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31日 星期六

Digital stream 最超值的方案?

最近 digital stream 很紅,尤其網路上很多人在玩電腦播放系統。這類的討論,diyAudio 好幾年前就開始了,早已鑽研到很深的層次。可惜國內幾個討論串,了無新意,始終在原地打轉,不斷重新打造輪子,努力「發現」早已眾所週知的事實。數位訊源舉足輕重的環節,早在 CD 時代就已清清楚楚,網路上更有充份的資訊。這些資訊在 diyAudio 通通都是「老梗」、「背景知識」,然而在台灣這幾個討論區,卻只有「高手」掌握這些秘要,其餘人等只能自行摸索亂試,一而再,再而三的「發現」重覆的事實。不知道是台灣 DIYer 太有求證精神,務必眼見為憑,非親身經歷不肯相信,還是缺乏基礎求學素養,忽視多方 survey 文獻的基本功。

Digital stream 好聲的法門,其實 Linn 和 Ayre 等公司的文宣都寫得很清楚了。用硬碟、flash、記憶體等儲存裝置取代傳統 CD 雷射機構,有先天上的優勢,已經成為共識。當前普遍的個人電腦,自然是 digital stream 播放最方便的設備。然而電腦內部雜訊很多,電源、避震等諸多環節都不理想。要改善這些問題,第一種方案是提升電腦本身的素質,例如採用高品質電源(甚至使用巨大的 linear power)、堅固的機殼、無風扇的冷卻裝置,再加上高階音效卡輸出類比/數位訊號。這類方案陣杖龐大,吃力不討好,合適 DIYer,卻不符合 hi-end 音響廠商的風格。所以 hi-end 廠紛紛提出 stand-alone 的方案,推出獨立的播放裝置,與電腦(或硬碟)用某種方式連接,盡可能排除電腦端的影響。最普遍的作法當然是 USB Audio,用 USB 介面連接電腦,然後在獨立的裝置上將 USB 訊號轉成 SPDIF 或類比訊號,再送入擴大機。但一般的 USB Audio 傳輸介面有先天上的缺點,jitter 高,也可能串入電腦雜訊。有些廠商在此處費盡心力,如 Ayre QB-9 採用 asynchronous USB 模式傳送音樂資料,排除一般 USB Audio 的 jitter 問題。也有廠商另闢蹊徑,例如 Linn Digital Stream Players 系列,透過區域網路直接向硬碟要資料來播放,完全排除電腦這個難搞的關節。

Ayre 和 Linn 的作法都很有新意,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格局宏大,遠勝諸多採用傳統 USB Audio 架構,只在電源和類比端玩花樣的廠家。不過 Linn 和 Ayre 售價都不便宜,要學習他們的方案 DIY,門檻也很高。diyAudio 上有人提出新的方案:採用 iPod 一類的小型裝置,播放 flash memory 上的數位音樂。這樣有幾個好處,這些小型裝置不比電腦複雜,功率又小,為其設計高品質專屬電源並不困難。而且 SD Card 等 flash memory 沒有機械構造,不震動、省電、速度快,先天上比傳統硬碟更理想。所以就有幾個玩家在 diyAudio 上開設討論串,打算設計好的 SD Card Player,輸出 SPDIF,接下來就可以送入一般的 DAC。這時 LYRA  Connoisseur 的設計師 Jonathan Carr 跳出來說,根本不必這麼麻煩,市面上早就有高品質又便宜的 SD Card Player 了!他說的是 SD Card 的數位錄音機,例如 Edirol R-1R-9 等手持式數位錄音機,才幾百美金,拿來播放數位檔案,取 SPDIF 訊號出來接 DAC,聲音好得很。


