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10日 星期二

有那麼難懂嗎?

前幾天跑去 diyaudio 上指出 VR 對 Lightspeed attenuator 光敏電阻音量控制器仍然有影響,用好的 VR 聲音會更好。我原本以為這是老梗,可能早有人提過,想不到卻引來質疑,說 VR 和 LDR 之間並沒有電子上的連結,怎麼會有影響?

看到這種回覆還滿傻眼的。VR 和 LDR 之間是光藕合,的確沒有電子上的連結。但既然 LDR 的阻質由 VR 決定,即使是間接的控制,那還是有「連結」,還是有影響。某些 Lightspeed 的設計者或相關者說 VR 不在訊號路徑上,所以不必在乎其品質。我不相信這些專家真的以為 VR 沒有影響,而是行銷話術,讓人以為用了 Lightspeed Attenuator 便從此不必投資高級 VR。

這讓我想到以前很多人說線材對聲音沒有影響、墊材對聲音沒有影響、CD 轉盤對聲音沒有影響、數位線對聲音沒有影響等等,說這些都是騙錢的神話,然而事後這些因素已然公認對聲音有相當重大的影響(當然還是有些人不相信)。音響神秘的地方太多了,任何環節小小的改變,對最終的聲音都可能造成變化。VR 在 Lightspeed attenuator 線路上的重要性一看可知,用好的 VR 會有更好的聲音,很難理解嗎?

15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簡單來說就是VR內的接點產生的雜訊會直接影響LED的出光量

不過這樣說來
既然VR的兩端必為一個穩定的DC電壓
那VR兩端並聯一顆0.1UF左右的濾波電容應該是一個不錯的主義

WF 提到...

匿名兄,您說沒錯,一語中的,我真的不明白這有什麼難以理解的。那網兄只因設計者 George 的廣告話術就深信不疑,腦袋不清楚的人,世界各地所在多有。

我之前也是按照您這個想法,直接在四顆 LED 上併電容,效果還不錯。詳細心得寫在這兒:

http://cynicalaudio.blogspot.com/2010/07/lightspeed.html

即使併上電容,我覺得 VR 應該還是有差,只是影響又更小了一點。

ciliv 提到...

這是我之前玩led時看到的
http://www.maxim-ic.com/app-notes/index.mvp/id/3256

對付led使用恆流源會比恆壓源更適合

這樣還能真正將每顆led的線路獨立開來

而且用便宜的tl431+bjt就做的出來了

WF 提到...

ciliv 您好,

這個 idea 看起來相當發燒,不過就已經脫離 Lightspeed 這個線路了,要另起爐灶重新設計電路和 PCB。但是說到底,雖然 LED 這一側對聲音有影響,但經過光學藕合之後,其間的影響變得比較小而微妙,投入非常多物料去做複雜的電源,或用更高檔的電位器,不曉得帶來的效益到底大不大。

看到那個 maxim 的結連,感覺很妙。非常好奇 ciliv 您之前是怎麼玩 LED 的呢?也是做光藕合音響電路嗎?

mattter 提到...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mattter 提到...

WF兄的文章一貼,馬上就很多人跟著團購了。當時也有網友勸進,不過看到WF兄實驗結果發現VR品質跟聲音也有影響,腦中立刻浮現一堆疑問.........

首先是價錢實在是很貴。以目前的製程技術水準,我實在看不懂貴什麼意思?再從線路原理上來看,光敏電阻其實我們只單純用它電阻的特性來控制音量。一個會被光線影響阻值的電阻,特性會比單純的電阻好?所以我認為級進式VR聲音絶對比它好。結果它的價錢卻不比級進式VR便宜,怎麼看都不對勁。

再來討論光敏電阻的變數好了。如果亮度會改變阻值,那改變亮度的變數是什麼?這就是WF兄之前發現的現象了.......明明是個簡單的VR,搞到連LED電源都要考慮,真的很累。扣掉亮度的變數,我不相信這個VR的變數只跟光線有關。溫度、甚至電磁波搞不好都會影響。這樣搞下去更累了......

