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2日 星期日

[Archive] 我的音響之路

原文發在新天新地討論區,這篇是對店主人音響之路的回應。

我至今大約有八年的時間投入在音響上。
一開始買廠機,但後來漸漸覺得,有些追求的東西,用DIY會比成品容易達到多了,於是開始DIY。
從最早的改機,到漸漸完成一整套系統,
從CD-Player到喇叭都自製過,晶體、管機、IC也都玩過。
我覺得,DIY是另一條路,而且是一條無止境的路。
有些東西我目前還是做不好(如:CD-Transport),所以現在把自製的丟在一旁,仍然買廠機來聽。
還有一些東西則還沒有時間下去研究,例如避震,所以我還是買現成的墊材來用。
所以,現在我的系統算是廠機和DIY製品各有,但DIY製品稍多一點。

店主人花了五年的時間DIY,但五年的模索,在音響製作上何其短暫,大約只能掌握初步的觀念和基本技術而已。
要設計調校出一套平衡又有個性的系統,至少還要再下一個五年吧!
店主人最後投向廠機的懷抱,當然是一條比較安全省事也比較省錢的路,不過就與DIY之道的幽微深隧絕緣了,DIYer也少了一個人材。

店主人說,你對其他人DIY的作品感到失望,我完全可以體會。
在台灣,DIY的圈子非常畸型,
喜歡DIY的人,很少是真正喜歡聽音樂的,做好的成品,也很少認真的聽,仔細的調整。
他們喜歡的是製作成品的成就感,所以寧可一套又一套的做 XX-clone,然後自high地說他們的機器相當於多少錢的廠機。
但當他們坐下來聽音樂時,注意的卻是蔡琴背後在叫的青蛙有幾隻,細節多不多,高頻如何、低頻如何。
他們聽的是音效,不是音樂。
在這種不健全的心態下,DIYer做出來的東西,能聽的有多少呢?

在純音響迷的世界中,有聽音樂的,也有聽音效的,
但台灣的DIYer卻幾乎不約而同地集中在只聽音效的一端,
甚至還有不少人,是連音效表現如何都不聽的,
他們只要看到機箱裡塞滿補品,又用上傳奇名機的線路,這樣就夠了。
「線路和原廠一樣,零件又比原廠用的更好,聲音一定更勝原廠!」
用眼睛看就好了,又何必聽呢?

我想店主應該少有的 DIYer 人材,可惜不玩了,不然我還頗想和您討教製作音響的技術呢。

1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YBA 文聲黃析本.佑昇李老闆.這幾位調音製機 避震.空間處理.一連串物理特性高人中的高人.有太多的know how不是他告訴我們就能馬上理解.畢竟耳力音樂素養都有段距離您覺得呢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