相當遼草而死板,聽起來不痛不養,一點也沒有深刻的感覺。

這回聽了好友的分享,發現近來 TI 出了許多新的 Class-D 晶片,似乎與昔日僅有 ICEpower 等少數選擇的環境已然有所不同。研究了幾顆 IC 之後,變訂了雙聲道可達 315 瓦的 TPA3255 評估板來玩。

買評估板的好處就是安全省事,電路細節都有原廠的 datasheet 寫得明明白白。TPA3255 可以接成 mono 模式(可達600瓦),不過我只有一張板子,先用立體音模式。很多人用交換電源搭配 Class-D 擴大機。我也先隨變找個大功率的交換電源來試試,一開聲就聽到還滿不錯的聲音,與我記憶中的 Class-D 擴大機有相當的不同,挺有潛力。

接著就認真的裝機,找來一張厚鋁合金板當底座,塞進竹製機殼。有不少網友在玩高級的交換電源,但我跟交換電源實在不熟,還是先用傳統電源。訂一顆大功率的 Block 變壓器,大功率整流子 (MUR系列,取其較活潑的音質),再上 RIFA PEH 169 大水塘 (發燒味重一點,稍能平衡 Class D 平淡的走向),就是簡單的電源。放大線路還是做了些調音,但也僅是簡單的換換電容、跳過一些不需要的電路。其實還有更多可以調的地方,例如把擔任前級的 op-amp NE5532 換掉,不過暫時還沒有動手。

就這麼偶爾調一調,不知不覺也聽了超過半年。聲音如何呢?能長時間聽而沒有被換下來,必然有其優點。它沒有過去 Class-D 那種死板的聲底,不過對音樂的表現仍然較為冷淡無趣一點,韻味和音樂性完全不是離散擴大機 0347 的對手。但 Class-D 最大的優勢就是廉價的功率,小巧不熱就輕易地上看數百瓦。對我難推的全音域喇叭 Jordan Eikona 2 來說,這部 TPA3255 Class-D 後級無擬可以輕鬆無滯礙的駕御,比 JOB 225 後級更為寬鬆自如。相比之下,JOB 225 的刻畫能力和音樂性雖然略勝 TPA3255,但一面臨場面較大、動態急需時,仍然會有些緊繃,不像 TPA3255 總是如履平地,可以放心的聆聽馬勒、理查史特勞斯、蕭士塔高維奇等神經兮兮的音樂。


二十年前剛開始玩音響時,嚮往的是小功率擴大機,最好是美聲實作雜誌上那些仙人專屬的 2A3、45 單端後級。想不到後來從 25 瓦的 Gainclone、0347,再玩到破百瓦的 JOB 225,現在居然變成在玩早年一點也不喜歡的 Class D 擴大機。人生無常,世事難料。至於為什麼需要這麼大的功率呢?因為,我有新的喇叭正在進行。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