Roland Edirol R-1


我很佩服 Jonathan Carr 的洞見。說穿了他正是把一個音響領域的問題,reduce 成另一個問題,然後在音響以外的領域找到簡單實惠的現成解答。錄音玩家用這些廉價錄音機播放他們的錄音檔,卻不知道這正是相當理想的 digital stream 播放方案!這個方案意想不到的簡單,Carr 確實可以笑傲那些用夸父追日的態度打造「Hi-end 電腦音源」的 DIYer。不過 reduction 的過程當然忽略了一些細節,例如操作的便利。這些錄音機容量小,一次只能儲存相當於幾張 CD 的 wav 檔,更換檔案不像換 CD 那麼方便,播放的操控感也與尋常 CD-Player 大異其趣。不過對於不畏艱難的狂熱者而言,只要能聽到高品質的聲音,這些小小的不便應該不成問題。一天聽十幾張 CD 的我,無法接受太麻煩的換片流程,但這些錄音機不貴,可愛好玩,還可以帶出去錄音,買一台來改造,樂趣應該不少。重點是我相當信任 Jonathan Carr 的才智和品味,他用了幾年,說聲音很好,想來必然不錯。

32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恕我直言,每次看您的文章都覺得您老是用些牙尖嘴利的言詞在貶低自己的同胞!說實在的,不懂為何您那麼不屑那些利用PC放音檔的同胞,我認為在背後諷刺,不如到討論串去參與討論,將您從國外論壇所看到的分享給大家呀,或是將您的這些觀點寫在上面公開討論呀,還是大家不配跟尊貴又高學歷的您一起討論呀?不好意思,我實在忍不住要打這些,還請見諒。

WF 提到...

匿名兄,你說的真的很有道理。

我對於台灣同胞,確實常有恨鐵不成鋼的心情,在音響之外的議題,亦然。

我也曾經花很時間在國內討論區上,但我也講過很多次,國內討論區,喜歡一團和氣,捧來捧去。只要有稍微尖銳的言論,就四處黑影,烏眼障氣,根本無法就事論事深入討論。所以我過去在各中文討論區上留言,不是沒有回應,就是吵架,甚至莫名被刪文。認真分享卻換得如此不值的下場,您說教人情何以堪啊!

所以,我還是在自己 blog 上為是,以免莫名奇妙捲入是非,甚至文章平白不見。而且,這個 blog 也是公開的,文章隨便大家看,不也是一種分享?

不過,你的留言有幾點我不同意。我和「尊貴」完全扯不上邊,學歷也不怎樣。同時,我並沒有不屑 PC Audio 喔!

話說我國中的時候,MP3 剛剛問世,我也玩得很開心。最近五六年也陸續做了幾套 USB DAC,雖然聲音不夠理想,但我相信還是滿有潛力的。

路鳥小紫米 提到...

既然部落格名為牙尖嘴利,
閱讀時欣賞這種刺人風格,
有時也頗為趣味。
我看板主就是學不會如何和氣跟人討論
所以才另開天地孤芳自賞吧:P

匿名 提到...

憑爬文跟空想妄下結論,這種態度比起所謂"閉門造車"、"一團和氣"更膚淺可笑。

WF 提到...

好說好說。您只看了我的文章,未必全面了解我的一切,就出來評批,不也是「憑爬文跟空想妄下結論」?批評很好,是進步的動力。國內積習,缺少就是有根據,理性的批評。

如果我的看法和事實有所出入,煩請直接指明,哪裡說得不對,哪些內容與事實背離。

舉例來說,假如您可以指出國內某個公開討論串,對 PC Audio 的討論非常深入,充滿創造力,用實事求是的態度發展 PC Audio,不遜於 diyAudio。那我願意發文道歉,修正所有違背事實的言論。

匿名 提到...

如果你親身DIY或使用過本文章所提到的不同solutions,那我鄭重向你道歉
...不過我大概沒這個機會。

"Digital stream 最超值的方案?"中,你提到"重點是我相當信任 Jonathan Carr 的才智和品味,他用了幾年,說聲音很好,想來必然不錯"。很顯然,你連其中最便宜、方便setup的SD Card Player都沒有使用過。對我而言,這就是只是爬文跟空想。

至於你所批評的用"夸父追日的態度打造「Hi-end 電腦音源」"的DIY solution,正是Computer Audio Asylum目前的主流玩法。Audio Asylum不乏經驗、銀彈充足的音響玩家,為何少有人追捧獨立的播放裝置,反而對"陣杖龐大,吃力不討好"的做法趨之若鶩?

