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看到波蘭 DIYer Lampizator 的文章,指出 CEC TL1X 的數位輸出波型非常古怪,跳過「特製」的數位輸出板之後,聲音改善許多,尤其是鬆軟的低頻變得下沉有力。
低頻不夠紮實幾乎是所有的 CEC 轉盤的通病,許多雜誌、用家都曾提及。在我的眾多數位訊源裡,CEC TL51X 的低頻也確實是最糊、最鬆軟的。看了 Lampizator 的文章之後,前陣子心血來潮,便試著把 CEC TL51X 的 raw SPDIF 拉出來,跳過數位輸出線路直接連到 DAC 上。初聽有點驚艷,直通之後,聲音比較透明,細節似乎更多,線條也比較清晰。不過低頻並沒有更為下潛,只是較為深刻清楚而已。
然而,聽幾分鐘之後,開始覺得不太對勁。直通的聲音,清晰之餘,有些乾瘦,也比較冷硬,聽幾首曲子之後就開始讓人坐立不安,不耐久聽。相較之下,原本的聲音比較豐沛柔順,雖然細節略少,透明度不及,但耐聽許多。後來在輸出端串了電阻,改善仍然有限,再試聽幾天之後,那乾硬的聲音終於讓我耐受不住,於是又換回原始的組態。
後來發現 diyAudio 上也有人討論這件事。Peter Daniel 在他的 CEC TL0 上做相同的實驗,試聽感想與我差不多(bit annoying and thin sounding)。他指出 Lampizator 的實驗設計有問題:Lampizator 是在沒有負載的情況下測試 CEC TL1X 的輸出波型。Peter 重覆了 Lampizator 的測試,無負載時波型的確很怪,但在負載下測量,其實 TL0 的 SPDIF 輸出波型很漂亮(詳見原討論串)。
我這台 CEC TL51X 的數位輸出線路和上位機種 TL0、 TL1 不同,但也挺複雜。我不太了解為什麼需要這麼複雜的輸出線路,不過對聲音確實頗有助益。SPDIF 輸出線路的功能,莫過於增強輸出、阻抗匹配、波型重整、隔離雜訊等等。CEC TL51X 跳過輸出線路之後,聽感倒滿像 CD-Player 直入後級或被動前級,輸出阻抗不夠低,匹配不良的聲音。固然有透明、直接,高頻空氣感清晰的優點,但總是冷、瘦、乾、硬,不夠豐潤。類似的情況,在數位和類比上,聽感居然出奇的接近。
Lampizator 用的是 TL1X、Peter 的是 TL0、我的是最便宜的 TL51X,線路和構架不盡相同、原不應放在一起討論。但 Lampizator 在無負載下實驗,錯誤無庸置疑;而我和 Peter 的聽感又十分相近。不過我還是很好奇,Lampizator 如此盛讚直通的聲音,是他那台 CEC TL1X 剛好特別合適這種修改嗎?
經過實測之後,推翻了我先前的推測,CEC 並沒有刻意「劣化」原始 SPDIF 波型,做出奇特的音染。這個結果,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我真的很欣賞 CEC 的風格和做工,憂得是低頻鬆軟的缺點依然無解。這台 TL51X 售價不高,卻設計精良、做工紮實,聲音又有特色,完成度極高。這些年來一忍再忍,始終捨不得下手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