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11日 星期六

簡單、便宜、好聲:銅箔喇叭線


向來喜歡 47 Lab 的產品,尤其他們的產品似乎都頗有 clone 的機會,於是開始對他們的線材產生興趣。一開始注意到的是 4708 OTA kit,OTA kit 可以做喇叭線,也可以做訊號線。喇叭線其實就是直接使用直徑 0.4mm 單芯銅線,不絞繞、不編織,正負兩極各走各的,非常簡單的作法。據之前的經驗,單芯線的聲音凝聚,但集膚效應強,細線低頻量感少,粗線高頻又差了。0.4mm 算是相當細,高頻不致於差,搭配 Gainclone 和高效率喇叭,應該還不錯。OTA kit 一套要價美金 700 元,附 50 公尺的銅線和一些接頭,去零件行買 Cardas 之類的單芯銅線自然便宜多了,大約一千塊就能做一套兩公尺/雙聲道的喇叭線。

正打算去買單芯線前,忽然福至心靈,到 diyaudio 搜尋一下 OTA kit,卻看到有人銅箔做喇叭線,喚起了我的記憶。多年前即看過有人用鋁箔或銅箔做喇叭線,Allen Wright 在他的書 The SuperCables CookBook 上更推薦銀箔來作終極喇叭線,也有各式套件、成品線出售,我卻一直不太能確定這個方式的效果如何,聲音究竟能有多好。隨即想到,47 Lab 前年出的喇叭線 47194720 系列,不也正是銅箔線?而且 4719 和 4720 價位更在 OTA kit 之上,將近兩萬台幣,被定位為更高級的線材。再查 diyAudio 的文章,忽見 Peter Daniel 的示範(Peter 真的非常擅長寫這種示範文),發現買空心電感拆銅箔出來做線,簡單便宜又好,還比 Cardas 的單芯線省錢,於是打定主意來試這條進路。


Peter 等人用的是 Alpha Core 的 14awg 銅箔空心電感,台灣唐竹的 Odio 即是 Alpha Core 訂製品,也有 14 AWG OFC 的款式,價格也還合理,於是就買 Odio 來用。 除了銅箔本身,外層的披覆也佔了重要的角色,同時有絕緣、密封(防止銅箔氧化)、保護(銅箔又薄又軟很容易拉扯扭曲)、避震等作用。Allen Wright 在書上推薦 Teflon 膠帶,強度佳、絕緣效果好,但價格頗高。後來在後車站太原路上亂問,有店家推薦鹿頭牌的布膠帶,便宜又厚實,而且品相頗佳,質感不俗,宛如 47 Lab 銅箔線所用的披覆,於是捨 Teflon 就布膠帶。

材料便宜,作法也很簡單,費時而已。為了避免銅箔變質,施工時雙手都載上橡膠手套。先把電感外層包裝剝除,再用美工刀切去上下兩端的封膠,裡面就是一捲光潔嶄新的高品質銅箔。接下來用剪刀把長度裁好,仔細包上膠帶,兩端接上 Y 插(Spade),用熱縮套封好,喇叭線就完成了。其實也不必用 Y 插,把兩端銅箔剪出 U 字型缺口,就可以直接鎖在喇叭端子上了,更勝任何 Y 插。


一開始按照 Peter 的用法,也是類似 47 Lab 的作法,正負兩條線各走各地,散在地上,就這麼聽起來,聲音非常特別。對照於我原本用的 Cardas Twinlink 喇叭線,銅箔線的泛音豐富許多,聲音華美高貴,中高頻異常柔順。我用過不少喇叭線,也常在一些場合試過高級線,但銅箔線的個性實在獨特,一時竟不知該如何歸類。聽了一陣子,不住思索,終於想到一個稍微貼切的類比:銅箔線有一種類似靜電喇叭的聽感,低頻的 punch 沒那麼強,音樂的線條稍微鬆散,但中高頻透明飄逸,柔美滑順,氣質清新。接下來連換幾張 CD,聽來聽去,終覺相當有趣,想不到銅箔線的風格這麼特別。

diyAudio 有不少人討論正負兩條線,到底是要疊在一起,還是各走各的。疊在一起就像電容一樣,有電容效應,但可以抵抗雜訊,兼能控制線身的阻抗,似乎有好有壞。我翻了翻 Allen Wright 的書,他的「終極板」是將正負兩極疊在一起,又看到 Goertz 的廠線也是正負疊在一起,於是也試著將我的銅箔線疊在一起,稍微固定住。結果聲音果然有所不同,低頻忽然好了很多,無論量感和衝擊感都與我的 Cardas 不相上下,而且線條較為凝聚,結實有力,整體的調性也比較平衡。但相對的,高頻華麗的泛音也收斂了些,那種類似靜電喇叭的特殊聽感也減少了,但質感還是極好,細節豐色,清新透明,高頻華美卻絕不括耳擾人,大場面的片段寬闊開放而沒有侵略性,聽起來十分愉悅。

我之前用過的喇叭線都不是頂貴,除了 Cardas Twinlink,還用過一對老 MIT,一對 Supra 等,但這些都比這條銅箔線貴,Cardas 與 MIT 甚至貴了好幾倍,但我現在最喜歡的無疑是這對銅箔線。這麼棒的線只要花幾百塊就能得到,想到之前花了不少心血在喇叭線上,不知該哭該笑?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