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國家戲劇院的聲音本來就比隔壁音樂廳好很多啊!底下的實驗劇場也不差。
檻外人兄,原來國家戲劇院的聲學處理比音樂廳好啊!小弟上次去戲劇院,已經是十幾年前的事了。戲劇院也有完善的樂池,可以容納整個管弦樂團。可惜現在台灣都流行「音樂會形式」的歌劇,沒什麼機會在戲劇院看歌劇表現。
我的印象裡,音樂廳裡的樂器聲音老是混成一團,換哪個位置都這樣。回家再聽聽自己的音響,就覺得動態完全沒得比,但是定位卻清楚得多。然後開始懷疑自己要求音響系統的定位是不是吹毛求疵?不過我覺得戲劇院的場地設計音效應該比音樂廳好。我是沒辦法用儀器測試啦!但從整體形狀來看,戲劇院的包廂是分布在三面層層疊疊,擴散/吸音效果顯然還不錯。而音樂廳卻以二樓的大平面為主,左右面雖然有處理,但基本上還是平面太多。上方的天花板只有些微的凹凸處理,太多的反射音會打亂音場。我要是有錢搞家裡的音響室,絕不會這樣設計。尤其是天花板要好好處理。
正確聲音的參考標準應該是「優秀的音樂廳現場」,歐洲蓋音樂廳的經驗多,就我聽過的來說真的很不錯,定位都很清楚。拿國家音樂廳或中山堂的現場當標準,隔壁音響街賣的東西應該很容易勝過這兩間古蹟用途大於演奏用途的場地吧!
mattter 兄,戲劇院的設計,會顧慮到觀眾的視線,所以觀眾與舞台之間的遮蔽比較小。而音樂廳相對之下較不在意視線的問題,觀眾席較為密集,空間層層疊疊的,死角多,在某幾處音效真的明顯有差。或許戲劇院因此在不意間有了更好的音響效果?
檻外人您好,小弟不那麼在意音場與定位,但音樂廳的座位真的要挑,坐到不好的位子(尤其是頭頂有樓層的地方),高頻明顯衰減,聽起來特別悶。要買便宜的票,小弟往往選三樓前幾排,或是四樓,雖然離舞台遠,反射音多,細節較不清楚,但至少高頻是透明而豐富的。
戲劇院的音響效果,我印象中真的是遠勝過音樂聽的,國內有些聲樂家舉辦獨唱會也比較偏愛戲劇院。印象中戲劇院的深度和寬度的比例是比音樂聽要小很多的,高度好像也比較高一點?
WF 兄,看到您用 Punch ㄧ詞,感觸良多,這篇應該給國內的 PA 龍頭 WINLY 看一看。
張貼留言
8 則留言:
印象中國家戲劇院的聲音本來就比隔壁音樂廳好很多啊!底下的實驗劇場也不差。
檻外人兄,原來國家戲劇院的聲學處理比音樂廳好啊!
小弟上次去戲劇院,已經是十幾年前的事了。戲劇院也有完善的樂池,可以容納整個管弦樂團。可惜現在台灣都流行「音樂會形式」的歌劇,沒什麼機會在戲劇院看歌劇表現。
我的印象裡,音樂廳裡的樂器聲音老是混成一團,換哪個位置都這樣。回家再聽聽自己的音響,就覺得動態完全沒得比,但是定位卻清楚得多。然後開始懷疑自己要求音響系統的定位是不是吹毛求疵?
不過我覺得戲劇院的場地設計音效應該比音樂廳好。我是沒辦法用儀器測試啦!但從整體形狀來看,戲劇院的包廂是分布在三面層層疊疊,擴散/吸音效果顯然還不錯。而音樂廳卻以二樓的大平面為主,左右面雖然有處理,但基本上還是平面太多。上方的天花板只有些微的凹凸處理,太多的反射音會打亂音場。我要是有錢搞家裡的音響室,絕不會這樣設計。尤其是天花板要好好處理。
正確聲音的參考標準應該是「優秀的音樂廳現場」,歐洲蓋音樂廳的經驗多,就我聽過的來說真的很不錯,定位都很清楚。拿國家音樂廳或中山堂的現場當標準,隔壁音響街賣的東西應該很容易勝過這兩間古蹟用途大於演奏用途的場地吧!
mattter 兄,戲劇院的設計,會顧慮到觀眾的視線,所以觀眾與舞台之間的遮蔽比較小。而音樂廳相對之下較不在意視線的問題,觀眾席較為密集,空間層層疊疊的,死角多,在某幾處音效真的明顯有差。或許戲劇院因此在不意間有了更好的音響效果?
檻外人您好,小弟不那麼在意音場與定位,但音樂廳的座位真的要挑,坐到不好的位子(尤其是頭頂有樓層的地方),高頻明顯衰減,聽起來特別悶。要買便宜的票,小弟往往選三樓前幾排,或是四樓,雖然離舞台遠,反射音多,細節較不清楚,但至少高頻是透明而豐富的。
戲劇院的音響效果,我印象中真的是遠勝過音樂聽的,國內有些聲樂家舉辦獨唱會也比較偏愛戲劇院。
印象中戲劇院的深度和寬度的比例是比音樂聽要小很多的,高度好像也比較高一點?
WF 兄,
看到您用 Punch ㄧ詞,感觸良多,這篇應該給國內的 PA 龍頭 WINLY 看一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