一個雜誌主編可能不會吝於稱讚Linn, Ayre "很有新意,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格局宏大"。但對足夠理性的消費者而言,這些Hi-end廠商不過是選擇利於商品化、獲利的架構罷了。具備"突破性"、"獨特技術"的產品在音響史/雜誌上屢見不鮮,究竟是發燒友的福音,抑或是高明的marketing scheme,最後還是得回歸到音質這個baseline上,而不是對廠商提供的paper、文宣、網路討論照單全收。

以async usb為例,其表現比傳統usb為佳,"電腦素質"對音質的影響仍舉足輕重。更有趣的是,理論上async usb不應存在所謂cable effect;但實際使用時,包括我在內的許多玩家,發現不同的usb線對音質的改變不小,而Wavelength (賣async技術給Ayre的公司)的Gordon Rankin隨後也承認並證實了這個"phenomenon"。

我願意花這些時間回覆你,是因為我對你還有期待,正如你"牙尖嘴利"的批評某些族群相同,立意都是良善的。敢言、敢批評、分享所知,這是你的長處。

我認為,作為一名音響玩家,尤其是DIYer,最重要的就是獨立思考與實際求證的精神。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我發現你最近某些文章背後的想法,與你所瞧不起的台灣DIYer在本質上並無不同,一樣是不需求證就照單全收。差別只在他們的教主是少數幾人,而你信奉的權威比較廣泛,是一個討論區(或許還要加上一些Hi-End廠商)罷了。這讓我有點失望。

就此打住吧,我看你算是個聰明人,應該懂我想表達些什麼。

最後,放下你跟MyAv那些人的恩怨吧!Never hate your enemies, it clouds your judgment.

WF 提到...

你可以向我道歉了。我 DIY 過 USB DAC,USB to SPDIF converter,也聽過 Linn 所有的 DS 系統,而且實際「玩」過 Linn Akurate DS,接在不同後端設備上試聽了好多曲目。當然也聽過許多套 PC Audio 系統。我欣賞 Linn 的 innovation 和 approach,然而也實際找機會試聽其結果,比較與其他方案的不同。哪裡是爬文空想?你不了解我實際的經驗,看了就文章就胡亂猜測,才是「爬文空想」。

Ayre 的方式本來就無法完全隔離 PC 端的影響。他們自己在文宣上就說了,Linn 那種方式才是最能排除電腦影響的(因為根本沒有電腦),而 Ayre 的方式是在容易使用與音質之間取得折衷。然而即使是 Linn 的方案,硬碟、NAS 系統、網路系統仍然可能影響聲音,只是影響的程度可能降到很低的範圍。Ayre 自己在文宣寫明了的事實,你們還要玩上一陣子才「發現」,豈不又成了我說的「反覆發現已知事實」?

Audio Asylum 上當然有不太行的人,diyAudio 或 diyHIFI 亦然,世界上到處都有頭腦不夠清楚之人,只是程度有別。我說「Carr 確實可以笑傲那些用夸父追日的態度打造「Hi-end 電腦音源」的 DIYer。」可沒有僅指「夸父追日」的人是國內 DIYer 喔!國外搞大陣杖 PC Audio 的人所在多有,國內那些 DIYer 也只是向他們取經而已。

「為何少有人追捧獨立的播放裝置」,原因還用多說嗎?Linn 那樣的系統,容易自己做嗎?很多玩 PC Audio 的人,甚至不是一般程度的 DIYer,只會拆裝電腦,換換音效卡,你說他們有辦法 clone 一台 Linn Sneaky DS 嗎?