我曾經跟勸進的網友舉個例子,就是當年錄音從類比轉數位是否是正確的方向。本來只是說數位訊號比較不失真,較好保存。實際上呢?把類比轉數位再轉回類比終究還是會失真,但是在最高級的全類比系統上(如LP),失真度應該低於這種被轉換了兩次的數位訊源。

也就是說,我認為光敏電阻這個點子,只是把一個簡單的純電阻功能,換成光控制再回歸電阻特性。混了一些玩音響的人比較少接觸的光源原理打迷糊仗,似乎就更神奇、也更高級了。

當然光敏電阻當然不是一無是處,至少它是連續可變的。在中低階系統應該是個便宜出好聲的方式,理論上也應該要便宜。如果是追求頂級音質,還是要用級進式VR才對。

另外,DIYAUDIO上面也是閒雜人等眾多。那些人能看英文論壇只是因為他的母語是英文,而不是比你我唸的書多。就跟國內的討論區一樣,看文章要先看發言人是誰。不知名的人寫的東西參可參考即可,不用太認真。

匿名 提到...

好一個
"我沒聽過但是我覺得這樣不好聽"
的論點

WF 提到...

mattter 兄,光敏電阻這套方案,仍然具有級進電阻所無的優點:

1. 訊號路徑上沒有機械接點,這也是 LDR 方案最強調的特點
2. 您說的連續無段可調
3. 比許多級進電阻方案便宜,尤其做多聲道或平衡式輸入,差別更明顯。

Lightspeed 這套 solution 玩下來差不多兩千多塊,這個價格在台灣應該不易買到聲音更好的音量控制器。在歐美地區,許多地方可變電阻賣得比台灣更貴,連常見的藍殼 ALPS 都不便宜,因此對歐美 DIYer 而言,Lightspeed的 CP 值又再高一些。當然主事者做生意的手法很有一套,也是真的。

我也很好奇,採用良好的波段開關(將機械接點的損失減小)做級進電位器,聲音和光敏電阻比起來如何?可惜我手邊沒有這些高檔電位器,沒得試。不過很多波段開關,一顆就比整套 Lightspeed 還貴,所以 Lightspeed 在中價位這帶無疑有其 niche。

此外,Lightspeed 採用的 LED-LDR 光藕合元件 Silonex NSL-32SR2 有個奇特的音色,聽起來頗有韻味。如果喜歡那個韻味,當然也可以算是一種優點。

Anyway,如果預算是兩三千塊,Lightspeed 是不錯的方案。但投入更多預算做複雜的電源、採用更高級的可變電阻來改善 Lightspeed,是否仍然符合經濟效益,就很難說了。小弟財力精力有限,目前無法購置級進電阻來試聽比較,也只能在此發些臆測之言。

WF 提到...

匿名兄,

那位不相信 VR 有影響的 diyaudio 的網兄說來奇妙。跟他說我的實驗心得,又解釋了背後可能的因素,最後請他自己自己試,他都不接受,覺得這些建言對他「幫助不大」,其實也沒什麼好溝通了。

就好像 mobile01 上仍然有不少人認為數位線對聲音沒有影響,講一堆「想當然爾」的言論。對於這種人,即使請他們試聽,他們也可能聽不出來,或者嘴硬死不承認。總之,覺得沒分別,省得花錢換零件換器材,也是一種幸福啦。

mattter 提到...

呵呵呵.....
"我沒聽過但是我覺得這樣不好聽"

我承認這是我的主觀判斷。當然這是我的個人意見,我也會署名負責。

2000元如果可以出好聲那算是值得投資。
2000元如果拿來做實驗看看會不會出好聲,我就不想玩了。

原因我說過了,我不認為這東西應該這麼貴。而且我目前不欠VR,沒興趣當白老鼠。白老鼠我當很多次了!會在桌子下留下堆積如山的廢料。

我搞DIY純粹是為了貪便宜要出好聲,不是對電子電路的熱情。學到的教訓是寧願看先頭部隊是死是活,多花點錢買「確定能用」的東西比較實在。

mikeliu 提到...

小弟我目前也是firstwatt B1與LDR VR合體的使用者,一路也有跟版主通訊商討一些改機的方案,版主的執行力實在是跟我有一歲奶娃的菜鳥奶爸無法相比,也謝謝版主的熱情線上相助。

LDR具有豐潤柔軟的低頻,這與原本使用TKD的VR所表現出來的略瘦且相對貧乏的低頻來說,加上LDR的聲音增進的幅度可謂不小,應該是不同層級的聲音。

目前小弟有試過幾種後級接上目前的組合,發現聲音改善程度都很大,與以前長久使用的真空管前級來比是天差地遠。在diyaudio很流行將LDR與first watt B1一起搭配。目前我有嘗試搭配一些後級,包括小弟的東樺行300B/naim nap250與友人商借的colin fet後級,firstwatt b1+LDR VR呈現出來的聲音是單端線路特有的流暢音樂性,還有十分傳真且兼具純淨甜美的音色,這個聲底在音響展上的PASS的機器上也聽到的類似的聲音。

