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7日 星期二

非如此不可!?

半夜睡不著找唱頭、唱盤的文章看。不意看到一篇 positive-feedback 雜誌上的妙文,Funk 轉盤與 Denon DL-103 的評論。開場白這麼寫著:

This hi-fi hobby is full of ways of dividing its participants into opposing groups. Of course digital versus analog and tube versus solid-state seem to be the two most common, but there are several others, too. Push-pull versus SET, planer versus box, and high-efficiency versus high power are all areas that some audiophiles will take sides and argue about given the chance. Then there is the whole subjective versus objective thing, but I'll leave that to the various Internet discussion groups to battle about.

For the most part, I'm not too interested in choosing sides on anything to do with audio. I have both solid-state and tube amplifiers; I listen to both vinyl and digital, and have owned and enjoyed both planer and box speakers. I am far more interested in the end result of how something sounds than the technology used to achieve that sound.


一無所知的音響新手,在稍微經歷一點點音響體驗之後,就容易很陷入「XX才好聲」的迷思。比如說第一次聽音響就被低音重擊,目瞪口呆的初哥,接下來很可能就會迷上大功率、生猛有力的低頻。而被真空管機獨有韻味所感動的人士,或許從此再也離不開管機,以為只有管機才能唱出他要的聲音。

一時對某種器材的音色產生迷戀,是很自然的事。然而,輕率地將喜好的音色,與發出這種音色的器材所採用的技術,產生過多結連附會,則不免失之管窺蠡測、瞎子摸象。比如說,某台真空管機,讓試聽的眾人非常驚艷,紛紛各下結論。A 說:「因為這用了 300B,所以好聲,300B 就是我要的聲音。」B 說:「這台機器一概使用銀線,銀線就是好聲的秘訣。」C 說:「這是變壓器交連,訊號路徑無交連電容,原來變壓器交連就是好聲的關鍵。」超級初哥 D 說:「這台機器上面有發亮的燈泡,原來會音響要發光才好聽!」無論哪一種說法都只掌握到這部器材的片面,他們卻將這個片面因素擴大成好聲的關鍵,作出結論。如果他們懷著這些結論繼續探索音響世界,繼續累積一個又一個片面的結論,最後很可能把自己封閉在一個很小很小的角落裡面,斷絕了許許多多的可能性。上面的例子或許誇張,然而事實上有非常多「資深」音響迷,非黑膠不聽、非管機不聽、非 SET 不聽、非直交不聽、非一級放大不聽、非號角不聽。這些人的存在,證明許多音響迷花費長年的心血金錢,卻仍未能脫離「見山不是山」的境界。

如同 positive-feedback 的 reviewer 所說,我們聆聽一套系統,最好像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外行人一樣,抱持著新鮮好奇的心情,只關注系統最終的聲音,而不把這套器材的每項技術放在心裡。作為 DIYer,則應該敞開胸懷,接受多元的可能,同時保持懷疑的精神,不驟下結論。然後懷抱這樣的態度,盡可能嘗試各種不同的架構和電路,試聽不同的零件和素材,謹慎歸納出一些比較全面的論點,再以此作為 building blocks,構築自己所喜愛的聲音。

3 則留言:

VT25 提到...

WF兄,這段文字寫的太好了,對於一個單端管機/全音域喇叭的叛逃者來說,特別感同身受,我能不能在我的BLOG裡引用?
另外關於鳥叫蟲鳴之事,我覺得音響是物,物為人用,聽鳥就蟲鳴當然非愛樂者的作為,不過這就像美個人就業時,總是喜歡看應徵者的畢業學校一樣,其實一個人的能力道德和他是哪家大學畢業的關係微乎其微,但真的沒啥能比,只好靠這個來看,賣音響的人重點是在於把音響賣給任何一個口袋買得起音響的人,而不是能欣賞音樂的人,所以不管是鳥叫蟲鳴,還是以前比真的郭金發聲音還厚上N倍的燒肉粽(以前有幸和郭歌王喜宴同桌,並聽他現場演唱過),能用最簡單有力的方式說明音響的能耐,大概是一個賣音響的業務所能做的事情,至於對與不對,以音樂愛好者來說這當然不對,但對買賣來說,似乎這只是個成交的手段,只要成交就是對。

WF 提到...

VT25 兄您好,文章歡迎引用,不必客氣。

看到您的留言真是令我意外。當年我剛開始接觸音響 DIY 的時候,時常在 myav 等地拜讀您的體驗之談,獲益良多。

依稀記得當時您還是小功率派,正在用 Colin 的 71A 一級放大擴大機(不知是否記錯?),那時我也在用 Colin 的 5842,功率小而音質嬌嫩。現在已經過好幾年了,我也從不會焊接到做了很多台機器。

商人會如何炒作,反應了市場的趨向。當大家都愛聽蛙叫蟲鳴時,廠商自然會播這類的東西。所以這的確不是商人的問題,而是台灣音響市場的「共業」。不過比起 3C 展請毫無專業知識的 showgirl 說莫名奇妙的台詞炒熱氣氛,音響界的 promotion 手法似乎還是稍微有「理想性」一些。

VT25 提到...

感謝您的授權,在下已經很久沒碰小功率了,也許是因為終於瞭解自己要的更多,也發現晶體機/多路分音喇叭好好作,也未必真的都是粗聲粗氣,至少還能達到我所要的標準。但全音域在怎麼努力,也沒有辦法達成我想要的低頻能量與速度,所以我以自己的耳朵來選擇我要的音樂,我要的音響。
不過我也還是有留下一些東西,也許在某個機會,我能弄到我要的高效率喇叭時,我的2a3會有再點亮的一天...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