所以我自己也不認為 DIYer 要用 Linn 那套方式來 DIY,但 Jonathan Carr 的 solution 卻顯然是相當容易的方法,難度和成本都極低。所以才說這是 digital stream 的超值方案。

最後,我單純不喜歡國內壇論的討論風氣,和 myAV 談不上有什麼恩怨,也沒什麼好放下的。同時,我也不需要你的期待或指望。你對我認同或不認同,對這個 blog 要看不要看,我一點也不在乎。

不過我還是要讚賞你,終於詳細地說出為何你覺得我「憑爬文跟空想妄下結論」了。可惜目前看來「憑爬文跟空想妄下結論」的是你而不是我。

匿名 提到...

你說你玩過Linn的DS系統,我選擇相信你。這稍微改變了我對你的看法,至少在文章裡的四個solution中,你真的聽過其中一種,並非完全的空想。好吧,我不否認,DIY solution本來就分許多層級,任意一台電腦插上一張音效卡也能稱之為電腦訊源。你說你聽過許多套 PC Audio 系統,那算你聽過兩種好了。

至於你的diy usb dac跟Ayre/Wavelength的async usb dac是不是一樣的東西,你自己心裡有數,我就不多說了。

有趣的是,in the end,你連文章的標題,"Digital stream 最超值的方案"都沒有聽過,就一廂情願的認定它聲音很好,這正是我說的"爬文與空想",不是嗎?

最後,看見你只要觀念相左、或與自身經驗不符,就能將整天掛在嘴邊的open-mindedness選擇性失憶,真是可悲復可笑,這不正是你一直詬病的"台灣DIYer"特徵嗎?看來,藏在牙尖嘴利、國外論壇的武裝下,還是相同的本質啊。

放心,以後這裡不會再出現我不和諧的聲音了。同樣是「坐井觀天音響頻道」,01、AA、ptt的氣氛要比這裡和諧的多,何必在這裡惹人不高興?

WF 提到...

不是說要道歉嗎?道歉呢?還是你要我聽過全世界所有的 computer audio 系統才算數?也罷,國人最多的就是這樣,動輒誇下海口,最後不了了之,也不差您匿名兄一位。

你說「你連文章的標題,"Digital stream 最超值的方案"都沒有聽過,就一廂情願的認定它聲音很好,這正是我說的"爬文與空想"」。請問一下,我文章的標題是什麼?「Digital stream 最超值的方案?」你是沒有看到,還是故意漏掉那個問號?文末我說「重點是我相當信任 Jonathan Carr 的才智和品味,他用了幾年,說聲音很好,想來必然不錯。」也是推測語氣,哪裡一廂情願了?在質疑別人之前,請先把文章讀清楚,不要連「爬文」都做不好,好嗎?

最後,請問你到底提出什麼觀點?什麼經驗?我欣賞 Linn, Ayre, Jonathan Carr 的想法,我都有提出了欣賞的理由。你不同意,沒關係,那你好歹言之有物,提出其他好的 approach,告訴我哪裡好,哪些特質勝過 Linn。然而你從頭到尾只在我態度上打轉,一下說我「貶低同胞」、一下又說我「只會爬文和空想」,除了攻擊我的態度之外,卻提不出具體的經驗或想法,來反駁我的言論。既然你講不出關於 digital stream 的見解,那麼請問我要如何 open-mind,如何接受你的意見?

從你的言論,正好印證了我一直以來對台灣討論區的感想。不是維持一團和氣的假象,就是質疑對方的動機或態度,永遠不能就音響作客觀深入的討論。

匿名 提到...

澄清一下,第一個發言的是我,後面的就不是我了!我只有一個重點,一起來討論區參與討論吧!

Wa I La Le 提到...

暱鳴

Edirol R-1、R-9 這兩台好像只能播放 MP3 和 wav 檔
請教版主您聽的是什麼格式?

筆者自己現在是把大部分的檔案都已經轉成flac格式, flac大概只有wav的一半大 但是播放器救比較難找到合理價的了

請教版主
網路電台和數碼廣播(DAB)的機器 有什麼好的推薦嗎?

WF 提到...