回到LDR這個話題,這個VR方案到底到底值不值得,我想比起數千元的高價PP交連電容或是已經高不可攀的BlackGate 的電解電容來說,這個直接有效的方案真的值得試試。

另外有友人來我家聽過了B1與colin FET後級的聲音,也紛紛對B1多了不少興趣,詢問pcb如何購得,想要兩者搭配來推全音域喇叭,有興趣的朋友真的可以試試,這個線路真是pass大師佛心來著給DIYer的一個禮物。

WF 提到...

mattter 兄,

要不要花錢玩光敏電位器,當然是個人的選擇。但小弟有點不太了解您認為它聲音不好(或說存疑),其考量依據是什麼呢?

就 diyaudio 上的評價來看,幾乎都是正面的,和我一起玩 Lightspeed 的朋友也都滿喜歡其表現。即使在最 geek 最愛酸人的 diyhifi.org,他們也承認 LDR 音量控制器雖存在一些技術上的缺點,但聲音仍然不錯。也就是說,目前正面的評價遠多於負面。與諸般粗制濫造莫名奇妙的套件比起來,Lightspeed 算是完成度頗高,無甚風險的產品。小弟一直很信相您對套件的判斷,所以也很想了解一下,是什麼因素讓您對 Lightspeed 或類似的 LDR 音量控制器抱疑呢?

LDR 主是要貴在元件的配對,optical coupler 一顆大約五六十元,要配出兩對衰減曲線接近的,可能需要十幾顆甚至幾十顆,目前的賣價我覺得算是合理。希望將來有更便宜更好的 optical coupler 元件可用。

WF 提到...

mikeliu 兄,您說得中肯,小弟別無所長,只因不務正業,餘暇略多,因此才能玩東玩西。說真的,音響 DIY 不僅花費鉅大的時間精力,金錢開支也相當驚人,不見得比玩 hi-end 廠機輕鬆。

您要不要再弄個 Shigaclone + NOS DAC + Gainclone,再配上您的 B1 + Lightspeed,就是 diyaudio 派的「一套西裝」了!

mattter 提到...

這個光敏電阻在音響上的應用還不普及。我只是對未知技術存疑,自己不想當白老鼠而已。

音量控制只不過需要一個「有電阻功能」的零件放在那裡。如果聽音樂從不改變音量,那使用固定式的電阻應可以達到最好的阻抗匹配,受其他變數影響也會小。

如同大家所知,不要說是VR,連各廠頻的固定電阻聲底都不一樣,只因為製程不一樣。而光敏電阻無論它是不是「可變」電阻,它就是個新製程的電阻。這種製程到底好不好聽,實際上聽了才知道。就像有人認為DALE是發燒料,有人卻嫌到爆。

要把電阻拿來當VR用,網路上隨便找都可以知道各品牌的聲音走向。但是光敏電阻卻還是待評價的新製程。也許它的聲音真的很適合音響用,不過口碑沒出來以前,我不會衝第一個。

再講到配對問題。如果這個應用普及的話,搞不好以後會有雙封裝,甚至四封裝的產品直接出廠。幹麻現在衝第一個?(回到之前的答覆:我不欠VR,也缺乏對電子電路的熱情。如果我手上欠VR應該也會跟團。)

當然這都是我的臆測。我沒用過,只能胡思亂想罷了。也有可能所有的推論全部是錯的。

WF 提到...

mattter 兄,先感謝您不厭其煩,詳細答覆小弟冒失的提問。

我也很想用固定電阻分壓來代替 VR,可惜每張唱片的電平都不大一樣,每個曲目適合的音量亦略有不同,不能調整音量畢竟太過不便。

LDR 其實存在已久,有廣泛的應用,並不是新技術新零件。在音響上比較少出現,但我曾在很久以前的 AudioXpress 雜誌上看到,有人用 LED 與 LDR 作交連,隔絕兩端的雜訊和直流。用來作音量控制也有相當的歷史,亦有少數廠機採用,再看 Lightspeed 的評價,我想「口碑」應該還不錯。

不過目前 Lightspeed 用的這顆 optocoupler Silonex NSL-32SR2 仍然不夠理想。希望將來會有更好更便宜的 optocoupler 元件能用,屆時再來玩的確比較實惠。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