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大師來台指揮本地樂團,並不稀奇。但是國外大師來台居然能讓地方樂團脫胎換骨,就令人嘖嘖稱奇了。2015 年 Inbal 第一次來台灣指揮台北市立交響樂團(TSO),首次合作居然就讓北市交改頭換面,馬勒第三號交響曲演得感人至深,讓人大吃一驚。後來的發展更令人訝異,北市交居然聘 Inbal 為首席指揮,在疫情這數年期間,為大家帶來一場又一場精彩的表演,馬勒、蕭士塔高維奇、布魯克納,幾乎場場爆滿。北市交經過這幾年的淬鍊,質感和穩定度也逐步提升,從當年僅能「觀其大略」的寫意聆賞,進化到開始可以細品音色質地。
十年前 Inbal 來台指揮,已經高齡 79 歲。當時很驚訝這位「上一世代」的指揮居然如此活躍。十年過去,如今 Inbal 已經 89 歲,雖然依舊健步如飛,但終於也來到了與 TSO 合作的最後一年,最後一個樂季。這個樂季在台灣只有三場演出,剛好馬勒(第五號)、布魯克納(第九號)、蕭士塔高維奇(第四號)各一首。馬勒第三號和第五號是 Inbal 在台灣唯一在不同樂季重覆上演的曲目,剛好也是我最喜歡的兩首馬勒交響曲。第三號由黑暗到黎明的昇華,充滿心靈深處的親密感。第五號是馬勒第一號之外,少數正面能量充沛的交響曲,但又比初出茅廬的第一號成熟內斂,不時從深沉中綻放出捻花微笑、法喜充滿的悸動。
雖然每次開季首演,北市交都還是有些混亂,但 Inbal 明快颯爽的風格,加上現在的北市交穩健自信的演出,莫說是放眼國內,甚至與唱片中各大經典錄音相比,這次的演出都有獨出一幟的特色。相較於近期有些停滯 NSO,北市交不僅迎頭趕上,甚至猶有超前之勢。話雖如此,Inbal 不在時,北市交的演出立刻回歸平庸。Inbal 似乎有召喚酒神的魔力,讓樂團展現出非比尋常的狂熱。這個樂季結束,往後還能聽到 Inbal 的現場嗎?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疫情期間Inbal 與北市交一場又一場精彩的馬勒、蕭士塔高維奇、布魯克納,必然是台灣古典樂迷獨特的共同記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