Wa I La Le 您好,

確然這兩款錄音機只能播放 wav 和 mp3 格式,用起來比較不便。我自己目前也比較喜歡 flac,所以如果要來玩錄音機,可能又要重新轉檔,或是找尋其他支援 flac 的錄音機了。

Anyway,這類 SD Card Player 容量都太小,存不下太多張 CD。而我喜歡一天聽好幾張 CD,用 SD Card Player 相當不方便。所以頂多只會玩玩,真正合適我的便宜 solution 應該是 Linn Sneaky DS 吧!

又,我對收音機很不熟耶,現在也很少聽廣播了。無法給你意見,不好意思。

Mike 提到...

那裏可以找到先生所說的SD card錄音機呢?

WF 提到...

Edirol 台灣有代理喔。網路拍賣也常看到,我想並不難找。

Ayler 提到...

個人的一點經驗, 做參考
EMU 0404 USB也是asynchronous USB裝置, 但網路評價是距離高檔音效卡, 仍有相當差距
可見單靠asynchronous USB, 可能還有不夠的

以前用EMU 1212M時, 換不同版本的driver, 就聽的出差異了...
網路評價同一間音效卡廠, 出的不同等級音效卡, 其數位輸出也有不同差異,
因此猜測音效卡本身的driver處理或其數位相關處理零件的不同, 就會導致有不同效果

因此回過來講, SD Card Player能有相當效果, 個人是能認同
但要能拉到啥高檔效果... 個人是存疑, 恐怕要啥音效產品大廠來加持, 做保證一下 :D

WF 提到...

小弟最近也覺得是不是 asynchronous 倒也不是必然的標準。同樣是 async USB 裝置,聲音仍然差異不小,當然價位也差很多。

SD Card player 的好處和 Asynchronous USB 不太一樣。SD Card Player 的好處是低功率電源、非機械讀取結構、無馬達震動。同樣是 SD Card Player,實作的影響應該還是很大,電源、時脈、數位輸出都可以差很多。

不過 SD Card 容量有限,要拿來播放唱片,這種操作模式畢竟不便。我個人還是最喜歡網路串流啦,把耗電、會震動的東西隔離在網路的另一端,播放器可以做得很精巧。

匿名 提到...

在整個 USB 轉換過程中, 影響 jitter 的不是 USB asynchronous 或是 adaptive synchronous 模式, 因為不管哪種模式, 他們都能完整且正確的收到電腦上的資訊, 蘋果 --> USB --> 還是蘋果, 而不是橘子, 問題的根本在於如何準確地把這個蘋果傳送出去, 一般比較簡單的 USB audio converter 的毛病就是無法提供非常準確的 SPDIF/IIS 傳送方式
若USB 裝置採用 asynchronous USB 模式傳送音樂資料,但其當地的時鐘不穩時, 其結果可想而知, 因此一個 USB audio converter 需要一個準確的時鐘基準, 來把資訊轉成 IIS/SPDIF 來確保 從該裝置出去的訊號是低 jitter, 至於 DAC 接收到的訊號是否還是 low jitter 就與傳送的介質有關

odiofan 提到...

個人認為,在整個 USB 轉換過程中, 影響 jitter 的不是 USB asynchronous 或是 adaptive synchronous 模式, 因為不管哪種模式, 他們都能完整且正確的收到電腦上的資訊, 蘋果 --> USB --> 還是蘋果, 而不是橘子, 除非是頻寬不夠時, 但頻寬不夠時, asynchronous 會更糟糕,時常會送不出去而斷斷續續, 問題的根本在於如何準確地把這個蘋果傳送出去, 一般比較簡單的 USB audio converter 的毛病就是無法提供非常準確的 SPDIF/IIS 傳送方式
若USB 裝置採用 asynchronous USB 模式傳送音樂資料,但其當地的時鐘不穩時, 其結果可想而知, 因此一個 USB audio converter 需要一個準確的時鐘基準, 來把資訊轉成 IIS/SPDIF 來確保 從該裝置出去的訊號是低 jitter, 至於 DAC 接收到的訊號是否還是 low jitter 就與傳送的介質有關

Po-Ting 提到...

我聽說序列式介面(SATA,USB)不管是何種模式,接收端都是要做PLL clock recovery,這有可能是影響音質的主因。或者應該說PLL是影響音響的主要兇手。

Po-Ting 提到...

想補充一下,我認為這裡是屬於個人的空間,版主有權發表自己的意見與批評,希望大家能尊重。若是有人聽不慣,也歡迎自己成立部落格來批評,大夥兒自有公斷。 玩了十幾年,國內音響DIY屆老實說連中國都比不上,更別說是歐美了。

匿名 提到...

PLL clock recovery 只是一種手段來重建原始的資料,若重建完後, 存在 memory, 那個資料就是正確無誤的, 若它需以另一種型式再傳遞下去, 若它傳遞的時鐘基準就會影響其後續的船地所造成的 jitter

WF 提到...

odiofan 兄,歡迎。

一般 adaptive mode USB Audio 裝置,都是從 input 資料裡去「猜」原訊號的時脈,參考的基準又是一個 12M 之類的時脈,這樣產生出來的 clock 我想很難太好,這也是 adaptive mode 被垢病的原因。即使那顆 12M 時脈用上很精準,jitter 極低的產品,效用仍然有限。

Asynchronous 的模式下,在 USB 裝置這端可以搭載精準的時脈,並以此為主時脈,就這個角度來說,是突破了 adaptive mode 的限制。不過 asynchronous USB 裝置實作不佳,當然也可能遜於良好的 adaptive mode 裝置。

WF 提到...

Po-Ting 兄、匿名兄,

是的,PLL 真的是影響很大,在 SPDIF 上也是一樣。

在 CD Audio 上,有一種作法是把 DAC 的 master clock 送回 CD-Player,讓兩邊時脈同步,而不倚靠 PLL 從 SPDIF 還原出來的時脈。

在 USB Audio 這方面,不知道能不能做類似的事,讓 DAC 直接與電腦 sync?

WF 提到...

Po-Ting 兄,

很感謝您,您一路指教,小弟真的獲益良多。中國的音響 DIY,在環境上有些不利之處,版權觀念和創新的能力也屬落後,但在態度上,卻比台灣這邊好一些。

我很欣賞他們認真思考、耐心嘗試、虛心汲取國外知識的態度。比認真,比耐力,台灣人已經處於下風。其他方面,我們的優勢所在,真的要好好努力才是。

odiofan 提到...

adaptive USB 不是USB device 去猜sampling rate, 而是電腦 host 根據播放的音樂檔案或是其他錄音來源得知 sampling rate,而這個 sampling rate 會被電腦 (host)傳遞給 USB 裝置, USB 裝置再根據這個收到的 sampling rate 資訊與 電腦主機 HOST 以 12M 的頻率傳送出來的音樂資料, 組合成 I2S 或是其他型式的格式傳遞出去, 這時 USB device 的時鐘若不準, 他是無法產生精準的 I2S/SPDIF, 若不考慮時間的延續且 USB device 有塊跟主機音樂檔一樣大小的記憶體, 這時 USB 裝置上的資料會跟電腦主機上的資訊一模一樣, (假設頻寬夠大且沒問題), 一般
採用 adaptive 模式的IC , 最大的問題在於它以一個外掛的 12M XO 去產生 44.1k/48k/88.2/96k 等 256x/128x 的主頻率來傳送 audio data, 這部分是大家詬病的 jitter 來源, 這部分的 PLL 好壞, 是跟一般 IC 廠本身的能力(財力,市場導向)有關,然一般的 asynchronous 模式,他靠 USB 裝置本身外掛的精準 XO去 slave 電腦主機傳送資料給 USB 裝置, 因此他會被認為音質比較好的原因在於 他的XO參老源比較準,可以按時的收資料進來傳送, 比較這兩種方式, 影響音質的關鍵不在於 adaptive isochronous 或是 asynchronous,而是在於何精準地把音樂資訊傳遞出去

http://www.computeraudiophile.com/content/Asynchronicity-USB-Audio-Primer
----------------------------------
Using either of the aforementioned implementations requires adaptive mode USB. When using adaptive mode USB the computer is the master clock. In layman's terms the DAC is a slave to the computer and has absolutely no control over the timing of the audio. According to digital experts the USB frames in adaptive mode introducesubstantially greater jitter into the signal than asynchronous mode. "In Adaptive mode the computer controls the audio transfer rate, and the USB device has to follow along updating the Master Clock (MCLK) every one millisecond. The USB bus runs at 12MHz, which is unrelated to the audio sample rate of any digital audio format (i.e. 44.1K requires a MCLK = 11.2896MHz). Therefore Adaptive Mode USB DACs must derive the critical master audio clock by use of a complex Frequency Synthesizer. Since the computer is handling many tasks at once, the timing of the USB audio transfers has variations. This leads to jitter in the derived clock." Says Wavelength Audio's Gordon Rankin.

Po-Ting 提到...

WF兄,

您客氣了,其時我才從您這邊學到不少。 關於匿名兄的說明,我以前也是抱持這樣的想法,但是自從玩過reclock之後,我發現資料完整從clock domain A傳到clock domain B後,A仍然會對B產生影響。最簡單的證明方式就是對硬碟做穩壓,結果仍會影響聲音,而且程度不小。資料經硬碟讀到電腦記憶體,再由記憶體傳輸至音效卡輸出的途徑剛好符合匿名兄的情境,但是硬碟的電源竟然會是關鍵之一,實在神奇。

WF 提到...

Po-Ting 兄,

我最近自己試過,同一部桌上型電腦,兩顆硬碟,把同一份檔案複製在兩顆硬碟上,聽起來確然有些不同。

光碟壓片會影響聽感、CD 拾取機構會影響聽感,其實硬碟也是機械讀取機構,所以倒是不意外會有這種結果。不過電腦的架構複雜,從硬碟到播放輸出,中間尚有層層關卡;硬碟內部資料諸存的方式也比 CD 片複雜許多。所以硬碟如何影響聽感,影響的方式,應該不像 CD 那麼單純容易分析。

RAM 會影響聽感我也相信。就像更換 74 系列的 flip-flop 也會影響聽感一樣。資料在 0-1 的 domain 上都是正確的,但在 real-time playback 時,就是會有大大小小的不同。

Linhof 提到...
網誌管理員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Linhof 提到...
網誌管理員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Linhof 提到...

說實在的音響聽到這樣還蠻辛苦的,若是興趣也就罷了,我曾嘗試過很多digital stream 的方案,包括Linn ds , SB, 無風扇電腦+音效卡, 或透過M2tech 的async usb to spdif 再轉出來給dac,其實最後我最滿意的是最簡單的Linn, 和SB(聲音稍差), 花費也最少,不管甚麼方案都或有jitter的,spdif jitter 這麼大,大家都聽這麼多年了,結果USB jitter比較小大家反而斤斤計較,所以建議您若是想簡單聽音樂我建議還是去買一台Linn Sneaky 再弄個NAS 放source比較快,花費也最少,我從英國買回來花不到4萬,光組個電腦加個RME音效卡隨便就超過這個錢了,最重要的是Linn的軟體寫得非常好可以輕輕鬆鬆坐在沙發上聽音樂,用ipad(或iphone) 當遙控器選歌,看著男人幫的電子書

Linhof 提到...

抱歉不知道為何一貼就是三篇,幫忙砍一下

WF 提到...

Linhof 兄您好,

您說得不錯,用 SD Card Player 就聆聽音樂來說,實在是不方便……

小弟現在用 BeagleBoard,裝好 UPnP 協定的程式,同樣也是用 Linn 的控制軟體(Kinsky)操作,這樣欣賞音樂真的非常流暢愉快。Linn 的軟體真的做的不錯,而且更新頻繁,越來越好用。

小弟是 UPnP 或 Airport Express 等網路播放架構的支持者。

我也很推 Linn Sneaky DS,從國外買真的便宜,還內建了後級呢!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